Snmr Miri   2021.2月2日下午7:50  · 
《轉貼》
#1 a100203584 於 2021/02/01 20:55 留言 
要有[法性],[自性]才能[生]。[生]什麼?生萬法,生了知一切的法。
[自性]要合於[法性],[法性]才能叫[自性]。[法性]是一切法的實相。
[法性、自性]是空,這樣才有智慧。[法性]能空,[自性]也空,所以[法性]是般若,[自性]是智慧。[法性]是智慧,[自性]是方便。這樣才有可能成就。[法性、自性]能合,自然就[無我]。
[法性]是指緣生法內在本有的特性,也就是真如、法爾、法如是、法住、法界。
[法性],又名[實相真如]。意為[真如]為萬法之體,無論是處在染、淨諸法之中,還是處在有情萬物、無情萬物之中,[真如]之體性不變不動,不增不減,故名[法性]。
[法性]就是[真如本體]在一切萬法中的運用,是遍佈於一切萬物中的唯一無二的存在,其實就是萬事萬物所具有的共性,是[真如]在一切事物(非眾生數)中的具體體現。
1.[實法性]:謂一實之理,離虛妄相,本性平等,無有變易,一切諸佛,莫不軌此法性,修之而成正覺,是名[實法性]。
2.[事法性]:謂世間種種諸法,皆依於理,施設建立,所謂地水火風五陰等法,隨俗所知所見,雖屬於事,實不外乎法性之理,是名[事法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nmr Miri回覆:
●要有[法性],[自性]才能[生]。
◎有「法性」,自性才能生,其實這種「自性」已經是一種「無自性」的「性空」。
◎但,「法界論」的看法,正好相反。也就是說,「法界論」的看法是…要有「自性」才有「法性」。
◎所以才說…這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邏輯理路。

◎「法界論」的看法就是…以「如來藏心」、「如來藏物」為「本有」,而且還進一步認為「心物相應就是法」。
◎「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本來就都有它們的「自性」,至少都具有「依他起性」。
◎以能「相應」而生一切法故,然後,我們才可以從「法」的地方回過來來看什麼是「法空」,以「相應」故。
◎也就是說,當「心物不相應」的時候,「法」自然就「空」了,而這也就是能「無我」的關鍵所在,也正是「空性」的真正內蘊。
◎說真的,如果我們看不到「心物不相應」的這個「法空」,那麼我們想要如實了解「真如」是有困難的。
◎也就是說,從「一切法」的地方…往回看「一切法的根本處」,我們就能看到…法就是一種「相應(緣起)」。
◎以「相應而緣起」故,我們說這種「法性」就是「無自性」,於是這種「無自性」的「法性」就是所謂的「真如」了。
◎因此,只要在「不相應」的情況下,這種「真如」的體性,當然就是…不變不動、不增不減。
◎由上面的論述,我們可知「真如」、「法性」的內蘊,實在含藏有「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而這種「心物本有」的「自性」,並不是「法無自性」的那個「無自性」,因而………
◎註:此貼文將轉貼於「法界論壇」。有空的話,或許我會再補充一些。

 

~~~~~~~~~~~~~~~~~

曾雍斌
不要輕易被~~~馬+扁~~~古誠不欺吾也!!
Snmr Miri
不同的理路,但能理解就是!
曾雍斌
Snmr Miri 式的!德字從來都不曾"三心兩意"。

Snmr Miri
《轉貼》
a100203584 於 2021/02/03 09:49 留言
從[性]上,[性]是[體],[相]是現相,是[作用],對於[體、相、用]都搞得清楚、明白,這叫[佛法]。[佛]就是[覺],他全明白,全都清楚,這個人稱他作佛,他不迷。
這個[覺]是[自性]本自具足,不是從外來,[智慧、德能、相好]都是[自性]裡本有。
本有,它不顯的時候就叫[本性、自性]。
[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這兩句話用在[自性]上恰到好處,真說得太好!
[自性]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因為它沒有現象,所以你不能夠知道它。
怎麼知道?佛說[唯證方知],你證得了你完全知道,你曉得它真存在。
它是一切法的[本體],一切法都是它[所生、所現],真的能生萬法。
怎麼[證法]?佛告訴我們,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就證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nmr Miri回覆:
讚!如是!
只是「法界論」對「自性」的解釋則廣義了很多。
因此,從「體性用相」的角度來看,除了「體性」是真如界、「用相」是現象界之外,其實任何東西都有它們的「自性」,例如:水有水性、火有火性………。
 · 回覆 · 分享 · 1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