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12月8日下午3:13
法界小語101:
以「妄為明覺」故,我們每一個人,都以各自的因緣而有了…專屬於自己的法界,也就是有了…個人的妄識執見。(註:簡單的說,就是:都有自己的看法。)

 

Snmr Miri 法界小語102:
以「妄為明覺」故,以當下能所故,以心物相應故,以外境無量無邊故,因此每個人當下的因緣不一樣,當下的覺受不一樣,當下的執取不一樣,於是有了專屬於個人的…妄識執見!


Snmr Miri 法界小語103:
每一次的需要都是依自己的因緣而執取的,因此,我們都是那麼的「自以為是」。(註:這就是我見)。


Snmr Miri 法界小語104:
你有你的自以為是,我有我的自以為是,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自以為是。而這種自以為是,最後都成了我們的「根性」。(註:根性不好的,我們稱之為劣根性。)


Snmr Miri 法界小語105:
以「自以為是」故,我們都認為自己是對的,我們都想把對的教給別人,甚至會用指責或抱怨的方式來証明自己是對的,或認為這樣就是對別人好。


Snmr Miri 法界小語106:
我的認為並不是你的認為,你的認為並不是他的認為,他的認為並不是我的認為,於是「不一樣的認為」,在大家都「對」的情況下,就有了恩怨情仇!


Snmr Miri 法界小語107:
以恩怨情仇故,於是大家都在「對」的情況下…「如是因 如是果」的一直糾纏下去,乃至生生世世,永無出期!


Snmr Miri 法界小語108:
其實我們都是想「對人好」的,我們也都一直想把「對」的分享給別人。只是,想不到的是,「好為人師」的結果,竟然也可能是在結怨,甚至是在結仇!(註:對人不好的事,就暫且不說了。)

鄭來也 在說阿福嗎??
Snmr Miri 我在說不可思議的法界一體……
鄭來也

Snmr Miri
法界小語109:
我們一直錯把別人當做…就是自己。其實,這也正是「法界一體」不可思議的內容。只是我們忘了,「你畢竟是你 我還是我」的那個完全可以獨立的主體性!


Snmr Miri 法界小語110:
這個各自獨立的「主體性」已經告訴我們,別人的自以為是…不是我們的自以為是!所以,我們必須用「同理心」才有辦法知道…別人的「自以為是」是怎樣的「是」!


Snmr Miri 法界小語111:
「同理心」,不只是自己智慧的延伸,更可以藉由別人的自以為是…來了解他人的思想脈絡,甚到更深入的了解他的心識法界!


Snmr Miri 法界小語112:
以「同理心」故,我們可以用他的方式來解決他的問題,而不是用我們的方式去解決他的問題,而這種「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智慧…竟然才是真正的慈悲!


Snmr Miri 法界小語113:
從「同理心」的地方,因為可以換位思考…進而讓我們更加的知道…不同的思想脈絡。於是,這個「他」…這個我們曾經一直說他不是的「他」…竟然可以搖身一變的…變成了是我們的老師!


Snmr Miri 法界小語114:
慈悲的同理心,可以從「不同的自以為是」的地方…自我警惕的找到自己的老師!於是,這種人就可以
每一個人的地方找到老師,也可以在芸芸眾生的地方找到屬於自己的老師。

法界小語114-1:
「同理心」,可以讓我們以「三人必有我師」的方式,找到自己的老師,當然也可以在一花一葉中,在白雲蒼狗中…找到可以讓我們感動的老師。


Snmr Miri 法界小語115:
能夠在法界的任何地方找到老師,這種人…才是具格的學生,也才具足了「法門無量誓願學」的智慧!


Snmr Miri 法界小語116:
能夠在法界任何地方找到老師的這種人,事實上,再也沒有任何一個老師可以教他了,因為,他已經自成主人。


Snmr Miri 法界小語117:
從眾生互相糾纏的自以為是…到同理心…到變成是自己的老師,這一路上,其實都是「法界一體」的進路與內容。然後,我們的「慈悲」也因為「眾老師」的教化,越來越純然而無我,至少不會再那麼的貢高我慢……


Snmr Miri 法界小語118:
在因緣果報中,能見空性,就解決了一半的問題。能把眾生當做老師,那又差不多解決了另一半所剩下的問題。接下來的,就是要感謝眾生恩了。(註:這個「恩情」,其實也是因緣果報中,必須要化解的問題。)


Snmr Miri 法界小語119:
能不感恩眾生嗎?就憑眾生「替」我們走過不同因緣的心識法界,就憑眾生「教」我們無量無邊的智慧法門,就憑「眾生界就是如來藏」的讓我們更能感受到法界一體……,我們能不感恩嗎?

張武雄 Snmr Miri 這種感覺就是,如果是我的話,我也會怎樣怎樣⋯⋯的換位思考,然後其實我們並沒有親身經歷,卻感同身受
Snmr Miri 讚!所以有智慧的人就是會「善用」別人的親身經驗來替自己修行!也就是說,我們可以藉由別人的經驗…然後依著「同理心」的換位思考,竟也得到了有如「其人親身經驗」的智慧!
Snmr Miri 而最重要而關鍵的智慧,也都會回到「如是因 如是果」的這個點上……
然後,讓我們不得不讚嘆…「法爾如是」…果然是那麼「天經地義」的一種法則!
張武雄 Snmr Miri 「同理心」原來還有那麼深層的意涵,擴展開來經過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思路,再到法界一體,完成法界大圓,妙啊,感恩
米粒兄🙏
Snmr Miri 亦以「眾生法門(各自的進路)」皆不離「法爾如是」故,於是能一法通萬法。
然後了知一切「眾生心」皆不離我心的這個「一」(佛性)。
也就是說,我們若能掌握到這個「一」,我們就已經掌握到了開啟法界寶藏的那一把鑰匙!
張武雄 Snmr Miri 米粒兄,這是不是就是小乖兄一直要知道的「心心相應」
Snmr Miri 是有點那樣的味道,但應該還不是吧?因為每一個人的思路總是那麼的曲折。^^
張武雄 Snmr Miri 了解,如果只看字面意思而沒有跟著您的思路繞一遍的話,容易「誤解成 只要具有同理心即可成就法界大圓」那就 三世佛冤 了
Snmr Miri 雖是必然的法界大圓,但亦有其進路,急躁不得,所以我還需千錘百煉才可以!^^
張武雄 Snmr Miri 共勉,一起加油💪
樊小乖 一直在琢磨「心心相應」和「心心相印」這兩個名相。
就「心心相應」而言,我的心與你的心相應,其實「我」還是我的想法,「你」還是你的想法;以我為視角的話,不論你是否「影響」我,有影響、沒影響,都是影響,但還是各自的「(想) 法」。
「心心相印」是一種「契合」,惟同理心從二分法的角度來看兩個層面,以「我能理解」故,是一種同理心,但仍是一種揣測,儘管盡量使其在同一頻譜上,仍是「我想」;另一種角度則是類似「默契」的存在,不需要「理解」,哪怕只是一個眼神、一個微笑。
用「默契」來形容不知恰不恰當?但我一下找不到更好的形容,這是小子這段時間一直不斷體悟的小心得,雖然還不覺得真正的「透」,但這裡提到了,就也分享一下囉。😄
Snmr Miri ●用「默契」來形容不知恰不恰當?
◎「默契」和「契合」和「一個眼神、一個微笑」,其語意差不多。
◎或可用「唯佛與佛 乃能証知」來理解。因為這個「乃能」、這個「証知」、這個「唯佛與佛」…就是心心相印,以同一印故,絕不模糊。
◎其實禪宗的「以心印心」,不見得就已經是「唯佛與佛乃知」的境界,只能說,彼此能互相了知而拈花微笑,但這已經可以算是「心心相印」的境地了。
張武雄 樊小乖 心心相印💕就我的以為
自性本 清淨無為
因妄識執見而染著(實無染)
透徹這個層面後,所有一切眾生清淨本具,我的本性本來清淨,您的本性也是本來清淨,同一個清淨心,有這樣一種想法也就不執了(其實也是換位思考的猜測😄),
Snmr Miri 是的,就是証到了「心的體性用相」是完全一模一樣的,然後這個「一模一樣」,當然就可以「心心相印」了。
Snmr Miri 註:開悟者,尚有「眾生不知我」的懸念存在,至於「佛智」則能了知眾生心,並了知眾生心是怎樣的皆具有如來智慧德行,因而沒有「懸念」!
張武雄 Snmr Miri 哈,知道歸知道,這個習氣這種東東,不好玩😄
Snmr Miri 佛能印眾生心,眾生心還不能印佛心,所以佛與眾生還不能算是「心心相印」,唯佛與佛而已。
順便說一個題外話:這也就是禪宗常說的:你就是我,他就是我,花草樹木就是我,但我不是你,也不是他,也不是花草樹木……。(渠今正是我 我今不是渠)
樊小乖 以性覺必明故,以依他必起故,以見聞覺知故,固然自性清淨,惟汝心仍汝心,吾心仍吾心,儘管相印、交疊,仍心心各異,是否能如是說,心心相印無礙心心相應,心心相印仍是心心相應,心心相印只是心心相應的另一種角度的體現?
樊小乖 Snmr Miri ●佛能印眾生心,眾生心還不能印佛心,所以佛與眾生還不能算是「心心相印」,唯佛與佛而已。
○這句題外話似乎觸碰到了什麼!💓
Snmr Miri ●吾心仍吾心,儘管相印、交疊,仍心心各異,
◎佛與眾生,還不能心心相印,正好有碰觸到這句話!
樊小乖 Snmr Miri 「唯佛與佛」就不是心心各異嗎?也是吧?@@
Snmr Miri ●心心相印無礙心心相應,心心相印仍是心心相應,心心相印只是心心相應的另一種角度的體現?
◎讚!我也是這樣認為。
張武雄 只因眾生佛性不顯故,所以覺者要法爾如是的跟著演,暗中保護引導😄
Snmr Miri 「鬱鬱黃花 無非般若 青青翠竹 盡是法身」,佛就是用這種方式來引導眾生的。^^
Snmr Miri ●「唯佛與佛」就不是心心各異嗎?也是吧?@@
◎是心心各異呀!要不然何來「心心」相印?那不就變成「同一心」了?
◎有些堅持「唯一如來藏」的人,就有這種「同一心」的嫌疑。^^
張武雄 那個「心心各異」才能「心心相印」很妙喔,同一個戶口不同個體
張武雄 是同一種如來藏(講種就又被說分別了😄)不是同一個如來藏,不然我成佛了你怎麼不成,我死了你怎麼還活著,米粒兄,這樣描述可以嗎?
樊小乖 因為我會重點標記的原因是,我原先的體悟,是「沒有」「心心相應」這碼事的,因為對「我心」而言,「你心」仍是我的「外境」,所以「心心相應」仍是「心物(外境)相應」。
如果就語意上來講,就模型的定義來講,就算「心心相印」,仍脫離不了「心物相應」的範疇,凡不是「自己」的「心」,皆是「外境」。
※不得不一直狂括起來,不然會被生滅法給「物化」了... XD
Snmr Miri 哈,小乖兄的思路…果然曲折!
這樣會把「心」「物」的定義搞混,然後自找麻煩。^^
Snmr Miri 張武雄 那種堅持「只有唯一一個如來藏」的人,就必須面對這樣的質問:「不然我成佛了你怎麼不成,我死了你怎麼還活著」。
樊小乖 Snmr Miri ●小乖兄的思路…果然曲折!
○所以卡關囉!
○也許,我太執著模型了。
○其實在早期時,我是「認為」有「心心相應」的。
樊小乖 就算是「他心通」,我也認為是「心物(外境)相應」,「我」知道「你」在「想什麼」,但還是用了「我」的角度。
「我」永遠不可能知道「你」的「想法」,其實這個「想法」是意識心,是妄心,「我」相應了「你」的「心」,兩個「妄妄」的相應。
清淨心,用真心「相應」,或說「相印」,但哪怕是清淨心,還是「心心相異」,就實相來講,就因緣果報來講,清淨心不是沒有心,清淨心也不是「我倆一顆心」,如果不從心的角度而從「物」的角度,用「心心相印」來說「覺知」的都是「同一個」法界實相,這我還比較能「體悟」... 😆
Snmr Miri 以「根本智」故,在凡夫的時候,我們的確是要透過「物界的反應」才能略知對方「妄為明覺(有能有所)」的心緒。但又以「証入後得智」故,在佛界則能心心相印的「唯佛與佛乃能証知(即能即所)」,就如電腦連線一樣……
就先這樣了!^^

Snmr Miri 法界小語120:
「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不是只有在化解累世以來與眾生間的因果而已,也不是只有在報「眾生替我們走過不同法門」的恩而已,其實更是「法界一體」不可或缺的內容。所以,這就是每個覺悟者…必須要走的菩薩道!

林子暘 終日行,無踏過一步地,腳會酸該多運動。
讚 · 回覆 · 4天 · 已編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