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分享了 1 則貼文。6月5日上午6:16
很值得參考的對話,尤其是Dao Xi 的這段話,更是讓人受益良多,感恩!
(((( Dao Xi: 陳顗丞 你想要知道你有沒有"定",一個很簡單的方法知道,就是你面對你自己的煩惱是不是有生起智慧來處理?面對別人的煩惱是否有生起慈悲來面對,兩個都要有,那證明你的定功的確有

‎陳顗丞‎ 發文到 學佛問答 
明日之星 · 6月4日下午6:39 · tag🔐🔐🔐成員提問、以經典為依據大家討論、列舉高僧大德開示⋯⋯
想請教諸位同修們
你們都如何提升定功
除了禪定以外 心中口中只裝阿彌陀佛
其他念頭不起

還有睡覺時 夢境現前不動心 因為知道是假的 不會心隨境轉

淨土無耳 極樂無眼 四大皆空

還有什麼方法能讓自己如同如來不動心

阿彌陀佛🙏🙏

Snmr Miri ●面對你自己的煩惱是不是有生起智慧來處理?面對別人的煩惱是否有生起慈悲來面對,
◎生起智慧、生起慈悲……
◎讚!而且這也才是「定」的妙不可言之處,如是!
Snmr Miri 陳顗丞這位小兄弟…處處自然流露出的願力與菩提心,令人敬服!
陳顗丞 Snmr Miri 不敢當 我也還在起步中 正在適應當中
陳顗丞 謝謝同修🙏🙏 我很感動 阿彌陀佛🙏🙏
Snmr Miri 也謝謝顗丞同修,真的可以從你這裡學到很多東西,尤其是有關於戒定慧…很如實修…這方面的事。
Snmr Miri 維基百科:
菩提心又分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發願利益眾生令眾生成佛為願菩提心,發心者即稱之為菩薩,發心後用實際行動,即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恆常利益眾生即為行菩提心。菩提心為成佛之因,是大乘佛法的精髓。
陳顗丞 Snmr Miri 願應該是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的願
行則是南無大行普賢菩薩的行(ㄏㄥ、)
陳顗丞 Snmr Miri 發了願後 行菩薩道 即是 六度十善 則心和願不退轉
陳顗丞 Snmr Miri 我們要進步除了行菩薩道以外,還要以四大菩薩作為學習對象 跟著做就對 老實做 心理什麼都不要想 只裝阿彌陀佛
Snmr Miri ●我們要進步除了行菩薩道以外,還要以四大菩薩作為學習對象 跟著做就對 老實做 心理什麼都不要想 只裝阿彌陀佛
◎讚!如是!
◎我對一些佛學常識,所知有限,受教了,感恩!
陳顗丞 Snmr Miri 不敢 不敢 彼此都有學習的地方 晚輩我願意虛心跪地請教長輩智慧和開示🧎‍♀️🧎‍♀️🧎‍♀️
晚輩今年23歲 大學還有一年
阿彌陀佛🙏🙏
Snmr Miri 小兄弟別客氣了,該詭地的是我啊!因為我慢心還甚重……
也喜歡小兄弟你另帖所說的「適應當中」,妙哉!
陳顗丞 Snmr Miri 就算是菩薩再來,也是以服務眾生的心再來,不能有高低貴賤之分,我們所有眾生除了心是不一樣的,其他無不如佛
我們除了不能有分別心 執著心 更應該要有菩提心
陳顗丞 Snmr Miri 有我 有執 無我 無執
Snmr Miri 對於有「菩提心」的人而言,「有執」也還好啦!因為在「有執」的地方…就是要藉用「菩提心」來轉成「智慧」…而這也正是一種真槍實彈的道種智。
Snmr Miri ●我們所有眾生除了心是不一樣的,其他無不如佛
◎也就是眾生的「看法(有執)」或許會有很多不一樣,但就是要藉解「菩提心」,然後轉成智慧(無執),這樣大家就有機會「無不如佛」了。
◎菩提心,真的很重要!
陳顗丞 Snmr Miri 菩提心也算是一份執心 願心
陳顗丞 Snmr Miri 如如!
Snmr Miri 小兄弟,真不是蓋的,讚!^^
Snmr Miri ●想請教諸位同修們
你們都如何提升定功
除了禪定以外 心中口中只裝阿彌陀佛
其他念頭不起

◎哈哈哈~~~,這段話,我只看到了「除了禪定以外 心中口中只裝阿彌陀佛 其他念頭不起」
◎然後,再加上剛剛的對話「還要以四大菩薩作為學習對象 跟著做就對 老實做 心理什麼都不要想 只裝阿彌陀佛」。
◎是啊!就是這樣,然後…還能說什麼呢?
Snmr Miri 如何提升定功?
光這個「心裡只裝阿彌陀佛」,就足以讓我花一個「法界大圓」才有辦法裝得了… .

Snmr Miri 四大菩薩維基百科:
文殊菩薩 - 以「智慧」聞名而稱大智文殊菩薩。
普賢菩薩 - 以「行德」聞名而稱大行普賢菩薩。
觀音菩薩 - 以「慈悲」聞名而稱大悲觀音菩薩。
地藏菩薩 - 以「願力」聞名而稱大願地藏菩薩。
陳顗丞 萬丈高樓平地起
從最基本的持戒和定功去做
小乘是交你如何觀心,了解自己的心,發覺內心的內在美
大乘是交你如何運用心,心行並做
在更晉階一點,就是如何控制自己的心量,心量決定力量,所以氣度要大,少去在意雞毛蒜事,多把心放在自己言行舉止上和自己的想法上 其他的就不要去想 心不住六塵這點很重要
孔子云: 莫求他人,反求諸己
唐太宗有三鏡:
以銅為鏡,能夠正衣冠
以古為鏡,能夠知興替
以人為鏡,能夠明得失
Snmr Miri 小乘、中乘、大乘、金剛乘…,就是法界大圓的一個進路,所「法界大圓」可以教我們如何「圓」這個心…。 ^^
陳顗丞 Snmr Miri 我只知道小乘、大乘 八識誦論 華嚴 法華 金剛 般若波羅密 地藏本願 其他書我沒看過....
Snmr Miri 哈,不好意思,小兄弟你看過的經論,我幾乎都沒看過,只知其經名而已……,但應該也不礙我這個向上的菩提心就是!
Snmr Miri ●在更晉階一點,就是如何控制自己的心量,心量決定力量,所以氣度要大,少去在意雞毛蒜事,多把心放在自己言行舉止上和自己的想法上 其他的就不要去想 心不住六塵這點很重要
◎剛剛沒看到你新編輯的這一段。
◎讚!如是!受教了!
陳顗丞 Snmr Miri
沒事 都慢慢來沒關係 從觀心開始
禪定事必經之路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已經把禪定的精華講得淋漓盡致了
可以多看看
陳顗丞 Snmr Miri
忘記哪一本佛經上有講 這句話是精華
佛說 淨土無耳,極樂無眼 四大皆空你想想看
眼睛不看就沒有相,心中就沒有念想、沒有執著了
耳多沒聽到各種聲音,不管好的壞的都衣樣,沒有相,就不起心不動念了

這就是定功
陳顗丞 人家罵你 你生氣了 你起心動念了
人家誇獎你 你好歡喜 你起心動念了
人家打你 你好痛 你想打回去 你想報復 你起心動念了
人有重病纏身 你好痛苦 你起心動念了
業是從心來,起心動念就有業
陳顗丞 佛說一念起,百千億劫現前
那我們反推,放下所有執著念想 不就沒有劫了
所以三大阿僧衹劫也是假的不是真的
Snmr Miri 關於《金剛經》,我大概只知道大家常說的「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這句話,但已經很足夠了,因為真的「已經把禪定的精華講得淋漓盡致了」,感恩!
陳顗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TTPA_xgpyw&t=11s
净空法师谈: 常寂光是什么样子?
Snmr Miri 人若能返觀自省,那麼於「唯心」的金剛之處…,或於「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那就是「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妙哉!
待有空,看能不畫一幅「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的圖來供養大家……。
讚 · 回覆 · 2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