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6 天  2020.7.31.
從量子力學的「觀察者即是創造者」來看覺林菩薩偈的「譬如工畫師」如何解說「一切唯心造」。

譬如工畫師.jpg

Snmr Miri 覺林菩薩偈:
譬如工畫師,分布諸彩色,虛妄取異相,大種無差別。
大種中無色,色中無大種,亦不離大種,而有色可得。
心中無彩畫,彩畫中無心,然不離於心,有彩畫可得。
彼心恆不住,無量難思議,示現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畫師,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諸法性如是。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
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
心不住於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Snmr Miri 譬如工畫師……,一切唯心造。
一切唯心造(譬如工畫師).jpg
Snmr Miri 看得懂「譬如工畫師」,就看得懂「心物本有」,然後看得懂「心物相應」的一切「現象」…會是怎樣的「一切唯心造」。
有「心物本有」的觀念,我們就不會錯解「一切唯心造」的真實義。
Snmr Miri 大地就像是一塊畫布(還有顏料),可以任由工畫師去彩繪。
大地(畫布、顏料)就是「本有的物」,工畫師就是「本有的心」,在畫布上塗上顏料,就是「心物相應」,彩繪出來的圖…就是現在我們所看到的「一切外境現象」。
「一切外境現象」,都是「心」藉著「本有之物性法則」…然後才有辦法「唯心所造」。

Snmr Miri 是的,「四大(如來藏物)」的物理法則,就是可以隨「心」所欲的…任由「心」要怎樣就怎樣。然後,「物象(現象界)」就很如實的呈現出「心」的本意來(包括一切共業和別業),於是我們用「生老病死」的五蘊身…生活在無常的法界中……
Snmr Miri ●「四大(如來藏物)」的物理法則,就是可以隨「心」所欲的…任由「心」要怎樣就怎樣。
◎說這種話,其實是不夠嚴謹的。因為……
◎因為,「妄為明覺」的「妄」,並不是「妄識執見」的那種「粗重的妄」。
◎「妄為明覺」就只是一種「能所」的念頭,一種法爾如是的「能覺」,沒有「我要怎樣」的這種念頭……
◎所以,「我要怎樣就怎樣」這句話,是有其限定語意的,那是在說「如泥塑」的那種工作,可以隨「工作師」的手作…要怎樣便怎樣的意思……。
◎所以「隨心所欲」,並不是說「我要到台北,台北便在我腳下」的意思。因此所謂的「隨心所欲」還得依照「物理本身的法則」才可以行得通。
◎所以「心要怎樣便怎樣」除了上述那種「粗重的念頭」之外,若要好好細說「妄為明覺」的那種念頭,則必須要用「不可思議」的角度…來理解才可以。

Snmr Miri 其實,越往「妄為明覺」的地方去探索,我們將會發現越不可思議。
然後,將會發現「法界一體」會是如何的息息相關。
以「觀察者即是創造者」故,說「不可思議」,亦說「一切唯心造」。
是的,在「妄為明覺」的時候,我們早就把「顏料」亂撒了一地,至於「世界相續、眾生相續、業果相續」會是如何的「相續」,那還得看我們自己的能耐了。
Snmr Miri 簡單的說,再怎樣的「唯心所造」,還是要依「法爾如是」的法則才可以。
Snmr Miri 註:當「唯心」只是唯「心」而不再「造」的時候,我們可以稱這時候的「唯心」為「無為」,也就是「涅槃(寂靜涅槃)」。(註:指「不造(諸入不會、不相應、無我)」時的狀態。)
而當這個「無為」就只是「永恆的觀察者而不動法界半分毫」的時候,這時的「永恆觀察(恆覺)」而「當下如是」的狀態…則又稱之為「究竟涅槃」。
張武雄 Snmr Miri 這個時候應該就是所謂的「行住坐臥皆在禪定之中」
Snmr Miri 這種妙境,不只是「行住坐臥皆在禪定之中」而已,更是:
https://iamwhoiam999.pixnet.net/....../343865923-%e8......
自我鑑定五字真言:樂安定明愛 @ iamwhoiam999的部落格 :: 痞客邦 ::
Snmr Miri 註:「樂、安、定、明、愛」,不只可以統合成一個「樂即是安即是定即是明即是愛」的「法界大圓訣」,也可以是我們在修路上…拿來自我鑑定…的五字真言。
Snmr Miri 文章中所提到的「動、靜、定、觀、慧」,是這一幅圖:
圖像裡可能有顯示的文字是「行事 動 調身 心 覺行 靜 明理 靜心 觀 定 知法」
Snmr Miri 法界大樂、法界大安、法界大定、法界大明、法界大愛,五而一,一而五,大圓之輪常轉…不動法界半分毫,妙哉!
Snmr Miri 武雄兄,上面還有三則精彩的留言,切莫錯過!^^
張武雄 Snmr Miri 俗事繁忙,那些很重要,所以要等得空時好好品嚐👍
樊小乖 趕快來補點進度,不然錯過太多了...
Snmr Miri 今天的讚,爆棚!^^

Snmr Miri ●譬如工畫師,分布諸彩色,虛妄取異相,大種無差別。
◎就好像畫家在畫布上揮灑彩色顏料一樣,其實都是在自己的 idea 當中,先構思好了各種圖像之後再畫的,而這些揮灑出的各種彩色圖畫,其顏料的本質都是沒有差別,因為都是從「大種」所變化而來。

Snmr Miri ●大種中無色,色中無大種,亦不離大種,而有色可得。
◎在「大種(四大、如來藏物)」中,我們看不到各種彩色顏料。在各種彩色顏料中,我們也看不到「大種」的本來面目。但是,顏料就是要有「大種」才能存在,畫家才可以有各種色彩來揮灑作畫。

Snmr Miri ●心中無彩畫,彩畫中無心,然不離於心,有彩畫可得。
◎在「本心」裡面,找不到「構圖的 idea」。在「idea 的構圖」中,也找不到「本來的心」。然而,這個「構圖」卻也絕沒有離開過「本心」。然後,就是要這樣,也才有「idea」可得,也才可以作畫。

Snmr Miri ●彼心恆不住,無量難思議,示現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那個「構圖的 idea」是那麼的變化萬端,不可思議。這一幅畫的色彩能依「心的 idea」…而有了各種不一樣的變化。但是,這些「色彩」彼此之間,卻從來也沒有彼此打過pass的互相連結,只是,妙的是,一幅美麗的畫…就這樣被「心」所創作出來了。

Snmr Miri ●譬如工畫師,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諸法性如是。
◎「諸法界性」就像是「工畫師」一樣,無法直接洞見自己的本心,但一切「構圖的 idea」卻皆來自「本心」,所以才有辦法畫出種種彩色的圖案來。
◎註:「法界」,就是由妄識執見依外境所生出來的「法」,而這個「妄識執見」就是來自「本心」。所以,一切法界的法性…就是依這種原理而形成的。

Snmr Miri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這個「心」就像「能畫出種種圖案的畫家」一樣,能創作出整個器世間來,同時,有關「五蘊」的一切法…也都從「妄識執見和外境」相應而生,因此能造出一切「世間法」。

Snmr Miri ●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
◎「心」就如畫家一樣,而佛也是如此,一切眾生也都是如此。要知道,佛、眾生、心,他們的體性都是一樣的無有窮盡。

Snmr Miri ●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
◎若有人能因「心如工畫師」而知道「心」是怎樣的「普造諸世間」,那這個人就已經「見佛」了,就已經「覺悟一切法性而頓見自己的本性」了,然後,就能了知一切「佛」的真正內容。

Snmr Miri ●心不住於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能了知「身」就是被「心」所「畫」出來的之後,我們的「心」就不會執住於這個「被心所彩畫出來的身」,而這個「被創作出來的身」也不會束縛我們的「心」,因此,我們就可以非常自由自在的…和佛一樣…可以做「佛所覺悟」的一切事,妙哉!

Snmr Miri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所以,若我們想了知「三世一切佛」的性德,那麼就應該洞見「法界」的性質,就如「工畫師在畫圖」一樣,一切「彩畫」(法界),都是由「心(意念)」所創作出來的。

Snmr Miri 由「覺林菩薩偈」的最後一句「一切唯心造」,反推到最前面的「譬如工畫師」,我們將可以知道「心就是心 物就是物」的事實。
唯以「心物相應」故,「法界性」就在「作畫(彩繪)」之中…我們用「工畫師」的角度…看到了「一切唯心造」!
Snmr Miri 所以,「一切唯心造」的「一切」就是指「被工畫師所創作出來的那幅畫」,也就是指「有為法的法界」。
「有為法的法界」才是被「心」所創造(作畫)出來的。
因而,我們不能拿這個「一切」,竟「一切」的包括了「本有」的心和物。
Snmr Miri 被創作出來的「有為法」,才有辦法「諸法皆空」。
然後,我們就可以知道,原來「諸法皆空」的「法」就是指「被妄識執見所創作出來的有為法」……
然後,當以後我們再談「諸法皆空」的時候,就不會「空」過頭的竟否定了「本心(如來藏心)」和「四大(如來藏物)」。
是的,「本有」的存在,怎麼可能被否定掉呢?

Snmr Miri 以「本有」不能被否定掉故,接下來,我們才有辦法用「無為法」的方式…回過頭來看「諸法不空」…會是怎樣的「諸法實相」!
Snmr Miri 以能看到「諸法實相」故,覺林菩薩偈才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這個「法界性」……,妙哉!
Snmr Miri 只是某些人只能看到「法界性」,無法看到「本有」就是了。因而他們會死執於「性空」,而看不到「有」是怎樣的如來藏有,於是他們的「空有同義」,事實上就只是在「體性用相」的「性」裡面「空來有去」,無法當下「直觀」!
讚 · 回覆 · 4天 · 已編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