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2021.1月30日上午6:48  · 
有關「依他起性」的兩種看法。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因為「依他起性」很容易被錯解為「依他起用」,然後就完全錯解了「依他起性」最本來的真實義了。
要了解這裡面的「眉角」,那麼了解法界論「體→性→用→相」的理論是很重要的。

有關依他起性的兩種看法.jpg

Snmr Miri
「體→性→用→相」:有其「體」,必有其「性」,有性就能起性「用」,然後成「相」。
Snmr Miri
「有其體必有其性」,這種「體性一如」是必然的。
如果我們能了解「體性用相」的這個「性」是什麼性的話,那我們就會知道:於法界,沒有「只有體而沒有性」的那種「體」存在。也沒有「只有性而沒有體」的那種「性」存在。

Snmr Miri
然後,我們就可以知道什麼是…依他起「性」,也可以知道什麼是「依他」。
Snmr Miri
「依他起性」就是一種「本具」之性。
既然是「本具」,那麼,只要這個「體」是「不生不滅的恆有」,那麼「依他起性」的「性」就是…不生不滅的恆有!
因而,「如來藏心」如果是「不生不滅的如來藏」的話,那麼其所具之「依他起性」必然也就是「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性」!
但是,這個「性」怎麼會變成「生滅法」呢?
為什麼有些人會把「依他起性」解釋成「生滅法」呢?奇哉!怪哉?

Snmr Miri
會把「依他起性」解釋成生滅法的人,原因無它,就是他們把「依他起性」的「性」忽略掉了,而變成了「依他起」,然後,就在「依他起用」的這個「用」上來解釋這個「依他起性」。
簡單的說,他們把「依他起性」錯以為就是「依他起用」。然後,以「依他起用」故,所成之「依他所起之相」…當然就是一種「生滅法」了。

Snmr Miri
只是這種人竟還理直氣壯的用他這種方式…到處「破邪顯正」,那表示這種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Snmr Miri
因「依他起用」而生成的「依他所起之相」是一種生滅法,這當然沒問題。但是,若把「依他起性」解釋成生滅法,那…這個問題就很嚴重了。
因為,他們很容易因這個錯解而把「阿賴耶識」本具的「依他起性」(包括遍計所執性)否定掉,然後唯「圓成實性」是論,於是就扭曲了「成唯識論」的根本大意。

Snmr Miri
若能了解「體性用相」的理路,就不會犯這種錯誤,因為「依他起性」,本來就是「如來藏心」(或阿賴耶識)所本具之性,若沒有這個「性」,那「如來藏心」…怎麼「依他起」啊?
Snmr Miri
●若沒有這個「性」,那「如來藏心」…怎麼「依他起」啊?
◎就是具有「依他起性」,「如來藏心」才有辦法「依他」而起作用!
◎因此,我們可以很明確的知道這個「他」就是「如來藏心」之外的一切,也就是指「外境」。
◎以「依他」才能起作用故,那麼,如果「如來藏心」是「本有(不生不滅)」的話,這個「外境」必然也是「本有」,而不是生滅法。因為…(略)
◎註:這個「外境」實際上就是「如來藏物」,也就是指「四大如來藏」。
◎以「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的「互相依他」而起作用故,於是有了「初能變的阿賴耶識」。
◎因此,「阿賴耶識」本身的內容,實際上就是含藏了「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於是……
◎以「含藏」故,法界的一切法,無不在此「識」之中,於是,就有了「唯識」之論……
◎因此,若從整體「法界唯識」的角度來看,其所謂的「依他起」的這個「他」就是指「此識」裡的那個「所緣」……。
◎以「能所之緣」故,於是「唯識」有了所謂的「見分」、「相分」的分別……
◎簡單的說,「唯識論」就是在「初能變之後的這種識裡面…來論(認識)法界一切法的」。

◎註:已經偏離主題了,略過。
Snmr Miri
此「如來藏心」具「依他起性」能「依他起」,因此這個「他」絕不是指「如來藏心」,而是指「如來藏心」之外的存在。也因此「依他」才能成立,於是,一切的「依他起」當然就是一種「相應的因緣法」,當然就是一種「生滅法」。
但若把這種「生滅法」解釋成就是「依他起性」的「不生不滅之性」,那這種混亂的邏輯,怎麼可能清清楚楚了解「體→具依他起性→能依他起用→因依他起用而成相」的這種理路呢?
尤芹彩
依他起愛,比較難搞
Snmr Miri
所以「自愛」還是很重要的,才不會被「我之外」的「他」耍得團團轉。

鄭來也
楊吉祥

你學佛沒有先在了義佛典上打好基礎,道聽塗說,無法作正確檢擇,很容易被盲師的言論著作誤導。
Snmr Miri
謝謝吉祥兄的建言。
其實固執己見的人,也很容易變成盲師。
尤芹彩
看不懂
可能是文字的圖像
 · 回覆 · 分享 · 11小時. 2天
Snmr Miri
因為有連帶關係,所以順便畫一幅「有關遍計所執性的兩種看法」放在這裡。
有關遍計所執性的兩種看法.jpg
Snmr Miri
註:「依他起性」、「遍計所執性」,竟會因「依他起」而竟讓此「能性」變成「生滅法」?
這種邏輯…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是難以理解的。
但若說是「依他起相」和「遍計所執相」是生滅法,那當然是沒問題,以「相」本來就是因「依他」而因緣和合故。
Snmr Miri
只是,想要了解「遍計所執性」不異於「圓成實性」,這似乎有點太深奧了?一般人恐怕不太容易理解。所以,也只能儘量從「陶藝師捏陶土而陶土從來就是陶土」的比喻來加以理解囉!
 · 回覆 · 分享 · 1 分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