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2021.3月16日上午8:01  · 
有關「道種智」的兩種看法。
一般來說,「道種智」就是指「菩薩」的一種智慧,能遍知世間、出世間一切道門的差別。
總覺得這樣的解釋,沒有很深入,因而「法界論」就有了「法界論」自己的看法……

有關道種智的兩種看法.jpg

Snmr Miri
道種智:
●道…就是成佛之道。
●種…就是成佛之種。
●智…就是成佛之智。

Snmr Miri
於「成佛之道」上,一切眾生以「離苦得樂」的本能故,無不在這條「成佛」的「道」上!
於是,如何把「眾生的無明種子」變成「成佛的種子」,這就是「菩薩」轉識成智的一門「行深般若」的功夫……
Snmr Miri
所以,簡單的說,所謂的「道種智」就是要把過去生所種下的種種種子,包括無始劫以來就有的無明種子…通通要在「菩薩道」的這個過程中,用「行深般若」的功夫,來把那些無量無邊的種子…轉換成「佛智」……
具備了這種「轉識成智」的功夫,這就是「道種智」。然後,才有了所謂的「煩惱即菩提」。
Snmr Miri
煩惱,從「眾生」的角度來看就是煩惱,然後,唯有去之而後快。
但,從「菩薩」的角度來看,在「煩惱」裡面,卻是含藏著許多許多的智慧,因而,只要我們能洞見那裡面的智慧,煩惱自然能止息。(註:不只能止息,而且還能成就各種後得智。所以,煩惱真的不是用「斷」的,而是用「轉」的。若用「斷」的,那就沒有「智慧」可言了。)
然後,我們就能知道…為什麼「煩惱即菩提」,也能知道為什麼菩薩會「法門無量誓願學」,因為在每一個煩惱裡面都是智慧,在每一個煩惱眾生裡面,個個都是一個法門……
於是,菩薩以「法界一體」故,能行深於其中……,妙哉!讚嘆!

Snmr Miri
這讓我想起了密勒日巴尊者的道歌:「紛亂越多越快樂,煩惱起伏無生樂;艱苦越深樂亦深,此較無病更快樂!」,讚嘆!

Snmr Miri
然後,我們就可以從「諸法皆塵」的地方…如實洞見什麼是「諸法真如」。
法塵與法真如….jpg
Snmr Miri
於是,「世間阿賴耶」就是「如來清淨藏」,這就是「法界大圓」。
看得懂的人,就可以次第分明的無礙於各個「點」。但是,看不懂的人,就算他再怎麼「圓」,也只能團團轉了!
所以,「法界大圓」,不可思議!妙哉!
김일남
Snmr Miri 於是,「世間阿賴耶」就是「如來清淨藏」,這就是「法界大圓」。
看得懂的人,就可以次第分明的無礙於各個「點」。但是,看不懂的人,就算他再怎麼「圓」,也只能團團轉了!
所以,「法界大圓」,不可思議!妙哉!

请教这是断的智慧,还是转的的智慧。可惜呀?真空妙有,领教了。
Snmr Miri
●请教这是断的智慧,还是转的的智慧。可惜呀?真空妙有,领教了。
◎???

Snmr Miri
由此可知,菩薩道的「道種智」,在「法界大圓」的過程中…是多麼的重要了。
葉楚旭
薰香拜契尺寸帖
大道法應,…… 查看更多
Snmr Miri
●由此可知,菩薩道的「道種智」,在「法界大圓」的過程中…是多麼的重要了。
◎也就是說,菩薩就是要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過程中,要好好的把一切「道種(塵沙惑、無明惑…)」轉換的成「佛智」。
◎換句話說,就是把以前對「法塵」所認知的「妄識執見」空掉,然後轉成「諸法皆空」的空性見,並以這樣的「空性見」來看見「諸法真如」。
Snmr Miri
諸法皆塵→諸法空相→諸法真如。
Snmr Miri
由這句話前後的語義,我們可知:「諸法空相」,並不是要我們把「法」空掉,而是要藉由「法空」的如實証…來讓我們自己很明確的看到「法」是怎樣的法。然後…以能明確而如實的洞見故,於是能在「諸法皆塵」的當下…因「法空(破除我法二執)」…而洞見「諸法真如」。
然後,於「真如」中,能無礙於一切法,而得以「一切法皆真」,此是名「一真法界」。
Snmr Miri
然後,我們就可以看到「諸法無我」的真實義。
也就是說,在「諸法」中,能空掉的是那個「我執」和「法執」,而能空掉「我法二執」,那就是已經証入了「空性見」。
換句話說,在「空掉我法二執」的時候就會有「諸法無我」的覺受,也就是「我心不糾纏於法(認知)之中,於是此心質礙脫落的有了空然的覺受。更簡單的說,此時的「我」就只剩「唯覺」的「空然覺照」而已,於是就有了「無我」的覺受。
以「空性見」能如實見到「法」的本來面目故,於是,這個「諸法」就從「空相」轉成了「諸法真如」的實相,以「法」從來就是法故,以「法」從來就是一種「心物(外境)相應」故,以「法」從來就是一種「心」的認知(覺照)故!

Snmr Miri
●在「空掉我法二執」的時候就會有「諸法無我」的覺受……
◎「諸法無我」就是一種「無我法二執」時…很自然的一種「(空然)覺受」。因此,並不是說「諸法裡面沒有一個主體性」這種很抽象的解釋,然後我們竟拚命的要把「法」空掉,然後再來說這種「空法」是實相。
◎其實,「諸法空相」…就只是在我們有辦法「諸法無我」時,一種自然呈現出來的「覺受」而已。
◎這種「覺受」,我們更可以從「心物不相應」的地方…洞見其原理。並如實了知「法無生」是怎樣的「無生」。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從「法無生」的地方…看到「為什麼諸法會是空相」,然後再從「空相」的地方看到「心物不相應」的真實內容。
◎註:要如實的「心物不相應」,唯有紮紮實實的向「我法二執」下功夫,然後也才有辦法破除「妄識執見」的真正証入「空性見」,否則,終究只是「專注於定力」時的一種乍然「空」受而已。

高朝遠
人無我 法無我
有此概念 欲求 即有相矣

Snmr Miri
以「心物相應就是法」故,以「諸法空相」故,我們將可以從「空相」之處,看到「不相應」就是怎樣的「法空」,也可以從「諸法」的本來處…看到「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就是怎樣的本來面目。
這就是「無波有水」!而所謂的「無波」就是「諸法空相」,所謂的「有水」就是「心物之本來」!

有水無波的真實義.jpg
Snmr Miri
其實,「有水」就必然是「有波」的,以「法爾如是」故。
但,為什麼要說「無波有水」呢?以可以「証」故。
又,以每個人皆可以「隨時」証得「無波有水」故,因而我們說「如來藏心」、「如來藏物」…本有!從不曾消失過。

Snmr Miri
註:這個「隨時」並不是說「想要就要」,而是指…不確定在什麼時候。
有可能是今天,有可能是明天,也有可能是輪迴好幾世之後的未來……。

Snmr Miri
然後,以「無波有水」故,我們將可以確定什麼是…「有水必然有波」!
而且,就在這個時候,「諸法皆塵」…就已經藉著「空性見」…轉而變成「諸法真如」了,而不再是「諸法空相」,妙哉!

Snmr Miri
●轉而變成「諸法真如」,而不再是「諸法空相」
◎註:這時候,如果有人還是堅持「諸法空相」的看法,那麼他就要有能力提昇「諸法空相」的層級法義,然後來看懂「諸法真如」才可以。否則,他必然會錯亂「空相」的語義,然後竟在…「空、非空、非非空」的名相中…團團轉!
◎其實,以「心的認知就是法」故,因而,只要我們把「諸法空相」的語義理解為「諸法於心的覺受就是一種空然覺受」,也就是指「心相(遍計所執相)是空而無染」,那麼,我們就可以很次第井然的了解「此心對外境」的「假相」→「空相」→「實相」的次第進路,而不會被「法」所法來法去。

高朝遠
師兄們吉祥 阿彌陀佛
智斷恩
張武雄
高朝遠 師兄早
可以解釋一下這個新詞嗎,我沒聽過耶,感恩🙏
Snmr Miri
朝遠兄早!
用字太精簡了啦!看不懂「智斷恩」的意思
高朝遠
佛德 智者 佛可盡一切智
斷者 佛覺可斷一切煩惱
恩者 佛者度一切眾生 如度自己
張武雄
高朝遠 很高明的字面解釋,師兄還有更深層的註解嗎?
Snmr Miri
哦,是智、斷、恩,OK,了解!
高朝遠
如我凡愚 只知 本師本懷 宇宙一體 一切緣起
高朝遠
生活中用之朗朗
高朝遠
可能是顯示的文字是「最好的三個字 心自在 心 才是真 正的自己」的圖像
張武雄
高朝遠 師兄,既然佛度眾生像在度自己,為啥他成佛了,我還沒成😳
張武雄
是不是他偏心了
高朝遠
只因 咱們意念紛飛
別氣餒 水到渠成
張武雄
高朝遠 佛經就三藏十二部了,這是不是水,還是沒成啊?
高朝遠
有空可看看 “易度門 直了居士” “黃逢徵” 居士 的視頻
張武雄
高朝遠 你都看完了,成了嗎?🤩🤩
高朝遠
三藏十二部 在指示一條路
心才是水 慢慢拭著 垢淨明現

……底下對論省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