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2021.3月23日上午5:53  · 
人人都有一顆摩尼寶珠,以「人人都有」故,因而「我不是你,你不是他,他不是我……」,各自皆有自己的主體,而可以「自作主人」。
又,以「無我」故,以「法身」故,其「相」可以一樣,因此,可以「燈燈相攝」而不一不異,可以「法界一體」而同一鼻孔出氣。

摩尼寶珠.如來藏我.jpg

Snmr Miri
其「體」之所以「異」,那是很明顯的事,應該可以不用多加解釋。簡單的說,如果我們是「同」一〝體〞,那麼,你吃飯我飽,你修行我成佛,這對「你」而言,是很不公平的一件事。
註:「法界論」所論的「體異」,和一般佛學所論的「體同」是很不一樣的,因為此「體」和彼「體」的語義內容是差很多的。一般所論的「體」概略是指「性」,也就是指「體的內容和本質」,而「法界論」所論的「體」就是指…因為我不是你,也不是他,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立個體」。另外,「法界論」所論的「體」,當然也不是指「法界一體」的那種「體」。(註:這種「體」其實就是「相」。)

高朝遠
師兄早安 阿彌陀佛
摩尼寶珠 只有一種 如我凡愚 隨心現色
Snmr Miri
但是我的摩尼寶珠卻不是你的摩尼寶珠。
高朝遠
修德的終點 照而寂 心佛眾生 凡聖等一 無自無他 始覺摩尼寶珠 只有清淨一種 隨方映色 譬如虛空 萬有在其中 不異不同


Snmr Miri
其「相」之所以能「不異」,除了是「法界一體」之外,還有別的原因,那就是我們大家的「性」皆是「一樣」的,皆具有「依他起性」,也具有一切相同的「本質(佛性)」,而其「用」亦同,也就是說,其功能行為皆「法住法位」,不因佛、菩薩、眾生而有差別。
Snmr Miri
●「法界論」所論的「體異」,和一般佛學所論的「體同」是很不一樣的……
◎所以,光這個「體」之義,以後在對論的時候,難免又是一場「混仗」而有理說不清,尤其是…碰到那些法執很深的頑固份子。
Snmr Miri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立個體」。
◎同樣的,這句話,也將很難被「性空」的老參們所接受,因為他們只懂得「沒有獨立個體」、「沒有實質不變的個體」……然後就完全否定了「完全可以自作主人」的那個「個體」是怎樣的「體」!
◎再說囉!
◎目前,我只能先這樣說,會反對這種可以「完全獨立而自主的個體」存在,其人必然會反對「心物本有」,也必然無法看懂「法界大圓」,然後,就只能在自己的法門裡面鑽牛角尖而團團轉……。
Snmr Miri
其實,就是因為他們會反對這種「獨立的個體」,於是他們能…「無我」的「法界一體」……
然後,他們就會「錯」以為這個「法界一體」就是「同」一個體!
只是,此「同」非彼「同」,所以,若較真起來,這其實也是另一個必然的「混仗」……
是的,很多的「混仗」,「法界論」早就看到了。但是,沒辦法,該發生的還是會發生,因為……(略)

Snmr Miri
總之,「法界論」真的是一部「照妖鏡」就是了。妙哉!
高朝遠
請問師兄 照到誰的妖
要做到人無我 法無我 就必需先找到我
如同 出法界 就要修德 方悉 萬有 一心起
Snmr Miri
●請問師兄 照到誰的妖 要做到人無我 法無我 就必需先找到我
◎那就先照「我」這一隻妖囉!
 

Snmr Miri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立個體」。
◎從「法界論的基本架構」圖,我們可以確定:這個「完全獨立的心」是怎樣的「本有」。
◎如果我們看不到每個「個體」是可以如此的「獨立」,那我們可能就會錯解「眾生皆有佛性」的語義,然後錯以為我們都是「同一個」佛性。
◎如果我們看不到「無量的個體心」都是「本有」,那我們可能就會錯以為…每一個人的「心」都是被「同一個佛性」所生出來的。
◎如果我們看不到「個體之心」是怎樣的「不生不滅」,那麼,我們就無法看到「佛佛」是怎樣的成佛。
◎如果我們看不到「個體心」是怎樣的「個體」,那麼,我們就無法看到「因果自受」的法則,也將看不到「你成佛是你的事」而「不是我的事」
◎如果我們看不到「個體心」是怎樣的「自主性」,那我們就看不到「自由意識」是怎樣的可以萬象崢嶸……
◎如果我們看不到「可以自主的個體心」,那麼我們就看不到「個人的自以為是」原來就是怎樣的「妄識法界」。
◎如果我們看不到「個體心」都是一樣的「體性用相」,那麼,我們就無法了解「燈燈相攝」是怎樣的「燈燈」,又會是怎樣的「相攝」……
◎如果我們看不到「個體心」裡面的「體性用相」,那麼我們就無法在「相」的地方…了解「法界一體」的真實義。
◎如果我們看不到「我不是你、你不是他、他不是我…」那麼…,那麼,你生病我痛苦,這是怎樣的一種道理?
◎如果我們看不到「心本有」,如果我們看不到「無量的個體心都是本有」,那麼……,那麼,我們會看到怎樣的「法界實相」呢?耐人尋味啊!

無量個體之心.jpg
Snmr Miri
註:一般人所說的「如來藏我」概略就是指「如來藏」、「真如」、「空性」、「無生」……
但,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其實這裡面是還有很多層次的。因而,我們必須要有辦法看到它們更深一層的內蘊、含藏、勝義才可以,否則就只能拿「自己想像的聖境」來給自己虛無縹緲式的仰讚了。
Snmr Miri
●我們必須要有辦法看到它們更深一層的內蘊、含藏、勝義才可以…
◎妙哉!如是!
◎而「法界論」正提供了這樣的內容!就看大家能不能慧眼識英雄了。
◎然後,以「實相非我所能獨享」故,或許寶劍可以贈惺惺相惜的英雄。……,嗯,至少,可以捻花微笑吧……^^


Snmr Miri
從最基本的本義來看,「如來藏我」其實就已經是「妄為明覺(心物相應)」之後的「我」了,因為……這個「我」必須是「如來藏心」與「外境」相應…才會有「我」的覺受。
因此,我們可以說,這個「最初的覺受」就是…如來藏我。

樊小乖
Snmr Miri 「如來藏心」我覺得 OK,但「我」要加個前綴「如來藏」,是否有點不妥呢?因為已經攀緣了~
Snmr Miri
「如來藏我」是經論上的專有名相,不是我擅自發明點綴的,所以,我只是藉原有的名詞來「攀緣」而已。^^
樊小乖
Snmr Miri 我沒聽過「如來藏我」,問了一下谷哥哥,資料不多,其中一則指向《大般涅槃經》,但我去翻《大般涅槃經》,卻沒有網上所述的內容?
[擷自網文部分內容]
如來常住,則名為我。如來法身無邊無礙,不生不滅,得八自在,是名為我。眾生真實無如是我及以我所,但以必定當得畢竟第一義空,故名佛性。
這個「如來藏我」指的並不是有一個「如來藏」的「我」,而只是用「如來常住,是名為我」。
只是覺得怪哉,「如來藏」再加一個「我」,明顯背離三法印,所以我覺得應該只是「是名為我」,而不是有一個如來藏的我,我再查查大藏經典,看哪裡有這東東。 @@
樊小乖
找到的「如來藏我」,應該是「如來藏.我」,經典中沒有出現「如來藏我」這個名詞,而「如來藏.我」指的是佛的法身,這不是佛說的,是後世人從佛經中定義的。
「如來藏.我」的說法來自於《大般涅槃經》卷七。「如來性品第四之四」中的兩句話:…… 查看更多
樊小乖
我是不是太無聊了? 😆
樊小乖
《大般涅槃經》卷七。如來性品第四之四
http://buddhism.lib.ntu.edu.tw/....../sutra7/T12n0374.pdf…… 查看更多
未提供相片說明。
Snmr Miri
●只是覺得怪哉,「如來藏」再加一個「我」,明顯背離三法印,
◎「如來藏我」怎麼會背離三法印呢?
◎「如來藏我」,以心物相應故,諸行無常。
◎「如來藏我」,能「無我如來藏」故,諸法無我。
◎「如來藏我」,以如來之藏而可以就是法身故,寂靜涅槃。
◎註:如來藏,實在有很多個層次的內容語義,不是只有「離塵之外的那個自性」而已。否則《楞嚴經》的「一切根塵陰處界 皆如來藏」這句話就有問題了。
◎因此,「如來藏我」之句,在經論的「論」上,應該可以常常看得到才是。尤其是在「如來藏思想」蓬勃發展之後。
◎也可以這麼說,如來藏我,本身就是一個「圓」義,就像「唯識」、「空性」…一樣,只是「如來藏我」用如來藏的方式更肯定了「我」的存在,也用如來藏的方式論了這個「我」的內容,就如「唯識」用「識」解釋了整個法界一樣,也如「空性」用「空之性」解釋了整個法界一樣……
◎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以「空有同義」故,我們既然有辦法用「空性」來論整個法界大圓,那麼,我們同樣也可以用「如來藏(有)」的方式來論法界大圓。既然「唯識」可以用「識」來論它的「唯」,那麼「如來藏」亦可以用「我」的方式來論…如是如是的如來藏。
◎總之,空性之論,必須經過「性空的有」才可以成立其「空性之圓」,而「如來藏(我、或有)」必須經過「無我如來藏」才可以成立其「如來藏之圓」,然後以皆能各圓其法義故,以皆能「圓」故,我們將可以如實洞見「空性」就是「如來藏」,所以說…空有同義。
◎這種「空有同義」的內容,於「法界論」一點障礙也沒有,以「法界大圓」故。

空有不二的法界大圓.jpg
Snmr Miri
這幅「空有不二」的圖,告訴了我們…光論「空性」是不行的,我們還必須洞見「本有」的如如存在,才不會莫名其妙的落入頑空之中。
光論「本有」是不行的,我們必須洞見「空性」的因緣和合之性,才不會落入執為實有的常見之中。
Snmr Miri
也就是說,能如實看到「空性」的人,必能洞見「如來藏」的內蘊。同樣的,能如實了解「如來藏」義的人,也必能洞見「空性」的甚深義。否則,終究是執於一端。
樊小乖
Snmr Miri 「一切根塵陰處界皆如來藏」換個比喻講,等同於「樂高世界皆積木」(先不要歪樓挑毛病,知道樂高現在有積木外的配件),經典中並沒有「如來藏我」這種名詞,只是引用佛所說的「我者即是如來藏義」,就像樂高覺者說「我者即是積木義」,所以後人權說「積木·我」。
這就要看您老從哪個角度論了,從「絕對」的角度來看,如來藏就是如來藏;從「生滅」的角度,若說「所有緣起都離不開如來藏」,這也能接受。
「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我沒意見,因為本質上還是七大,就好像「心物相應」我能接受,因為那個「心」包含了「真心」和「妄心」;但如果您只用「如來藏心物相應」,我就只認定是「初能變」了。
這不是圓不圓的問題,「圓」是後得智,看您要用「絕對」來看,還是用「緣起」來看,就算用緣起,「如來藏・我」中間也必然要再加個「・」,表示他們只是一種關係。
這一則打了一個多小時,塞車的路上停停打打… 急著回… 哈哈~ 也許會被說執著名相,但文字獄已經很無奈了,若文字獄再沒一點堅持,會被誤導成啥樣?我不敢想像… QQ
樊小乖
Snmr Miri 先不潤了,專心開車。
樊小乖
再補充個,若要從聖人的角度來看,其實就沒什麼好論了不是,因為「空有不二」,因為「真妄一如」,法界就是「一真」,我們只要微笑就好了~ XDD
Snmr Miri
●若說「所有緣起都離不開如來藏」,這也能接受。
◎能接受,那就沒問題了。所以,「如來藏我」也只是代表了某個層次的語義而已,因此,無妨。
◎所以,「如來藏我」,我能接受。就如接受「無我如來藏」一樣。至於加不加那個「.」,我無異義。
◎ 在這裡,可不會加標點符號的。^^
《究竟一乘寶性論》:應修行如來藏我,而不修行如來藏以為我,以顛倒取一切法無我,修行如來藏無我,樂無我修行,以不知不覺故。
應修行如來藏淨,而不修行如來藏以為淨,以顛倒取一切法不淨,修行如來藏不淨,樂不淨修行,以不知不覺故。
Snmr Miri
●以「顛倒取一切法無我,修行如來藏無我,樂無我修行,以不知不覺」故。
◎這句話,若放在「諸法無我」這四個字來看,我們將會驚覺的發現……
原來已經有很多人完全錯解了「諸法無我」義,然後就不知不覺的樂於修「無我」行了。

就像很多人,不知不覺的…落於「頑空」還渾然不自知一樣。
所以,「如來藏我」,妙哉!其義甚深!
總之,要把「法界大圓」畫出來,才能看到「如來藏我」的真實義啦!(註:才能看出「如來藏我」位在法界大圓中的哪一個層次,然後完全了知其次第。就如上面,我把它設定在「初能變」的那個位階。)
樊小乖
Snmr Miri 「如來藏」是無所謂修不修的,「體」本自具足;只要有「有無」、「修不修」這些,覺得都是「第一輪」的「用相」,和「第二輪」「體性用相」之後的事了。
Snmr Miri
不管如何,先能知道「如來藏我(用相)」的基本定義是不同於「如來藏(體性)」的,然後……
然後,能不能再擴充其「廣義」的內容來和「如來藏」搭上線,那還得看個人的能耐是如何了……
Snmr Miri
就如「法界」一詞……
從「法界大圓」的角度來看,這個「法界」在「幻→假→定(無)→空→如」,乃至「一真」的各種次第階段裡面,它們的內容是很不太一樣的,但,以次第井然故,都能理解而各安其位,絕不會張飛打岳飛的…以此「虛幻的法界」去打「一真的法界」就是。
Snmr Miri
所以,當我們能了解「如來藏我 就是如來藏」的時候,或了解「一切根塵陰處界 皆如來藏」的時候,或了解「煩惱即菩提」的時候,或了解「貪瞋淫怒皆涅槃」的時候……,那麼,妙哉!
沒事了,要去想「靜靜」了。^^
樊小乖
Snmr Miri 前面都是只觀念的「執著」,就當作學術討論吧~ 哈~ 我對我的觀點做個結論:「如來藏 (佛性、自性、真如)」的「體性」就是「絕對」,毋須攀緣外塵而存在,其他的則都是如來藏的「作用」。
※如來藏三個字很敏感,因為它代表了本自具足、本不生滅,代表著一個「體性」,所以我反應激烈了點,假設啦,「無明」前面再冠上變成「如來藏無明」,就「悟」者而言,其實就和「一切根塵陰處界皆如來藏」是一樣意思,是為不二;但若是「如來藏無明」對「迷」者而言,將會崩壞了可能好不容易建立起的正信!當然啦~ 我也知道「我打妄想」了~ XDDD
沒事了,我也想要「靜靜」了。^^
Snmr Miri
如是!如是!
唯,以……故,以後的「法」還會更亂,不會只有這樣而已。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

樊小乖
補充一下,「如來藏無明」是針對「如來藏我」而講的,「一切根塵陰處界皆如來藏」是出自佛經沒錯,但這句話一般未深入的人也是雲裡來霧裡去的,所以對「四科」是不是「如來藏」,倒不是那麼會讓初入佛法的人誤會,反正也看不懂... XDDD
Snmr Miri
●「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我沒意見,因為本質上還是七大,就好像「心物相應」我能接受,因為那個「心」包含了「真心」和「妄心」;但如果您只用「如來藏心物相應」,我就只認定是「初能變」了。
◎小乖兄厲害,其實,一般人大概只能從「心物相應」的地方,用「妄心」的角度看到「所妄生的法」,或用「緣起」的角度看到「生滅的法界」,就是看不到「如來藏心物相應」的那個「初能變」!
◎就如小乖兄所說的…反正也看不懂「四科」,所以…這些人就在只能自己「所理解的範圍」內…團團轉了。
◎唯,以看不懂故,或許也可以這麼說,就是因為他們看不懂這個「心物相應的初能變」,以致於錯失了「心物本有」就是怎樣的「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然後就……
◎然後就…,就算是不懂,也有「不懂的圓」,於是,這個「自圓其說的圓」也就有了他的一套理論出來……
◎反正,無法「法界大圓」的人…真的會陷在自己的「邏輯範圍」內團團轉啦。然後,這個「團團轉」又真的不離「法界大圓」,於是…大家就「怎麼說怎麼對 怎麼說怎麼錯」囉!妙哉!

高朝遠
敬讚米粒師兄 發明心性 雖說強名 創名就值得讚歎 何況更能演敷
 

Snmr Miri
這個「最初的覺受(我)」就如「初能變」一樣,就如「妄為明覺」一樣,就如「法無生」一樣,就如「真如」一樣,就如……。
然後,我們再從這個地方下去論「(如來藏)我」(或論無我如來藏)、論「唯識」(或論唯識虛妄)、論「唯覺」(或論非心非物)、論「緣起」(或論唯名性空)、論「真如本性」(或論唯心真常)、論「無生」(或論諸法空相)……。

Snmr Miri
簡單的說,若我們無法從「如來藏我」、「如來藏」、「唯識」、「唯覺」、「真如」、「無生」……的地方,如實洞見「如來藏心」和「 如來藏物」是怎樣的「本有」,那麼……
那麼,我已經知道我們的對論將會在「哪一個點」上團團轉,因為……(略)。
Snmr Miri
所以,我們會用怎樣的角度來看自己的這一顆「摩尼寶珠」呢?妙哉?
這顆「摩尼寶珠」就是「如來藏我」?還是「真如本性」?還是……?
但是不管如何,只要你承認自己也有一顆「摩尼寶珠」,那麼「你」和「法界論」就有了共通的話題……然後可以異中求同的對論下去……。
김일남
Snmr Miri 请教您又是如何理解法界和如来藏呢?
김일남
Snmr Miri 如果按照昨天那位师兄的说法法界是想和思。如来藏是净染处角度看您的这些文章时会发现,您根本还是在法界中没有找到如来藏。因为您所处不是想就思,可是想和思中包含的不是净就是染。所以无法确切的到达想和思所在的净染处。如果真到了您所看到的不是您所看到的因为,您能看到说明您在染处,已染如何入净呢?未入净如何想和思呢?如果真的看到您所讲的本有为何还能出这个本有做回您自己呢?
这是我用昨天那位师兄的法界看到的如来藏说明了您写的文章,至于您的法界论和如来藏如何要听听您对法界论和如来藏的了解和说明。
Snmr Miri
你們的對論,和我無關,我只能當個旁觀者,然後靜靜的欣賞,如此而已。
但,以你們所論的內容…,說真的,以…故,再怎麼論…也無法論到我所寫「法界論」這本書的精髓……
Snmr Miri
法界和如來藏,都有其各種不同層次的內容。
先說我所知道的最基本定義:
●法界,凡「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所相應出來的一切現象,即是所謂的「法界」。
簡單的說,「心物相應即是法」,因而,現象界所有的一切法,就是「法」…界,也就是「法界」的意思。
又,以「心」為「能覺」故,我們也可以從「心」的角度來說…只要是心所認知的…就是「法」。因而,舉凡一切「心所認知」的範圍…就是「法界」。
●如來藏,一切法的根本狀態(即所謂法界的本質),也就是說,所蘊藏的「如來寶藏」…能顯現出「一切如來功德」的那個最基本狀態。
但,若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則更深入的闡釋了這個「基本狀態」,也就是說,這個「基本狀態(如來藏)」…其實含藏了「如來藏心(無量眾生心)」和「如來藏物(地水火風四大)」這兩個基本要素。
而且,「法界」就是要有這兩個基本要素,然後才有了「相應之後的法界」,也才有了…可被我們論述為「空性」的法界可言。

김일남
Snmr Miri 那请教如来藏的不相应是否是无法界。
김일남
Snmr Miri 再请教您提出法界论的终止是什么呢?
김일남
Snmr Miri 佛法的终止是普渡众生,离苦得乐。请教您提出法界论和如来藏的终止是什么呢?
Snmr Miri
等你以後對「法界論」有更深入的了解時,再說吧!
目前,以…故,我們所有的對論…都將只是在浪費彼此的時間而已,因此就暫且略過了。
其不敬之處,還望海涵唷,不好意思!
김일남
Snmr Miri 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김일남
Snmr Miri 我只是请教不含对论。希望您方便您的时间解除我的疑虑吧。
……底下對論略過
 

Snmr Miri
●「如來藏我」用如來藏的方式更肯定了「我」的存在,也用如來藏的方式論了這個「我」的內容,就如「唯識」用「識」解釋了整個法界一樣,也如「空性」用「空之性」解釋了整個法界一樣……
◎所以,這個「我」,於「法界論」何有哉?以有「如來藏我」、「無我如來藏」故。
◎其實,只要我們有辦法把任何一句「名相」論出一個「法界大圓」,那麼……,那將不是只有「名相」沒有問題而已,而更是說明了…自己可以在「法界大圓」中洞見360°的義理…而且也將無礙於任何一個「點」。
高朝遠
師兄們早安 阿彌陀佛
如來藏 ”藏“如來 空 不空如來藏
心性理體 清淨 平等 隨染立生死 隨淨建涅槃 而此心體 等同虛空 湛然不動 是故 生死涅槃猶似 空花 其性如空 是故名之”空如來藏”
此心體 常住不壞 具足一切清淨功德 與 一切有漏染緣相 含藏包攝 無法不現 此即不空如來藏
所以 眾生界即是法界 也是如來藏
高朝遠
法身在纏 是名如來藏 只名佛性 還不是佛
佛性出纏 即名法身
Snmr Miri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立個體」。
◎從「心物本有」的角度來看,這是很簡單而明瞭的事。
◎但,若從錯解「諸法無我」的角度來看,那麼,這個「本有」就會變成了過街老鼠!哈,真的是張飛打岳飛啊!
◎又,若從「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實體」的這個角度來看,那…,那這個「獨立的個體」也必然會被攻擊得體無完膚!而這又是另一種的張飛打張菲。
◎所以呢?這裡面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若看不懂的人,那麼,他就會繼續的「飛來飛去」,然後「法界論」就很冤枉的被「非」了。
◎但,若能看出其貓匿的人,其人必然會和我一樣的讚嘆:妙哉!妙哉!因為他已經直擊了問題的核心,而且保証以後再也不會被這種問題所困擾!不只如此,而且還會……(略)
김일남
您是如何解释诸法无我和本有呢?
Snmr Miri
「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就是「本有」。
而「心物相應」就是「諸法」。
因此,只要「心物不相應」就是「諸法皆空」,也就是一般人所謂的「諸法無我」,因為在「諸法皆空」時…我們就會有「無我」的覺受。
김일남
请教人依靠食物来充饥是诸法无我,还是本有?这时饿是心物相应,还是心物不相应呢
김일남
Snmr Miri 饿难道是本有的吗?那不饿时如何本有饿呢?饿了饮食后饿又如何本有呢?
김일남
心物相应就是诸法,那本有生怎么解释,本有的死又是怎么解释呢?
김일남
Snmr Miri 本有生时死无法本有,因为生了才会死。本有死时生无法本有,因为本来就死所以无法生。
………底下諸多對話省略。

高朝遠
淨染通流而無礙 是 真性啟用
師兄啊 祝福您 何必困在“強名”中
高朝遠
師兄們 要快樂吃晚餐哦!
雖說麤食 也能長養慧命
Snmr Miri
●小乖兄說:「如來藏 (佛性、自性、真如)」的「體性」就是「絕對」,毋須攀緣外塵而存在,其他的則都是如來藏的「作用」。
◎是的,從「體性用相」的角度來說,「體性」就是絕對的「存在」,沒有「體性」的「絕對存在」,就沒有「用相」可言。就像…沒有水就沒有波一樣。就像…如果沒有「如來藏心」、「如來藏物」…就沒有「相應的法界」可以存在一樣。
◎職是之故,「法界論」也會從「體性用相」這簡單的理路中…區分出「真如界」和「現象界」,也就是說「體性」就是必然存在的真如界,而「用相」則是緣起緣滅的現象界。
◎只是我們這位김일남老兄的思路和人家不一樣,卻一直在「體性」上面說他的生滅法。天啊!這根本就是不同的邏輯路數呀!也完全錯解了什麼是「體性」呀!於是就很難對論了。
◎真的能理解김일남兄的理路,我也可以用另一種方法來「圖畫」他的理路,然後…或許可以幫助他能更清楚的釐清他自己的盲點與困境。只是…有點懶了就是,因為他說「法界論」只是模仿他人的一種小丑論述而已,所以,就不想獻丑了。
Snmr Miri
●김일남兄說:本有生时 死无法本有,因为生了才会死。本有死时 生无法本有,因为本来就死所以无法生。
◎把「本有」當做「生滅法」來論,這樣怎麼能了解什麼是「本有」呢?
◎就如把「不生不滅的體性」當成是「生滅的用相」來論,這樣…怎麼能了解什麼是「體性」呢?根本就把「體性」當成「用相」來論了,這樣,其人的邏輯不團團轉也難啊!
.
◎但是,我能說這句話是錯的嗎?
不能,因為《本有生时 死无法本有,因为生了才会死。本有死时 生无法本有,因为本来就死所以无法生。》這句話…是百分之百的正確。因為,這樣的「本有」根本就「不是本有」……
◎只是,明白人都知道,這樣的看法,根本就完全錯解了「本有」的意思了呀!
◎所以呢?只能雞同鴨講了!
◎真的能理解김일남兄在說什麼,只是無法對論就是了,因此,在他還沒有辦法確定「虛空本空 心物本有」之前,彼此的對論,真的只是在浪費時間而已。

高朝遠
Miri師兄早安 阿彌陀佛
因緣所生法 啦 !
法界思想起 能盡份 足已 辛苦了
Snmr Miri
從「法界大圓」的角度來看「如來藏」的進路:如來藏我→無我如來藏→一切(根塵陰處界)皆如來藏。
我們將可以看到:
●如來藏我…就是如來藏之根本義,即是「我」義,即是「佛性」,也就是「妄為明覺」之初始處。
●無我如來藏…就是如來藏之心行滅處,即是「諸法無我」義,即是「法空」,也就是處在「空性見」的這個轉折點。
●皆如來藏(法身)…就是如來藏的究極義,即是「心物合一」之如來法身。也就是說…摩尼寶珠遍照法界一切處……

Snmr Miri
於是,我們可以從「絕對的如來藏」…看到「如來藏」是怎樣的「法界大圓」。
「如來藏」之法義如是,「真如」、「空性」,亦復如是,甚至「無生」、「法界」,亦可以如是,因此……
Snmr Miri
因此,這裡面的「次第」,我們若無法歷歷分明,那麼,陷在某個「點」上而團團轉,那將是無法避免的事。
尤其,以…故,未來的人們,將會越來越嚴重。到時,如果他們還不懂得如何運用「法界論的法界大圓」的話……
Snmr Miri
能了知「法界大圓」的人,將更有能力體諒別人為何會「團團轉」,也將更有能力能讓自己於團團轉中…不會迷失方向的…知道怎麼朝「法界大圓」前進!

高朝遠
敬供師兄參考
可能是書籍和顯示的文字是「 ç 子 世 衆 如 來」 時 世 別 汝 當 泰 有 如 有 問 亦 如」的圖像
高朝遠
有機會 可看看
專心者 心一境性 隨順眾生(凡夫 菩薩 佛)所有覺性
Snmr Miri
如是感恩!

Snmr Miri
《轉貼自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73671276390495/permalink/1144322092658738/》
沈詩家:
告訴你
摩尼寶珠就是腦袋
心體就是腦袋
『八識跟五陰都只是腦袋的功能』
沒有腦袋,眼不能見、耳不能聽、鼻不能嗅、舌不能嚐、身不能觸、意不能知、沒有我執、沒有第八識功能,沒有色相、沒有感受、沒有思想、沒有意志、沒有認知分別。
.
沈詩家:
八識全都在腦袋內,八識是腦袋的功能
印象、腦海是第八識功能
可能是顯示的文字是「運動區 運動區大 大腦 口語區 感覺區 味覺區 語言區 視覺區 智慧 學習區 聽覺區 平衡區 腦幹 小腦」的圖像
.
沈詩家:
大家可以去看佛說觀無量壽經
連西方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西方三聖都是用你的那顆腦袋觀想出來的。
這已經證明『腦袋才是真心體』。
佛說觀無量壽經說: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已,次當想佛。所以者何?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
沈詩家:
腦袋死後也還在
死後中陰身也有腦袋
佛菩薩也有腦袋,,
是腦袋製造出八識功能
腦袋生出般若智慧
.
沈詩家:
在入胎時真心體就化成物質六根的腦袋,所以佛陀才要人『修捨識用根、迴根脫塵』之法。
看看楞嚴經:
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於妙圓中黏湛發見。『見精映色,結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眼體,如蒲萄朵。浮根四塵,流逸奔色。由動靜等二種相擊。於妙圓中黏湛發聽。『聽精映聲,卷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耳體,如新卷葉。浮根四塵,流逸奔聲。由通塞等二種相發。於妙圓中黏湛發嗅。『嗅精映香,納香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鼻體,如雙垂爪。浮根四塵,流逸奔香。由恬變等二種相參。於妙圓中黏湛發嘗。『嘗精映味。絞味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舌體,如初偃月。浮根四塵,流逸奔味。由離合等二種相摩。於妙圓中黏湛發覺。『覺精映觸,摶觸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身體,如腰鼓顙。浮根四塵,流逸奔觸。由生滅等二種相續。於妙圓中黏湛發知。『知精映法,攬法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見。浮根四塵,流逸奔法。
阿難。『如是六根,由彼覺明,有明明覺,失彼精了,黏妄發光』。是以汝今離暗離明,無有見體。離動離靜,元無聽質,無通無塞,嗅性不生。非變非恬,嘗無所出。不離不合,覺觸本無。無滅無生,了知安寄。汝但不循動靜、合離、恬變、通塞、生滅、明暗,『如是十二諸有為相。隨拔一根,脫黏內伏伏歸元真,發本明耀。耀性發明,諸餘五黏,應拔圓脫。不由前塵所起知見。明不循根,寄根明發。由是六根互相為用』。
.
沈詩家:
用什麽在觀想極樂世界及西方三聖?
用什麽在觀想心月輪?
是什麽在起念頭?
是什麽在轉八識成四智?
答案是:腦袋
腦袋就是真心,萬法唯心造就是指腦袋這顆心。

張武雄
Snmr Miri 今天我也想到了他😆
Snmr Miri
●答案是:腦袋
腦袋就是真心,萬法唯心造就是指腦袋這顆心。
◎以……故,以後像這類的「名相」將會層出不窮。
◎因而,以後的人們,若無法事先藉著「法界論」而把「法界大圓」繞起來,那麼,光這些「名相」語義…就可以把我們團團轉的轉死!

高朝遠
腦袋 六根之一
高朝遠
慧能法師說: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 心是地 性是王 王居心地上 性在王在 性去王無 性在身心存 性去身心壞
張武雄
高朝遠 這門可以關否?
高朝遠
張武雄師兄吉祥
勞您動問 既然是門 當然可關
萬法唯識 遮無外境
張武雄
高朝遠 開是無明,關就是明嗎?
不是說心地上用功夫嗎🤔
高朝遠
哦!承教了
開關 是否無明 要看您是否見性
高朝遠
不過 話說回來 師兄您福深慧實 非常人思維 切勿困在 開關中 只需 任流勿所
張武雄  高朝遠
高朝遠
張武雄師兄 師兄們 吉祥 夜安康 阿彌陀佛
快樂行經嘍~

曾雍斌
名實相符⋯⋯名詞解釋越多,效果越稀釋,相同的感覺凝聚共識,向心力越足矣道哉。
這是往好處想至少可以確定的事。…… 查看更多
高朝遠
思想起
 · 回覆 · 分享 · 21小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