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2022 · 4月24日下午3:10  · 
以「心物本有而心物相應」故,我們可以從這個「本有」和「相應」的地方,看到各種法門的精要內容,一點也不含糊。
然後,我們就可以知道「法界論」原來是怎樣「一法通萬法」的。
亦以「心物不相在」故,我們也將更能如實了知…所謂的「一元法」會是怎樣的「一元」,而不會在「心物相混」中…錯解了「即心即物」的聖境。

「一元」法的三種內容.jpg

Snmr Miri
以……故,我們將可以用「法界論」這種「心物本有而心物相應」的簡單原理…洞見任何一種甚深法門的甚深義。
鄭來也
Snmr Miri

只是這種很簡單的「法界實相」,卻一直被某些佛學知識很豐富的人…譏諷說:這樣也敢出書。
真是傷腦筋!
Snmr Miri
大概吧?也可能就是因為我沒有像他們那種才高八斗的智慧,因此,才落得…只能用這種很簡單的「原理」來讓自己懂了。然後……
Snmr Miri
然後……
既然,像我這麼笨的人,都有辦法懂得「心物本有而心物相應」的道理,而且,接下來…還有辦法把各種法門的精要…全部都用簡單的圖示把它們畫出來。那麼……
那麼,千萬別說你看不懂唷!否則,我會很難過的!真心希望…不會有人比我還笨,感恩!^^
Snmr Miri
接下來,希望大家「有辦法」從心物本有而心物相應的地方…看到簡單的「法界論」,也看到「甚深一切法」…原來都是怎樣的圓通無礙!
Snmr Miri

1.從緣起的角度來看.jpg

2.從法的角度來看.jpg

3 從無自性的角度來看.jpg

4.從自性的角度來看.jpg

5.從唯心的角度來看.jpg

6 .從唯識論的角度來看.jpg

7.從如來藏的角度來看.jpg

8.從真如的角度來看.jpg

9.從法身的角度來看.jpg

10.從能所的角度來看.jpg

11.從五蘊身的角度來看.jpg

12.從十八界的角度來看.jpg

從心的角度來看.jpg

從物的角度來看.jpg

Snmr Miri
註:各種法門,族繁不及備載,尚未畫到的,以後有空再來補充。
Snmr Miri
其實,早在以前,就已經畫過很多這種圖了……
說真的,無論我們論什麼法,都可以從「心」、「物」、「心物相應」的這三個角度…看到面面俱到的法義。
螢幕擷取畫面 2022-04-25 085927.jpg
Snmr Miri
也有專論「三法印」的圖,而這「三法印」…我們也可以依「心」、「物」、「心物相應」的理路…看到各個「法印」的理路脈絡。
簡單的說,若沒有「心物本有而心物相應」就沒有這「三法印」可論!
至於,如何從「三法印」統合於「一法印」,那就要看我們如何去「一元」了。
螢幕擷取畫面 2022-04-25 091227.jpg
Snmr Miri
是的,如果有人否定「物本有」,那麼「諸行無常」就無法是一個「印」了!以「現象界」只能是個「幻相」而不能「相續無常」故!
Snmr Miri
就用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如果我們否定了「如來藏物本有」,那…我們必然會錯解「諸行無常」之真實義!
所以,「諸行無常」會是怎樣的「印」呢?耐人尋味啊!

Snmr Miri
最後那個「從物的角度來看」的圖,絕不是在說一般我們所知道的那個「唯物論」,而是從「法界論」的角度…所看到的「物」會如何的被「心」所「影相」,和如何的被各種法門的「論」所論!
Snmr Miri
如果從上面的各種圖示中,我們無法看到各種法門是用什麼角度來論他的法,也就是說,如果你還看不到「心物本有而心物相應」是怎樣的「共同法則」。那麼,這種人必然會在「自己的看法」中,自以為無上,或自為正覺 ,甚或…會以這種「無上正覺」到處破邪顯正,於是……(略過)
Snmr Miri
簡單的說,如果我們看不到「心物本有」,甚或完全否定「如來藏物本有」,那麼,其人就算再怎麼「唯緣起是論」、「唯法是論」、「唯空性是論」、「唯真如是論」、「唯心是論」、「唯覺是論」、「唯識是論」、「唯共如來藏是論」、「唯同一法身是論」……,最後,終會以太「唯」而有漏,無法「圓」如是實相之法界,尤其是……。(略過)
Snmr Miri
註:尤其是,在「破邪顯正」的時候,其人的「我見、法執」必將因彼此的「相對」而曝露無遺。
回覆分享1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