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2022.6.19...上午8:01
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相待成搖」的這段經文。
.
●《楞嚴經》: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輪,執持世界。因空生搖,堅明立礙………
◎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這簡直就是一種標準的「心物相應」論……
◎今天整理文章時,心血來潮,覺得有必要再說清楚一點………
.
其實,只要從「法界論」的圖示來看,我們將可以很確定的知道…「四大」絕不是從「如來藏心」所梵生。

1.相待成搖.心物相應.jpg

2.相待成搖.空→有.jpg

David Wu
南無阿彌陀佛
Snmr Miri
待明天再來解這段經文。
先藉著「因空生搖」…來說一下這個「空」的內容。
Snmr Miri
「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能「生搖」的「空」,有三種。
1. 就是指「如來藏心」。2. 就是指「如來藏物」。3. 就是指「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在「不相應」的情況下…的那種「寂靜」狀態。(註:這個「寂靜」,狹義的講,就是單指「不相應(空大)」的狀態。廣義的講,就是指「心大.空大.物大」同時寂然的狀態。)

Snmr Miri
上面那「三種空」…之所以會說是「空」,那是相對於「生搖」之後…的那種「有」而說的。
或許,從底下的這幅圖,我們可以很清楚看到「三種空」和「三種有」的內容。
因空生搖.jpg
Snmr Miri
註:這幅圖的「萬念」,指的就是「識」,也就是指「八識心王」。而之所以稱之為「萬念」,那是依「萬法」、「萬有」的這個「萬」字輩來…等齊立名的。
Snmr Miri
所以,這裡的「萬念」、「萬法」、「萬有」完全是同位階的。
但,還有另一種統稱式的「萬法」,我們也必須了解才可以。
如底下之圖示
搖而又搖之萬法.jpg
Snmr Miri
註:如果我們不懂「萬法」這兩種層次的內容,那麼,我們很易就在「色」和「色法」中…混淆其語義。然後,到底是在說「色」、還是「色法」,可能連說的人…都搞不清楚自己在說什麼。

Snmr Miri
當然,也有不同的法門…會把「因搖而有」的「有」…看成就是「幻」、就是「假」,所以是「空」。然後,那個能生「幻有」、「假有」的那個不可思議…才是真正不生不滅的「有」……
所以,不同的論法,我們要知道它們的「空義」和「有義」才可以。才不會張飛打岳飛的雞同鴨講。
Snmr Miri
但,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由於「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就是一種「本然的存在」。
而這種「存在」,若相對於「虛空」,就是一種「有」,不是「虛空」的那種「沒有」。因此,在「虛空」的襯托下,「如來藏心」又稱之為「心本有」。「如來藏物」又稱之為「物本有」,兩者合稱「心物本有」。
至於…所謂的「空」,就是指「虛空」,或就是指「不相應」時的那個「空大」。

Snmr Miri
然後,我們就可以從這個「不相應」的地方看到…為什麼在「心物不相應」的時候…叫「法無生」!
同時 ,也可以知道「無生」的真正內容……
也就是說,我們將可以從這個「無生」看到「法空」將會是怎樣的「無為」或「涅槃」或「真如不生一法」……!

Snmr Miri
是的,從「因空生搖 因搖而有」的這幅圖,我們可以很明確的知道,只要「心物不相應」,那麼「萬法」的「法」…必然就是「空」的。然後,我們就可以知道這種「法空(諸法空相)」就是怎樣的「無生」。
Snmr Miri
從「個人自內証」的角度而言,當這個人有能力証入「法無生(涅槃)」的時候,其「個人」所相應而顯現出來的「萬念」、「萬有」…也必然會成「空」。以「心物不再相應」故,其當下之「心、物」皆能法爾如是的回歸本位。
唯,「諸法空相」的深義,不是只有這樣而已,所以……。(另述)

Snmr Miri
已經扯遠了,這題外話的部份…就先說到這裡就好。
回覆分享2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