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6月20日上午5:56
從「體性用相」的角度來看「法界(法.覺.識)」,我們將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心」「物」是怎樣的「本有」。而這個「本有」就是「真如」、「如來藏」、「法身」…所含藏之本體!

A法之體.jpg

B法之性.jpg

法之體性用相C.jpg

法之體性用相D.jpg

心物之體性用相.jpg

Snmr Miri ●這個「本有」就是「真如」、「如來藏」、「法身」…所含藏之本體!
◎我想,像這樣的話,如果被很性空的人看到,應該就頭暈了吧?
◎不好意思,我也暈過,但我撐過來了。
◎也還好啦!只要「性空」不是「沒有」,那麼大家都還有討論的空間……。
◎而這個「空間」就是,「性空」和「本有」能不能統合的問題!^^
◎如果能夠統合,那大家都沒問題,但如果不能統合的話,那不是你有問題,就是我有問題,如是!

Snmr Miri 其實,用「心」「物」的角度來論法,是很容易看到「本有」的。
但是,若用「真如」「法性」「實際」「如來藏」「法身」…這種籠統的字眼…要來看到「本有」,說真的有其一點點困難,因為……
除非你懂得「法界論」!
Teo Kooi Huang 阿弥陀佛
張武雄 今天因緣成熟,贈送法界論給一位托缽的老師父,阿彌陀佛🙏
Snmr Miri 哈,希望新思惟的「法界論」不會亂了老師父原本的思路才好。阿彌陀佛!^^
未提供相片說明。
張武雄 Snmr Miri 師父至少80好幾了
Snmr Miri 哦,應該要好好敬老尊賢一下。謝謝武雄兄。
也希望老師父能順便懂得欣賞裡面的「千字佛」,那這樣也無憾了!^^
張武雄 Snmr Miri 要謝謝老師父自己的因緣,師父每年出來托缽2次,大約1年沒見到他老人家了,我用力的想他2次他就來了,哈哈😄
Snmr Miri 希望是很好的善緣!然後讓老師父…不虛此生!
未提供相片說明。
Snmr Miri 其實,從「體性用相」的角度來看「法界實相」,是很容易就可以看到「真如界」和「現象界」的差別,也很容易更深入的看到很多很多的「密意」!
104813193_271429027439282_5033465224735525968_n.jpg
Snmr Miri 這幅圖示可以看到:
1、「空性」與「性空」的關係。
2、「本有」與「如如有」的關係。
3、「空性」與「如如有」的關係。
4、「本有」與「性空」的關係。
然後,我們就可以看到「體」和「相」,也可以看到「真如界和現象界」…,他們的關係是怎樣用「空」和「不空」的方式來互相對應。並了知「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各種層次的義理……
是的,如觀掌中珍啊!,絕不會被「空」和「不空」的腦筋急轉彎所唬爛,竟而被耍得團團轉!

Snmr Miri 當然,此圖最大的「密意」還是在「妄為明覺」的那個地方。
然後,「妄」則「體性→用相」不一,「不妄」則「體性用相」一如。
Snmr Miri 也可以從「依他起」處,明確的看到「依他起性」和「依他起用」的不同,而不會錯亂兩者的語意。
這樣就不會錯失了「依他起性」原來就是怎樣的「本具」,而不會認為是被「圓成實性」所生……。
註:若把本具的「依他起性」錯認為是「圓成實性」所生,那問題將會很嚴重,因為…(略)


Snmr Miri 這裡的「相」會特別標明「空相」和「實相」,那是因為這兩者的語義不盡然相同。
而這裡面的差別,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就可以一清二楚了。
104705603_272549600660558_5740448266933101275_n.jpg
Snmr Miri 「相」,以不同的「體」故,一種是「本體」,一種是「相體」(也就是相),而有了不同理路的「依他起用」。
以「依他起用」故,「體」的依他起用就是「法爾如是之相」,而這個「法爾如是」,其本身就是「實相」。
亦以「依他起用」故,其所形成的「相」就是一種因緣和合的「性空」,所以這種「相」的本身…就是一種「空相(性空之相)」!

Snmr Miri 「法爾如是的實相」和「性空的空相」其語意是不盡然相同的,以不同的邏輯理路故!
更詳細的說明就是這樣:「實相」是由「體」依法爾如是的理路而來論述的。「空相」則是反過來,用「性空之相」去追溯此相的本質……。
Snmr Miri 了解這兩種不同的理路之後,我們就不會一直沉溺在「空相就是實相」的「空境」裡面,也就有辦法跳脫唯「寂靜涅槃」的理路…然後可以用更廣泛的思路來接納什麼是…不離當下的「究竟涅槃」。
讚 · 回覆 · 1 分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