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2022.7.13...上午6:49
《空不空如來藏》
「如來藏」包含了「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因此,又名「空不空如來藏」。
然後,我們至少可以看到兩種不同的「空不空如來藏」。

5.空不空如來藏.jpg

6.空不空如來藏.jpg

Snmr Miri
也可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三種不同的「如來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UE3Du1jJuc
什麼叫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 慧律法師
YOUTUBE.COM
Snmr Miri
慧律法師所說的這三種如來藏,其實等同於第二圖的圖義,但,能不能看懂,恐怕還得看各人如何去圓通了。

Snmr Miri
註:由於「法界論」更能精細的看到「如來藏」內…含有「心大、物大、空大」,而不是只有一個「統稱的如來藏」。因此,對於「空不空如來藏」的看法…就有了更多元的內容。
例如,若只從「空大」的角度來看,我們也可以看到「空大如來藏」是怎樣的「空不空」。同樣的,若只從「如來藏心」或「如來藏物」的角度來看,亦復如是。

Snmr Miri
●若只從「空大」的角度來看,我們也可以看到「空大如來藏」是怎樣的「空不空」。
◎◎ 具有兩種「空不空」的內容。
第一種:
空大之「空如來藏」……就是指虛空。
空大之「不空如來藏」……就是指「心物不相應」時的那種狀態。而這種狀態(語義)…並不等同虛空。
第二種:
空大之「空如來藏」……就是「空大」本身,也就是指「空大」的…「體性」。
空大之「不空如來藏」……就是指「空大」的「能用之相」,也就是指「能包含一切有」的那個「包含」之義。

Snmr Miri
註:上面第二種的說法,若用「法界論」的語法來演繹,那就是:「虛空」就是一切「心物相應」的「舞台」。所以,這個「舞台」會是怎樣的「空」?或是怎樣的「有」呢?耐人尋味啊!
Snmr Miri
●「空大」的「能用之相」……
◎其實,「空大」哪有什麼「能用之相」,虛空就只是虛空而已。
◎因此,所謂的「能用之相」,就只是「心的一種認知」,或就只是為了「說法」才施設的一種「假名」而已。
◎然後,無論是「心的認知」,還是「所說法」,我們都要從這裡面洞見這個「認知」原來是可以怎樣的「空(清淨無染)」,或這個「法」可以怎樣的「無生」。
◎也就是說,這個「空」和「無生」,其實和「虛空」一點關係也沒有。我的意思是說,那個「虛空」只是被一些錯解「法」義的人當成了替死鬼,然後…這個「替死鬼」還必須被「實之所無」的…置之於死地才可以。
◎以……故,我們可以洞見…這個「錯解法義的人」,不是已經錯解了「虛空」,就是已經錯解了「自心」的那個「認知」。
◎也就是說,會錯解「虛空」的人,同樣的…也會把「外境(物)」真當成了眼翳的空幻…而看不到真實的「如來藏物」。是的,「不能返觀自心」的人…總會把「可以如如的一切真如相」都當成了是他自己「妄心錯見」的「替死鬼」。而且還必須「實之所無」,他才可以放「心」,於是,就落入了「唯心自大」或「頑空」之中。

Snmr Miri
◎其實,「空大」哪有什麼「能用之相」,虛空就只是虛空而已。
◎因此,所謂的「能用之相」,就只是「心的一種認知」,或就只是為了「說法」才施設的一種「假名」而已。

◎◎◎ 妙哉!
.
◎然後,無論是「心的認知」,還是「所說法」,我們都要從這裡面洞見這個「認知」原來是可以怎樣的「空(清淨無染)」,或這個「法」可以怎樣的「無生」。
◎◎◎ 妙哉!
.
如果,這樣還看不懂「空」義,還看不懂「無生」義,那…再說囉!
Snmr Miri
職是之故,當有人用「頑空」的角度來批評「物本有」的時候,其實,就已經証明了這個人會是怎樣的「空見」。
也就是說,這種人的「執見」…絕對逃不出「法界論」的火眼金睛!
O Chi Wang
Snmr Miri 其實相關的語意結構和邏輯系統,十分精密,可嘆各類解讀猶如瞎子摸象,掛一漏萬,而不少大德也從各自取態出發,各取所需再固執一端,迷惑信眾。。。除了圖表之外,如果能巧借數學符號甚至方程式,來個全貌俯瞰,再不斷補充完善,則善莫大焉
Snmr Miri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角度、看法,這是無法避免的。
因此,我也只能用「法界論」的角度…來說說自己的看法而已。
另外,畫圖,或許我還可以。至於如何「巧借數學符號甚至方程式」,那我真的就沒有辦法了。

高朝遠
米粒師兄
一切安好 !

不空如來藏
Snmr Miri
朝遠兄,如來藏!^^
Snmr Miri
https://zh.m.wikipedia.org/....../%E4%B8%8D%E7%A9%BA......
不空如來藏(梵語:aśūnya-tathāgatagarbha),大乘佛教術語,是二如來藏(Tathāgatagarbha)之一,出自《勝鬘經》。如來藏是指大乘佛教理論中,一切眾生本自具有,與佛同等本自清淨的心性,又稱作佛性、真如。
《勝鬘經》中將如來藏分為空如來藏和不空如來藏。覆藏如來藏的煩惱,其自性是空,這名為空如來藏。如來藏自體具足過於恆河沙數的不可思議佛法功德,這名為不空如來藏。
窺基引用十卷《楞伽經》第八卷初,解釋為:「阿梨耶識名空如來藏;具足熏習無漏法,故名不空如來藏。藏識有漏,虛妄不實,故名為空;能含一切無漏種,故名如來藏。」[1]。又澄觀解釋為:「妄心之性,無性之性,空如來藏也。真心之性,實性之性,不空如來藏也。」[2]。
不空如來藏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ZH.M.WIKIPEDIA.ORG
高朝遠
米粒師兄 午安
按時快樂午餐喔!
天氣太熱 請農事時
務必 多喝水
Snmr Miri
以我的體力…根本就沒有能力可以在大熱天下務農,所以,如果真有這種機會的話,那我一定會很高興而且充滿幸福的…多喝水。^^
Snmr Miri
從「事法界」的角度來看「如來藏」,「法界論」的「心物本有」真的可以很清楚的解釋「如來藏」是怎樣的「空」和「不空」,一點也不含糊。
●這裡的「空」有兩層涵義:
1. 狹義的。就是指「心物不相應」時的那個「不相應」。
2. 也可以廣義的這樣來理解:就是指在「不相應」時,「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一直處在「寂靜」時的那種狀態,也就是指「寂靜」的意思,而此寂靜的勝義,實在『含藏』有「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
●又,這裡的「不空」,已經很明確的指「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以其「不空」而確實存在故,因此,「法界論」稱之為「本有」。
5.空不空如來藏.jpg
Snmr Miri
以「心物不相應」故,這會是怎樣的「無我」呢?所以,「無我如來藏」似乎已經告訴了我們…「如來藏」就是怎樣的「如來之藏」!妙哉!
職是之故,這樣的「空」和「不空」,在「如來藏」中…會是怎樣的「空有同義」呢?耐人尋味啊!

Snmr Miri
從「理法界」的角度來看「如來藏」。
不可否認的,如果想從這個「如來藏」…直接看到「空不空如來藏」的真實義,是有點困難的,因為,這個「空」不太容易了解。
所以,這個「空」會是怎樣的「空」呢?耐人尋味唷!
6.空不空如來藏.jpg
Snmr Miri
雖然此圖的「空有同義」…是從「理法界」的角度來看,但還是離不開「事法界」就是。因為「不空如來藏」就是指「事法界」,也只有「事法界」…才能如實的「不空」而如如存在。(註:不管怎樣的緣起緣滅,這種「事」實的實相…就是不會斷滅。)
因此,「理法界」的「理」,再怎樣的「論理」…也一定要符合「事法界」…並「理事圓融」才可以。
然後……
Snmr Miri
然後,我們就可以從「理法界」的角度來看這個「心」會是怎樣的「認為」……。然後,我們就可以從這個「認為」…來看這個「空」到底是怎樣的「空」……。
.
註: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這個「認為」就是「理法界」的那個「法」…的內容。
Snmr Miri
●我們就可以從這個「認為」…來看這個「空」到底是怎樣的「空」……。
◎我們就可以從這個「認為」…來看這個「空」到底是怎樣的「法空」……。
◎我們就可以從這個「認為」…來看這個「法」到底是怎樣的「法空」或「不空」……。
◎我們就可以從這個「認為」…來看這個「法」到底是怎樣的「遍計所執」……。
◎我們就可以從這個「認為」…來看這個「遍計所執」到底是怎樣的「遍計所執相」……。
◎我們就可以從這個「認為」…來看這個「遍計所執相」到底是怎樣的「空」……。
◎我們就可以從這個「認為」…來看這個「空的遍計所執相」到底是怎樣的「認為」……。
◎我們就可以從這個「認為」…來看這個「認為」到底是怎樣的「清淨無染」……。
◎我們就可以從這個「認為」…來看這個「清淨無染」到底是怎樣的「清淨相」……。
◎我們就可以從這個「清淨的認為」…來看這個「空」…到底是「洞見」到了怎樣的「真如相」……。
◎我們就可以從這個「清淨的認為」…來看這個「真如相」到底是怎樣的「真如法」……。
.
所以,「理法界」的「空」…是怎樣的「空」? 這樣…看出來了嗎?

Snmr Miri
若把上面的「認為」改成「法」,那我們將可以更清楚的看到…原來所謂的「法」…果然就是「心」的一種「認為(認知、所覺、心所…)」!
Snmr Miri
註:如果這個「法」…是証「入法界」的話,則更有它的勝義。(另論)
先簡單的這麼說:就是因為「心物本有而心物相應」,我們才有辦法在「諸法皆空」之後…再証「入法界」,否則……
Snmr Miri
明天再另外開題來解說一下這個「認為」會是怎樣的「空」。
這樣,或許,我們就可以直接從「理法界」的角度來看到什麼是「空有不二」,或了解「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的理趣。
回覆分享3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