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2021.1月3日上午7:15  · 
越來越發覺「法界論」和其它法門的論述(邏輯路數)很不一樣,如「唯識論」、如「緣起論」、如寧瑪派的「四重緣起」、如華嚴宗的「四法界」…。甚至和很多「經論」的論述也不一樣,如「真如」、如「自性」、如「無生」、如「無情」……
所以,相信「法界論」的人,自己也要有自己的一把尺才可以,不要太相信「法界論」……,除非……
除非像我這樣,不知死活……,或有能力完全「消融」經論而無礙。

四法界的兩種看法.jpg

Snmr Miri
●除非像我這樣,不知死活……,或有能力完全「消融」經論而無礙。
◎我的意思是說,要有辦法看到各種法門的邏輯理路,而它們的理論雖然不同於「法界論」,但卻有辦法統合彼此而不起衝突……
◎簡單的說,就是能看到各法門的理路,而能洞見其理路…是怎樣的法住法位,然後,以「法住法位」故,能知各個法門的路數及其精髓,並能各安其位的不起衝突。
◎至於「不知死活」,那是指有辦法對自己負責,自作主人,然後不把任何「後果」推給「法界論」……
◎然後,這樣的「法界論」…將可以完全就是你自己的一種創見,而不是從「法界論」鸚鵡學語得來的。

Snmr Miri
註:最大最大的不同就是…「法界論」提出了「心物本有」的這種看法。

Snmr Miri
「經論」才是歷經千年冶煉後的千古絕學,至於「法界論」也只是提供了另一種看法而已,如是!
Snmr Miri
也希望大家看經論時,不要只顧著鸚鵡學語或狐假虎威。然後,或將可以因經論的引路…而看到自身這一部最親切而真實的經典,如是祝福大家!
鄭來也
遊子起趬了
Snmr Miri
當「法界論」就是「法界實相」的時候,那麼「法界論」是不是一般人所自認為的那種「佛法」,並不重要。
因此,如果有人有辦法用他「自以為的佛法」來駁倒「法界論」,那就是他厲害囉!恭喜他就是!

O Chi Wang
請教,以下論述是否忽視了物本有這一端?°。。。身體的病怎麼來的?由念而來。念又怎麼來?念由心造。因為心理不正常,慢慢形成身體的病。所以依佛法的醫理,一切的病都是心理來的。像我們現在,都有“老”病,生老病死的“老”,這就是個病態,這個病態的過程是由業力來,業力怎麼來?從心來。病由業生,業由心造。了心以後,就沒有病,也沒有生老病死...
Snmr Miri
這種論述,如果他懂得「心物相應」的話,那就沒有問題。但如果他不懂得「心物相應」,那可能就會錯過「物本有」而自以為懂了「唯心所現」的義理。然後,還渾然不知自己可能已經完全落入「心能生物」的誤區……
Snmr Miri
就如陶藝師能「隨心所欲」的創作各種器皿一樣,如果我們不懂得「陶土本有」(註:必須先有陶土這個條件,才有辦法塑陶。),那麼,我們就會錯以為陶藝師可以「隨心所欲」而「無中生有」的「創造」出各種器皿出來。
所以,雖是同樣的「隨心所欲」、同樣的「創造(創作)」,但其內容卻相差十萬八千里。
Snmr Miri
不可否認的,現今有很多自以為已經懂得「唯心所現」的人,他們真的還不知道自己是怎麼錯解「唯心所現」的…,於是就很「唯心」的…以為自己已經很懂得「心法」而沾沾自喜……。
Snmr Miri
陶藝師就是那個「心」,器皿就是那些「生老病死」。
若沒有「陶土(物界)」,陶藝師再麼厲害也無法創造出「生老病死」來。
O Chi Wang
心學說心外無物,看來嚴重誤導歷代弟子?
O Chi Wang
有人這樣詮釋:
世界存在於主觀視角,脫離主觀意識,客觀世界就是虛無的。
真相就是:你的起心動念造就了太極狀態,每一個生命體都是獨立的世界,所謂一花一世界,一物一太極,而客觀世界本來是虛無混沌,無色無相,無始無終的,也就是無極狀態,用老子《道德經》的話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O Chi Wang
然後有人進一步推論,心外無理。
先有了意識,才有世界。或者說,世界來自意識。
甚至有這樣一種觀點,意識本身就是一種物質,類似於電磁波,意識的波動吸引同屬性的能量,進而演變轉化,最終形成我們身邊真實的現實世界,也就是所謂一念起,萬物生
O Chi Wang
再推演下去。。
我們見到的,都是我們心裏面本來有的,我們的處境,都是我們自己感受的結果,也就是所謂: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心的真相是空寂,物質的真相也是空寂,當你的心接觸物質而起心動念,你的心和物質都開始活動,世界開始關聯,波動,演變,也就形成種種現象,或者說相,所謂相由心生就是這個道理,心不動,則無相
O Chi Wang
然後舉例解讀心和花產生交集這個現象,是因為因緣和合的結果,業力的作用,所謂諸行無常,任何現象都是因緣和合的結果,緣起則生,緣盡則滅。或者說,客觀世界本身是寂靜不動的,由於我們的主觀意識,起心動念,賦予了客觀世界存在的意義
Snmr Miri
只要不離開「心物相應」的法則,我們就可以看到各種論述的理路,如O Chi Wang兄上面你所舉例的那些一樣,然後,我們就可以洞見各種法門的理路。
也就是說,我們將有能力「洞見」各種理論的思路。而不是變成「我見」。
「法界論」是希望大家都能依「實相」而如實洞見實相,然後可以洞見…「我見」是怎麼落進自己的那個坑裡面去的。(如那個「心外無物」之說。)
Snmr Miri
●心外無物
◎以「唯心」的角度來看,當然是「心外無物」,而且不只如此,還更要「心內無物」才可以。
◎只要我們能了解「心就是心 物就是物」的道理,那麼就能了解「心外無物」之說,就是為了完全証入「心」裡面去。因為,就是要確定「唯心」才有辦法「解脫」,而這正是「証」的一種手段。
◎所以,「心外無物」,或可以是某個進路的必要手段。但並不是真正的「法界實相」。
◎只要能知道「心外無物」為的就是「証」,那我們就不會為難「心外無物」的學說,而與之起衝突,反而能圓融之,並了解其內蘊。
◎若不能了解「心外無物」的真實用意,若錯解其用意,那…就會變成我們自己的「我見」。於是,不是與這種人起爭辯衝突,就是自己錯解其義,竟而隨之起舞的否定了「物」的存在,因為自己已經把「心外無物」錯當成了就是「法界實相」……,

鄭來也
你牙痛過嗎?不起心念會牙痛懂嗎?
O Chi Wang
多謝指點迷津!是否可以這樣理解,所謂意識決定物的存在,此存在,應是作存在的意義之講,或者可稱之現象界的暫時存在,而非指存在本身?
Snmr Miri
●意識決定物的存在
◎或許這樣講會更正確:意識決定了物的因緣變化。
◎因為從「物本有」的角度來看,「物」本來就是以「四大」的方式存在的。然後,由於「心物相應」的關係,於是「物」就以自己的「物性法則」…再依「心念(業識)」的相應作用而起了變化。
◎因此,我們是可以說「共業的意識」決定了「現象界的因緣變化」,如山河大地。而「個人的意識(別業)」則決定了自己「識色相緣」的作用,如「五蘊身」和自己意識加之於「外境」的各種作用……

 · 回覆 · 分享 · 1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