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2021 · 7月27日上午5:47  · 
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唯識論」的因變。

因變.jpg

Snmr Miri
「法界論」講的就是「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也就是「心本有」和「物本有」。
註:若從「緣起論」的角度來看「法界論」,那麼「如來藏心」就是「因(能緣)」,「如來藏物」就是所緣,然後,以「因緣」故,能生一切法。
Snmr Miri
因此,若有人說「空性」(或真如),就是「真空妙有」、就是「妙真如性」、就是「能生的自性」,所以能生(顯現)一切萬法。那麼這種說法,說真的,是很含糊的,也是一種很一廂情願的認知……
更何況是,當這種「空性(真如)」是在指「不生一法的無為」時,那…根本就與「能生一切法」起衝突而自相矛盾了。
Snmr Miri
從「阿賴耶識」的角度來看,「心本有」和「物本有」,其實就是能「因變」的那個「因」,也就是所謂的「種子」,只是「唯識論」用「地.水.火.風、空、見.識」的這「七大如來藏」來當做…能生萬法的「本有種子」。以「因」故、以「種子」故,有了「含藏」這種說法。
註:「地.水.火.風」就是指「如來藏物(物本有)」,「空」就是指「心物不相應」「空覺」「空性」「無生」「法空」「真如」或「虛空」……。「見.識」就是指「如來藏心」。

Snmr Miri
「因變」又分成「因能變」和「因所變」。
以「含藏」本有種子故,這個「因」就是「能變」。而其「所變」就是指「起了現行的阿賴耶識」。(註:從「法界論」的角論來看,也就是起了「心物相應」的作用。從「唯心」的角度來看,就是起了「妄為明覺」,也就是一般人所謂的「一念不覺」。)
以「因所變」故,我們稱「阿賴耶識」為「初能變」。
Snmr Miri
亦以「因所變」故,這個「阿賴耶識現行」其實就是一種「果變」(即初能變)了,於是,我們又可以從這個「果變」中…再細分成「果能變」和「果所變」……。(待明天再用圖示來說明)
Snmr Miri
在「因能變(種子)」中,比較耐人尋味的是,當這個「識」在還沒有「因變」的時候,其「本來」會是怎樣的一種狀態?
我的意思是說,「阿賴耶識」在還沒「初能變」的時候,到底是什麼本來面目?真是耐人尋味啊!(註:一般人可能會說,其本來面目就是「真如」。)
當然,從「唯識」的立場來論,這個「初能變」本身就是一種「無始」,因而「唯識」的「識」,可以說就是一種「本有」了,唯…這個「本有」是一種「和合識」就是了。(註:所以這個「本有」真的是「本有」嗎?以「和合識」故,因而……)
以「本有」故,以「周遍法界」故,以「如來藏」故,於是,這個「識」…就以「因變」的方式來論其「初能變」,以「含藏」的方式來解說…本來就必須存在的「本有種子」。
職是之故,無論是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還是從「初能變」的角度來看,這個「阿賴耶識」…若沒有「本有種子」的因緣相應,是不會有「初能變」發生的,也就是…就不會有「阿賴耶識」的存在……
簡單的說,若沒有「如來藏心」、「如來藏物」的本就存在,然後法爾如是的「心物相應」,那麼,根本就沒有「和合識」或「初能變的阿賴耶識」可言。
Snmr Miri
註:有關於「阿賴耶識」是怎樣的能「初能變」而「本有」,是怎樣的能「和合識」而「如來藏」,這一定要從「終點就是起點」的「法界大圓」來洞見其甚深義…才有辦法確知其義理,否則,就只能在「相對」的語義中…自相矛盾的團團轉,或大家各執一端的互說不是了。
鄭來也
內法界處內褲外穿支持者 於 2021/07/27 05:44
#86 的垃圾 我浪費時間看了 真的是垃圾沒錯
就跟那個 整天"內法界處玩內褲"的髒東西一樣,假煮師蟬 不知羞恥!
你們整天把“法界”掛在嘴上,一下法界論 一下內法界處,一下子同圓種智 一下子護持宗門,你們回去照照鏡子,你們配嗎?
就像那個愚笨一樣,嘴吧打開就是 ”世尊你覺得呢“? 你把世尊當你家的僕人喔?世尊是讓你這樣叫的嗎?
你們根器真的太差,和真正的妙法無緣,知道自己根器不好,就下決心老實做人,老實修行,老實唸佛。別再打妄想了;你們不是這塊材料,就不要誤己誤人。懂嗎?
#89 內法界處內褲外穿支持者 於 2021/07/27 06:02
你們這些根器極差的眾生,有一個共通點(包括正覺同修會和蕭平實):對佛法、對世尊、對菩薩、對祖師、對經論、對法語,沒有什麼太大的敬意。
把佛法拿來耍弄,抄幾個句子,整天往自己臉上擦脂抺粉。你們整天幹的就是這種下流的事情,算是廣義的裨販如來。
你們真的很差勁,嚴格來說,連做佛子的資格都沒有。你們就爛到這樣,懂嗎?
#90 愚笨 於 2021/07/27 06:13
謝謝樓上師兄提點,愚笨知道了!下次愚笨會注意。也懺悔了!🙏🏼🙏🏼🙏🏼
#91 言者 於 2021/07/27 07:22
#88 :
你開口閉口垃圾,既然是垃圾那你還收垃圾 ?
難怪心理堆了一大堆垃圾 !
拿出你的能耐針對別人說的法理辨正吧 !
否則你發這種帖子就是在丟垃圾。
只會說別人,自己卻不反省。
唉....可歎也 !
Snmr Miri
鄭來也
Snmr Miri

哈,這種人,只要一開口,就看到他穿什麼內褲了,哪還有必要外穿呢?
鄭來也
Snmr Miri

●若沒有「本有種子」的因緣相應,…就不會有「阿賴耶識」的存在……
◎這個「本有種子的因緣相應」…這句話實在很有意思,但這裡面的「密義」大概只有「法界論」才看得懂了。
◎「本有種子」既然有「地.水.火.風、空、見.識」,那麼,請問:任何的一個「種子」,都能和「空種子(空大)」相應…而生出法來嗎?
◎「地.水.火.風」此四種種子能互相相應而生出法來嗎?
◎「見.識」此兩種種子能互相相應而生出法來嗎?
◎耐人尋味啊!
◎其實,在這個耐人尋味裡面,「法界論」的「心物本有而心物相應」已經給出了很明確的答案!

鄭來也
識就是初能變不管是九識還是八識,九識也可算初能變?遊子是嗎???🤔🤔
Snmr Miri
「九識」的內容如果就是「八識(阿賴耶識)」的話,那麼,「九識」就可以是「初能變」。
但,如果來也兄的「九識」是指「第九識」的話,那麼,一般我們所知的「第九識」已經是「八識」淨化之後的一種識了,這怎麼會是「初」能變呢?
鄭來也
不是心物相應後才會有識這個字眼嗎?
Snmr Miri
是呀,但是「第七識」也是識,卻已經是「二能變」。「前六識」也是識,卻已經是「三能變」。
那麼,經過「轉識成智」的「第九識」,怎麼還會是「初能變」呢?
鄭來也
Snmr Miri 真識為何不叫第九智??才不會是以為相應的識?
鄭來也
或真識叫真智
Snmr Miri
就是一種…依「唯」識…論下來的「專有名詞」而已,就如「法界論」把「如來藏心」稱之為「心本有」一樣。
而且,「識」本來就是「心物相應」,至於是「妄識的覺知」、還是「無染的智慧」,那就看各人如何去覺行了。
註:真正的「識」…本來就是要在「心物相應」中…才能展現出真正的智慧來。^^
我的意思是說…一般有雜染的識,也要經過「虛妄唯識」的証悟之後,才能用「真識」的方式…「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覺行於「心物相應的法界」中。
鄭來也
所以七大如來藏不是要改智大見大和四大???
Snmr Miri
●或真識叫真智
◎如果我們懂得「法界論」所說的…「識」就是一種「心物相應」的初能變。
◎只要我們有辦法,在這個「妄為明覺」的「識」裡面…把「妄(能所)」去掉的話,那麼,回到很單純的「心物相應(即能即所)」時…這就是「真識」的本義了。(註:然後,我們可以從這「真識」中…再進一步的看到「如來藏心」。)
◎所以,從「真識」的語義中,我們可以知道這個「識」就是怎樣的「如來藏我」。
◎至於「智」的語義,那已經完全是「識」(或「心」)的一種「功能現象」了。我們無法從「智」裡面…明確的看到「心物相應」的內容……
◎但,不可否認的, 「真識」和「真智」,從某方面來說,它們也可以是「異詞同義」的。(略過)
Snmr Miri
●所以七大如來藏不是要改智大見大和四大???
◎如上所說,所以還是要用「識大」的語義…才比較精確。
◎要改的話,那就留給來也兄去改好了。
◎從「智大」處,真的很難看出「心物相應」的內容。因為「智」可以說…純然就是「心」的一種功能。它必須要經過「見大」的覺悟之後…才有辦法成就。
◎而「真識」的語意,除了可以是「清淨之後的真識」之外,也可以單純的指「心物相應」的那個「最初的認識」……(註:也就是說,可以當成是「阿賴耶識(初能變)」的一種「識體(如來藏我)」。)
鄭來也
◎至於「智」的語義,那已經完全是「識」(或「心」」的一種「功起現象」了。我們無法從「智」裡面…明確的看到「心物相應」的內容……???遊子少打一字嗎,??意思反了嗎??
Snmr Miri
古人的用詞,真是令人驚嘆!
但,說真的,我真的必須依賴「法界論」的理路…才能略知其一二。
鄭來也
鄭來也

Snmr Miri ◎至於「智」的語義,那已經完全(((((((不))))))))))是「識」(或「心」」的一種「功起現象」了。我們無法從「智」裡面…明確的看到「心物相應」的內容……???遊子少打一字嗎,??意思反了嗎??
Snmr Miri
鄭來也 哦…是有一個符號打錯了。
鄭來也
所以智才是識的完全功能現象了
鄭來也
所以真智也叫如來藏心有識大和見大完全的功能現象???
Snmr Miri
「識」也有「認識」的語義,因此,也可以轉換成「覺知」的意思,甚至轉化成「無垢識(般若智)」,因而,這裡面的語義要如何圓融,真的還要靠我們自己「一法通萬法」的理解力才可以。
Snmr Miri
●所以真智也叫如來藏心有識大和見大完全的功能現象???
◎這句話,傷腦筋。因為加上標點符號之後……
1、所以真智也叫如來藏心,有識大和見大完全的功能現象???
2、所以真智也叫…如來藏心有識大和見大完全的功能現象???
◎來也兄的意思,會是第二種嗎?但為什麼是「也叫」呢?
◎因為,接下去那麼長的形容語句,怎麼可以叫「也叫」呢?其兩邊的語義內容…不相等吧?
◎所以,當你的用詞是「也叫」的時候,那麼,來也兄的語意應該就是指第1種了?
◎但是,我們能那麼簡單的就說「真智也叫如來藏心」嗎?(註:此問題龐雜,略過。)
◎因此,來也兄的這句話應該改為這樣,其語義就比較精準了:
>>> 所以真智的意思就是…如來藏心具有識大和見大完全的功能現象!
鄭來也
還不是一樣的意思??
Snmr Miri
只要能圓通就沒有問題,但有時候,卻可能會「失之毫釐 差之千里」。
來也兄,很會挑正覺同修會的語病,但也要知道你自己的語病卻也不比他們少……
Snmr Miri
唯,語言文字的關係,表達能力的關係……。因此,偶爾回過頭去看我以前所寫過的文章(留言),其實也有很多「語焉不詳」的地方……
只能儘改進了。然後…也才發覺,就是要這樣「自我改進」…才能更深入的看到更微細的「甚深義」。
Snmr Miri
也才能看到,別人還未能盡意的所說法,然後,才有能力幫之圓融,而不是與之對立……。
Snmr Miri
否則,說真的,以我的資質,想要看懂「唯識」的三重能所(因之能所變→果之能所變→見相分之能所取),那是不可能的事。
很幸運的,現在不僅能看懂,還有辦法用「法界論」的角度來圓融之。真是感恩!
所以,「唯識」真的是很艱深,尤其是…竟可以完全用「文字」來敘述「隱晦難知的實相」!真是令人驚奇!
註:唯,以「文字」故,以「很容易依文解義」故,因而這個依文解義,常會因各人的看法而有了「失之毫釐 差之千里」的差別。
Snmr Miri
●「唯識」真的是很艱深,尤其是…竟可以完全用「文字」來敘述「隱晦難知的實相」!真是令人驚奇!
◎如果「法界論」就是依實相所說的「說而無說」的話,那麼,只要藉助「法界論」很明確的「心物本有而心物相應」…來了解「艱深無比的唯識論」,應該就可以避免落入「依文解義」的這個坑裡面去。
◎簡單的說,若我們所了解的「唯識論」…如果和「法界論」有所衝突的話,那就已經表示我們還沒有看懂「唯識論」,要不然,就是錯解「法界論」了。
鄭來也
阿福說:別傻了
Snmr Miri
人家說得有理啦!
就算把「唯識論」和「法界論」背得滾瓜爛熟,也跟不上像阿福那樣的高人呀!所以,別那麼傻的…竟要去和他比較高低!
 · 回覆 · 分享 · 21小時
 

下接……(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