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2021 · 12月10日下午3:52 ·
如果我們能看懂「心物相應」後的「心」「物」是怎樣的各自變化,那我們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心物相應」後的那個「法界」是怎麼一回事……
Snmr Miri
今天整理文章,才發現…這一貼文,底下竟然沒有再繼續論下去?
應該是沒時間吧?不好意思,生病也是很忙的。
那…只能等以後有空的時候再回來續論了……。
· 回覆 · 分享 · 1 分鐘
~~~~~~~~~~~~~
《心物相應後的法界》圖示
鄭來也
沒錯啊!物從本來就物本自性涅槃
Snmr Miri
來也兄厲害,從這三幅圖就可以看出…物本自性涅槃!
只是這樣的「涅槃」,常常被某些人的妄覺…給空掉了就是。
Snmr Miri
「物本自性涅槃」大概只有「法界論」才會這麼說。所以,以後還得好好接下各路高人的指教才可以。^^
鄭來也
懂了嗎?心識法界一定含蓋心物如來藏,而不是以為心識改了或滅了♥物如來藏也不見或變樣了了
鄭來也
但是不要以為心識法界或阿賴耶識倒生一切,修萬法唯識而不修唯識會獨生實有萬法
鄭來也
第八識會獨生實有萬法的根源明顯就是梵論生,搞錯佛陀所說的意旨,法不姑立站緣而起
Snmr Miri
●修萬法唯識而不修唯識會獨生實有萬法
◎◎→若修萬法以為唯識而不修萬法唯識…這樣將會變成獨生實有萬法
Snmr Miri
唯識理論…已將「七大如來藏」內變為種,因此,具有「本有種子」故,能生一切法。
鄭來也
出現11個不相應 http://buddhism.lib.ntu.edu.tw/....../sutra15/T32n1638.pdf
Snmr Miri
●應當如實覺了諸法。當知諸法不離於識。
若離識者是性即斷。是故法中無實有性。
◎於第一段,就看到這樣的偈。
◎唯,各依其類,自得其解囉!
◎從「認知(覺知.了別)」的角度來看,被心所認知即是「法」。被心所覺知即是「覺」。被心所了別即是「識」。「法、覺、識」於「法界論」其實都是同一個法界大圓,只是從不同的角度在闡述它們各自的法義而已。
鄭來也
早上俺看此文,心中跟遊子想的一樣覺識法三皆位同等
Snmr Miri
●若離識者是性即斷。
◎以同一個「法界大圓」故,這句話可以說等同於…「若離法者是性即斷」,亦等同於「若離覺者是性即斷」。
◎但,如何解讀,還得看各人的能耐了。
◎妙哉!
.
註:「若離法者是性即斷」,有關這句話,我想很多人會在「法空」的地方就打結了吧?
再註:會打結的人,其人於「法」之甚深處,必然沒有能力因「諸法真如」而「法界大圓」。
鄭來也
Snmr Miri 照世明燈拿這離識有法理不相應就查此經
鄭來也
既然法覺識平等??離識有法豈不是法短一號
Snmr Miri
哦……「離識有法 理不相應」,所以「照世明燈」也有他個人的看法。
鄭來也
離識有法理不相應這經文有這些字樣,他是從這經文抽出來講的
Snmr Miri
能圓通諸法的人,就不會只執於「識」。應該也能看到…「離法有識 理不相應」、「離覺有識 理不相應」的道理,然後才能更了解什麼是「唯識」。
Snmr Miri
●既然法覺識平等??離識有法豈不是法短一號
◎「法覺識平等」只是「法界論」的一種看法,不能強加之於別人的身上。
Snmr Miri
有空再來細看《集諸法寶最上義論》,謝謝來也兄。
· 回覆 · 分享 · 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