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小乖   9月13日下午3:02
成住壞空

所有「物 (外境)」皆有「成住壞空」,而「物 (外境)」的「覺」來自於「心物相應」的「體性用相」。

「成住壞空」是針對「相」,那當「相」在「壞空」後,這條「相應」會是什麼情況呢?還相不相在?

另外,因為「成住壞空」是必然,所以應當不是遍計所執,因為「我」無法叫它「不滅」,那「壞空」也是「依他起性 / 用 / 相」的法爾如是囉?

 

Snmr Miri 小乖兄,被你的「文法」考倒了……
我無法看懂《「物 (外境)」的「覺」來自於「心物相應」的「體性用相」。》這句話的語意……。
也無法完全掌握到《那當「相」在「壞空」後,這條「相應」會是什麼情況呢?還相不相在?》這句話的真正重點……
Snmr Miri 從「心君物臣」的「心(能覺)→相應→物(所覺)」的這個式子來看,「能覺」的是「心」,「被覺」的是「物」,那怎麼會有《「物 (外境)」的「覺」》的這種說法呢?
又怎麼會有《「覺」來自於「心物相應」的「體性用相」》的這種說法呢?
以「心君物臣」故,能「覺」的,從來就是那個「心」,不是嗎?

Snmr Miri 又,從這幅圖來看,以「心」「物」本有故,以心物「相應「故,事實上,所謂的「相應」之後的「相」應該有三種才是:
一個是專指心的「心相」,一個是專指物的「物相」,一個是專指相應之後的「法相」。
所以,我無法確定你《「相應」會是什麼情況呢?還相不相在?》的語意是指什麼,我想應該就是指「物相」吧?而小乖兄就是在問…《當這個「物相」壞空之後,還相不相應嗎?》應該是這樣吧?
.
從「物相」的角度來看,其壞空之後,應該還會有幾種相應,其中之一就是像小乖兄現在這樣的看法,這就是其後續相應之一種相……,另外一種就是緣滅而「性空」之後的「空相」,再另外就是又回到前因「本有狀態」時的「本有相」…(例如:冷熱會形成氣漩的風,當風消失了之後,則又回到當初冷熱的條件,或連冷熱的條件也消失,然後更回到形成冷熱時的原因之處……)
法界論之三相.jpg
樊小乖 哈~ 簡單來說就是:被覺的物,當其「成住壞空」後,其「相應」還「存不存在」?
以及,「成住壞空」也是「依他起」的「法爾如是」嗎?
樊小乖 「被覺的物」指的是「心物相應」的「體 (相)」。
樊小乖 因為這個上師有開示過,上師是說「成住壞空」的是「相」,其「體」仍是「如如」。我沒懂這個「體」是哪個「體」?
有三種體:如來藏、相應前的「心物」、仍然相應的「體」(只是「相」變,「空相」也是「相」) 。
Snmr Miri 這個得去問你自己的上師了。
原則上,小乖兄所說的三種體都對,因而,最好能全部圓融之,而不是只能選哪一種 才是對的。
樊小乖 Snmr Miri 哈~ 小子也不是要拿上師來找事,而是想問一下從《法界論》的觀點,怎麼看這件事。呵呵~
Snmr Miri 以你上師的為準,我的只當參考即可。
樊小乖 以上從「物」來講,感覺是「空相」;但以「心心相應」來講,「你」是我的「外境」,其實就是「妄識」啦,回憶也是「成住壞空」,「妄」比較好理解。
樊小乖 咦?好像扯遠了,其實出發點只是:所有外境都有敗壞之相,所以,可以理解為:所有「相應」都有「成住壞空」。
從這邊再續問:這個「成住壞空」後,是前面所提的哪三種「體」?
Snmr Miri 上面的留言,似乎有回應到你的問題了?
另外,似乎也可以從「法界論」所論述的「相」…來反推各種「體」。
註:若再加上「三位一體」,共可以找到四種「體」:
1、心之體。
2、法之體。
3、物之體。
4、共如來藏之體。

法界論簡圖.jpg
Snmr Miri 註:為了畫這個「現象(相)」圖,把上面那幅「法界論簡圖」再修正了一下。這樣內容不但更豐富了許多,而且也更能明確的表達出「進路」的演變。謝謝小乖兄。
樊小乖 Snmr Miri 有哦~ 我現在就在思考「心物相應」後的「心相、法相、物相」的差異。您老可以舉個例子麼?感恩~ 😊🙏
Snmr Miri 這個就不舉例了,擺明在眼前的還要舉例,會累死人,哈哈~~~
註:在「現象(相)」的那一欄,不是已經標明得很清楚了嗎?
樊小乖 Snmr Miri 我回在您發起的另一帖,因為「心相、法相、物相」的「定義」有點衝突,但應該只是角度的問題,本來是想說看方不方便舉個例,會比較直觀理解,不過沒有也無妨,多想想就是。感恩~ :D
鄭來也 既然小乖乖還看得起俺,俺舉例好了,比如水是物相,心相如果是人的境界就是可喝的水的法相,如果是天人的心相,物相水的法相就會變流璃光,如果是餓鬼的心相,物相的水就會變膿血的法相,所謂一物四境。
樊小乖 鄭來也 原來如此!原來這個視角的「心相」,指的是「境界」喔!這樣小子就很明白了。感恩來也大大~ 😃🙏
鄭來也 自來也大人懂不種??火影忍者要多看
樊小乖 鄭來也 請受小子一拜 m( _ _ )m
鄭來也 開玩笑的也信啦!千萬自己要有理性智慧,才不會被魔王把玩。
樊小乖 鄭來也 嘿嘿~知道啦~ 小子是鈍不是笨哩~ 😁
鄭來也 頓悟利害

Snmr Miri 之所以會畫這幅圖,是想藉由明明白白的圖示,可以清楚的告訴一些人:
一般人所說的「色法」,實在具有兩種意思,一個是指「心對色類所認知的法」,一個是指「色類的本來如如之相」。
雖然這兩種內容,同被稱之為是「色法」,但如果我們不明其內義的話,很容易糊塗的就把「本來如如的色類」當成是「心所認知之法」而空掉,於是「色」就變成了是被眼翳所看到的空花了。

Goh Cheong Ho 以量子學來說,法界就是一個大相應。因為個個都互相影響,相互作用。肉眼看不到它們的關係,但深層處就像一個網絡連結。像蝴蝶效應!
解散的是它的相,但構成它的因緣跟法界緊緊相扣。
這是回應針對「壞」後的相應.
樊小乖 Goh Cheong Ho 我也常拿「波粒二相性」、「量子糾纏」與佛法交互觀照,有時也常在想那隻貓與「心物相應」的關係,思考「心」和「觀察者」的「覺」... 嗯嗯嗯... 🤔
Snmr Miri ●以量子學來說,法界就是一個大相應。因為個個都互相影響,相互作用。
◎我不懂「量子學」,但法界真的就是一個大相應,尤其是「心物相應」更是不可思議中的不可思議。也就如Goh Cheong Ho兄 所說的下一個重點。
●肉眼看不到它們的關係,但深層處就像一個網絡連結。像蝴蝶效應!
◎然也,就是看不到,然後在「看不到」的地方…,各法門就有了各法門的各種看法與論述,而「法界論」講的就是「心物相應」。
●解散的是它的相,但構成它的因緣跟法界緊緊相扣。
◎解散了之後就變成了「空相」,而這個「空」是指「本身在解散後的那個當下就是空」,「以〝當下〞不再是本身故」所以又說「當體即空」。然後,剛剛那個「相」…事時上只有兩條路可走,一個是轉換成了下一個不一樣的「相」,另一條路是…回到了之前的本來。
◎但不管如何,這個「當體即空」,無論它是怎樣的解散又解散,必然會回到最原始最原始的那個本來。
◎最原始的本來,就是「心本有」和「物本有」,然後周遍法界 本不生滅。唯以隨時隨地不斷的「相應」故,與法界一切現象緊緊相扣。
● 這是回應針對「壞」後的相應.
◎所以,當「壞空」之後,雖然《肉眼看不到它們的關係》,《但深層處就像一個網絡連結》,誠哉斯言!
◎所以,法界的種種緊緊相扣,實在是不可思議又不可思議,因此若沒有「心」「物」的如如存在,那一切的不可思議都將變成龜毛兔角,毫無意義可言…。
Snmr Miri ◎以「相應」故,法界若只有「自心如來藏」才本來存在的話,那麼…法界就沒有「相應」這回事,然後,一切的一切就都可以歸之於是由「自心如來藏」所生了……
鄭來也
張武雄
Snmr Miri 米粒兄,因緣許可的話,用我們的法界論,論述一下瘋狂師兄們的熱門話題,應該會有很多師兄受用的,感恩🙏
Snmr Miri 這要非常有空才可以。
另外,視力真的也越來越差,不宜一直盯著螢光幕,而且也已經開始進行「再半年」千字佛的創作,希望能把「千字佛」這一系列的創作拉抬到兩千幅以上……。
又,有關於別人的對話,說真的不太有興趣去研究,除非正好出現在我的fb首頁,然後正好被我看到,否則那種罵來罵去的對論主題,真的無法引起「我的感情」深入其中……
張武雄 Snmr Miri 了解🙏
鄭來也 唉!遊子又講如來藏本具的內容了
Snmr Miri 為什麼要「唉」呢?
鄭來也 唉!就是非常了解如來藏的意思
Snmr Miri 鄭來也 唉!
鄭來也
Snmr Miri
鄭來也
這就是自心如來藏自我吹眠大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IY1oQhmTis......
十方覺 108-1 (20190119-01 十方覺 李國欽講述海龍王經)
鄭來也 通通都是我,是我是我
鄭來也 最近社團很多人會發他們的影片騙笑
鄭來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5QCtLIlwTY
十方覺 111-1 (20190408-01 十方覺平行宇宙大勝會成立大會)
鄭來也 通通都是我懂嗎?只要這樣吹眠就行了,為什麼被車撞死就不是我了

金心 境 知與不知
和想像即相
物的定義 包含不了相 境
金心 無物 境 相長存
無境 相 物無法形成
Snmr Miri 心物相應則成境,心境相應則成事,心事相應則成理,心理相應則成法,心法相應則成萬法……。
這是「法界論」的理論,因此,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若是「無物」…那「境、相」是不存在的。因為,「境、相」之所以會生成,那是因為之前…就先有了「心物(外境)」相應的關係。
簡單的說,「心」若無「物(外境)」,那麼,「心」就無法把所覺的「物(外境)」變成「心之境」或「心之相」。
由上面的論述可知…《無境 相 物無法形成》這句話是倒果為因的一種說法,而這種有語病的詭論,很容易變成…是「心」先有了「境、相」之後…「物」才會被形成,最後這種說法…很可能就會變成了「心能生物」了。
金心兄,你相信「心能生物」嗎?

Snmr Miri ●境 知與不知 和想像即相 物的定義 包含不了相 境
◎我的看法和金心兄不一樣,由上帖「法界論」的角度來看,「境、相」的語義,應該是指在「心」的覺受裡面,因為先有「物(外境)」的「外相」被心所覺,然後才有了「心之境」和「心之相」可言。
◎所謂的「想像即相」,那在「法界論」的看法中,其大部份的內容,實在已經是「心法相應則成萬法」或「萬法再與萬法相應」之後的一些「獨頭意識的心相」了。
◎當然,乍看之下,似乎是《物的定義 包含不了相 境》,而「境、相」的定義,似乎是包含了「物(外境)」,但這裡面的原理,若不深入探究,那很有可能會變成「心能生物」的謬論,失之毫釐 差之千里,可不慎歟?
◎在「法界論」中,「物」的定義,就是指一切「心之外」的存在,皆可名之為「物」,而有關「心之境、心之相」的內容,在此先不細說,我們只要先知道「心物相應則成〝境〞」「心與一切外境相應則成〝相〞」這樣就可以了。
◎謝謝金心兄賜教!^^

鄭來也 介紹看法界論,体性用相,錯把相的性空,當成是体的本質,又把本質當成是性,不夢幻空都很難
鄭來也 遊子又躺在一院了嗎?難得抽空說法
Snmr Miri 正在為邁向…湊足兩千幅「千字佛」的創作…傷腦筋。(註:之前畫好的,好像是1823幅……)
太久沒動腦了,腦筋有點被漿糊糊住了……
現在,想要多創作一幅出來,似乎有它的困難度……
因為,「佛」字早就被我寫爛了,想要再有新的創作似乎也不是那麼容易,只能儘量了……。
鄭來也
金心
謝謝
或許定義在不同世代可以較廣的變更。
標題與下標題的大小順序而已
金心 心生萬物
心空含萬法
萬法唯心造
好像也沒人推翻過
Snmr Miri 不是沒有人推翻,而是論了之後,就可以知道那個人對「心生萬物 、心空含萬法、萬法唯心造」的認知是怎麼一回事。
如果那個人的認知是錯誤的話,那當然就會被推翻了。
所以倒想問問金心兄:「心」是怎麼生萬物的?然後,「心」又是怎麼「心空含萬法」的?
金心 Snmr Miri
心之初是容器 空相
因與塵觸而 緣起 空性 生 識
再進階多層後
識也識也不識也無識...
空空不空
即是 即非
只法身
Snmr Miri 就用金心兄所建構的模式,來看看「法界論」怎麼說:
心之初是「本有」,在未與外境相應之時,從「體性用相」的角度來看,其「相」就是「空相」,其「體」就是「無生 。
因與「外境(物)」相應…而生「識」
再進階多層後(即:心物相應→境→事→理→法→萬法……)
識,能...轉識成智
於是:空空不空…能所雙泯,然後…寂滅現前
以寂滅現前故,即心即物。以心物無間故,有情無情,共一如來藏。
如是之實相,我們稱之為…如來法身
金心 所以 要不更版?
沒興趣與為是不是
自己知了
金心 Snmr Miri
知道了的吧
原本這是實相

Snmr Miri 請問金心兄:「心」是怎麼生萬物的?然後,「心」又是怎麼「心空含萬法」的?
金心 回過了
金心 還要重複嗎?
Snmr Miri (((金心:心之初是容器 空相
因與塵觸而 緣起 空性 生 識
再進階多層後
識也識也不識也無識...
空空不空
即是 即非
只法身)))

.
原來這就是金心兄的回覆?
那…表示在這個「問題」裡面,我們兩個人中…必有一個人還不懂什麼是「心能生萬物」和「心空含萬法」的道理。^^
Snmr Miri 也可以簡單的這麼說:我們兩個人中…必有一人是野狐禪!
鄭來也
讚 · 回覆 · 1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