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3 天  2020.7.22.
三、從諸法無我到同圓種智的階段。
這一階段就是大乘佛法所說的菩薩道。

從諸法無我到同圓種智的階段.jpg

李宗桓 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是像洋蔥一樣一層一層的
李宗桓 主要是第七識,把本心跟,阿賴耶綁在一起
李宗桓 第七識,就是妄執有我,就是我執,一般見惑斷除,第七識就破了,所以第七識=見惑
Snmr Miri 謝謝宗桓兄補充。
但是,若「見惑」是第七識,那麼,「思惑」應該算是第幾識呢?
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見惑」應該是第三能變的「前六識」,也就是比較表層的「第六識」,「思惑」則是比較深層的「第六識」,而「塵沙惑」的「俱生我法二執」才是「第七識」。
李宗桓 Snmr Miri 思惑算第八識,因為屬習性類
Snmr Miri 那我們的見解不一樣,隨喜囉!
註: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第八識(初能變)正是那個「妄為明覺」的「無明惑」。
李宗桓 八識都搞不清楚是什麼,法界論論屁
Snmr Miri 哈哈哈~~~,那就這樣囉!
李宗桓 法界就是阿賴耶!受外緣起,外緣滅後新外緣起,的界分
Snmr Miri 第八識(阿賴耶識)就是「初能變」。
至於「初能變」是什麼?耐人尋味啊!這豈是「思惑」就能使之「初能變」的?別開玩笑了。
李宗桓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Snmr Miri 這個我不懂,我只懂「一法通萬法」!
李宗桓 楞迦經 大慧。復有沙門婆羅門。觀一切法……查看更多
李宗桓 楞嚴經 阿難。汝今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如來常樂我淨。……查看更多
李宗桓 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 。。。。泥就是垢濁阿賴耶!思惑
李宗桓 Snmr Miri 你開悟了喔!一法通法法通是開悟人的程度
Snmr Miri 等宗桓兄確定了「根本無明」不是「思惑」之後,我們再來聊。否則,這樣的抬槓…是聊不出什麼結果來的。^^
李宗桓 「無明惑」「思惑」 都是阿賴耶習氣種子!
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二  。大慧。如是藏識行相微細。唯除諸佛及住地菩薩。其餘一切二乘外道。定慧之力皆不能知
註:藏識就是阿賴耶識
李宗桓 你的「根本無明」斷盡了嗎?你是如來了喔!
李宗桓 Snmr Miri 「思惑」二乘 能斷醫
「無明惑」二乘 尚無能力覺察到
你還真強 根本無明都知道了
李宗桓 愈來愈覺得你是門外漢在裝懂
Snmr Miri
Snmr Miri
「泥就是垢濁阿賴耶!思惑」,這句話不知是誰說的?
李宗桓 我說的
李宗桓 見惑 包含 你的 邏輯 思維
Snmr Miri 嗯,小學生的加減乘除,也不離大學的微積分!了解。
李宗桓
圖像裡可能有1 人
圖像裡可能有1 人、惡搞圖片和文字
Snmr Miri 《轉貼》
李宗桓: 思惑算第八識,因為屬習性類
Snmr Miri: 那我們的見解不一樣,隨喜囉!
註: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第八識(初能變)正是那個「妄為明覺」的「無明惑」。

Snmr Miri 如是,也謝謝宗桓兄的提醒,那就這樣了,不續!^^
圖像裡可能有1 人

Snmr Miri 有了「諸法無我」的體驗之後,我們才有能力向「俱生我法二執」的塵沙惑」(第七識)下功深。
Snmr Miri 也就是說,當我們破除了「見思二惑」而確定了「諸法無我」、「唯心」、「心就是心 物就是物」之後,再來我們就要用「空覺(無為法、無四相)的方式…來體驗什麼是「心物相應的法界一體」。
Snmr Miri 「心物相應」就是一種「法爾如是」,「法界」本來就是「常住」,所以我們不能因為「諸法無我」,然後就在「無我」裡面、或「唯心」裡面…寂靜涅槃。
因為,這就是佛陀所呵斥的「焦芽敗種」。

Snmr Miri 「寂靜涅槃」是針對「無我」和「唯心」而說的一種境界狀態,不能當做究竟之處。
註:「無我」和「唯心」的語義是不一樣的。「無我」是指心物不相應的狀態,「唯心」則是指「心就是心」的那種「唯」心。但不管如何,這兩種「境界」,在在都已經說明了「心」「物」本有。
所以,「法界實相」,怎麼會是這種「無我」和「唯心」呢?因而,在體驗「諸法無我」之後,就是要繼續走「心物相應而法界一體」的進路,我們才能真正的「活」在…實相」之中……然後如實修行。
Snmr Miri 以「諸法無我」故,以「空覺」故,以「無為」故,能「無四相」的「即心即物」,能「無能所」的直觀一切外境,能「無為」於一切諸有為法…,於是就「法界一體」於其中了。
然後…破一分無明,証一分佛智。

Snmr Miri 俱生我法二執,根深蒂固,是不容易察覺的。也就是說,「妄為明覺」以來的塵沙惑(第二能變、第七識的業習),是不容易察覺的。
因而,在「諸法無我」之後,真正的修行者…還是必須再回到「法爾如是的心物相應」的這個地方來,然後引蛇出洞。
引蛇出洞,妙哉!
就是要讓潛藏的業習種子發芽,然後我們才能看到「曾經潛藏的種子」,也才能看到一切皆「如是因 如是果」的『妙義』…並不因「潛藏」而就止息。然後也才有辦法藉著「道種智」…把一切「業種」轉成一切種智……
是的,如果沒有「引蛇出洞」,「業種」永遠是「業種」,我們也無法把「業種」變成「道種智(後得智)」。
所以,若沒有「新薰種子」,我們哪來的那麼多的「道種智」來成就「後得智」啊?光「眾生具有佛性」的那個「佛性」…怎麼夠呢?

Snmr Miri 所以,用「無為法」的方式「無為」於一切「諸有為法(眾生)」之中,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而這也正是菩薩道的內容。
簡單的說,若沒有「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的這種「千處求千處應」和「無生法忍」,又如何能「引蛇出洞」呢?又如何能把潛藏的心內深處的「塵沙惑」…挖出來…然後見光死呢?
Snmr Miri 引蛇出洞,妙哉!
這豈是只止於「諸法無我」(或「唯心」、「空覺」)的解脫者,就有辦法成就的呢?
Snmr Miri 所以,當自己「解脫」之後,還是要回到「現實」的法界來,然後,就是要在「現實的法界」中,用「無為法」的方式「無為」於一切「諸有為法(眾生)」,然後,才有辦法破除「塵沙惑」而覺行圓滿。
然後,也才有辦法破除「無明惑(妄為明覺)」的…法爾如是於其中,然後…涅槃。

Snmr Miri 菩薩道,就是要在「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之中,一方面救度法界一體的眾生,也就是要用「你苦就是我苦」的方式來體驗「法界一體」;另一方面就是用「無生法忍」的方式來引蛇出洞,然後以「道種智」的方式來轉自己往昔的一切「業識」。(即:轉識成智)
Snmr Miri 由上可知,菩薩道的「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就是在破除「塵沙惑」!
以「破一分無明 証一分佛智」故,當破除一切「塵沙惑」之後,其所面對的就是…來到了「無始無明」的這個「無明惑」!也就是「妄為明覺」!
Snmr Miri 說真的,若沒有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塵沙」體悟,想要突破「妄為明覺」然後把「妄為明覺」轉成「法界體性智」,可以說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會錯以為…只要斷了妄為明覺就可以成為本來就是佛的那個佛。
Snmr Miri ●錯以為…只要斷了「妄為明覺」就可以成為「本來就是佛」的那個佛。
◎這句話很有意思,但就不再深入解釋了。
◎我只能說「妄為明覺」真的不是用「斷」的,也不是要我們去「否定」的。
◎因此,要如何去洞見「妄為明覺」的甚深妙義,那真的不是那麼容易。要不然人家三大阿僧祈劫…是在三大假的哦!早在「諸法無我」的時候,就可以用「寂靜涅槃」的方式「斷」了妄為明覺呀!
Popa Ng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李宗桓 只要斷了「妄為明覺」。。。送你兩個字【白痴】
李宗桓 「妄為明覺」。。。是用覺察到的怎麼斷
Popa Ng 李宗桓
用闻、思、修、戒、定、慧断啊!大圆满光明藏即恢复了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李宗桓 戒、定、慧断你老目
李宗桓 慧是明燈照見黑暗!斷了!你不就黑了!
Popa Ng 李宗桓
戒定慧断无明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李宗桓 愈講愈扯
張武雄 哈哈,師兄放慢腳步,你沒有看下一句,版主師兄在同一段話裡有說不能斷
Snmr Miri ● 只要斷了「妄為明覺」。。。送你兩個字【白痴】
◎其實,宗桓兄並不懂「妄為明覺」的真實義。否則,宗桓兄就不會把「思惑」看成是「第八識」了。
李宗桓 Snmr Miri 我不喜歡玩文字遊戲
李宗桓 我只知道,知幻即離,離幻即覺
李宗桓 楞伽經,講的斷無明惑,金剛喻三昧,就是如幻三昧
Snmr Miri 我也不喜歡玩文字遊戲,也不喜歡抬槓,就只是提醒一下而已。祝福宗桓兄!
李宗桓 思惑,貪,慎,痴,慢,疑,都是習氣累積而來,阿賴耶,有兩種種子,1.業力種子2.習氣種子,我不知道你的阿賴耶是什麼,是釋迦牟尼佛的經典說的,還是如同蕭平實一樣幻想捏造出來的
Snmr Miri ●阿賴耶,有兩種種子,1.業力種子2.習氣種子
◎雖然,我不懂唯識,但我知道阿賴耶識有兩種種子:1、本有種子。2、新薰種子。
◎所以,宗桓兄所說的「業力種子」和「習氣種子」應該都歸屬於「新薰種子」這一種類別才是。
李宗桓 種子熏習氣,習氣熏種子,如滾雪球一樣何來【新熏】
李宗桓 用布施,來反熏【鏟除】,貪,用慈悲來反熏【鏟除】目真,用智慧來鏟除,痴,用謙卑禮拜,來鏟除,我慢,用正信來鏟除疑,思惑斷除,並不會有見惑斷除,的瞬間豁然開朗,【開悟】
Snmr Miri 以別於「本有」故名「新」薰。應該是這樣吧?我也不懂!
所以,每一個新滾的雪球(習氣)都有別於「本有種子」,故皆名為「新薰種子」,如是!
李宗桓 見惑斷除,證初果,要歷經七死七生才能斷除思惑
李宗桓 滾雪球解釋還不夠明白
Snmr Miri 所以,宗桓兄還在滾雪球啊!其實,思惑,本身就是屬於新薰種子!
李宗桓 除非是開悟,走入完全陌生階段,否則都是,舊有習氣,反熏習氣越熏越重
李宗桓 阿賴耶,在程式語言學,又名程式庫
Snmr Miri 不想和宗桓兄滾雪下去,睡覺去了,晚安!
李宗桓 反應極快連阿羅漢都無法覺察到
李宗桓 所以你不懂,就去上課,別自己瞎掰
Snmr Miri 是的,若連新薰種子都不懂,那就別再瞎掰了,晚安!
Popa Ng 无无明,即无阿随耶,即无种子也!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李宗桓 整天哈哈哈的小丑像蒼蠅一樣
鄭來也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
鄭來也 這很精點,各大人物都有風雲一起
Snmr Miri 藉著來也兄的轉貼,看到了王虎兄的這段話:
(((( 靠自己想象力,创造出如来藏心和如来藏物这样的名词。然后心+物合力创造了阿赖耶识。阿赖耶识竟然也有部分是物造的。))))
當時因為王虎兄的心態很是嘲諷,所以就不想回應了。現在則藉著有一點點心情,因此,略微補述在這裡。
◎「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怎麼會是我創造出來的名詞呢?經文上,都可以查得到吧?
◎阿賴耶識的「初能變」,就是一種「妄為明覺」,也就是「心」「物」(心能物所)相應後的一種「心識妄覺」。也就是說,這個「妄為明覺」(阿賴耶識的初能變)絕對沒有離開過「心物相應」。直接的說,「阿賴耶識」的「識」本來就沒有離開「心物相應」的內容。
◎只是,這種「心物相應」,竟被王虎兄解讀為「阿赖耶识竟然也有部分是物造的」,這是什麼邏輯?難道依王虎兄的邏輯而言「阿賴耶識是由心創造的」就可以成立?
◎由此可知,王虎兄必然看不懂「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的真實義,然後才會把「相應」看成是「創造」!
◎在這裡,也正好藉王虎的質問,用「法界論」的方式,直接釐清一下這句偈語裡的「不共不無因」的意思,因為實在有太多人不知道這個「不共不無因」的意思了。
◎「不共不無因」:「法」並不是由「心」和「物」所共同創造出來的,而是「相應」出來的。
◎所以,王虎兄會把「法界論」的「心物相應」解讀成「創造」,那很顯然的,他沒有能力看懂龍樹菩薩的「無生」偈語,那他怎麼有可能了解「無生」真實義呢?又怎麼可能了解「阿賴耶識」的識是怎樣的「識」呢?
◎一個完全不了解「阿賴耶識」的人,竟用自己的想像力,錯解了「心物相應」,然後再來攻擊「自己的想像」,這種人還真是沒事找事啊!
◎就像現在的宗桓兄也是如此,竟然說「八識都搞不清楚是什麼,法界論論屁」。哈,從「新薰種子」就可以知道宗桓兄是怎樣的瞎掰了,更何況其它?算了,就如他說的,和傻瓜爭論也只能証明自己是傻瓜而已,所以就先這樣囉!

Snmr Miri 已經有很多人,在看不懂「法界論」,或在「為反對而反對」的情況下,嘲諷「法界論」創造了許多名詞。
哈,不好意思,果真如此的話,那也是不得已的,請大家海涵一下囉!
能「看懂」你想看的,這才比較重要!我想。
Snmr Miri 也因為如此,「法界論」才能因此而「看懂」某些人「為反對而反對」的心思吧?如鏡現形,如是!
所以,能否「看懂」法界論,還真要看那個人的功力才可以。^^
Snmr Miri 本來要繼續說「果地修」的,因為菩薩道(從諸法無我到同圓種智這一階段)的行道重點就是在「果地修」。
但,由於已經歪樓,和文長,那就先略過,等以後有緣再說。
讚 · 回覆 · 2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