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2021.2月17日上午6:08  · 
當我們瞭解了昨天所說「三法印」的兩種看法之後,我們就可以知道…若從「空不空」的角度來看「涅槃」,那麼「涅槃」也將有兩種不同的內容。
同樣的,若我們瞭解昨天所說的「言語道斷」,那我們也將可以知道此「涅槃」會有哪兩種的「心行處滅」……

有關涅槃的兩種看法.jpg

Snmr Miri
其實,從各種角度來看「涅槃」,我們是可以看到各種形式的「涅槃」,如「有餘涅槃」、「無餘涅槃」、「不住涅槃」……
但,這裡要講的,就只是從「空」和「不空」的角度來談一談什麼是「寂靜涅槃」,什麼是「究竟涅槃」。
Snmr Miri
「寂靜涅槃」就是…當「諸法無我」的時候…處在「諸法空相」或就在「無我」狀態之下的一種狀態,而這種狀態就是一種「無生」的不生不滅。(註:又稱之為「空性」或「真如」)。
Snmr Miri
只是這樣的「無生」真的就是「不生不滅」嗎?耐人尋味啊!
是的,以一般人的認知,這就是「不生不滅」,而且還是「不生一法」的「寂靜」狀態。
也就是說,這種「不生不滅」正是處在這種「寂靜」的狀態之中,然後我們就說這種「寂靜的不生不滅」就是「空性」!
於是,這種「空性」的聖境…就變成了人們追求解脫的「目標」。

Snmr Miri
只是,若從「法界論」心物本有而心物相應的角度來看,我們將可以看到…這樣的「寂靜」就是處在「心物不相應」的狀態之中,然後,就以那個「不相應」為「寂靜」、為「不生不滅」、為「空性」、為「真如」……
唯,以「心物不相應」故,我們將可以更進一步的看到…在此「寂靜涅槃」的狀態中,實在還含藏有「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
也就是說,若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我們將不只可以看到「不相應」時的狀態,也可以看到「心物本有」就是怎樣的「本來面目」。
能看到「心物」的本來面目「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這才是「寂滅現前」的真實義。否則,我們就只能在「唯覺」裡面論「非心非物」了,或只能在「唯識」裡面論一切皆是「虛妄」了。
是的,這個「覺」從來就是「非心非物」,而那個「識(認識)」從來就是一種「虛妄的妄見」,不是可以「直觀的真識」!

Snmr Miri
以「心物本有而心物相應」故,「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必然是法爾如是相應。於是……
雖然「寂靜涅槃」可以「不生不滅」,但是「法爾如是相應」還是會法爾如是的發生,於是……
於是這裡的「不生不滅」將有兩種路線可被我們了知:一個就是以「寂靜涅槃」為「涅槃」的止息處,另一個就是以「不生不滅」為立基點,然後以「無為法」的方式融入於「法爾如是相應」之中,於是……
Snmr Miri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這就是一種進路,然後,我們以「寂靜涅槃」為解脫之後的止息之處。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諸法無我→諸行無常」,這又是另一種進路,也就是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這就是「究竟涅槃」。而「究竟涅槃」從來就沒有離開過「諸行無常」!

Snmr Miri
因此,我們可以說,離開「諸行無常」的「諸法無我」就是「寂靜涅槃」。而從來就沒有離開過「諸行無常」的「諸法無我」就是「究竟涅槃」。
然後,從這裡,我們也將可以看到「諸法無我」的真正「作用」是什麼。(略過)

Snmr Miri
註:「諸法無我」雖然是要我們「空法、空我」,但最重要的…還是要「空」掉我們那個「相應而糾纏的妄見」,並進一步的去洞見「法」和「我」就是怎樣「必然相應」的實相。
Snmr Miri
註:以「心物必然法爾如是相應」故,一些「緣起論者」就在「一直必然相應的狀態」中…看不到「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了,於是就只能在「緣起」中…論「緣滅」或「性空」。由於很難實証「諸法無我」的內容故,最後,就只能用「虛無縹緲」的聖境來理解他所認為的「空性」、「真如」……。

Snmr Miri
說真的,若沒有「諸法無我」這一印,那麼將沒有人能証明「心物本有」。
職是之故,「諸法無我」才是能解脫的真正「行証」所在。因為,「諸行無常」本來就是「諸行無常」,而「寂靜涅槃」就是「諸法無我」之後的…一種必然結果。

諸法無我的兩種看法.jpg
Snmr Miri
是的,以「心物相應而成法」故,「我」…將因「不相應」而如實証得「法空」、「無我」。然後,確定「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是怎樣的「本有」!
Snmr Miri
所以「諸法無我」這一印,絕對是很紮實的「實証」之印,而不是只有對「法」的一種解說而已。
Snmr Miri
註:「諸法無我」可以實証故,才能讓我們確認「諸行無常」和「寂靜涅槃」。
也就是說,單靠「諸行無常」,還無法讓我們確認「諸法無我」和「寂靜涅槃」。也無法單靠「寂靜涅槃」來讓我們確認「諸行無常」和「諸法無我」,因為,只能用「邏輯」去推理而已。
所以,「諸法無我」就是一個「實証」之印,不是單純的只是「真理」而已。

Snmr Miri
職是之故,「法界論」會認為「諸法無我」就是「法界大圓」的轉折點,也是「諸行無常→寂靜涅槃」的連結器,同時也是…從此岸到彼岸…的橋樑。
Snmr Miri
然後,我們才有辦法用「諸法無我」的方式,藉著「寂靜涅槃」來進一步的「究竟涅槃」。否則,在「諸行無常」的當下…想要「當下即是的究竟涅槃」…可能門都沒有。
Snmr Miri
註:一些「緣起論者」,想用「一切皆緣起」的方式來否定「心物本有」。殊不知,這樣也正否定了「諸法無我」這一印……
當然,他們不會承認他們已經否定了「諸法無我」這一印,而是會說「就是一切緣起所以才是諸法無我」。是的,他們是用這種方式來「肯定」諸法無我的。
Snmr Miri
我說,看不到「心物本有」的人,就已經否定了「諸法無我」印;但「這樣的緣起論者」卻說…根本就沒有心物本有,唯有一切緣起,然後這才是「諸法無我」印……
妙哉!知道這裡面的差別到底在哪裡嗎?
Snmr Miri
看懂「諸法無我的兩種看法」的圖示之後,或許能略知一二吧?
●「法」無自我性,無實際的實有,因此唯有緣起。
◎這句話,說起來似乎是鏗鏘有聲,也有它的道理存在。但,說真的,過不了「法界論」這一關的。
Snmr Miri
事實上,當我們能「証」諸法無我的時候,就能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然後了知…若用「法無自我性,無實際的實有」這種角度來否定「心物本有」,那將是多麼的荒唐,也是多麼的…在自己的「邏輯思路」上玩「腦筋急轉彎」的遊戲了。
Snmr Miri
是的,堅持「有波必有水」的人,當他能証「諸法無我」的時候,必然能知…原來「無波」的時候,「水」依然還是存在的。也必然能知,原來「有水」並不一定要「有波」才可以,以能「証」故!
直白的說,一直堅持「一切皆緣起」的人…是無法「証」入「諸法無我」的,因為這個「証」已經否定了「一切皆緣起」的這種「真理」。

Snmr Miri
由此可知,『堅持』一切皆緣起的人,必然會錯解「諸法無我」的真實義,也必然會錯解「寂靜涅槃」。因此,他們必須用另一種「邏輯哲學」的「理論」來圓他們的看法。
Snmr Miri
其實,現象界的一切,也真的是「一切」皆緣起,沒有錯啦!
只是,這個「一切」若太過於「自大」而不安住於「現象界」,那…就會產生了自相矛盾的問題來。
最簡單的矛盾就是:既然一切皆緣起,那麼「法空」、「無生」、「真如」也是被緣起的囉?那它們怎麼會是「不生不滅」呢?
然而,他們竟可以用這樣的矛盾邏輯…來否定「心物本有」?而且還毫不自知?真是奇哉!怪哉!
Snmr Miri
所以,「一切皆緣起」這句話,其真理只能限用於「波」,並不能把「水」也包括進去。
只是,以……故,有些錯解緣起的人…竟還拚命的想要把「水」解釋成「波」,然後竟用這種錯誤的邏輯來否定「心物本有」,說真的,那我也沒有辦法了。
Snmr Miri
註:上面所說,並不是否定「緣起論」,而是在說…一些錯解緣起論的人…是怎樣的錯解了緣起論。
Snmr Miri
以錯解「緣起論」故,那麼這種人所論的「當下即是究竟涅槃」,其用詞雖然可能和「法界論」完全一樣,但都已經是「相似法」了。

Snmr Miri
「當下即是涅槃」,妙哉!
還好的是,有「諸法無我」的這個「証」可以把關,這樣,我們就不會在「法界大圓」裡面的「小圓」團團轉了。
Snmr Miri
若能瞭解「言語道斷」的兩種內容,那我們也將可以知道「涅槃」會用哪兩種方式來「心行處滅」……
「言語道斷 心行處滅」,妙哉!一種是「無法可說」,一種是「說而無說」,妙哉!

言語道斷的兩種內容.jpg
Snmr Miri
由此可知,「法界論」所說的「究竟涅槃」,其「言語道斷」就在「說而無說」那裡,不在「無法可說」那裡;而「心行處滅」就在「行而無行」那裡,不在「不生一法」那裡,妙哉!
 · 回覆 · 分享 · 1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