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2021.3月30日上午5:52  · 
如來藏的修行進路:
如來藏(佛性)→如來藏我→無我如來藏→如來藏(如來法身)。
然後,我們就可以從這個進路,知道什麼是「應修行如來藏我 不應修行如來藏以為我」……

如來藏的修行進路.jpg

Snmr Miri
《 究竟一乘寶性論》:應修行如來藏我,而不修行如來藏以為我,以顛倒取一切法無我,修行如來藏無我,樂無我修行,以不知不覺故。
Snmr Miri
從《寶性論》,我們可以看到「如來藏我」、「如來藏以為我」、「無我」…這三種名相的語義是不一樣的。
●如來藏我:就是「心物相應(妄為明覺)」之後的一種狀態。
●如來藏以為我:就是把「如來藏」當做是一個「實體我」,於是就把「如來藏」實體化了。
●無我(如來藏無我):就是指「心物不相應」時的狀態。然後,若不知不覺的樂於修行這種「無我」就很容易「實之所無」的落入「頑空」之中。以所覺「空然無物」故,我們很容易會把「空然無物」錯以為就是實相。

Snmr Miri
●以所覺「空然無物」故,我們很容易把「空然無物」錯以為就是實相。
◎職是之故,我們必須先洞見「如來藏我」的真實義才可以。然後,再來修行「諸法無我」,要這樣才不會落入「實之所無」的誤區。
◎「心物相應」的「法界論」,以「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故,正提供了這樣的「密意」。
◎然後,以「心物本有」故,就算我們再怎麼修「無我」行,也都會回到「心物本有而心物相應」的這個實相來,絕不會落入「頑空」之中。

鄭來也

高朝遠
師兄早安 阿彌陀佛
顧好健康 綿密保任心緒
可能是 4 個人和顯示的文字是「身體要健康 否則只有坐在 輪椅看外傭吃 傭吃 1 」的圖像
Snmr Miri
其實,我只差一步而已,因而很有生死病死的感受。
高朝遠
Miri 師兄好啊! 知覺真好
後學 仍在無知中
Snmr Miri
對笨笨的我而言,若沒有生老病死的逼催,人生的感受(體悟)就沒有那麼深刻了,感恩!
高朝遠
弟子問聖嚴 師父您病 痛苦嗎!
師答有痛沒苦 信眾要捐腎 他以年老已了生死而拒絕
真是達者

高朝遠
作止任滅是病非得
Snmr Miri
從「常樂我淨」的角度來看…應該怎麼修行:
《 究竟一乘寶性論》:
●應修行如來藏常,而不修行如來藏以為常,以顛倒取一切法無常,修行如來藏無常,樂無常修行,以不知不覺故。
●應修行如來藏樂,而不修行如來藏以為樂,以顛倒取一切法皆苦,修行如來藏苦,樂苦修行,以不知不覺故。
●應修行如來藏我,而不修行如來藏以為我,以顛倒取一切法無我,修行如來藏無我,樂無我修行,以不知不覺故。
●應修行如來藏淨,而不修行如來藏以為淨,以顛倒取一切法不淨,修行如來藏不淨,樂不淨修行,以不知不覺故。
Snmr Miri
簡約言之:
●應修行如來藏常,而不修行如來藏以為常…
●應修行如來藏樂,而不修行如來藏以為樂…
●應修行如來藏我,而不修行如來藏以為我…
●應修行如來藏淨,而不修行如來藏以為淨…
Snmr Miri
註:文句中,前面的「如來藏」就是指「實際狀態」的本義。而後面的「如來藏」,則已經被「以為」而變成了…錯以為有一個「實際體」的如來藏。
Snmr Miri
但,不管是前面的如來藏,還是後面被錯以為的如來藏,它們都必須「含藏」有「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才可以。
因為,以「含藏」故,前面的如來藏就不會因「不知不覺的錯誤修行」而落入「頑空」之中。而後面被錯以為的如來藏,也將因「含藏」而可以跳出「錯把如來藏實有化」的這個「常見」的坑。

Snmr Miri
也就是說,就是要有「心物本有而心物相應」,才能洞見「如來藏我」的真實內容,然後我們才能成就「即心即物的如來法身」。
否則,將因「無我」修行,而不知不覺的落入「頑空」之中……。這樣,我們是無法成就「如來法身」的。

高朝遠
到底是 以無所得故 眾生 菩薩 以般若故 心無罣礙 還是 順得涅槃 常樂我淨
Snmr Miri
「到底是……還是……」,由於沒有標點符號,因而看不懂朝遠兄的文法語意。不好意思。
高朝遠
報告師兄 後學意思 是 真有所得? 還是一絲不掛?
Snmr Miri
這樣的語義就清楚多了。
說真的,我也不知道。
只知道…「後得智」絕不等同「根本智」,如此而已。^^
高朝遠
都說 五智如來 法界體性 即心即四智三身 遍一切時處
Snmr Miri
「都說……」,不好意思,看不太懂朝遠兄的文法。
朝遠兄的意思是說…「以五智如來故,所以,後得智即是根本智」?
 

Snmr Miri
●應修行如來藏我,不應修行如來藏以為我………
◎說真的,像這樣的文字…,我們很容易「依文解義」,或是「佛演一音 眾生隨類各得其解」……。要不然就是「瞎猜」,甚至有可能會說「那根本就不是佛說」……
◎不管如何,很能理解每個人的角度和看法就是。
◎至於,我個人,則完全得力於「法界論」的功德力,否則以我的能耐是無法看懂這麼「甚深」的法義……。
尤芹彩
看不懂
說人話
Snmr Miri
hmo ba hrgq bn fki ibor d igo ?(註:看不懂人所說的話?)

杜根祈
此法次法向不能從法身開始?
宜從道體歸原應化身起動
請問動源在那?
Snmr Miri
心物相應。
Snmr Miri
有人說這個最初始的「心物相應」就是一種「妄為明覺」。也有人說是「能所對立」,所以就…「所既妄立 生汝妄能」。也有人說是「緣起」,然後就一切法皆緣起了,也有人說是「一陰一陽」,然後就「相生相剋」了……
杜根祈
Snmr Miri
大德 你的亂七八糟心,相應事務染垢造成輪迴。那麼,你要避免輪迴,要如何起修?
Snmr Miri
嗯,應修行如來藏我,而不修行如來藏以為我……^^
김일남
Snmr Miri 那如来藏是您,还是您是以为您呢?
Yau Vivian

著相了
高朝遠
哈哈哈哈哈哈
 

Snmr Miri
有人說,「如來藏我」就是「本我」、「真我」。
這個問題有點龐雜,可能要先了解「本有」、「真我」的定義是什麼,才有辦法進一步的探討。
其實,「本我」、「真我」其所指的…有可能正是那個「把如來藏以為我」,因為……(略過)。且等以後,有人來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再說。
Snmr Miri
說真的,要了解這個「如來藏〝我”」並不是那麼容易,因為我們很難懂得這個「我」就是怎樣「心物相應」的一種『法』,竟而認為…確實有一個「本我」或「真我」的存在,於是,就把這樣的「如來藏」錯以為是一個「我」了。
張武雄
Snmr Miri 少了「以為」兩字天差地別😳
Snmr Miri
這裡面的義理,說真的很難說清楚講明白,因而,我們只能先用「以為」的這個「有所為」或「執見」…來勉強解釋這裡面的差別……。

Snmr Miri
●要了解這個「如來藏〝我”」並不是那麼容易……
◎同樣的,要了解「阿賴耶〝識〞」也不容易。
◎因為,若把「阿賴耶識」的「識」…錯認為有一個獨立的「真識」(體)存在,那就會錯解「真識」的語義……。然後就把「阿賴耶識」給實體化了。
◎所以,我們一定要先能洞見「阿賴耶識」…事實上就是「心物相應(妄為明覺)」而來的一種「初能變」才可以。
◎以「心物相應的妄為明覺」故,以「初能變」故,「阿賴耶識」的「識」只是一種「相應狀態」,並不是一種「單一存在的實體」。
◎以「阿賴耶識」不是「單一的實體」故,我們就必須用另一種《更微細的內容》來看「真識」才可以,而不能把「真識」錯當成是一種「真實體」。
◎註:很多「唯識家」的看法,其實已經把這個「真識」轉成了更細膩的「如來藏心(自心如來藏)」,這是可以接受的,但要講清楚是怎樣的「因地」才可以。
唯,以……故,不可否認的,這種「唯自心如來藏」的結果,是很容易錯失了「如來藏物(四大)」的內容,竟而把「四大」變成了「自心如來藏」的所生物,那這樣就會錯得離譜。

Snmr Miri
「法界論」曾經在「法界小語#703」這樣說:
直白的說,阿賴耶識就是指:真識以明見之性而真覺一切性境。註:這句話裡的「真識」就是「體」,「明見」就是「性」,「真覺」就是「用」,「性境」就是「相」。
Snmr Miri
唯,此體非彼體,所以,我們必須分清楚才可以。
然後,才可以看到「法界論」的「體→性→用→相」是怎樣的理路,然後也才有辦法看到此「真識」在「阿賴耶識」裡面是怎樣的「體」……
也才能看到佛陀在《楞嚴經》裡面所講的「七大如來藏」是怎樣的妙哉!(以後再用專文來討論。)
然後,我們就可以用『識』的角度,看到「識的體性用相」。(即:此「真識」以「明見」之性而能「真覺」一切「性境」。)
註:
性識明知,覺明「真識」→→
性見覺明,覺精「明見」→→
性覺真空,性空「真覺」→→
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泛指地水火風之「性境」)。
Snmr Miri
●此「真識」以「明見」之性而能「真覺」一切「性境」。
◎這句話是用「真識」的角度來說的。
◎我們也可以反過來用「性境」的角度…來這樣說:此「性境」以被覺所真覺故,能顯現出「明見」之性…就是怎樣的「真識」。
Snmr Miri
儘可能的看懂上面那兩句話,這樣就更能看到「阿賴耶識」是怎樣用…偏向心識的角度來論「法界」了。
同時、也可以更細心的看到這個「識」…其實本來就含藏有「如來藏物(包括性境)」的內容在裡面,而不是只有「唯心是論」的那種「唯識」而已。
當然,也不是因為「心識」…才生了「虛妄」的「如來藏物(和性境)」,結果,到最後還把「四大、性境」錯以為就是…被「心識」所虛妄出來的。
Snmr Miri
突然想起「去後來先作主公」這句話來……
沒錯,這應該是指我們的「阿賴耶識」。但這個「阿賴耶識」…以可以「投生」故、可以「死後業隨身」故,那應該是有「主體」才對……,那………

Snmr Miri
只是這個「主體」已經是在「心物相應」之後…屬於很個人主體性的那種「個體」了……
而這種「個體」和上面所說的「單一存在的實體」…其語義是很不一樣的……
也就是說,這個「個人式的阿賴耶識(主人公)」,其實和專論法界式的「阿賴耶識(唯識論)」,其特定內容應該是很不一樣才對……。(應該是這樣吧?我不太懂「唯識」……)
難怪會有很多人,在這個「阿賴耶識」的『體』上面,搞得七葷八素的,然後,竟因這個「能輪迴的個體」而把「阿賴耶識」錯以為就是一個「單一的實體」? 於是…就偷天換日的竟把「阿賴耶識」變成了一個「包山包海的唯識之體」?所以,這裡面的問題是……???

待明天抽空來畫一幅「神識和靈魂的差別」,然後再來深入討論這個問題。
Snmr Miri
這個「阿賴耶識」的「個體」有兩層涵義,必須好好說清楚才可以。
一是指「個人的阿賴耶識」,一是指阿賴耶識具有「體性用相」的那個「體」……。
.
又,從「體性用相」的體來看,又有兩層涵義,一是指「妄為明覺之後的相應體」,一是指錯誤的「唯一單獨存在的實體」。
Snmr Miri
只是,這裡面的內容實在太細膩了,有點懶得說。(註:「法界論」的說法偏向「原理性」,有關這種比較細膩的內容,是想留給以後的人來發揮就好……)
到時再看看囉!也說不定會興之所至,然後就舌燦蓮花了。^^。但,不管如何,等一下得先畫圖再說……
 · 回覆 · 分享 · 1 分鐘

杜根祈
遊子歸心似箭,歸心似箭。
回家之後還得放下包袱,把身心清洗一番。
轉頭才能會會老漆閒話家常
你的如來藏著沒有一番功行,是見不著也用不上
法界輪沒有如此高功法可見性,本來面目在翹望呢~
 · 回覆 · 分享 · 16小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