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2022.10.20...上午5:29
從「法界論」的角度來解析「有、無」、「非有、非無」、「非非有、非非無」的語義。
然後,我們將可以很清楚看到「本有」的「如來藏心」、「如來藏物」和「不相應的空大」,它們是怎樣的「存在」。也就是說,此「三大」到底會是怎樣「非有非無.非非有非非無」……
1. 「本空(虛空)」和「本有」的關係對比。
2. 「本有」和「如如有(相應有)」的關系對比。
3. 「本有」和「空大(不相應)」的關係對比。
4. 「本空」、「本有」、「如如有」的關係對比。
5. 「本空」、「空大」、「如如有」的關系對比。

2.本空和本有的對比.jpg

3.本有和如如有的對比.jpg

4.本有和空大的對比.jpg

5.非有非無.jpg

6.非非有非非無.jpg

Snmr Miri
也可以在「非有非無.非非有非非無」之外,來看看「虛空」和「如如有」的關係對比。
然後,我們就可以看到,「現象界」的「有」,從來就是「如如有」,既不是「實有不變」的「常」,也不是「一無所有」的「斷」!
7.本空和如如有的對比.jpg
Snmr Miri
然後,我們就可以知道,會說「非有非無.非非有非非無」為的就是要破「常見」與「斷見」,而不是要標榜「非」或「非非」。
因此,若我們太過於標榜「非」和「非非」,那反而容易落入…「否定如如有」的誤區……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錯解了「非、非非」之義,竟不知不覺的「否定」了如如有,那…這樣反而會落入頑空之中的…變成了顛倒人。真是冤枉。

Snmr Miri
現象界的如如有,從來就是「如如有」,所以,再怎麼「自內証而頓見空性」的覺者,或再怎麼「所入既寂而能所雙泯」的聖者,還是一樣的…不動法界半分毫!
Snmr Miri
而「如如有」之所以會「非有非無.非非有非非無」,那是因為…其當下的「所依因」…從來就是「非有非無.非非有非非無」故!
因此,「如如有」再怎麼「緣滅」,以「非有非無.非非有非非無」之「真如(空性、如來藏、本有)」故,從來不會消失!
Snmr Miri
至此,如果你的心思夠敏銳的話,以「心物本有」故,或以「法界三常」故,我們將可以進一步知道,「真如(空性、如來藏)」…絕不會是一個『單一』的實體。
但,不可否認的,是有很多人…把「真如(空性、如來藏)」…看成是「單一的實體」,但為了避免落入「常見」,於是就拚命的把「真如(空性、如來藏)」真如性化、空性化、如來藏性化……,然後就很虛無縹緲化了……。
.
和這個「虛無縹緲化」相比,說真的,「法界論」的「如來藏心、如來藏物」的說法,將可以讓我們在「虛無」中…竟有如在牆鐵壁上還能看到入木三分的那個「實際」,妙哉!
Snmr Miri
以「如來藏心、如來藏物」之「本有」故,我們可以在「廣義的本有」裡面看到「法界三常」,也可以看到這「三常」原來也可以是這樣的「非有非無.非非有非非無」。
8.非無非非無.非有非非有的對比.jpg
Snmr Miri
從這「三常(心大、物大、空大)」裡面,我們可以看到它們之間的對比關係……
其實,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對比出「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的關係……
註:「如來藏心」是以「能覺」的方式存在,「如來藏物」是以「所覺(能被心所覺)的方式存在,於是……。又「如來藏心」是以「心性(訊息)」的方式存在,「如來藏物」是以「物性(能量)」的方式存在,於是……。
於是,這裡面的「有.無」關係,則又是另一個層面的內容了,略過。
鄭來也
遊子精進起來了
Snmr Miri
其實,我也不知道我能說那麼多。
Snmr Miri
通常,是因為想到了,怕忘記,然後就趕快把它寫下來……
Snmr Miri
這個「非有非無、非非有非非無」其實也就只是「如如有」而已。只是,一旦寫下去,就變成了…不得不把所知道的通通寫下來……,真是自討苦吃。
其實,也不是「自討苦吃」啦!就且當做是「入定」的一種專心…也無妨,然後就一步一腳印的開闢出「一條路」來了……(註:就很有成就的又寫出一篇文章來了,感恩!^^)。
Snmr Miri
這一篇文章是有點「專業(理論化)」。
其實,「法界論」也就只是很簡單的「本有」和「如如有」而已。誰知道,一碰到「非有非無.非非有非非無」的時候…就不得不變得非常深奧了。

鄭來也
難兔這是羅輯搞鋼的遊戲!
Snmr Miri
兔免和免兔的這種邏輯也是很混水而搞鋼的遊戲!^^

Snmr Miri
《轉貼》
杜根祈:心 性汝等把祂搞成心 物
至死不能開悟 來世重來修理!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619862934991034/posts/3466920366951939/
Snmr Miri
一個高人,竟還被「現象界」的「物」的字義所困,這樣怎麼有辦法看懂「法界論」呢?
同樣的「心」,高人們好像都有辦法分出什麼是「意識心」,什麼是「真如心」。但,對於「物」而言,他們卻只能看到「物質」而看不到「如來藏物」?於是就……。
於是,他們就只能說「至死不能開悟 來世重來修理」這種話了。言如其人,果然如是!
鄭來也
杜老爺嗎?😆😆😆
Snmr Miri
他也有他的「非物(性)」之「悟」境,隨喜讚嘆就是!^^
鄭來也
遊子要跟杜爺說蕭貪有中觀今賤,俺也有法界中觀論比今賤更好
鄭來也
也就是今世法寶破無明的法界中觀劍
Snmr Miri
來也兄可以跟杜老爺說去,就在「觀世音菩薩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619862934991034/posts/3466920366951939/
Snmr Miri
若有因緣,實在要出來好好宏揚「法界論」才可以。
只可惜,目前這個「因緣」對我來說…實在還太嚴苛,所以,就只能先在「法界論壇」…慢慢的「隨緣」囉!

張武雄
Snmr Miri 網路無遠弗屆,當下即是
張武雄
Snmr Miri 忘記這個身就好了
Snmr Miri
我就是有「病」才有這個體會的,所以,目前還沒有辦法忘記這個「身」!
註:或許,也可以這麼說:就是因為有這個「病身」,我才有辦法更上一層樓,感恩!
Snmr Miri
當我有辦法「忘記這個身」的時候,第三階段的奇蹟就可以算是發生了,現在則還在半路上。
張武雄
Snmr Miri 那心就被身障住了
張武雄
Snmr Miri 當下三大阿僧祇劫只是一瞬
Snmr Miri
我是個「現實主義」的人,「當下的我」就已然是怎樣的我,一清二楚,所以,絕不用「高妙的境界」來自欺欺人。
張武雄
Snmr Miri 誰定義你是現實主義者?
Snmr Miri
自作主人,這跟「誰」無關!有關的是…自己是不是真的「離苦得樂」了。
這個能「自作主人」的「自覺」…若還不能如實自覺,那就是自欺欺人!
Snmr Miri
自作主人的這種「現實」,是比較可以活在「當下」的,因為:能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活(處)在「法界大圓」的這一個點上。這樣,就比較不會好高騖遠……
也能知道…自己根本高攀不上那些金光閃閃的高人,因此不會妄想去學什麼「即身成佛」的法。因此,也更能感慨「非其質不足以成其器」的現實,於是,能感同身受的體諒同樣是「非其質不足以成其器」的眾生,不會鄙視他們是怎樣的下流,甚至會以他們的下流自惕而引以為師。
另外,最重要的是,將更能知道…要怎麼向自己下功夫…才得以用「法喜」的心態來…面對「脫離業習」可能會是怎樣的「生龜脫殼」,然後,輕鬆的更上一層樓,妙哉!感恩!

Snmr Miri
《轉貼》在牛津大學任教四十餘年的理察德貢布里教授,已在牛津大學執教40餘年,將畢生精力奉獻給了佛教與巴利文研究。
他說:佛教的真諦,常常被誤解、扭曲!
以下,是這位英國知名佛學家, 80歲理察德貢布里教授的心得:
《1》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不是說,我比别人更純潔、善良!
而是我有太多無明、煩惱需要去除,
我需要佛陀的智慧!
《2》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不是說我比别人更具足智慧!
而是我被太多的傲慢包裹,
我需要用謙卑,來體味更浩瀚的世界。
《3》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並不是因為我比别人好或壞!
而是我了解到:眾生的平等無二!
《4》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因為我只能愛自己所愛的人,
而佛陀却能愛自己所恨的人,
並使他們具足智慧與慈悲,
所以我選擇學佛!
《5》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不是為了從此求財得財!
而是為了,了斷自己對一切欲望的執着!
《6》當我说我是佛教徒時:
不是為了人生一帆風順!
而是為了坦然接受無常,
在任何殘酷的境遇下,從容如君王。
《7》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不是說,以愛的發心绑架他人!
而是為了用周到的智慧,
在隨顺眾生中自利利他!
《8》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並不是因為我要逃避人世,追求虛無!
而是深知,日常生活,處處是道場,
活在當下,就是在修行!
《9》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我的生命,並非從此不再遭遇挫折!
而是有了佛法相伴,挫折一一轉化成,助我成長的因緣!
《10》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我心中充滿無盡的感恩,
單單想到今生有緣身而為人,
具備修行的能力,又有機會遇善知識,
得以聽聞佛法,就深心感動,
因緣不可思議!
《11》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並不是因為外在有一個神!
而是我發現了:我本具的自心本性!
恭敬感恩圓融的智慧語

Snmr Mir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3RzXT-MsDQ
修行人當以“病苦”為師,身體太健康的人不能成道!真的嗎?
YOUTUBE.COM
Snmr Miri
「法界論」的內容就是「心物本有而心物相應」,而「法界論」的整個功德力…卻是架構在「離苦得樂」上。也就是說,「法界論」就是一種「唯是以苦為師」的法門,直至「沒有老師」為止。因此,在這條「離苦得樂」的路上,任何玄妙聖境…其實都只是過程而已,那不是我們「常住」的地方。
甚至於可以這麼說,我們在這個過程進路中,由於「心物相應」的關係,我們可以在「如是相境的境」中…如實看到自己的「苦」師…到底在哪裡!如果我們「內觀」的功夫…到家的話。
●身苦→我苦→執我之苦→執法之苦→執空之苦→空空之苦→無明執之苦→無明之苦→………

回覆分享2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