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2024‧10‧12…上午8:26
覺得「當體即空」的語義…很值得我們更深入的去理解,因而,轉貼過來,就當做是一個很重要的主題……
Snmr Miri
《轉貼》:
Snmr Miri:
以「不相應(無緣)」而「無生」故,能「忽然超越」的洞見「一切外境」…還是那麼的如如,於是,此「清淨而不再與外境糾纏的唯覺」,將以「空性見」…來洞見一切「如如的外境」,因此,才能看到一切外境是怎樣的「當體即空(當相即空)」。
簡單的說,就是以「清淨無染的覺」洞見「從來法住法位的現象界」,這就是所謂的「當體(相)即空」。而這樣的「當體(相)即空」…從來不否定「現象界」半分毫!
Snmr Miri:
如果我們錯解了「當體即空」之義,那麼,我們不只會錯解「空性見」的真實義,也將無法了解在「當體」時,「一切世間諸所有物」會是怎樣的「皆是菩提妙明元心」。
Snmr Miri:
●「空性見」
◎簡單的說,就是「無我見」。
◎也就是說,要把能生起「我」見的…一切法,通通空掉,然後就只剩「覺」本身……。
◎當只剩「覺」本身的時候,再無其它的存在,此時的「覺」,或所謂的「本心(如來藏心)」,或所謂的「真性、佛性」…就處在「空性」的狀態之中。
◎也就是說,當這個「本心」,只剩「性覺必明」的這個「明」,或所謂的「空然覺照」時……,這就是「空性」之「所見」,亦名「空性見」。
◎因此,很重要的,想要真正的「無我見」就要很徹底的「唯心」,也就是要很徹底的「見性(眼見佛性)」才可以。否則,終究不是純然的「空性見」。
◎以「唯覺」故,在任何「能覺」的本身上…不能有一絲絲的雜染。於是能「空然覺照(現觀)」。
◎也就是說,一切的一切,無不在「唯覺」的「所覺(所照、所見)之中,然後…,以無「能所」故,以「無我」故,能……
◎這樣的「空然覺照」…就是「空性見」,也就是說…能用「空性之心」…覺照…任何一切外境,然後, 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
◎註:至於,能「見到外境空性」的這種「見空性(指…緣起性空)」,那已經是另一種涵義了,在此不論,略過。
Snmr Miri:
●「見空性」
◎有三義,一是,能見外境之空性(見一切境皆是緣起性空),這是理悟。二是,能見自心之空性,這是開悟。三是,以「空性見」能見一切「空性」之實相,這是証悟。
Snmr Miri
這個「當體即空」,一定要用「法界論」的角度來解讀,才能明見其真實義理,否則……。(註:就是要用清淨無染(空)的心去現觀現象界(相),這就是「當體即空」!)
註:這個「當體即空」的「體」就是指「現象界」的「相」,直白的說,就是「相之體」的意思。
只是,我們相很多人會把這個「(相)體」…解釋成「相的本質」,於是……,於是這種人的思想邏輯就要很急轉彎的在「空相」中去圓這個「體」義,然後,「當體即空」的語義…就不得不變得玄之又玄了……
明明很簡單的意思,卻變得那麼的「聖境」,害得我這個資質魯鈍的人…看不懂佛法,直到我懂了「法界論」之後……
Snmr Miri
哈,「當體即空」的語義,在「一元法」的解讀下,將不得不變得高深莫測,所以,這種「心物相混」式的「一元法」…也真是很讓人傷腦筋!至少,對我來說是如此。
不過,也很慶幸,就是因為我沒有高人們的那種慧根,然後…也才有能力用我的程度來寫「法界論」,感恩!
Snmr Miri
註:這種「相混式的一元法」,說真的比比皆是,就如「諸法無我」也是一樣,竟然會被解釋成「諸法沒有我的主體」,真是天才,像這樣的解釋,說真的,我從來就沒有看懂過它的真正意思……
又如,最近這些文章中所談到的有關「三觀、三諦、三空」,一般大家們的解釋…對我而言…真的就像嘴巴含著滷蛋在講話一樣的…讓我有聽沒有懂,所以,我真的無法『清晰』的一聽就知道他們到底在說什麼!不好意思!
Snmr Miri
職是之故,我不得不承認我真的不屬於利根的人。也或許吧?就是要像我這種魯鈍的人,才比較能看到自己的腳印吧?
Snmr Miri
也因此,像很多人的這種開悟,雖然很令人讚嘆,卻也給我有了更多的反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uNHVbGMB6g
【江湖姐訪談】我在岡仁波齊神山中了“開悟”的“彩票”...... YOUTUBE.COM
鄭來也
被遊子教笨了
Snmr Miri
不好意思,真是拍謝!
其實,我也很想再聰明一點,但是,真的是「非其質不足以成其器」,沒辦法呀! 所以,目前,也就只能先這樣的…期許自己要再好好的、努力的…加油囉!
註:其實,也就是因為我的「笨」,才有辦法很真切的看到…很多開悟的高人…竟然也一直在他們的境界中…團團轉。然後,我也才有辦法更「認命」於…目前的這種狀態,然後…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Snmr Miri
由於各人皆有「個人因緣(包括夙世因緣)」的關係,以致於各種「開悟」的狀態…其實也都是非常的因人而異,雖然,他們所悟到的「內容」或所感受到的「心境」……「好像」都一樣……
我的意思是說,在那個「好像都一樣的內容(心境)」裡面,實在含有很多很多的「個人狀態」,而這些狀態…說真的內行人一看便知……。
我雖然資質魯鈍,但也非常慶幸的竟能看到「好像都一樣」裡面的「差別」是什麼。因此,對我來說,真的是很幸運的…能看到那麼多開悟者所給我的「示現」,然後,也才讓我有了更多的「反思」和進一步的…有了「要如何修行」的動力,真的很感恩!
Snmr Miri
註:能看到種種開悟者的差別,然後又能給自己一些「反思」,我覺得,這裡面的智慧…比任何什麼上師的加持或灌頂…重要得太多又太多了。
Snmr Miri
講得很好的一篇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54267215479197/posts/1560672324838674/
修行最重要的是“理”,而不是“事”………
若理不正,則事必歪行………
Snmr Miri
只是「法界論」的看法,可能會有點異類?
從「事法界」的角度來看,一切事的「實相」是那麼的如此如此這般這般,因此,我們所知的「理」…一定要很如實的「依事而論」才可以。
也就是說,我們所認知的「理」…只要有一點點不符合實相,那麼,這個「理」很可能就是一種「邪論」了。
Snmr Miri
「法界論」的看法,並不是要否定別人的看法,而是我們要有能力清楚的看到……事(實相)→理(道理、真理)→理(知見、所學之知識)→事(行事做為)……的這種不同內容,然後……
然後,我們就不會在「此事非彼事」、「此理非彼理」中……迷迷糊糊的變成了張飛打岳飛。
Snmr Miri
只要我們能了解「當體即空」的語義原來就是: 於一切「相」的「當下」…我們是用怎樣「清淨無染的心」面對了怎樣的「相(體)」的話,那麼,我們要看懂《心經》的「照見五蘊皆空」就簡單多了,因為,我們根本就不用把「五蘊」解析成「空」,然後才說「五蘊皆空」。
是的,在「五蘊」的當下,這個「五蘊」的現量…本來就是被「空」所「照見」的!
Snmr Miri
●這個「五蘊」的現量…本來就是被「空(清淨如虛空的心)」所「照見」的!
◎這就是「當體即空」! 這就是「照見五蘊皆空」!
◎或許,我們也可以把「照見五蘊皆空」的這幾個字…換成另一種文法,這樣,可能會更清楚些:空然的覺照了五蘊。或五蘊皆在空然覺照之中。
◎是的,只要我們能「空然…覺照五蘊」,那麼,要了解「色蘊不異空,空不異色蘊;色蘊即是空,空即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亦復如是」,這樣,《心經》的語義…就可以一目瞭然了。根本不必在那個玄妙的「空」中…高來高去的縹緲其義。
(註: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ps:色不異心所照見,心所照見不異色,色即是心所照見,心所照見即是色……。而這就是一種即能即所的「現觀」。)
◎不只如此,我們還可以更進一步的清楚看到:「『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的這個「空」,原來就是怎樣的「空然覺照」!
◎是的,在「空然覺照」的這個「空然」裡面,是完全無染的、完全清淨的、完全有如虛中的……。因此,在這樣的「(虛)空」中,根本就是「全然的空」,怎麼還會有什麼又什麼的存在呢?
◎也就是說,在這樣的「空」中,唯有如是「覺照」,沒有其它!
◎而這樣的「覺照」,又會是怎樣的「般若」呢?耐人尋味啊! 所以《心經》又是怎樣的在教我們…要用此「空然覺照」來「行深般若」呢?妙哉!
◎而能夠「空然覺照」的那個「心」…才是整部《心經》的重點,因此,如果我們無法看懂「心要怎樣才能空然覺照」,那麼,整部《心經》就等於是白讀了……
◎我的意思是說,《心經》整部經從來就沒有離開「心」的…一直在教我們要如何的「空然覺照」!而這個「空然覺照」的「空然」就是一種「行深(要如何空然)」的功夫,而「覺照」除了就是一種「性覺必明」的「本性」之外…更是「行深」之後的一種「般若」……
Snmr Miri
◎美哉!「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真是美哉!是的,只要我們能…觀「自(心)」在的…「行深般若」,自然就能「空然覺照五蘊」,然後「度一切苦厄」。
◎然後,我們將可以發現《心經》的「空然」…是怎樣的絕對「空」,而其「覺照」是怎樣的從來「現觀」…而從來沒有否定過「五蘊」!也從來就沒有壞了世間法!(註:會把世間法解釋成空,然後卻又說這種空不是空,像這樣「空來有去」而一直在繞圈子的人,只是在腦筋急轉彎而已,那是沒有能力「現觀」的。)
Snmr Miri
當然,也能理解有人用「分析空」的方式來「空」五蘊…的這種說法就是,畢竟佛演一音,眾生隨類 各得其解。更何況是,我的資質也真的是非常有限,所以,以上所說,也只是我個人的看法而已,千萬別被我教笨了,是盼!
Snmr Miri
從我「空然覺照」的角度來看《心經》,《心經》真的是一部很「唯心」的經典,至於我們要如何很「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的「唯心」,那還得看我們自己如何去「行深」了。
Snmr Miri
註:再怎麼「唯心」,《心經》也從來沒有忽略「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這種「當體即空」的實相。讚嘆!
Snmr Miri
以前,曾和一位禪師對話,禪師拿起杯子說:「這是一個杯子,但是,當我現在在看它的時候,它就已經破了。」當時,覺得這位禪師很了得、很高深莫測。唯,時至今日,現在回想起來,心裡則有了另一番滋味的感受!因為那個杯子…還在我家裡,到現在都還沒有破!
當體即空!妙哉!
Snmr Miri
註:「現觀」就是「當體即空」。若還要說「破」…那就已經不是「現觀」了。
Snmr Miri
當我有什麼看法的時候,我就已經是那種根性的人了,而當我是那種根性的時候,我就已經是那樣的人了。
因此,「法界論」的重點會比較注重於「我現在是怎樣的人」,然後,想想看,我會甘願於「我就是現在這樣的人」嗎?
職是之故,如果我們有辦法如實了解「法界實相」的時候,或許,我們將會知道、或者是可以自己決定:我必須要成為怎樣的人,然後我才能全然的安心於當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jUukcl-Zhw
Snmr Miri
題外話,如果我起心動念的想去渡這個位「天狗」行者,那麼,我可能必須要花費「一個佛的証量」的時間…才有辦法達成我的心願吧?
所以,在此之前,還是希望這位「天狗」能有更好的機緣…去感悟到什麼是「法界實相」,我想,若能這樣,那比我有能力去渡他…應該還快了許多……。
23小時
回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