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nmr Miri    2024‧10‧24…上午6:56
真正的「見性」之後,「清淨的心」就能「空然覺照」…
此時的「覺照」…將能「照見」…一切皆空!(註:一切皆在「空然覺照」之中。即:照見一切有。)

10‧更高層次的見性a.jpg

Snmr Miri
●「照見」…一切皆空!(註:一切皆在「空然覺照」之中。即:照見一切有。)
◎此時的「一切皆空」,已經不再是在「唯心」狀態時的那種「一切皆空」了。(註:以「唯心」而寂滅故,一切皆不在此「心」的覺受之中,故說「一切皆空」。)
◎以「性覺必明」而「空然覺照」故,此時的「一切皆空」的語義…已經轉成…一切「所覺」…皆在「空然覺照」之中。
◎也就是說,一切外境…皆被「心」所「空然覺照」,於是…
◎但,以「無能所」故,無「內外」故,一切外境…將不再是外境,於是…「一切世間諸所有物 皆即菩提妙明元心」!

Snmr Miri
●以「唯心」而寂滅故,一切皆不在此「心」的覺受之中……
◎這個「一切皆空」的「一切」…包括「我」在內,於是,此「心」就有了「無我」的覺受。
◎註:是有了「無我」的覺受,而不是「沒有覺受」,因為,此「心」本來就是以「覺知」的狀態…存在。
◎又,以「一切皆不在此心的覺受之中」故,此「心」的當下…就沒有了「一切外境」的反振盪。於是,因「反振盪」才能存在的那個「我」,自然會消失……(註:「我」是因為與外境有了「能所對立」時…才能存在的一種覺受。)
◎以「一切皆空」故,此時,就算想要故意起一個「我」念,都無法生起……。

Snmr Miri
●此時,就算想要故意起一個「我」念,都無法生起……。
◎就算想要故意起一個「我」念,都無法生起……,天啊!真是美哉!
◎註:這個「故意」,在「覺知」裡面,又會是怎樣的一種「覺知」呢? 真是妙不可言!
◎能體會到這個「妙不可言」,我們就更能了解這個「覺知(性覺必明)」的不可思議!
◎我的意思是說,「如來藏心」…性覺必明…的那個「必明」…竟是那樣的無所揀擇!而且,連「故意」都能「必明」的不被故意所故意!
◎所以,這種從不揀擇的「依他起〝性〞」的這個「性」…從來就是那麼的「圓成實性」,美哉!因此……

Snmr Miri
因此,我們必須要証入這個「唯心」,然後,才有辦法……,否則……。(略過)
Snmr Miri
如果,我們有辦法用「空然覺照」的方式來確認「一切外境」是那麼的如如,那麼,我們就可以在「一切世間諸所有物 皆即菩提妙明元心」的「即心即物」的「無能所」中…確認什麼是「一切皆空」的真實義……
甚至,可以用此「空」義…洞見「在說一切皆空的每一種人」,了知他們到底「空」在哪一個層次,然後…可以包容(甚或圓通)他們的看法。

Snmr Miri
這時候的「見性」,我們可以說是「見到」了「一切世間諸所有物 皆即菩提妙明元心」的這個「性」!
所以,這時候的「見性」會是見到了怎樣的「空」性?耐人尋味啊!
10‧更高層次的見性b.jpg
Snmr Miri
我的意思是說,「一切世間諸所有物 皆即菩提妙明元心」的這種境界…會是怎樣的「空」,你能瞭解嗎?
還是,你一定要把這句話給「否定」掉,然後……,然後,你才懂得「空」之義?
Snmr Miri
所以,我們有沒有辦法,就在「一切世間諸所有物 皆即菩提妙明元心」這句話的當下…看到「空」義? 如果不能的話,那就表示我們還不懂「空」義!
Snmr Miri
沒關係,在我們還不能完全瞭解「空」義之前,我可以先用上面所說的「一切皆空…一切皆被空然(清淨)之心所覺照」的方式來看「一切世間諸所有物」。
然後,我們或許會在頓然間…感受到另一種「一切皆空」的覺受!
Snmr Miri
原來,那個「一切皆空」,在「空性見」之下,並不是什麼都沒有,反而是「一切的有…都在我的心中…非一非異」,於是……「一切世間諸所有物 皆即菩提妙明元心」!
此時,我們見到了另一個層次的「空性」。
Snmr Miri
所以,這時候的「見空性」,到底見到了什麼樣的「空」性?
是見到「一切皆空」的那個「空」性嗎? 還是見到了「一切外境」的那個「空性(本質)」?還是就直接(空然覺照的)看到了…一切有的「法」性?
(註:由此可知,這「一切皆空」的語義,至少含有三個層次。)

Snmr Miri
●這「一切皆空」的語義,至少含有三個層次。
◎以「自內証」故,能見到自心是那麼「清淨無染」的「空」,這就是第一個層次的見空性。(見自性空)
◎以「唯心」故,不見一切外境,因此,此時的一切外境…於「唯心」的覺受,必是「一切皆空」。(註:這是「見空性」最粗淺的層次,也是最易讓人落入「頑空」的一個層次。)
◎用「空然覺照」的方式,「空然」的相應到了當下「自心空然」的「所相應」,也就是能相應到「如來藏物(即弦波、或物界的本質)」。於是,此時的「心」能見到「物界的空性(本質、四大、如來藏性)」,也就是說,此時的「見空性」或可稱之為「見到了一切外境的空性(體性)」。
◎唯,以性覺必明故,此「空然覺照」將不會只見到「自心的所相應」的那個「如來藏物」而已。更會如實的見到「眾生一切共業所顯現出來的一切外境」,於是,就法爾如是的看到了從來本就如是的「法界(世間、如如境)」,歷歷在目……
◎又,以「空然覺照」故,能深入的見到「法住法位」的一切法,所以,像這樣的「見法性」…又可以算是哪一個層次的「見空性」呢?

Snmr Miri
所以,我們自內証的「空性見」,到底是見到了哪一個「空性」了? 耐人尋味啊!
但,不管如何,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真正「見空性」的人,必然有能力「空有不二」,否則,只怕還在「頑空」中…玩其「空而不空」的詭論而已……
10‧更高層次的見性c.jpg
Snmr Miri
只會詭論的人,是沒有能力「當體即空」的!
5‧當體即空.jpg
Snmr Miri
只要不落入「頑空」,那麼,以「當體即空」故,以「空然覺照」故,必能「一切世間諸所有物 皆即菩提妙明元心」!
而,這樣的「空有同義」又是怎樣的「究竟涅槃」?不可思議!妙哉!
Snmr Miri
●空有同義
◎從「緣起性空」的角度來看,「緣起」就是「有」,「性空」就是緣滅後的「空」之性,所以「緣起性空」就是「空有同義」。
◎從「真如界現象界(真空‧假有)」的角度來看,「真如界」就是「空」,「現象界」就是「有」,而「真如、現象」從來不一不異,所以是「空有同義」。
◎從「體相一如」的角度來看,「體」則實有不滅,「相」則無常性空,而「體相」從來「一如」不能分割,故「空有同義」。
◎從「理事圓融」的角度來看,「空」就是一種「理」之諦論。「有」就是一種「事」之實相,所以,「理事圓融」就是「空有同義」。
◎從「心空物有」的角度來看,「心空」就是「空然覺照」,「物有」就是「現量之一切現象」,所以,能「空然覺照一切現量之世間」…這就是「空有同義」!

Snmr Miri
又,若只從「真如界」來說,一般人所謂的「真空‧妙有」就是一種「空有同義」。但,從「法界論」的「心物本有」的角度來看,則有兩層意思,一是指,「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從來就是「真空妙有」,而這個內容,大概就和一般人所認為的「真空妙有」差不多,就只是更明確的把「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標示出來而已。
另一層含意則是指,「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就是一種「本有」的存在,而當它們在「不相應」的時候,就處在「真如」的寂滅(空)的狀態之中,因此,這樣的「真如界(寂滅)」…也是處在一種「空有同義」的狀態之中。
Snmr Miri
從「法界論」的心物本有的角度來看,這樣的「真如界」…就是「尚未相應」時的處在「無緣不生」的狀態中,而,這也正是一種「寂滅」式的「空」,但是,在心物必然相應的「有緣必起」的情況之下,在這個「空(不相應)」的當下…立刻就會因「相應」而變成「有」……
也就是說,「無緣不生 有緣必起」這句話,可以理解為…「無緣不生」就是「有緣必起」,「有緣必起」就是「無緣不生」,於是,我們可以知道,這句話的本身,其「不相應」與「相應」…也正是「一體兩面」的一種「空有同義」!
Snmr Miri
當我們有辦法「空有同義」時,這時候所看到的「相」會是什麼相呢?
我的意思是說,當我們有能力全然的「空然覺照」時,我們到底看到了什麼「相」?!! 不可思議啊!讚嘆!
凡夫俗子的我,尚且能有一點點靈光來享受到這樣的「醉」!而若已經開悟的你,可別說不知道唷!祝福你!

王炜翔
Snmr Miri 兄您好,能否解释一下何为「性觉必明,妄为明觉,本觉明妙,觉明为咎 。」特别是最后一句!🙏🙏🙏
Snmr Miri
我用「法界論」的角度來解釋看看……
如來藏心的「性」,必然能「明覺」,但在「明覺」的當下,因為有了「能所」,於是,這個「明覺」就成了「有為法的妄」了。本來,如來藏心的覺…只是很明妙的一種「唯覺(無為)」而已,但是,當我們「為了更明」而有了「能所之妄」之後,那就很「有為」的開始自討苦吃了。
●「本覺明妙」,指的就是「法爾如是」的本覺,也就是「性覺必明」的意思。
●「覺明為咎」,指的就是「妄為明覺」,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在「本覺」上…為了更「明」而加上了「能所」的分別。那麼,本來的「世間諸所有物 皆即妙明元心」…在有了「能所」之後,「心物」就不再一如,然後就分離了,於是,這個「如來藏心」就開始有了「我」的覺受。最後,以「我」故,我們就只能用這個「如來藏我」…流轉於外境的成住壞空,而開始「生死輪迴」,此是名「覺明為咎」。
Snmr Miri
註:「妄」就是指「有了能所」。
而這個「能所」,從「法界大圓」的角度來看,並不見得就是不好,因為,沒有「能所」…我們真的無法了解「無能所」會是怎樣的聖境。所以,我們一定要在「能所的現象界」…走上那麼一圈,然後,我們也才能回過頭來驚嘆…「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覺」……
Snmr Miri
「光」,無法知道自己就是「光」,所以「光」必須藉著「暗」才能知道…原來自己就是怎樣的「光」。
職是之故,「妄為明覺(無明)」的步上「能所」之路,也正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宿命……,然後,我們就是要在這個「能所的宿命」裡面百煉成鋼…成就「無無明 乃至無無明盡」的般若智慧。
Snmr Miri
暗,就是「光」的化身。然後,我們就不得不用這個「暗」去找「光」,而懂得如何用「暗」去找「光」,這應該就是我們最有的智慧的一件事了。
其實,這到底是「光」的智慧呢?還是「暗」的智慧呢?我真的不知道。但我知道:「暗」真的就是「光的化身」……。也因為這樣,我才有辦法看懂「煩惱即菩提」的真實義。也才有辦法知道「煩惱」從來就是「如來種」,妙哉!

Snmr Miri
●這到底是「光」的智慧呢?還是「暗」的智慧呢?
◎其實,「暗」一點也不「暗」,美哉!
◎尤其,從「法住法位」的角度來,更是如此。
◎由於「暗」就是「光的化身」的緣故,這個「暗」…果然就只是一種「名言」假設而已。並不是我們一定要「棄之而後快」的那種「實有之暗」。
◎「妄为明觉」之「妄」,亦復如是,此「妄」真的也不是我們要「棄之而後快」的那種「魔」,而更可能就是「佛的化身」,因此,在「法界論」…會把這裡的這個「妄」視之為「如來種」,而不是「空幻而無意義的那種幻相」!
Snmr Miri
以「光的化身」故,以「佛的化身」故,以「皆如來種」故,最後的最後,果然可以「諸法真如」,而不是「諸法皆是虛幻的那種空相」,美哉!
Snmr Miri
職是之故,「法界論」比較會去肯定「性空的現象界」是怎樣的「如如有」,甚至就是一種「現量」的存在。而不會用「否定」的方式去說「現象界的諸行無常」就只是一種空幻,更不會把「諸行無常」的這個印…說成是一種虛擬式的存在……

Snmr Miri
●以「光的化身」故,以「佛的化身」故,以「皆如來種」故,最後的最後,果然可以「諸法真如」,而不再是「諸法皆是虛幻的那種空相」了,美哉!
◎「諸法空相」……,以「法無生」故,諸法空相。
◎但是,當「諸法真如」之後,諸法還會是之前那樣的「空」相嗎?
◎還是,我們還會把「諸法真如」硬生生的再解釋回去成「諸法空相」?
◎還是,我們已經有能力把「諸法真如」解釋成「一切世間諸所有物 皆即菩提妙明元心」的這種「真如」?
◎就看我們懂不懂得「空然覺照」的真實義了。
◎如果,我們懂得「空然覺照」的真實義,那麼,「諸法空相」將會因「諸法真如」、和「皆即菩提妙明元心」而提昇到另一個層次的「諸法空相」。
◎也就是說,此時的「諸法〝空〞相」,將因「空然覺照」…而再也不是當年的吳下阿蒙了!

2天
回覆
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nmr Miri 的頭像
    Snmr Miri

    Snmr Miri的部落格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