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6月27日上午8:36
各種不一樣的定境:

不一樣的定境.jpg

Snmr Miri 「各種不一樣的定境」,事實上就是「法界大圓」的進路次第。
Snmr Miri 在「各種定境」之中,其內容…不必然就是只有一種定。可能還會包含著其它相近的少許定……
例如:「專注之定」可能還包含了…意志之定、正業之定、習性之定、欲望之定,乃至少許的怨恨之定、貪婪之定……
也有可能包含了少許的願力之定,甚至是初禪之定……。
但,不管如何,在各種定中,其次第相差越遠者,其內容的交疊就越少,乃至完全不相關。
而其層次越高者(或越低者),就會越嚴謹的…不會包含太多其它的各種定境……。
Snmr Miri 會畫這幅「定境次第圖」,是要給行者一些自我警惕用的。
Tan Kian Soon 大德如此教學法是行不通啊!
Snmr Miri 看得懂的人,或許有用……。
鄭來也
Tan Kian Soon
可知為何?
Tan Kian Soon 早安,阿彌陀佛!
Snmr Miri 我們很容易在一次的「定境高潮」中,自以為達到了那樣的境界,然後……誤以為自己就已經是那樣的人,或具有那樣的証量……
Snmr Miri 殊不知,先鋒部隊就是前哨戰而已,想要安營搭帳,還須更上一層樓才可以。
Tan Kian Soon 可以先放下我之觀念?
Snmr Miri 你已經放下了,那就先替你高興囉!
Tan Kian Soon 意思是先不感情用事
Tan Kian Soon 可知若人每處當下無法放下我之觀念的能所之定即是已偏?
Tan Kian Soon 善哉 善哉 阿彌陀佛!
Snmr Miri 阿彌陀佛!

Snmr Miri 所以,當出定之後,還須審慎的回觀自己的「心性」才可以。
然後…智者將可以洞見自身尚存的習氣,並藉著「曾經」的高潮來提昇自己,這樣才不會踐踏了自己的高潮,膨脹了自己的習氣,竟而變成了「虛妄不真」之人。
若是如此的「不覺」或「以少為足」或「我慢」的話,那麼,所謂的「高潮」…在無形中…可能會對下次的次第進路,產生了很大的障礙……。
以「習氣」尚存…而更加「無知」與「我慢」故!
然後,就落入所謂的「魔障」之中,於是,只會看到一切凡夫俗子是怎樣的俗不可耐,更而缺少了「同理心」的智慧……,乃至……(略)!

Snmr Miri ●當出定之後,還須審慎的回觀自己的「心性」才可以。
◎這是我們能否更上一層樓的功夫所在,切記!
◎然後,我們才能更加親切的感受到密勒日巴尊者出洞時…為什麼會痛哭流涕…的那種令人震撼的畫面!
◎有這種經驗的人,他必不敢輕視眾生,以……故!(略)(註:詳情原因,請看拙作「亂畫漫畫」這本書。)

鄭來也 數黑豆紅豆故事,沒那麼容易懂
Snmr Miri 是的,然後,我們才會知道真正有修為的人…為什麼不忍心責罵、或不敢鄙視…眾生。
Snmr Miri 註:無明之定和涅槃之定,可以說是一樣的,就只差在一個是「無明的不覺」,一個是「無無明的覺」而已。所以說「法界大圓」,妙哉!
Snmr Miri 哦……,應該是說…相差了一個「法界大圓」!
Snmr Miri 這幅「定境進路圖」可以幫助我們找到自己的「定」位,然後知道怎麼更上一層樓。
禪定,其實是很重要的一門功夫,沒有禪定,就沒有真正的智慧和証量可言,因此,有關禪定的實質內容和實際體驗…就是每一位行者很重要的進路……

Snmr Miri 簡單的說,若沒有「斷」(禪定)的功夫,那麼一切的「隨緣」將只是「任性」的隨波逐流,根本沒有能力…逆生死流。然後,所謂的「隨緣」也將變成了只是「隨順自己習氣」的一種藉口而已!
因此,為了避免說食數飽,也避免自己的「知見」隔了一層薄膜而變成自我安慰,也為了避免一切論說都只是「誆止小兒啼」……,那麼,在「離苦得樂」的路上,重視「禪定」的修習…是有其必要的。
鄭來也
鄭來也
懂嗎?定的結界在哪裏打開,請看圖一個是專注一個是意志,這裏搞錯,所有的修定都搞錯意思,變成走向真如反成邪的意思,越修越魔障
鄭來也 俺所說的觀自音自閉證菩薩多少有這種邪定無法成為觀世音的正定就是這樣
鄭來也 雖然定境很好,成意志成魔邪定罷了,還是會再度墮落,因為不是正定
Snmr Miri 「定」是可以當做一門「功夫」,然後「強」修而來。
但如果能「返聞自性」的向「習性」用心的話,那麼,這就是解脫道上的一種「精進」了,這和為了得到驚人藝…所下的那種苦功夫,是不一樣的。
因此,能夠「精進」的人…更是令人讚嘆!
註:「返聞自性」也正是一門「戒」的功夫,所以佛家所說的「戒、定、慧」三學,真的是很棒!
鄭來也 嗯嗯恩!跟有企圖的人是不一樣的,還要反回來止觀雙運定慧等持
Snmr Miri 不管如何,「法界大圓」之進路,其內容是相當的精細,不是那麼粗糙就可以懂的。
就如:以…故,一些空得太快的人,通常會以為「都已經〝無我〞了,怎麼還會有一個〝受苦的我〞?」,於是,他會順勢而為的把自己的「習性」也順便的空了……
是的,既然已經「無我」了,「我的習性」怎麼還會存在呢?
要知道,有一些人是經過了「千辛萬苦」之後…才頓悟出這種道理來的。(註:他就是不知道,要斷除業習,可能更要十百倍於「千辛萬苦」的努力…才有辦法「入流亡所」而「能所消泯」。否則,所謂的阿僧祈劫是阿假的哦?)
因此,這種粗淺的「頓悟」…,對「返觀自性(戒)」不夠紮實的人,卻也只能算是一種「知見」而已,而且這種「頓悟的知見」……很危險、很危險!因為他把這個「頓悟的知見」當做「真理」來使了!
我的意思是說,這種人,於當下,若沒有更好的因緣,或有個很盡職的上師…來督促鞭策,那真的會很危險!
以「空」故,以「無我」故,以「習性」是空、是無我故,於是他那種根深蒂固的習性…並不會因一時的「空(無我)」就如此消泯掉……
但是,這種人會用「頓悟的高潮」來誤以為他已經達到了那樣的「空境」,甚至會以為「要好好展現他的習性」…才更能証明他對「空性」的體驗…是那麼的真實、深刻…
……(略)
於是,就這樣變成了無慚無愧大丈夫,甚至變成了一個追逐五欲六塵的三昧勇士……

Snmr Miri 其實,除了可以用「入定」時的「定境」來看一個人的功力之外,我們更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看這個人的「定境真相」是如何。
這是很重要的,因為功夫性的「定境」…有沒有應用於日常生活上?有沒有讓自己「轉性」?有沒有因「頓悟後的轉性」而注入嶄新的人格…?當有了這些效應之後,才能算是「定」的一種功德力吧?否則…所謂的「禪定」就沒有它的意義可言。
因而,我們更應該從這個人「出定」之後,他在日常生活上,所表現出來的那種普遍性的「法爾如是的定境」…才能算是他真正的功夫吧?
也就是說,在當下,就在當下,他已經是怎樣的人,而這種當下是還怎樣習氣的一種人,這才是這個人…於「當下」…最如實的一種「定境」吧?
若只靠著「高潮」或「曾經的經驗」或「回憶」來說自己的「定境」是如何又如何,或只用自己「頓悟後的新習氣」來對別人頤指氣使。那麼……內行人所看到的,絕對不是「你在回憶時的那個曾經高潮的經驗」,也不是你的聖境功力,而是「當下」你是怎樣的習性與心態……
是的,以「心對心」的對話,大家所聽到的,絕對是「以心印心」的那個心聲!那個…「當下」的你…就是怎樣的你…的那個心聲!

Snmr Miri ●「出定」之後,他在日常生活上,其所表現出來的那種普遍性的「法爾如是的定境」……
◎這才是真正的「定境」……
◎然後,我們才能知道在「無能所之定(能所雙泯、滅盡定)」之後的那個「當下之定」是怎樣紮紮實實而一片成體的一種「定」!


Tan Kian Soon 一念不覺即已無法看到自己的當下是已在何處了!
Snmr Miri 你也可以說:「那個小米粒因為一念不覺,所以還不知TKS的當下已在何處」,如是!
Tan Kian Soon 忠言變逆耳,因此變無知。
Snmr Miri 真的是無知。
但是,若能因「無知」而傻乎乎的無事,那也是一件好事唷!
Tan Kian Soon 可看到當下的自己動念即已偏了?
Snmr Miri 不管是「一念不覺」還是「一念已覺」,其實,我們每個自己…都正用「怎樣的定境」相應了自己是怎樣的「法界」,如是!
Snmr Miri 至於自己所相應的法界,會不會因「一念不覺」而「無法看到自己的當下是在何處」,這不關我的事。
鄭來也 業習為什麼不能空掉??🤔遊子說業習空掉清淨不好嗎?
Snmr Miri 習氣(業識)是可以空的,就怕還沒有空的時候就已經大做「空中佛事」了!
Snmr Miri 註:當「業識」空掉了妄識執見(業習)之後,就是清淨本識。
Tan Kian Soon 沒有大善根是聽不到所謂的忠言啊!善哉 善哉 阿彌陀佛!
Snmr Miri 跟沒有大善根的小米粒說忠言,那…這種無智慧之過,不曉得該算誰的?
一念不覺,果然…還「無法看到自己的當下已在何處」!
其實,小米粒就是還「一念不覺」,所以才「覺」得有很多的進路…必須一步一腳印的走才可以。
同樣的,也就是「一念已覺」,所以才「覺」得有很多的進路…必須一步一腳印的走才可以。
但若一定要說「一念已覺」就不必再有「進路」了,那也能聽懂TKS的大智慧之言就是,所以沒事!
Tan Kian Soon 自己已偏了是如何有能力能看到他人盲點?善哉 善哉 阿彌陀佛!
Snmr Miri 讚!如是!
其實我對我個人的要求是很嚴格的,所以還在努力之中,而TKS的自律似乎是寬鬆了許多?
讚 · 回覆 · 2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