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7月30日下午6:44
《轉貼》
Snmr Miri: ●行者很容易將「六識妄心」當作「常住真心」,更慘的是還用它來修行!我亦當時時警惕,如履薄冰。

◎其實,我們本來就是用「六識妄心」來修行的,只要不把「六識妄心」當作「常住真心」就好。

◎「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

◎如履薄冰,很好,讚嘆!

樊小乖:是丫,借假修真,重點是知道「借假」。

樊小乖: 六祖說的「六七五八」,有「研究」和「思考」一段時間,當時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五八」肯定「一起」圓,但消化了很長一段時間及各種思辯,方明白,「七八」的關係,「七轉」同時就是「八轉」!那以「妙觀察」->「平等性 + 成所 + 圓成 」來看,「分別」就是一個很關鍵的點了,所有一切「障」,皆因分別而起,也是我自己功課的重中之重!

在車上隨直覺打,意思應該有講到,沒再順內容,先醬… 哈… 😅

Snmr Miri: ●當時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五八」肯定「一起」圓,

◎如果「五八」不是因為修了「六七」之後才圓的,而是本來就已經「圓」了,那…我想這裡面的內容…應該還有更深一層的內蘊才是。^^

樊小乖: 這個「圓」的確有更深一層,「八」有共識了,那「五」呢?😁

Snmr Miri: 五就是指「前五識」。

這「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從來都是「現量」的,和「妄識執見」一點關係都沒有,所以說「前五識」本來就已經是「果上圓」!

現量,妙哉!

Snmr Miri: 以「現量」故,我們為什麼要怕「依他起」是一種「妄心」呢?

樊小乖: 是哦!「五」是「不耍心機」的,儘管仍會分別。「成所作智」不代表「不會痛」,不等於「沒感覺」,您做何解?怎麼個「圓」法呢?

樊小乖:「依他起」太玄,不好表達,「無法解釋」的,我會先放一邊,就算有所「覺知」,也怕會變成「摸象」,我的先「放掉」,以您老的角度切入。

Snmr Miri: 或許這個「依他起」會在另一貼文中談到……^^

樊小乖:「依他起用」+「真心之用」兩個一搭,就已明白您「心物相應」的「法界基礎」,很期待哦。😁

Snmr Miri: ●「五」是「不耍心機」的,儘管仍會分別。

◎「五」怎麼會起分別呢?「五」只是一種很「現量的覺知」。飯就是飯,屎就是屎,如此而已,會分別的是第六識或第七識吧?

◎會分別的是第六識和第七識,要不然,第六識怎麼會有辦法轉成「妙觀察智」呢?第七識又怎麼會轉成「平等性智」的看一切法呢?

◎以「妙觀察」故,以「一切法平等」故,飯才不會被看成是屎,屎才不會被不平等的當做是飯……

◎所以「分別」不是不好,而是我們要善用本自具有的「善分別」的智慧才好!

樊小乖:「五根」也會相緣「五塵」,也會「起識」呀,只要「起識」,就是「分別」呀。「身」受「熱 (塵)」而流汗,「流汗」就是「識」呀,「流汗」是「身」的分別,而「好熱」是「六」的「分別」。

每一種有情「受熱」都有各自的「分別」。

樊小乖: Snmr Miri 我長年側重主修「分別」,粗大分別隨心所欲小有一點點「成就」,生命因此而不同。

「無明分別」和「覺知分別」是拓展生命深度的最大差別。

樊小乖: 嗚嗚嗚… 真的好熱丫… >"<

Snmr Miri :「前五識」是了別。

「直觀」、「了別」、「善分別」、「分別取捨」、「妄識執取」,其內容皆不太一樣,如果不能善用「了別」或「善分別」,修到最後可能會把「依他起性」修掉,然後變成木頭人。^^

Snmr Miri: 哇~~~,這一段對話太重要了,等一下要轉貼出來才可以。這樣,類似這種問題的人,或可以得到一些啟發。先謝謝你唷,小乖兄!^^

註:沒有特別留意的人,不會特地點進「回覆欄」來看我們的對話。

 

~~~~~~~~~~~~~~~~
Snmr Miri ●我長年側重主修「分別」,粗大分別隨心所欲小有一點點「成就」,生命因此而不同。
「無明分別」和「覺知分別」是拓展生命深度的最大差別。

◎小乖兄,讚!
◎請繼續加油,日後必有一番成就!
樊小乖 「眾生無邊誓願度」,「成所作智」怎有分別?這裡我就沒問題。
這裡來講,所有「不思議」,行的正是「佛」的「事業」呢!
樊小乖 回太裡面了,轉貼出來。
Snmr Miri 因您提到「五八」本來就「圓」,「八」沒問題,我針對的是「五」的「本來就圓」這碼事,我以為,「五」的「圓」實際上還是有一個次第的,先前的表述,只是「五」的「生滅階段」而已。
「五八」在轉佛智時是一起的,嚴謹的說,其實「七八五」是「一起」的,並不是說六祖有問題,而是六祖只是將「因」和「果」分開來了講而已。
Snmr Miri ●我以為,「五」的「圓」實際上還是有一個次第的,先前的表述,只是「五」的「生滅階段」而已。
◎可以這樣說,沒問題。
◎原則上,我的看法也可以是:當有前五識的時候,這五識就是果地見,只因為「識色相緣的五蘊身」的關係,我們無法承認「前五識的現量」就是果地見而已。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而已,參考就好。
●「五八」在轉佛智時是一起的,嚴謹的說,其實「七八五」是「一起」的,並不是說六祖有問題,而是六祖只是將「因」和「果」分開來了講而已。
◎對已經轉識成智的人,其實「五六七八」都是果上圓,當然我也不是說六祖有問題。^^
樊小乖 Snmr Miri 回飯店稍作舒緩後,我想我明白了你問的「前五識」如何有「分別」了?如是,我用錯詞了,的確,應該用「了別」更為洽當。😅
而您的看法,五識的「了別」其實是由「果地見」而來的咻?因為「識色相綠」所以妄執為五根的現量?那以這角度來看的話,那「五識」不就其實都是「心物相應」而來的!這有「大膽」喔!很有意思,值得細細咀嚼一下。👍
張武雄 樊小乖 師兄🙏
未提供相片說明。
詩葳 六七識若無妄想執著,那麼前五識如實接收,第八識如實儲存,五八二識無染著,因清凈,果自清凈
樊小乖 張武雄 噗.. 「緣緣緣」... 我罰打三遍... 🤣
張武雄 樊小乖 哈哈😄因為很重要
詩葳 因轉果就轉,六七為因,五八為果,所謂轉識成智,最主要是轉,第六意識的妄想,第七識末那識的的執著,佛云: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証得。
樊小乖 詩葳 「前五」「果自清淨」,我沒有問題,不過容我打個「妄想」,既然「前五根」是假合,「前五識」的「了別」也是「功能性」的,那... 轉智前後應該就已是「根本」性的不同,「果上圓」的「前五識」,我很「質疑」,「八轉」是「只轉其名、不轉其體」,「五轉」剛好與之相反...
我有說是「妄想」喔!只是一直揮之不去,就先放著,總會有機會「知道」的... XD
詩葳 無妄想執著,當下就是清凈,當下就是體
詩葳 晚安
樊小乖 詩葳 
我常因為「無妄想執著、當下就是清淨」這句話,所以又只好潛水去了... 在實修的當下,妄心一直都努力維持在覺知的狀態,在這個狀態下,根本是不想言語的,所以有時一淺水就好久,直至有人將我「喚出來」。
只要打字、講話,起心動念都是妄想分別,那就... 不用對論或分享啦,其實在妄想的「法界」中,「妄想」就是最好的教材,起碼對我而言「是」。
還是很感恩哦 😊🙏
張武雄 樊小乖 師兄🙏
妄想也是真心顯用
執不執才是重點
樊小乖 張武雄 不是說好了「你我」相稱嗎?嘿嘿~
善意提醒,「真心之用」是不會「起分別」的。至於「執不執」呢?其實我很隨和的,有人「聊」就「聊」,看我這幾天巴啦巴啦狂灌水一通就知道我也挺「瘋狂」的,也不怕有人糾正,好事,多點「思路」;但如果要讓五蘊消停下來,也不會是太困難的事哦。
安啦,我沒事。😁🙏
張武雄 樊小乖 🙏
詩葳 樊小乖 起心動念都是妄,但我們有覺性,不染著憎愛貪嗔癡慢疑,當下就契入真性,這也是聖人的境界,而我們凡夫,只能依五戒十善修持一分一分捨,捨一分証一分法身,所以才有六祖說的「五八六七果因轉」。如此的轉識成智,以清凈圓覺照心去修持(知妄不染著)當下契入清凈心
,但以大悲心成就如來法身色身智。
樊小乖 詩葳 妄想執著,當下不清淨,當下還是體。感恩您讓小子檢驗了一下清淨心~ 😁
詩葳 樊小乖 阿彌陀佛,末學知少少,感恩你。
詩葳 樊小乖 在楞嚴經佛云:嚴持凈戒,捨識用根,狂心歇,菩提心現,這何不是五八六七果因轉。
樊小乖 詩葳 呵呵~ 一樣意思啦,捨識用根的目的,就是不起分別,妄念不可能息,不起分別則狂心歇。
南無阿彌陀佛 (合十)
詩葳 樊小乖 阿彌陀佛
樊小乖 Snmr Miri 若以名相的表述,您認為「成所作智」可以和「神通」畫上等號嗎?😊
樊小乖 Snmr Miri 「神通」並非「成所作智」的「產物」,那您以為的「成所作智」該如何「表述」呢?
Snmr Miri 成所作智,可以就是神通。因為智慧本來就是一種神通。
又,「神通」當然不是成所作智的產物。神通可以是「如來藏心」的一種「本能」,也可以是一種法爾如是的「現象」,這是我的看法。
樊小乖 Snmr Miri 這裡我們也有所差異,我以為的是,「神通」和「真空妙有」有關係,我不以為這是「本能」,但不礙~ 這和修行內容無關,我也沒有很在意這個~ 😊
Snmr Miri 我們還在對焦之中,希望未來的共識會越來越多,然後彼此能心意相通、拈花微笑。^^
樊小乖 Snmr Miri 目前比較明顯的就兩個點有「認知」上的歧義,不過,對「如來藏」而言,「體性用相」是一致的;對「神通」而言,「別人」做得到、我做不到的,都叫神通,例如鷹的眼、狗的鼻、鳥的羽、昆蟲的識別氣候,只是這是從「現量」的角度來切入,從「六通」來講,我以為就只是「狀態」到了後的一種「能力」,例如「契入」這個「實相」後「能做的事」,所以「現象」的焦點是一致的,「本能」一說的話,可能我們目標都一致,一定會到那個「狀態」,所以「一定」能得,所以視為「本能」吧?但這只是「副產品」,我是覺得無礙啦。
樊小乖 Snmr Miri 您老有沒有覺得,只要具足空慧的人,總是「拈花微笑」?哪怕是面對未具足的人?
Snmr Miri 能心意相通的話,當然拈花微笑囉!^^
若還心意不相通的,彼此就還要很努力的交流才可以。當然合掌各歡喜也不錯。^^
樊小乖 Snmr Miri 無礙,互動是為了找出自己的問題,不是別人的問題,很多情況是各自表述吵翻天,其實都是同一件事,別讓知見變成束縛。😁
Snmr Miri ●(神通)只是「副產品」,我是覺得無礙啦。
◎「法界論」的看法是比較從源頭的地方來看問題的。
◎就如「眾生皆有佛性」一樣,以本來「皆有」故,這個「佛性」就是「本有」,而其「性能」就是一種「本能」了。
◎佛,必然具有六神通,或者說…佛不得不具有六神通。因此,從「不得不」的角度來看,「六通」就是一種「本能」。
◎當然,如果我們說這「六通」也是一種「必然的副產品」那也可以啦!只是既然是「必然」,那麼稱之為「本能」或「副產品」,那對我而言,都不是問題。
◎既然是從源頭的地方來看問題,而如果「六通就是本能」的話,那麼一切下游的「神通」現象及其脈絡,其實我們都可以一目瞭然……
註:有的可能是被自己的無明所矇障而無法全部展現。有的可能是因為業識而受限於物種的功能構造,然後才有了特殊的能力。有的可能被「妄識執見」所扭曲,甚至有的可能是「妄識執見」所創造出來的各種妄識神通,乃至精神病者的幻想……等等。
◎但,無論是由上往下推理(或洞見),還是由下往上溯源,這只是角度的問題而已。而我也只是順便說明一下「法界論」的另類看法,只供參考唷,如是!

樊小乖 Snmr Miri 其實不管是「神通」、「報通」等,都是到一個相應「境界」或「狀態」而「得到」的,說「本能」也是 OK 啦,一切無礙。😊
Snmr Miri 從源頭論下來就比較不會因神通而覺得自己很了不起。^^
讚 · 回覆 · 1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