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2021 · 7月29日上午5:57 ·
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能取、所取。
鄭來也
訪客 於 2021/07/29 21:14
蕭貪人士很多人大概看不懂這個圖,俺解釋一下法界密意要領,法界論先把心物如來藏蓋布袋,弄成黑黑的沒看見,因為大家不知心物如來藏,然後只論唯識,這個唯識實在是心物如來藏而有懂嗎?
Snmr Miri
再從別人所繪的圖表來看一下…別人所說的「第三重能所」。
由圖的標示,可知他們所說的「第三重能所」是指「第七.六識」的「能取」和「所取」……。
Snmr Miri
我不懂「唯識」,所以,他們說的應該有他們的依據吧?
但,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總覺得這「三重能所」和「三能變」有著很密切的關係。
也就是說,「第一重能所」就是指「初能變(第八識)」,「第二重能所」就是指「第二能變(第七識)」,「第三重能所」就是指「第三能變(前六識)」。
鄭來也
第三能變來也識???
Snmr Miri
手賤,多打了一個N根,已經修正,謝謝來也兄。
Snmr Miri
●第一重能所。從「因能變」的種子相應,然後有了阿賴耶識起現行的「因所變」,這就是初能變。(註:以「心物相應」故,以如來藏物…被如來藏心「所緣」故,這個「阿賴耶識」就已經具有「見分.相分」。)
●第二重能所。從「因所變→果能變」(阿賴耶識),然後就有了「果所變」,而這個「果所變」的本身…就是指「第七識(第二能變)」。也就是說,「第七識」執「第八識(自體分)」以為我的意思。(註:此時,「第七識」就是見分,「第八識」就是「被第七識所取的相分。)
●第三重能所。「果所變」之後,也就是「第七識之執以為我」之後,就有了「我執」,然後…這個「我執」就以「前六識」的方式…執取法界一切境。(註:此時,「前六識」就是見分,「被前六識所取的一切境」就是相分。)
Snmr Miri
以上的看法,純粹是我個人的一種胡思亂想,不知道對不對,所以,參考就好。
但,我就是用這種思路來邏輯的,然後才有辦法看懂「唯識」的「三重能所」……。不好意思。
Snmr Miri
●此時,「前六識」就是見分,「被前六識所取的一切境」就是相分。
◎「被前六識所取的一切境」,妙哉!
◎這個「一切境」,就是「前六識的相分」,也就是指「種子、根身、器界」。
◎然後,我們將會發現,這個「相分」竟然都含有「物」在裡面。 ※ 註:種子(如來藏心、如來藏物)。根身(識色相緣,尤其特指「色身」。器界(山河大地)。
◎由此可知,以「物」故,所以,這個「相分(被見所取)」…真的是妙哉!
Snmr Miri
職是之故,法界何處不是心識(第六識)所取的相分?
Snmr Miri
所以,「識依彼起 復了別彼」,妙哉!
是的,從「心物相應」的「初能變」開始,也就是從「本有種子的因能變」開始…再到「法界何處不是心識所取的相分」來看,這種「唯識」的內容,說真的,也都沒有脫離「心物本有而心物相應」的這種「法則」。
以如是「法爾如是之實相」故,於是,我們真的可以很「唯識」的來論說「法界大圓」!
我的意思是說,如果,我們能看懂「唯識」的甚深義的話,那麼,我們就不會只在「復了別彼」的「認識」上…來虛妄整個「相」,然後竟錯失了「識依彼起」的那個「初能變」會是怎樣的因「本有(種子)」而得以「因變」!
陳巴里
前四識:是根麈觸,不起作用,五識:為空受。六識:善分別而名相出,七識:執相染。八識:相應相種因熟而出。八識非不动猶如静水下的暗流,一導引就傾出。鍵在七識,若不固執有而染,則八識其表面猶是平靜。七識若不執,則名相見而離見性,而不擾动八識出因緣流(善惡种因具),八識流種因須淨空,則另成一自藏,才是真正如來藏。清淨如來藏是分佈於1~8識裡,故1~4識若离觸,五識則不受,根塵無思本淨,一根淨则全識淨,白淨識顯矣!此乃十二因緣成八識顛倒染執之过程。参考。
Snmr Miri
謝謝巴里兄詳細說明。
· 回覆 · 分享 · 20小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