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1月26日上午6:12
法界小語691:
「心」若是無情,那就等同槁木死灰;「物」若是有情,那就等同草木皆有心。果是如此的話,那「法界論」的「心就是心 物就是物」就沒戲唱了。
Snmr Miri 法界小語692:
以心「有情」而物「無情」故,「識色相緣」才能完全展現「五蘊身」的生命意義;「即心即物」也才能如實展現「如來法身」…有情無情同圓種智的法界體性。
Snmr Miri 法界小語693:
草木若「有情」,那「十方草木,皆稱有情,與人無異。草木為人,人死還成十方草樹」,這樣就變成了佛陀所說的「計圓知心,成虛謬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倒知種。」
Snmr Miri 法界小語694:
以「青青翠竹 盡是法身」故,我們可以說「到處都是法身」、「無處不是法身」,然後說「無情也會說法」…,但是,當我們以為「草木」也有「見聞覺知」的時候,那這種說法就很有問題了。
Snmr Miri 法界小語695:
我們可以用自己的見聞覺知來「同理」植物的生命,然後用「生命的光輝」來「惜物愛命」,並展現「慈悲」,但就是不能「心物相混」的…葬送了自己的智慧。
Snmr Miri 法界小語696:
以「物不是心」故,「物」再怎樣的有「生命」也不會有「心識」的見聞覺知,除非這個「有生命的物種」可被「心識」投胎,否則再高級的「物種」…終究不會有「見聞覺知」。
Snmr Miri 法界小語697:
以「心不是物」故,「心」再怎樣的「妄識」,或怎樣的「神通廣大」,也不會把自己變成有「質礙」的體來,更不會去生出「物質」來…而更增長自己的妄識。
Snmr Miri 法界小語698:
然而,卻有很多人認為…「物」就是由「心」的妄識所變現出來的。這和「法界論」的看法很有牛頭不對馬嘴的隔礙。因為「法界論」的看法很簡單,以「那樣的看法其本身就是一種妄識」故。
樊小乖 Snmr Miri 有大神通之說的「變現」出「物」來,可否理解為:有大神通之人,以我們「無法理解」的方式「生」出「物」來呢?
所謂的神通「生物」,仍然不是「心生物」,而是利用「工具」或「技巧」施作出的成果?
Snmr Miri ●所謂的神通「生物」,仍然不是「心生物」,而是利用「工具」或「技巧」施作出的成果?
◎然也,如是!
◎不管如何,其原理皆離不開「心能轉物」的這個「轉」字。
◎也沒有離開《楞嚴經》「云何忽山生河大地」的那段「心物相應」的經文。(註:那段經文,從「法界論」的角度來解就是「心物相應」。只是很多人卻把那段經文解釋成了「心能生物」,然後就變成了…佛教的創世紀。真是三世佛冤!)
Snmr Miri 因此,所謂的「我們無法理解」,若從「心能轉物 等同如來」的神通角度來看,正是一種可以理解的法爾如是。
Snmr Miri 所以,神通的重點還是在「心物相應」,就算能生「山河大地」亦離不開「心物相應」的原理,否則就變成「心能生物」的上帝了。
Snmr Miri 法界小語699:
「心」有心的體性用相,「物」有物的體性用相,「心物相應」亦有心物相應的體性用相,因而「心物相應的那個阿賴耶識」…當然也有「阿賴耶識」的體性用相囉!
Snmr Miri 法界小語700:
從「阿賴耶識的三自性」(圓成實性、依他起性、遍計所執性)來細看,阿賴耶識實在是具有「圓成實之體」,具有「依他起之性」,能「依他而起作用」,然後就有了「遍計所執之相」。
讚 · 回覆 · 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