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3月1日下午1:27
要了解「無色界」到底是怎樣的「無色」,一定要依序看懂這三幅圖才可以。
1、先要了解「十法界」的「心」「物」關係圖。
2、次要了解輪迴在「六道法界」的「十二類眾生」。
3、最後,就能了解「無色界眾生」是怎樣的「無色」。註:同時也能了解「無想類眾生」…到底是怎樣的「無想」。

十法界之心物關係圖.jpg

六道法界之十二類眾生.jpg

無色、無想界眾生.jpg


Snmr Miri 其實,只要用心的把這三幅圖看懂,那麼,對於「無色界」到底會是怎樣的「無色」應該就可以一清二楚才是。
尤其是,由於有「無想類眾生」可以對照,因而更能看到這兩種在「六道」中的兩個極端…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狀態……。
一目瞭然啊!

Snmr Miri 簡單的說:無色界的法界,並不是沒有「物界」,而是說這種眾生完全「活」在「定」的狀態之中,唯以「定」故,其「心識」只處在「唯定」之中,因而與一切外境完全沒有交涉,故稱之為「無色界眾生」。
同樣的,「無想類眾生」也不是「完全都是物」這樣子。而是說…這類眾生的「思想覺知」已經頑固到如「物」一般的無知無覺,故稱之為「無想類眾生」。

Snmr Miri ●林妙順: 佛法界不加個非心非物嗎?因為佛無境界?
◎「佛法界」怎麼會是非心非物呢?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如來法身」就是…即心即物。
◎「非心非物」指的應該是「般若智慧」,也就是那個「覺」,或那個「唯覺」或「圓覺」…才是「非心非物」。
Snmr Miri 註:不可否認的,是有很多人把這個「唯覺」當做就是「法界實相」,因而他們會認為「法界」就是「非心非物」。
然而,法界實相豈是非心非物哉?至少也要「真妄不二」才可以呀!^^
Snmr Miri 「空大如來藏」、「性覺真空 性空真覺」,這些也都是一種「非心非物」的狀態。
因而,當有一些人略微証得「空大」的時候,就「空空然」的錯以為法界實相就是「非心非物」了。

Snmr Miri 剛剛到來也兄那邊去,有看到「見覺無知 因色空有」…。
嗯,這句話很有意思,等一下來搜尋一下,看看別人是怎麼解釋的。
我想,這句話對很多人來說,應該會很艱深難懂吧?解釋起來應該會很「前後矛盾」吧?要不然就是「含著石頭在講話」?
不知道耶,先搜尋一下,再說!
註:之所以會寫下這一段話,是想說「見覺無知 因色空有」這句話的內容,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只是那麼的淺顯易懂!妙哉!
Snmr Miri 搜尋了一下,哇!竟然都是一長串的經文…,暈了。只能挑要點來看了。有找到幾則別人的看法,就參考看看囉!
●見覺的本體本來沒有分別和執著,但因色塵、虛空等外相而妄生能見之見性。
●見覺沒有認知力,它是因色和空而有的。
●見的感覺沒有什麼知覺。我們見只是見,在見的本身,並沒有知覺;因為色和空,它才能看見;看見,才有所知覺。這是因為色、空,而顯出來它有這種的感覺。
●「心本无生因境有 境亦无生因心有」,而心和境,境和心,本来是一个东西,所以叫作「见觉无知,因色空有」。这个见觉,自己本身是无知的, 因为色相之故,才发见知、才发这个见觉。
●能見能覺的作用,沒有獨立的知性,都因為色相與虛空各種現象所引發。
●覺體本來常住不變,因色空等像而妄生能見之見性。所以說:見覺無知,因色空有。

Snmr Miri 也看到了這個比較符合我心意的翻譯:「見覺本來不顯能知的作用,因色空而顯見覺。」
Snmr Miri 細看一下,是「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之譯語。
不簡單,佩服!
張武雄 好多的不同見解
Snmr Miri 這個「解」不曉得是誰解的?覺得有點畫蛇添足……
~~~~~~~~~~~~
正文: 阿難!見覺無知,因色空有。如汝今者在祇陀林,朝明夕昏。設居中宵,白月則光黑月便暗。則明暗等,因見分析。
譯文: 阿難!見覺本來不顯能知的作用,因色空而顯見覺。如你現在祗陀林,早晨天明,夜晚昏暗。假若在半夜裏,白月的時間便光明,黑月的時間便昏暗。這些明暗境象,都是因見而分析清楚。
解: 覺體本來常住不變,因色空等像而妄生能見之見性。所以說:見覺無知,因色空有。
文章出處:https://book.bfnn.org/books/0147.htm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三譯解
Snmr Miri ●因色空等像而妄生能見之見性。
◎一般來說,越是現代的學者,以「空思想」故,都越來越以自己的知見…把經文的原意…牽拖到「妄生」這個地方來。
Snmr Miri 查到了,是王治平居士。
先跟王居士說聲:真的是辛苦你了……
https://book.bfnn.org/article/0145.htm
目次:大佛頂首楞嚴經譯解
Snmr Miri ●時由烏萇國沙門彌伽鑠佉譯語,沙門懷迪譯出,居士房融筆受。
◎再度查了一下…維基百科……
◎原來「譯語」和「譯文」的語意不一樣?
◎那麼上面所寫的「譯文」,就不是「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所譯的了?
◎不知,「譯文」是誰寫的。看其文體,好像是現代人?
Snmr Miri ●這部大佛頂首楞嚴經譯解,是由王治平居士著,以譯、註、解的方式來解釋經文,
◎原來「譯、註、解」…都是由王治平居士所寫的。
◎那不簡單,還以為「見覺本來不顯能知的作用,因色空而顯見覺」這句話是「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所譯的,搞錯了……
◎那…,他接下去的「解」,反而是畫蛇添足了,可惜!

林妙順 提個問題,米粒兄不認為十法界是佛意圖改造三界六道而住世傳法的目的嗎?
Snmr Miri 妙順兄,你說的這個問題很龐大,還不知道該從哪一個角度來回答。
Snmr Miri 我個人的看法比較偏向「佛沒有這個意圖」。
林妙順 畢竟五濁惡世或極樂淨土都是所有眾生共業所感召出來的。
Snmr Miri 既然都是眾生所感召而來,那麼為什麼「佛」要有「改造」的意圖呢?
林妙順 佛,菩薩,阿羅漢都是佛的發現,眾生原本不知道的。
林妙順 娑婆世界的眾生只能感召三界六道之心。
Snmr Miri ●佛,菩薩,阿羅漢都是佛的發現,眾生原本不知道的。
◎應該說是:佛是從這條路走過來的有情。所以,這些「三界六道→…→阿羅漢→菩薩→佛」的次第,也應該是眾生成佛的進路過程。
Snmr Miri 而這些成佛的「過程」都寫在「經」上,所以我們很幸運的可以藉由「經文」來糾正自己「必經」的進路,感恩!
Snmr Miri 所以,不可思議的是…「我自己」也將是一部「經」!
張武雄 Snmr Miri
讚 · 回覆 · 1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