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5月11日下午2:30
從「依他起性」的起始處,來看「佛性」的整個過程變化…會是怎樣的「圓」。
註:這幅圖和前面畫過的幾幅圖,其內容都是一樣的,只因為有的從「法」的角度來畫的,有的從「無我」的角度來畫的,有的從「如來藏」的角度來畫的…,所以各種圖之間的內容,略有不同。
但,不管從哪一個角度來論述,我想,只要懂得「心物本有」的人,應該都可以看得懂才是。
不只如此,還有可能會從這些圖裡面看到…為什麼會有很多佛學老參們會因「空義」…竟錯解「空」的…紛紛落入「頑空」之中的原因,妙哉!

從依他起性看佛性之進路.jpg


Snmr Miri 「小圖4」就是「小圖3」的放大圖。
Snmr Miri 因為本圖的重點是在「依他起性(佛性)」上,所以從「小圖3」到「小圖6」,我有省略掉了幾個步驟……(註:欲知其更深入的詳情,請參照「圖3→6」所補充的法界圖。)
唯,以省略故,竟讓我看到了,很多佛學老參為什麼會在這個「依他起」的「遍計所執相」上,錯解了空義的原因,然後……
然後,他們就在那「失之毫釐 差之千里」的地方,就把「小圖4」錯以為就是「依他所起」的「遍計所執相」,於是,就打死不退的…一直認為「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了。
真是錯把馮京當馬涼,把冰塊當成水鬼了,更遭糕的是…竟還自以為是。
張武雄 Snmr Miri 錯解「假我」嗎?
Snmr Miri 就是把「五蘊身(假我)」錯當成是「遍計所執相」的「相」,然後就把「五蘊身」和「一切外境」,都當成了是「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然後就……落入了「空見」之中。
張武雄 Snmr Miri 了解🙏
Snmr Miri 若忽略了「識色相緣」的「色」,其本質就是「四大如來藏」,那麼這個「色」就會變成「遍計所執」裡面的「虛妄相」,或是「唯識」所了別的「色塵」(註:因識才有色塵,識不存在→色塵就不存在、識能見色塵→識能生色塵,色塵就是虛幻,於是混淆了「色」與「色塵」的義理。),由於各種語義轉折的過程,失之毫釐而差之千里,於是就落入了「頑空」或「梵我」之中……
Snmr Miri 在「唯識論」裡面,「識、根、塵」,其理論應該是同時「相依偎而存在」的…
但由於深入「唯識」的人,就只看到「真識」而看不到「真色」,也看不到「根」就是「識色中間之介」,於是只能從「識(了別)」的地方,看到「真識」,無法從「塵」的地方看到「真色」,也無法看到「根」(五蘊身),就是「識色相緣」的顯現,於是……就變成了他所認為的「只是唯識」才是真。然後就完全錯解了「物」義。
沒辦法,因為他們把「色塵」當做就是「色」來錯解了。
其實,這種看法是有違背於原來的「唯識論」的,但是,現今的佛教界,似乎有九成以上的人,都因為「塵」的虛幻…而錯解了真正的「唯識」。

Snmr Miri 其實,這些人只要能看清「識」的由來,就能知道「被識所識的色」就是所謂的「色塵」……
簡單的說,就是「被識所識」,「色」才變成了「色塵」。
換句話說,「色塵」的真正語義就是「色被識所識」的意思。
「色被識所識」這整句話就是「色塵」,所以這樣的「色塵」當然就是「虛幻」,但是當我們把「色塵」當成是「色」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知道問題將會有多嚴重了,因為這……不錯解整部「唯識論」都難啊!
錯解了之後,他們還會振振有詞的說「萬法唯心造」,天啊!
Snmr Miri 我不是說「萬法唯心造」是錯誤的。
而是說,人們很容易就這樣的…錯解了「識」,也錯解了「法」,然後……
然後,就更錯解了他所覺的「覺」……。
Snmr Miri 所以,能看懂「法界論」的這個式子,是有慧根的人。
心→相應←物。
即:心→相應(法、識、覺)←物(外境)。

Snmr Miri 註:以「心」能覺而「物」被心所覺故,「心→相應←物」這個式子裡的箭頭,有時候我會寫成這樣:心→相應→物。
Snmr Miri 有點跑題了……
這似乎在告訴我,必須再畫一幅有關於「識」的圖才可以?
先言歸正傳再說。

Snmr Miri 其實,圖中的「依他起性」就是「佛性」。
所以,若光研究這個「依他起性(佛性)」的內容,也是一門很深入的功夫。
只是這個「性」,有點抽象就是了,以致於…只相信「性」而不相信「有體」的人,其言論就很自然的會偏向於「虛無縹緲」,無法具體!
Snmr Miri 但是,過度只論「圓成實」體的人,又會把「依他起性」說成是「假而無實」的虛幻(自性無)。然後,就只有唯「圓成實性」才是「實」(自性有)。
Snmr Miri 註:若拿「無自性」來否定這裡的「依他起性」的「性」,以…故,那有可能就是一個還不懂「無自性」的人。
若把「實體不變的有」拿來破這裡的「自性有」那他必然是還不懂這裡的「自性」是怎樣的「有」了!

Snmr Miri 「法界論」則不這麼論,因為「體」「性」從來一如,無法分割。
也就是說,有其體必有其性,有其性必有其體。
亦以有其性故,能依其性而起其性用,亦能依其性用之作用而成就其相,這就是「體性用相」的內容。
Snmr Miri 以「體性一如」故,「法界論」不會落入虛無縹緲的「性」義裡面,也不會落入頑固的實有「體」裡面,然後能說「體性」圓融法。
無它,「體」「性」從來一如故。於是論「性」就是在論「體」,論「體」就是在論「性」,自在無礙。
Snmr Miri 只要能了解「體性一如」,那麼我們就能知「圓成實性」和「依他起性」…其實是「一」不是「二」,所以有人會說「佛性」就是「體」這是可以理解的。
了解「圓成實性」和「依他起性」是怎樣的「一」之後,我們才有辦法更進一步的知道「唯識三自性」(圓成實性、依他起性、遍計所執性)…原來也是「一」,不是「三」。
了解就是「一」之後,我們就能知道「心→相應(識)→物」是怎樣的一個式子了,難怪「遍計所執性」就是「唯識」必然的內容!
Snmr Miri 之所以會分開來說,那是不得已的。因為,「唯識論」就是要解釋「心→識(相應)→物」這個式子裡面的那個「相應(識)」…是如何相應的,然後,又要如何才能解開那個「相應」,然後才能洞見「心物」的本來實相……。(又岔題了, 另論)

Snmr Miri 這幅圖簡單的說就是:我們的「心體」就是因為具有「依他起性」,然後就「依他起用」的有了「遍計所執相」,以遍計所執故,「識色相緣」的落入「六道輪迴」……
然後我們再依著…破身執→破我執→破法執→破俱生我法二執→破空執…的又回到了法爾如是的「依他起性」……
Snmr Miri 以「法爾如是依他起性」故,這個「依他起性」和原來的「依他起性」,其實一點也沒有不一樣,所以我們才說「又回到到本然的依他起性」,也就是所謂的「恢復了佛性」本身……
Snmr Miri 但由於種種原因,我們會過度解讀「恢復」這兩個字,以致於愛屋及烏的也過度解讀了「佛性」,然後我們會說…又回到了本來的「萬德莊嚴」,或回到了本來就是「一切智慧」的佛性……
其實,這些都只是在說那個「法爾如是的依他起性(佛性)」而已,其它的,都是我們把佛性一詞過度「神聖化」所產生的結果……
然後,我們就會錯以為只要放下,只要無念,只要不思善不思惡,只要頓悟……就可以立地成佛了。
其實,這樣只能叫「明心」,最多只能叫「見性」,或說証到「根本智」,我們怎麼可以說…這樣就是「成佛」了呢?
「明心見性」就自然能成就「後得智」嗎?沒有「後得智」能成佛嗎?耐人尋味啊!
所以,「開悟」是開什麼悟?我們必須再好好的重新審視一番才可以!

Snmr Miri 「依他起性」,不可思議,沒有錯!我們說「依他起性」是「具有萬德莊嚴的一種佛性」或「具有一切智慧種子」,那也沒有錯。
但是,當我們「開悟」的時候,看到「依他起性」的真實面目的時候,我們是可以說…看到了「原來我也具有萬德莊嚴的佛性」,原來「我本來就具有一切智慧種子」,原來我也具有不可思議的依他起性,原來眾生皆有佛性……,這樣也沒有錯!
不可否認的,由於這樣的「佛性」,能在「空性」中,如實的被體驗並自然顯露!唯以「親身體驗」故,以妙境殊勝故,很容易被我們錯以為就是「成」佛!(註:以…故,我們會過度神化了這個「回到本來佛性」的體驗,然後,眼見佛性的「佛性」就變成「萬德莊嚴的佛」。)
因此,我們不能因為「開悟」而就一廂情願的說:我已經和佛有一模一樣的境界了,我已經成了「萬德莊嚴的佛」,我已經成就了一切種智」。相差十萬八千里呀!
証到「根本智(明心見性)」,和想要証入如實的「後得智(覺行圓滿)」,還相差…三大阿僧祇劫呀!
Snmr Miri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說的是「性」,也就是說「依他起性」的能「依他起」,大家都是一樣的,但其「所起」的實質內容(心態),彼此卻相差十萬八千里!
見性和証性,見到「根本智」和証到「後得智」,還有三大阿僧祇劫的距離呀!
註:尋道→悟道→修道→証道→了道,這是「修行」道上的五個道次第。從「悟道」到「了道」,再怎麼精進,三大阿僧祇劫,跑不掉。
讚 · 回覆 · 3天 · 已編輯

下接………(2)

 

~~~~~~~~~~~~~~~~~~~~~~~~~~~
鄭來也分享了 1 則貼文。話題高手 · 5月13日上午10:10
這紅框框區,俺看了很久是3圖有了自己的想法遍計執相,然後變成四圖內心澎脹的華嚴宇宙世界虛空🤔🤔🤔忘了心物本有的存在嗎?

 

Snmr Miri 把「3圖」、「四圖」改成「圖3」、「圖4」,這樣才比較能看得懂啦!
因為「3 圖」「四圖」有「3 個圖」 四個圖」的意思。
而「圖3」「圖4」則直接含有「圖之3」「圖之4」的語意。
害我在紅框裡面,一直在找3個圖和4個圖,找了老半天……
鄭來也
Snmr Miri
圖之4,就是一種「心識法界」……,也就是活在自己所認為的法界裡面。
註:「圖之4」的整個粉紅色底,就是「圖之3」的「依他起相」。也就是說,眾生都戴著這個粉紅色眼鏡在看整個「六道輪迴」(圖之5)
再註:這裡的語義,將在下一幅圖的「法界論論圓覺」裡面,會說的更清楚。
鄭來也 這樣有知道遊子所表達圖意的意思了,密意很多
Snmr Miri 「密意」真的很多,謝謝來也兄看得懂!要不然我會解釋死。
鄭來也
讚 · 回覆 · 2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