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被過度神聖化的佛性(依他起性)…(1)
Snmr Miri 所以,所謂的「回到本來」,就是見到了「自己能法爾如是起用」的那個「依他起性」!(確認自己的佛性,能和諸佛、和其它眾生一樣,能起一切法爾如是作用。)
已經「見性」之後,那麼接下來要如何用「法爾如是的依他起性」來起「清淨用」,那就是三大阿僧祇劫…一門很「無生法忍」的功夫進路了……
Snmr Miri 如是,我們怎麼可以說「回到本來」(開悟)之後…就可以「不用修」了呢?頑空者才這樣!
朱建仲 回到本來˙˙˙!就是 ( 佛性用而已 )˙!
然回到實相 ! 是回到( 未曾開始 )~
Snmr Miri 「未曾開始」應該就是「當下即是」的意思。
昨天有看到寬能兄分享了這段視頻,很不錯,大家可以參考看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wJwxJjCDXE......
201411 开悟是个怎样的状态32185
Snmr Miri 等一下,我再用「法界論」的角度來談「三輪同圓」。
Snmr Miri 第一個圓:以「心物本有」故,這個「我」本來就在「本有」中「轉來轉去」。
第二個圓:「我」在轉來轉去中,找到了(回到)自己的本來(開悟),於是成就了「個人」的圓。
第三個圓:以個人的圓(見性)為基礎,然後以「活在當下」的方式與「法界」(眾生界)融為一體,趨向涅槃。也就是說,趨向「本來就是涅槃」的涅槃,於是這個「個人」成就了一個「法界大圓」。(註:第三個圓就是指…法輪常轉。)
Snmr Miri 職是之故,「法界論」會認為「個人的圓」(開悟)和「法界大圓」(覺行圓滿)還相差十萬八千里。
當然,這十萬八千里,其實也只是隔著一層薄膜而已。(如圖)
所以這一層薄膜…妙哉!
朱建仲 Snmr Miri
未曾開始 ! 不是用猜測的˙˙!
沒有開始 ? 何來當下˙˙˙˙˙。
任的 文字˙言說˙心緣 ! 都不是˙˙˙˙˙˙˙˙
Snmr Miri 那就用「本有」(本來如是存在)來解釋也無妨。
總覺得建仲兄說的是「覺」的某種狀態,而不是「法界實相」。
朱建仲 法界有體是 實相˙當顯
不可去 安有˙無 !
可知 此 ( 顯 ) 何來~?
法性不可同 (空性)並一來論 !
法性有體礙˙˙空性 無礙˙˙˙
朱建仲 若是要 安一法來定立 ?
此是 識流別異的起因 ~?
實相是不會有礙的˙˙˙!? 因為它不是思維結構能夠集結聚形~
朱建仲 只要有變異˙生滅的 ? 都不是 ( 實相 )
朱建仲 心物相應的至極˙! 只到 (性空) !!
此還不是 ( 空性 )。
因為還是在 ( 賴耶掌控˙管轄範圍內 ) 。
固! 蘊 未破盡˙˙˙˙˙
Snmr Miri ●法性有體礙˙˙空性 無礙˙˙˙
◎除了「心物本有」之外,「法性」怎麼會有「(實)體」呢?
◎「法界論」的看法是這樣:心物相應就是法,所以「相應」怎麼會有「體」呢?它就只是一種「理」或「法」而已,因而,「法」本身就沒有「實」體。更何況是「法性」。
●實相是不會有礙的˙˙˙!
◎建仲兄如果「覺得」有體就有礙的話,那你的實相不就有礙了?
◎從「覺」的角度來看,「覺」從來就「非心非物」,怎麼會有礙呢?
◎「覺」就是「般若」,而「般若」於「心物本有」處,絕不會被「本有」所礙。
◎所以,由上可知,建仲兄所說的實相…和我的看法不一樣。
●只要有變異˙生滅的 ?都不是 ( 實相 )
◎變異、生滅,應該也是「實相」之一。
◎其實,「覺」也是實相之一。空性,也是實相之一。還有…(略)
◎而這一切「之一」要全部統合起來,才是「法界論」所說的「實相」。
◎也就是…法界大圓覺海。
●心物相應的至極˙! 只到 (性空) !! ●在 ( 賴耶掌控˙管轄範圍內 )
◎心物相應的至極,就是法輪常轉。「常」就是一種「永恆」。這個「常」不是只有「空性」而已。
◎又,有關於阿賴耶識,我所懂的是「藏即賴耶識」,而不是「阿賴耶識只是污染識」而已。
◎以上如是略言!謝謝建仲兄賜教!
朱建仲 Snmr Miri 兄 !
依顯相論 ? 物質本來就有體˙˙˙˙˙?
否則˙! 你的頭撞石頭時 ? 何來證明疼痛˙˙˙˙!?
心無形無相˙˙! 才是無體˙˙˙˙˙!
做用功能˙! 不能稱之為 (體)~!
阿賴耶識˙! 只是個假名 !
因釋尊˙依眾生無所依據行持˙˙˙˙˙˙!
方便 ( 假名 ) !!
實證契入 ! 確實與 ( 識 )無關係˙˙˙˙˙˙!
朱建仲 集中精神在 ( 識 )? 確實能引聚˙蘊結˙˙˙˙!
所以我常說 ! 意識只是 法力而已˙˙˙˙˙˙!
朱建仲 觀金剛經˙ 燃燈佛所˙! 便非常清楚˙˙?
所證 ? 無有 ( 少法 ) 可得~。
朱建仲
朱建仲 若相是實有 ? 那便是 法塵影視分別˙˙˙˙˙˙˙! 一合妄相
朱建仲 有也是著˙˙! 無也是著˙˙!
也沒有一個有無的 ( 著 )!
能在˙有依能依處 ? 而能無能所依˙˙˙˙˙!!
那才是
朱建仲 如來藏 ! 不可牽涉到 無明(佛性用)~。方能五蘊皆空~
不可思議˙! ˙˙˙˙心功在此~
朱建仲 物質˙實相有沒有礙 ?
端看你是否˙功力是否˙已經能夠穿透牆壁˙˙˙˙˙˙˙˙。
張武雄 朱建仲
(有也是著˙˙! 無也是著˙˙!
也沒有一個有無的 ( 著 )!
能在˙有依能依處 ? 而能無能所依˙˙˙˙˙!!
那才是)
師兄,這裡是不是您說的,能覺而不取覺
朱建仲 思維的結構出來的軌跡˙˙˙?
即已經是個 結界˙˙˙˙!
人世間的 三維空間 ? 不代佛法 表 十法界˙實相的 實際˙˙˙˙˙
朱建仲
張武雄 朱建仲 師兄🙏
(若相是實有 ? 那便是 法塵影視分別˙˙˙˙˙˙˙! 一合妄相)
這裡是說外境實有,不是相啦
朱建仲 張武雄 小米應該是聽的懂 !
這之間的分隔領是非常˙細緻˙深密˙˙˙˙˙
朱建仲 依 如來藏 ( 實論 )?
實相無相˙˙˙!
外境實有 ? 只是幻有 ?
若 外境實有 ?
人類就不必死亡˙生滅來了~
朱建仲 性依相存而能有覺˙˙!
此性用只是佛性用 ? 時間到了 ! 還是滅與塵土˙˙˙
朱建仲 十法界 , 沒有一法 !
不是 生˙滅 法 ~
張武雄 朱建仲 有相就有法,有生滅,無相是不立一相ㄧ法,無不相是法爾如是覺
這樣的認知對嗎?
朱建仲 不可思議˙˙˙˙?
該還能夠拿什麼來 研究
張武雄 朱建仲 當研究之時,「我」便在其中,便有「界」
朱建仲 法都無法眼藏 ?
是需要 ( 覺 ) 什麼?
朱建仲 張武雄 對
朱建仲 空性 ! 不在意識˙覺知能夠攝受觸碰的到? 它無法察覺到˙˙˙˙˙˙
我已經開說 兩年多了
張武雄 朱建仲 可是研究時是過程,但要過河收橋對嗎?
朱建仲 沒有定法˙˙˙˙?
( 空性 ) 非覺知~?
它是 研究不出來的~
張武雄 朱建仲 師兄那我們說的空覺您是否以為我們執空了
朱建仲 顯相上的法學知識˙˙˙˙˙˙!
都是 層層 進展˙!˙˙˙˙
所以 釋迦牟尼佛 只有一個
朱建仲 沒空˙可空˙˙˙˙˙˙!
也沒有可有˙˙˙
自己 喝水 ? 溫度己知~
張武雄 朱建仲 了解,其實感受真的拿不出來,只能一路前進了😃
張武雄 朱建仲 感恩師兄🙏
張武雄 Snmr Miri 米粒兄,融通了嗎?
Snmr Miri 融通什麼?
我只能說,能理解建仲兄所說的,如此而已。
Snmr Miri ●心無形無相˙˙! 才是無體˙˙˙˙˙!
◎「法界論」的「體」是從「體→性→用→相」的理路來看的,因而,這部份的看法,我和建仲兄也有很大的差異。但無妨,能看懂就是。
◎其實,構成「物質」的四大,也是「無體」的。
◎至於「心」,由於「心不是物」,那麼以「不同」故,其實,必有各自的「體性用相」存在,然後我們才有辦法「描述」其各自的「體性」。註:「心」就是以「覺知」的方式存在,而「物」在「四大如來藏」的時候,就是以「能量波」的方式存在。
◎因而,建仲兄所說的「識引蘊集」,「蘊集」應該就是一種「能量的聚集」,然後……
然後,我們可以說,每個人事實上都有神通,因為只要「有識」自然能「集蘊」。然後產生「物界」的種種變化?
這種「識引蘊集」,從「法界論」的角度來說就是…心物相應。(註:「法界論」的「物」並不是單指「物質體」,而是廣泛指「物界」,包括「四大如來藏」。)
張武雄 Snmr Miri 您突然暫停,我在等您反芻,等很久,只好出聲請教
Snmr Miri 明天有客人要來,所以整理一下庭院,要不然,到處雜草叢生,客人會找不到進門的路……
剛泡完澡,還是很累,現在全身都是僵硬的,不曉得明天會怎樣?^^
張武雄 Snmr Miri 不用多說,休息就對了,晚安😴
Snmr Miri ●阿賴耶識˙! 只是個假名 !
◎能理解「假名」是用什麼角度來論說的……
◎其實,當「藏即賴耶識」的時候,「賴耶識」之內容是很深的。
◎但,不管怎麼深,若從「假名」的角度來看,那麼,唯假名故,暫時放下,無妨。
張武雄 仲師兄說的要很用心去咀嚼,但以法界論的心物本有來切入的話,就像帶公式一樣,稍微用力一點就可以融通
其實法界論是船啊,怎麼很多師兄都以為我們一直背著船呢🤔
Snmr Miri ●但以法界論的心物本有來切入的話,就像帶公式一樣,稍微用力一點就可以融通
◎以能貫通「法界大圓」裡的每個「點」故,只要能看懂法界論,就能了知一切法的來龍去脈,也能了知每個法門的貓匿,也能了知每一個人的圓是怎樣的圓,也能了知……,然後……(略)
◎反正知道自己的進路還很長,還需努力加油就是。唯,或可獨自享受在心頭,故不足為外人道也。
張武雄 Snmr Miri 朱建仲突然,我又想到,法界論的體性用相其實是一個立論的基礎概念,算是地基平台,不是執有一個體,所以有體 其實無礙,晚安各位師兄🙏
Snmr Miri ●也能了知每個法門的貓匿,
◎寫到這裡,趕快再記一下備忘,怕以後忘記,因為可以當做以後更多話題的題材……
◎任何一個有禪定功夫的人都可以在「法界大圓」中的任何一個「點」(尤其是在過半圓之後的點點點…),「創造」出一個法門來……
◎難怪在「N次元空間」,可以看到各種千奇百怪的法門……,妙哉!
Snmr Miri ●所以有體 其實無礙,
◎只要不被「物質體」的體…的那種觀念所束縛,那麼我們將可以看到這個「體」,會是怎樣的「本有(本來存在)」,而不是指「物質體的那種實體不變的恆常有」。
◎只要有彼此「不同」,必然就有各自的「體性用相」,如是!
Snmr Miri ●若相是實有 ? 那便是 法塵影視分別˙˙˙˙˙˙˙! 一合妄相
◎「法界論」並不避諱講「有」,因為,「實有」和「如如有」是有很大差別的。
◎以「如如有」故,法塵影事分別,也可以是…唯是一真…的「一真法界」。
◎要休息了,先按讚,等明天看看有沒有空,再過來……^^
Snmr Miri ●其實法界論是船啊,怎麼很多師兄都以為我們一直背著船呢
◎哈哈哈~~~~,妙哉!所以先且獨自享受在心頭囉!^^
張武雄 樊小乖兄弟來逛
Snmr Miri ●難怪在「N次元空間」,可以看到各種千奇百怪的法門……
◎因此,我們也可以在這個「人世間」,看到很多「再來人」…用很奇怪的思路自成他的一套邏輯,然後來演說他的法。(註:有人稱這種法為「附佛外道」,而這種人多少也都有他們的「神通妙境」。)。
◎他們說的,不是沒有理,而是非常有他們自己的理。
◎別人的示現,已經告訴我們,在「法界大圓」的進路中,事實上,已經有很多「求出無期的誤區」…要來讓我們跨越 。
◎而,不落入這些「誤區」的最大保障就是…「空大如來藏」。
◎簡單的說,只要我們還沒有証入「空大如來藏」,前麼在「空大」之前,我們隨時都會因為自己的一個小小念頭,甚至是「塵沙惑」,都會落入這個「誤區」裡面……
◎或者說…,這個「誤區」就是被我們所「創造」出來的。……(略)
◎總之,妙哉!光「空大」就很難被我們親証了,更何況是「覺行圓滿」…? 因此,以不可思議故,渺小如我者,只能讚嘆而已!妙哉!
朱建仲 沒有錯 ! 佛法本來就沒有道理˙˙˙˙˙!!
還會在 識流別異的˙˙˙˙?
無非是 妄想症 罷了~
朱建仲 執有所知˙˙? 而無知所障的?
那個才是 行者最可怕的事情˙˙˙˙˙˙。
不可思議˙! 只是個指月之手˙˙˙˙˙˙
因為到達了不可思議 ? 所得證的 ? 還是 ( 無明 )而已
朱建仲 需破 ( 賴耶管轄範圍 )!
突破的那個˙˙? 才是 九次地定之外~
朱建仲 不在你的 意識覺知內~
張武雄 朱建仲 能證的,能說的皆是,有「能」就有「所」,懂了🙏
朱建仲 沒錯˙˙˙˙?
功夫道位˙˙˙!
自然 ( 空 ) 在能所裡˙有而無有˙˙˙˙˙!
就我常說的
我法 無實無虛˙˙˙出而無界 ! 收而無得~
法無定法~
朱建仲 佛性用
Snmr Miri 哈哈~~,建仲兄還是習慣性的用問號。我看你的文,都還要自己再轉一下,要不然,一不小心就會錯解你不是疑問的「疑問句」…^^
重點,真的是在「空大如來藏」!
空大如來藏,不可思議,也真的無法說,只要一說就落入「能所」的意識裡面,所以,妙哉!
朱建仲 沒有定法˙˙˙!
假設也是妄作
朱建仲 我也常說 ?沒空可空˙˙˙˙˙?
朱建仲
朱建仲 我的回覆˙˙˙?
有一定法可 執嗎~?
請 指教 ?
張武雄 我一直覺得您們兩位都是在說同一個狀態👍
朱建仲 真正的去不可思議˙˙˙?
就沒有什麼 空不空的問題˙
沒有 任一能˙所 執
朱建仲 我所強調的是 !
不可 識流別異去解˙佛法
朱建仲
張武雄 朱建仲 師兄,米粒兄說您的標點符號使用時機異於常人啦
朱建仲 我本來就不喜歡用文字 ?
文字無法解透 實際
朱建仲 真入的人˙˙一聞千知 !
不需在解釋 ! 因為沒有不一樣的
張武雄 朱建仲 嗯,只是後學如我的文學造詣不好,就得妄加揣測您的文意了
朱建仲 我去忙了˙˙
張武雄 朱建仲 🙏
Snmr Miri 沒問題啦!就只是那個「問號」的問題而已!
《轉貼》
張武雄: 朱建仲 師兄,米粒兄說您的標點符號使用時機異於常人啦
朱建仲: 我本來就不喜歡用文字 ?
Snmr Miri ●我所強調的是 ! 不可 識流別異去解˙佛法
◎應該不是「不可」的問題,因為…非其質不足以成其器。沒有三兩三的人,硬要他挑四兩四的重擔,那太強人所難了。
因而,只要知其程度到哪裡,然後適時的點撥一二,我想這樣就可以,其他的就儘量隨緣囉!
張武雄 謹記在心🙏
鄭來也 遊子以前說見到依他起性會認為自己瘋了不是嗎?
Snmr Miri 這裡的「見」是指「覺」的意思。也就是「確認」的意思,是為了配合「見性」而說的。
鄭來也 那遊子以前為何說見到那個東西瘋了,所以孔子說隨心所慾不越距
Snmr Miri 忘了以前說什麼,來也兄要把「原意」找出來,我才可以確認。
我為什麼會說「見到那個東西瘋了」?又為什麼會說「孔子說隨心慾不越距」,我想這面的義理應該很有意思才是。
鄭來也 我也忘了,可能在亂話漫畫一書上吧?
鄭來也 跟依他起性有關
Snmr Miri 等以後找到的時候再說,這樣無法釐清出什麼名堂來。
鄭來也 算了不重要隨便說的!但這圖很精準妥當
Snmr Miri 有點想起來了,如果是「亂話漫畫」這本書上所說的話,那應該是在講「起心動念」,而不是「依他起性」。
然後,當一個人有能力深入的返觀到「起心動念 無不是業 無不是罪」的時候,那真的是會痛哭流涕的,就像密勒日巴尊者一樣。
鄭來也 對!對!對!紅豆綠豆的故事
王允鉉 不妙如何妙哉?
Snmr Miri 如何不妙???
讚 · 回覆 · 1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