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昨天下午7:01(2020.05.22)
《張飛也會說佛法》
能當下即「是」的人,其心量是一種不可言說的「圓」,然後,將有能力於一切「妄(錯)」處…成就不可言說的「一真」!以一切法皆「法爾如是」故!
妙哉!感動!
Snmr Miri 你說的都對,除非你捏住了我的鼻子!
鄭來也
張武雄
Snmr Miri 《轉貼》
張武雄: Snmr Miri 昨天太忙,忘記恭賀米粒兄又長了一歲
遲來的祝福 生日快樂🎉
Snmr Miri:剛剛睡醒,結果發覺又賺了一年……
這兩天很累,不曉得在累什麼,一直想睡……
想起了宰我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張武雄: Snmr Miri 最後面「於予與何誅」不懂😄
Snmr Miri: 《轉貼》這個典故發生在宰予求學初期:這一天孔子在給學生們上課,發現宰予沒來,就讓人去找他,結果發現他還在宿舍里睡懶覺呢!孔子知道了就很生氣,因為古人認為人應該根據太陽的起落來調整自己的作息時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時間短暫,應該努力學習和工作,白天睡懶覺就是愚蠢和懶惰的表現。所以孔子才罵他說:「腐朽的木頭不能雕刻;糞土之牆不能粉刷。」像你這樣不爭氣的學生,我還有什麼好要求好責備的呢!
Snmr Miri: 還有另一種不同版本的解釋,是這樣《轉貼》:
……
看到這裡,似乎孔子他的震怒也就不難理解了。於是,很多人就由此得出一句出自聖賢之口的辱人之言,斷章取義,遺落了後面半句話:「於予與何誅?」這句的意思是「對宰予,我還能責備什麼呢?」
由此可見,孔子其實是在拄杖嘆息。原來,宰予雖然是一塊學習的好料子,而且勤奮上進,頗入孔子法眼,但是天不作美,他的身體卻十分的虛弱,時常生病。孔子不是在嘆息宰於做為讀書人白天睡大覺的表面現象,而是在感嘆宰予身體狀態之差,承受不起他奮起學習的決心。他是為學生的身體擔心啊!
張武雄: Snmr Miri 原來我們總是遺落最重要的😳
Snmr Miri: 孔子是聖人,怎麼會沒有同理心的慈悲呢?若只是那麼的擇「善」固執,那就不能算是聖人了。
更何況宰我是孔子72名入室弟子之一,他豈會是一個懶惰而不思精進的學生。
張武雄: Snmr Miri 看事知理,往上推敲,迎刃而解,不攻自破👍
您這輩子應該不會老人癡呆了😄
注意土石流哦
Snmr Miri: 「法界論」就有這種「圓」的功效,然後能當下即…「是」…一切,廣納接受而無礙。至於一些「正義魔人」則很容易因著於他們自以為的「善」法,然後到處破邪顯正……
Snmr Miri: 能當下即「是」的人,其心量是一種不可言說的「圓」,然後,將有能力於一切「妄(錯)」處…成就不可言說的「一真」!以一切法皆「法爾如是」故!
妙哉!感動!
張武雄: Snmr Miri 圓,包含一切,我認為中道也是一種假設,只是要您不偏執於任一方,不取善,不取惡,其實是一種含括的意思
Snmr Miri: 中道也是一種圓(能了知兩端而無礙),否則,只站在蹺蹺板的中間,那就不能算是中道了!
Snmr Miri 在「法爾如是」之中…一切法莫不如是。
Snmr Miri 所謂的「不是」,也只是我們「主觀」的一種看法而已。
Snmr Miri 因此,只要我們的念頭裡面有「不如是」,那也正說明了,我們就已經有了怎樣的…我執!
或者更深入的說,我們就已經把自己的「潛意識」,或「俱深我法二執」給顯現了出來……
Snmr Miri 「不(否定)」,讓我們在「法爾如是」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自己的心性。因而,這種起心動念,不必等明眼人來鞭策指導、或引蛇出洞,我們自己都要有辦法如觀掌中珍才可以。
Snmr Miri 看得懂這種「掌中珍」的人,比較容易如實且如理的見到「空性」吧?因為,我們的一些「看法」,打從無始劫以來,可以說就是一種「業識」。唯,以「業識」故,已經讓我們在「起心動念」的時候…無不是業、無不是罪。
或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在真正「空性」的地方…其實是容不得「一絲絲雜染有」的,於是…對業識的返觀…是否如掌中珍,我想這也是我們必須要努力的方向。因此,只要我們的「雜染有」越少,自然的,我們的「心性」就越能趨近於「空性」。
Snmr Miri 能証入「空性」的人,再來就要有能力「肯定」一切有!否則水清無魚,也不見得就是正道。
註:這個「肯定」也正是邁向「一真法界」的必然性德。然後,也才有能力邁入更廣大的「法爾如是」的不可思議祕境!(略)
Snmr Miri 在我們還沒有能力「法爾如是」之前,在「無不是」法爾如是的「一真法界」之前,我們就必須先懂得什麼是「能夠離苦得樂的法爾如是」才可以,然後,我們才不會在「法爾不如是(苦的行為)」中,強以為就是「法爾如是」!
Snmr Miri 所謂的「法爾如是」,簡單的說就是…「如是因 如是果」。
因此,在我們還沒有離苦解脫之際,「如是因如是果」就是我們當下必須要了解的「法爾如是」。
先懂得這種「如是因如是果的法爾如是」,我們就有辦法懂得「苦因」…進而知道怎麼「離苦」。
有了「解脫而離苦」的功夫之後,我們才有「百花叢裡過 片葉不沾身」的能力,然後也才有「不沾身」的能力…來接納更廣大的「妄就是真」會是怎樣的「法爾如是」。
讚 · 回覆 · 13小時
Snmr Miri 在這種說法裡面,我們要如何看到其中的「是」呢?耐人尋味啊!
《轉貼》自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635621683410958/permalink/2372623786377407/
Julius Young: ●真心即是阿賴耶識(如來藏)乃萬法之根源也!萬法含概三界器世間(山河大地),根身(諸有情色身)....等。
舉經論為佐證 :
●《楞嚴經》: 【如來藏妙真如性中,[大種性自性]變生了虛空中四大物質種子!故言 : 交妄發生遞相為種,以是因緣,世界相續。】
●《華嚴經》覺林菩薩偈 :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是知三界唯一心,心有大力世界生,自在能為變化生】。
●《六祖壇經》: 【自性能生萬法】。
■即如來藏含藏七種性自性之 [ 大種性自性] 功能,能持四大能造色,俱有 [ 共相種子 ] 及 [ 非共相種子 ]。
●《佛地經論》:【隨有情業種增上力故,阿賴耶識【共相種子】變生種種共相資具,為令有情廣大受用】。
●《優婆塞戒經》:【若有風雲(共相種子)為持大水,阿修羅宮,大地,大山,餓鬼,地獄,四天王處,乃至他化自在天處,悉因眾生十業道故】。
●《成唯識論》:【 阿賴耶識因緣力故,自體生時,[內變為種及根身],[外變為器],即以所變所緣行相仗之而得起故,各各有情之阿賴耶識所變現,現在與過去之有根身...】。
●故由上簡益舉經論得知,阿賴耶識(如來藏),含藏大種性自性功能[非共相種子]乃生根身(有情各自五蘊身)及[共相種子]器世間也!
Snmr Miri 如果我們能了知「識」「法」的真實義,那我們就不會被…自己對「阿賴耶識」和「萬法」的《知見》…所縛,然後,能洞見其法爾如「是」。
也能以包容的心態來看到每個人…原來都有「自己的看法」,然後「如是」於其中!
Snmr Miri ●真心即是阿賴耶識(如來藏)乃萬法之根源也!萬法含概三界器世間(山河大地),根身(諸有情色身)....等。
◎也或許我會有同樣的看法,甚至是一樣的說法……
◎但是這裡面的「內容」卻也有可能是千差萬別啊!甚至於…於深妙之處…有可能會變成是「完全對立」的不同看法……
◎所以,這裡面的「內容」,又豈是「說了便是那個人的語義」呢?其甚深處之「轉折」,真是妙哉!也真不是依文解義者就能如此知曉的啊!……
讚 · 回覆 · 1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