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2020.9.21. 上午6:44  · 
我們也可以從「法界論」的「心物相應」看到很多佛法的基本架構,然後更深入的了解「佛法」內容。

法界論與三法印的關係.jpg

Snmr Miri
以「心物相應」故,從三法印中我們可以知道「諸法」就是一種「心物相應」,「無我」就是「心物不相應」時的一種覺受。所以說,「諸法無我(無生)」就是「諸有為法」在不相應時的本質狀態。
於是,當「心物相應」時,我們可以知道「相應」即是「行」,也知道…我們是怎樣偏向「物(現象界)」的內容在論「無常」。(註:事實上,意識心也是無常,念起念滅故。)
當「心物不相應」時,我們也可以知道「不相應」即是「寂靜」,也知道…我們是怎樣偏向「心(真如界)」的」內容在論「涅槃」。(事實上,物的本質,也是寂靜涅槃,四大如來藏故。)

Snmr Miri
當然,我們也可以很簡單的直接說:
一切法的本質就是「諸法無我」(法無生)。
唯,亦以「諸法」故,諸行無常。
亦以「無我」故,寂靜涅槃。

Snmr Miri
於「諸法」處,我們一定要知道「心物相應」才可以,否則,我們很容易因「諸法無我」而空掉一切法,然後就可能會很不小心的落入了「性空唯名」的誤區,或落入「真常唯心」的誤區,或落入「虛妄唯識」的誤區……。
Snmr Miri
我不是說「性空唯名」、「真常唯心」、「虛妄唯識」是錯誤的,而是說…我們可能就會因「諸法皆空」而不小心的錯解了「性空唯名」、「真常唯心」、「虛妄唯識」的真實義,然後自己就在自己錯解的誤區中…還擎著「性空唯名」、「真常唯心」、「虛妄唯識」的大旗…撥亂反正。
Snmr Miri
所以,這幅「三法印」的圖,也或許會因「心物相應」而讓我們能更深入的了解「三法印」的內容,然後也可以幫助我們更了解…「心」「物」會是怎樣的「本有」。
Snmr Miri
底下的各種圖示,亦復如是,如果我們能看到「心物相應」的話………
Snmr Miri
「貪瞋痴」本身就是一種「心物相應」,而「貪」則偏重於「物」,「痴」則偏重於「心」……
法界論與三毒的關係.jpg
法界論與三惑的關係.jpg
26週
Snmr Miri
這裡的「塵沙惑」和「無明惑」可能要調換過來…才更合理。
Snmr Miri(於2021.3..29)
已修正為:
法界論與三惑的關係.jpg

張武雄  Snmr Miri
Snmr Miri
武雄兄,真的很厲害,這樣隱密的地方也被你找到。
因為「心」的覺路是這樣的:無明→塵沙惑→見思惑。
所以,「見思惑」就是指對「物(外境)」的理解(其重點在「外境」),「塵沙惑」則屬「心物相應」時「對自身緣影」的理解(其重點在自身的妄識),「無明惑」則屬「心」本身早已存在的那個「妄為明覺」……
以前,不知哪根筋沒對上,然後就錯畫了。^^
 

法界論與三種佈施.jpg

法界論與三種念佛.jpg

法界論與三種相續.jpg

法界論與三種苦的關係.jpg

法界論與三種悟的關係.jpg

法界論與三種智的關係A.jpg

法界論與三種智的關係B.jpg

法界論與三種智的關係C.jpg

法界論與三種發心.jpg

法界論與三種慈悲.jpg

法界論與三德的關係.jpg

Snmr Miri
法身德是般若德、解脫德二者的總和。
Snmr Miri
《轉貼》
「法身德」:「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證得最清淨法界。

Snmr Miri
其它,尚有甚多,亦可回過頭去查看前幾天所發表的各種圖示……
然後,我們將會發現:一切「法」從來就不離「心物本有」!
Snmr Miri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用「心物本有」的基本內容…來仔細體會「佛法」,那我們將會感受到很紮實而雋永的…法界實相!
 · 回覆 · 1天 
  26週
Ben Lo

Snmr Miri 心大,物大,空大。
請問:
心大的體性為何?相用為何?
物大的體性為何?相用為何?
空大的體性為何?相用為何?
Snmr Miri
「法界論」是用「體→性→用→相」的邏輯來論的,這和一般傳統「體→相→用」的理路不太一樣。
由於,你的問題太龐雜了,無法一下子說太多……
因此,先說一下「法界論」的基本內容,那就是「虛空本空 心物本有」。而「心」「物」都有自己的「體→性→用→相」的內容。
至於「虛空」,那就是什麼都沒有,故其體是空,其性是空,其用是空,其相是空。
因此,在「法界論」裡面,「虛空」的用處…就只是當做「心物相應」的舞台而已。然後,以一切都「沒有」故,於是可以很如實的襯托出「心物相應」的一切現象(即法界)來。
Snmr Miri
至於「空大」,則有好幾個層次的內容,同時也要配合《楞嚴經》的「空大如來藏」來解說,才會比較清楚……
註:有關「空大」的說法,我來找一下以前的文章……
Ben Lo

Snmr Miri 可以先講心大。
覺與智的差別?
覺是體?智是性用?
心大的體,是本覺?(本具能覺)
心大的性,是?
Ben Lo

Snmr Miri 性是指,心體具有的功能性?
Snmr Miri
以前的文章太雜亂無章了,不易找到適合的內容……
那就先說「心大」就好。 ^^
心之「體」,如Ben Lo兄所說。
至於「性」,簡單的說,就是具有「依他起性」,也就是說,此「心體」具有能與一切「此心之外的一切外境起相應」的這個「性」。
然後,就能起作「用」了,有了作用之後,就有了「此心的看法」,而這個「看法」就是「心相」。
Snmr Miri
●性是指,心體具有的功能性?
◎「性」有各種解釋。一般若是指「真如本性」的話,那可能就是指「心體」。
◎但,若從「體→性→用→相」的角度來看,這裡的「性」就是指…『具有』……性,也就是指…功能「性」的意思。
Ben Lo

Snmr Miri 心體具有的能力,稱為性,這個能力,是能與一切外境相應,隨緣而起作用,藉用成相。
這樣理解如何?
Snmr Miri
如是!讚!
Ben Lo

Snmr Miri 那這個運用的智慧,是指道種智?或是指根本智、後得智?
Snmr Miri
隨外境之緣而作用之後…回饋給自己的這個「覺知」,就是所謂的「根本智」。也就是一般我們所說的「佛性」。
至於「道種智」或「後得智」,那則是經過「根本智」起作用之後…的另一種「覺悟」了。
Snmr Miri
通常,「心」依他而起的作用,這就是一種「覺(覺知)」。
但經過個人妄識執見所分別執取的,我們稱之為「知見」。但經過覺悟所悟的「善分別」,我們則稱之為「智見」,也就是所謂的「智慧」或「般若」。
Ben Lo

Snmr Miri 根本智(佛性,本覺?)就是心體?或是該說心體之性?
Snmr Miri
這個就沒有必要分得那麼清楚了,因為完全看各人如何演繹…
也就是說,這個「根本智(佛性)」,既可以是「體」,也可以是「性」,也可以是「用」,也可以是「相」。以「體性用相」一如故。
Ben Lo

Snmr Miri 感謝解說。
Snmr Miri
不客氣。明天我會順便畫一幅「虛空與空大的差別」圖,到時候,若有問題,我們可以再討論,謝謝您!
 · 回覆 · 分享 · 1 分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