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2020.10月13日上午6:05  · 
從「個人的心識法界」的這個角度來看,或許可以看到…我們這個「心識」到底是怎麼「識」的……

個人的心識法界.jpg


Snmr Miri
然後,可以知道,原來「阿賴耶識」到底是在說什麼「識」。
Snmr Miri
註:心物相應就是法,這是從「法」的角度來看的。
同樣的,心物相應就是識,這是從「識」的角度來看的。
另外,心物相應就是覺,這是從「覺」的角度來看的。
心物相應就是智,這是從「轉識成智」之後的角度來看的。
「法」、「識」、「覺」、「智」,除了「法」有點比較偏向中性之外,但事實上,它們都是偏向「心」的角度來論一切「法」的。

Snmr Miri
●它們都是偏向「心」的角度來論一切「法」的。
◎職是之故,佛學老參們都只看到了「心」而忽略了「心物相應」,於是就錯過了「物」之於「心」是多麼重要的事實,甚至錯過了「物性本自涅槃」的實相,竟很「偏心」的想把物給「虛幻」掉,然後去找他的「真心」。
哈,如此昧著良心的人,怎麼可能找到真心呢?
Snmr Miri
註:那種不安好心的人,大概會找到「心能生物」或「能生虛妄」的那個「心」吧?
然後,他們會說:要那樣才是真心!
或說:就是那個「不生」的心,才是真心!
Snmr Miri
當我們認為石頭能生小魚的時候,再怎麼去找一個不生小魚的石頭,那也不是真正的石頭。
我的意思是說,當我們觀念錯誤的時候,我們將無法從「起心動念」的地方「直觀」自己的「真心」,然後如實洞見「一切世間諸所有物 咸是菩提妙明元心」。
因為,其最大的能耐,也只能把「被心生出來的一切世間諸所有物」也當做就是「真心的一部份」來看待,如此而已。
Snmr Miri
他無法確定「心就是心 物就是物」,也無法確定「心物相應」,只能在「法、識、覺、智」裡面,用其所謂的「一元法」來含糊其詞。

Snmr Miri
瞭解「物本自涅槃」之後,我們就不會被個人所創造出來的「有為法」…因「諸法空相」…而被空所空。也不會因「唯識所變」…而被識所識。(註:被頑空所頑,被虛妄所妄。)
Snmr Miri
也或許,我們可以從「華藏莊嚴世界海」中看到…空不是空、虛妄不是虛妄。
我的意思是說,我們將可以看到,「空」是怎樣的「如如有」,「虛妄」就是怎樣的「千變萬化」……。
Snmr Miri
我們都是用這個「識」來看這個法界的。沒有「識」就不成「法界」。因此我們也可以說,只要「起心動念」,那我們就已經在「識」裡面了。
問題是,沒有「起心動念」,我們能「覺」嗎?
或者是,「覺」是不是就是一種「起心動念」?

Snmr Miri
職是之故,我們會在「起心動念」的地方說,那是污染、那是清淨,於是我們說「污染識」和「清淨識」。
我們也會在「覺」的地方說…「能所雙泯」,然後我們於「能所」時說…那是「見聞覺知」,於「雙泯」時說…那是「直覺(直觀)」
Snmr Miri
所以,重點不是在「起心動念」,也不是在「覺」,而是在…我們有沒有能力「空識」或「空覺」……然後証入法界「真空觀門」。
Snmr Miri
主貼文的圖和前兩天po的這幅比較,其論述的角度正好相反,但其「銅牆鐵壁的塵沙惑」之內容卻是一樣的。
是的,如果我們懂得如何向「塵沙惑」下功夫,就會知道那是怎樣的一道「銅牆鐵壁」,除非我們還是一個「不知如何返聞自性」的人。
如幻的妄識執見.jpg
Snmr Miri
銅牆鐵壁,就在我們的「業習」裡面,也在我們的「塵沙惑」之中,更可能就是在那「無明」的當下……
Snmr Miri
●「銅牆鐵壁」更可能就是在那「無明」的當下……
◎這是指,就在法爾如是「依他起」的那個當下…就已經是「無明」了……。
◎或者說,就在當下「依他起」的那個法爾如是,就已經是一種「無明」……
◎或者說,雖然是法爾如是的「依他起」,但這個「依他起」的一切法…就已經在「無明」之中了……
◎但,也就是因為如此,「無明」在「轉識成智」的時候,才有辦法於「無明」的當下「即是無無明」。
◎這個「轉識成智」的「轉」,這個「無明即無無明」的「即」,甚易也甚難。易,可如反掌折枝;難,就如銅牆鐵壁囉!
 · 回覆 · 2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