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2021.3月19日上午6:06  · 
「心」…從來都是「當下覺」的。
因而,必須以「物界」的緣起緣滅…來當錨定物,才有「時空」的概念。否則,「心覺」本身就是…無過去、現在、未來……
職是之故,「能當下覺的心」對「三世」的看法,就有了兩種角度……

對三世的兩種看法.jpg

Snmr Miri
●必須以「物界」的緣起緣滅…來當錨定物,才有「時空」的概念。
◎只是,這個「心」,若是一直隨「物界的緣起緣滅」而緣起緣滅,那就有了所謂的「生死輪迴」。
◎相反的,「心」若沒有「物界的生滅變化」來錨定時空,那麼…將無法確定什麼是「現量」!以無「過去、現在、未來之三心」故,以無「三際」可對照故!於是……
◎於是……,以隨處皆可以是「現量」故,心的「當下覺」將有如「遊魂」一般……
◎所以,「緣起緣滅的物界」…其實就是給「當下覺的心」一個很好的的錨定物!然後,我們才能了知「當下的現量」…是什麼!

Snmr Miri
只要我們有辦法「識色相離」的不再留戀於「色界」,那麼就可以進一步的「心物不相應」,然後,以「法空」的方式來「當下覺」……
「諸法皆空」的當下覺就是…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就是…對外境無所覺之後,也就是「空覺」之後…的一種「空然覺受」,於是此「心」處於「唯覺」的狀態……。
以「唯覺(空覺、真覺)」故,此「三心」根本不可得。
Snmr Miri
以「空覺」故,以「空然覺照」故,以「無處不是覺」故,於是,能「當下」覺一切「現量」的變化,然後……「唯覺」是論。
鄭來也
Snmr Miri

唯,如來法身,以「心物合一」故,以盡虛空、遍法界故,於是,此「覺」能於一切時空的當下「無所不覺」,於是……(略)
Snmr Miri
心只能當下覺→心唯覺→心就是覺→心能覺一切→無所不覺→「無所不覺」也只是「當下覺」。妙哉!
唯,以「唯覺」故,因此,我們也可以這麼說,若沒有經過「物界生滅變化」的淬煉,和經過「識色相緣的生死輪迴」,那麼…此「覺」是無法變成「般若智慧」的。
所以,這「般若智慧」裡面所含藏的「物義」甚深、甚深、極甚深,我們豈可以只用「唯心(清淨無染)」來當做「法界實相」之究竟乎?
Snmr Miri
註:「唯心」法門是用在「解脫」的証上,因為,唯有「唯心」…才有辦法確定「識色相離」和「心物不相應」而得解脫。

김일남
Snmr Miri 何谓心呢?
Yau Vivian

能色受想行識的即是心
王炜翔
김일남 心即佛,佛即心,心佛不二,即心即佛,非心非佛...!
如果还不明白,自己好好参悟一下...
王炜翔
Snmr Miri 「般若智慧里面所含藏的「物义」甚深、甚深、极甚深,非常赞叹这句话的描述,未破我、法二执,很难明白极甚深义理,这就如语言道尽,心行处灭,为证方知...,希望前辈能慈悲众生进一步用方便法向大家深入说明解释一下!🙏🙏🙏
Yau Vivian

沒有內容的心佛說
王炜翔
Yau Vivian 无门之门,无说之说,这就是摩诃般若...
Yau Vivian

是啊!那什麼都不說,大家都是佛了?
 · 回覆 · 分享 · 3天
Yau Vivian

佛陀來這個世界是多餘的?
 · 回覆 · 分享 · 3天
王炜翔
Yau Vivian 众生本来就具足一切,皆具有佛性...
 · 回覆 · 分享 · 3天
Yau Vivian

有佛性就等於是佛了?
 · 回覆 · 分享 · 3天
王炜翔
Yau Vivian 引用《金刚经》里面一句话,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 回覆 · 分享 · 3天
Yau Vivian

心就是佛還要看什麼經典?
 · 回覆 · 分享 · 3天
Yau Vivian

你沒有心嗎?
 · 回覆 · 分享 · 3天
王炜翔
Yau Vivian 各人生死,各人了...
 · 回覆 · 分享 · 3天
Yau Vivian

所以你的談話完全沒有內容的,都是在背書而已
 · 回覆 · 分享 · 3天
王炜翔
Yau Vivian 彻悟心物相应和心物不相应就不用看佛经了,佛经只不过是指月的工具...
个人只是发表一下看法,如有不相应,合掌令欢喜!!
 · 回覆 · 分享 · 3天 · 已編輯
Yau Vivian

是啊!但是你沒有開悟
 · 回覆 · 分享 · 3天
Yau Vivian

開悟的人不會談沒有內容的話
 · 回覆 · 分享 · 3天
Yau Vivian

你只知道心即是佛,卻說不出心佛的內容,就表示你沒有體悟心佛是什麼
 · 回覆 · 分享 · 3天
王炜翔
Yau Vivian 那就请前辈向晚辈指点迷津了,晚辈愚钝请多多包涵...
 · 回覆 · 分享 · 3天
Yau Vivian

自己領悟的才是自己的
 · 回覆 · 分享 · 3天
王炜翔
Yau Vivian 这岂不是成了口头禅了吗?引用你所讲的话“你只知道心即是佛,卻說不出心佛的內容,就表示你沒有體悟心佛是什麼”...
 · 回覆 · 分享 · 3天
Yau Vivian

我前面已經說完了心是什麼
 · 回覆 · 分享 · 3天
Yau Vivian

你是眼睛有問題嗎?
 · 回覆 · 分享 · 3天
王炜翔
“能色受想行識的即是心”,请问这是什么心呢?真心是有能所呢?还是离能所呢?我眼睛是有问题,不过「心」没有问题...
 · 回覆 · 分享 · 3天
Yau Vivian

所以,愚癡的人,只會一直問不會去體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難道神秀大秀才會不知道?為何衣缽會被慧能領走?
 · 回覆 · 分享 · 3天
王炜翔
Yau Vivian 好像你也在引用经典喔!愚痴也是众生,难道前辈不是众生而是菩萨吗?菩萨不更应该慈悲为怀...
 · 回覆 · 分享 · 3天 · 已編輯
王炜翔
在凡不减,在圣不增...
 · 回覆 · 分享 · 3天
Yau Vivian

引用只是讓人明白,不是在賣弄經典,自己有自己的領悟根本無需引用經典,問題是誰信?
 · 回覆 · 分享 · 3天
王炜翔
Yau Vivian 心有所住,则为非住...
 · 回覆 · 分享 · 3天
Yau Vivian

你成佛了?還是只不過是鸚鵡學舌?
 · 回覆 · 分享 · 3天
Yau Vivian

心有所住那?
 · 回覆 · 分享 · 3天
王炜翔
不好意思,打扰了!请自便...
 · 回覆 · 分享 · 3天
Yau Vivian

沒料了?
 · 回覆 · 分享 · 3天
Yau Vivian

沒有體悟的就只能逃跑
 · 回覆 · 分享 · 3天
Yau Vivian

因為再問下去你的餡都全都露出了
 · 回覆 · 分享 · 3天
Yau Vivian

怕丟臉就逃跑吧,不送了
 · 回覆 · 分享 · 3天
王炜翔
当遇到一些世智辩聪的人士,作为修行者只能拱手相让,大家应该明白佛法是甚深、极甚深的,义理不是可以通过世间智可以辩出来的,如果可以辩出来就不需要解、行和证了!
无休止的争辩只会成为口舌之争,对于法义的理解和提升没有丝毫的帮助和好处,所有言说皆是戏论...
 · 回覆 · 分享 · 3天 · 已編輯
Yau Vivian

佛陀前那裡來的佛法
 · 回覆 · 分享 · 2天
Yau Vivian

佛陀靠佛法成佛的?
 · 回覆 · 分享 · 2天
Yau Vivian

書呆子就是書呆子
 · 回覆 · 分享 · 2天
公開回覆……

Snmr Miri
●何谓心呢?
◎簡而言之,「心」就是「覺」,更詳細言之,就是「能覺」。
◎「心」就是以「覺(覺知)」的方式存在,本來就不是「物」,但又不是「虛空」,因而又被稱之為「真空妙有」,唯以…故,於「法界論」則稱之為「本有」。
◎若從「體性用相」的內容來剖析這個「心」,那麼「如來藏心」就是「心之體」,其「能覺」就是「心之性」,「能覺一切心外之境」就是「心之用」,一切「被心所覺」就是「心之相」。
◎從「能」「所」相對應之處,我們可以看到「心」的一切「用→相」的內容。從「能所雙泯」之處,我們可以看到「心之體性」的本來面目。
◎因此,這個「心」若從「唯覺」的角度來看,到底是要「妄覺」?還是「執覺」?還是「空覺」?還是「真覺」?還是「圓覺」?說真的,就看我們各人的能耐是如何了!

王炜翔
Snmr Miri 我对「心之體性」的本來面目解证——空寂灵明,清清净净,无生无灭,无垢无离垢,无增无减!

Snmr Miri
「法界論」這本書對「心」的解釋是這樣的:
一般來說,「心」就是指我們這個「能知能覺」的心識,但由於無形、無象、無物,就只能用「覺知」的方式存在,以致於我們無法很明確的了解「心」是什麼。也因此,如何「識得本心」就變成了我們很重要的一個課題。
什麼是「心」?從「心、物」是法界兩大主角的角度來看,只要不屬於「物界」的範疇,那就是「心」了。唯以「心不是物」故,因此就算是用最精密的科學儀器也無法檢測出「心」是如何存在的。以儀器本身就是「物」故。因此,若想要測心,就只有依靠「心物相應」的現象,才能判斷出心緒的一些活動狀態來。
因而,對於本來存在的「心」,在日常生活中的我們也只能依最原始的「覺知」來自我確認,或「以心印心」的方式來確認「我心」和「我心之外」的一切「心」,他們都是存在的。只是這個「存在」,到底是怎樣的存在,真的很讓人傷腦筋就是了!
.
註:「法界論」就是用「體性用相」的理趣來論這個心的,因而我們將可以從「心體、心性、心用、心相」的理路,很清楚的知道「心」原來是怎樣的心。
未提供相片說明。
Snmr Miri
●從「心、物」是法界兩大主角的角度來看,只要不屬於「物」的範疇,那就是「心」了。
◎以「心、物」就是法界兩大主角故,同樣的,我們也可以這樣說:只要不屬於「心」的範疇,那就是「物」了。
◎也就是說,在整個虛空裡面,除了「心」、「物」,和「心物相應」後之一切現象之外,再也沒有其它東西可以存在。因此,「法界論」才說「心物本有」。
◎也就是說,「心、物」若不是「本有」,那麼「法界」之一切…都將只是子虛烏有而已。因為,已經沒有任何其它的東西可以存在,或有其它任何的存在可以被我們所認識。

 · 回覆 · 分享 · 3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