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2022.6.21....上午5:59
用「法界論」的角度…略解《楞嚴經》這段經文:
●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輪,執持世界。
◎◎「覺明空昧」:就是指「心」處在「妄為明覺」時的…那種「覺明」狀態。也就是說,在無始之時,「心物法爾如是相應」時的…那種「晦昧」而混沌的狀態。
◎◎「相待成搖」:就是在描述「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的「相應」,以「相應」故,然後「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就「相待成搖」了。
◎◎「覺明空昧 相待成搖」:就是說,這個「妄為明覺」在「空昧」中…與「如來藏物」相應,於是,就在這種「相應(搖)」中…寂靜的「如來藏物」就起了「風(動)」的變化。(註:也可以解釋為:本來在「沒有相應」現象的虛空中…就顯現出「心物相應」的種種「變化」現象來。)
◎◎「故有風輪」:就是指「與心相應的如來藏物」…在「弦波」轉成「粒子」的過程中…有了「動(風)」的變化。也就是指從「寂→動」、或從「空→有(能量)」的變化。而這種「變化」就是一種「風(動)」的現象。故稱之為「風輪」。註:這裡的「風」亦可視之為「能量」,「輪」就是一種「能轉(變動)」的現象,也就是「能使之變化」的意思。也可以引伸為就是有這種「風(能量)」的特性,所以,才有此功能…來「執持世界」。
◎◎「故有風輪 執持世界」:簡單的說,這個「世界(宇宙時空)」,就是要有這種「風(能量)」才能被執持住。換句話說就是:因為有這種「風」,「世界」才得以依「能量…不滅」的方式…一直存在。
●因空生搖,堅明立礙,彼金寶者,明覺立堅,故有金輪,保持國土。
◎◎「因空生搖 堅明立礙」:這裡的「因空生搖」就是指此「心」本來「空寂」,但是,在有了「相應」的妄動(搖)之後,於是,以「搖」故,此「心」不再「空寂」的…竟以此「妄執(堅明)」而立了質「礙」的信息。也可以這樣解釋:此「心」有了「相應」之後,就產生了「堅明」這種「執礙」的反應。
註:這裡的「因空生搖」也可以說…是「如來藏物」由「波」變成了「粒子」,而這個「轉變」就是「搖」的意思。也可以說是「四大如來藏(空、弦波)」轉換成了「四大元素(有、粒子)」。於是,以「有」故,「如來藏物」就被「堅明(心的妄執)」所「立礙」了。
再註:以「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皆「寂」故,因此,「因空生搖」,也可以解釋為:因為在「不相應(空)」而有了「相應(搖)」之後,然後就『有』了……
◎◎「堅明立礙」:就是指帶有「堅信息」的「妄心」就建立了…可以讓「如來藏物」成為「物質性」的…那個「信息(符號、頻率)」。
◎◎「彼金寶者」:「彼」就是指「心」之外的那個「粒子」。就是因為被「明覺」所立「堅」…所以才……。又,「金寶」就是指…著著實實的已經成為「金(粒子)」了,已經很難再回復到「弦波」的狀態。
◎◎「明覺立堅 故有金輪」:「明覺立堅」就是指,這個「心」持續以「堅」之念…來傳遞「保持國土(粒子)」的信息,於是,這個「粒子」就有了「各種信息作用」來形成各種不同的元素(分子、化合物),以便以後能「起為世界」。註:就是「金(粒子)」具有「能轉(變動)」作用,才能轉成「山河大地(國土)」,故稱此「金(粒子)」為「金輪」……
◎◎「故有金輪 保持國土」:簡單的說,就是有此「金輪」的特性,這個「世界」才能「一直保持國土」的樣子…來被我們所如實「見」,(或…成為眾生之「所依」)。
●堅覺寶成,搖明風出,風金相摩,故有火光,為變化性。
◎◎以持續「心物相應」故,於是,此「心」由「堅明」轉成為「堅覺寶」……
◎◎「堅覺寶成」:於是,「心」的「堅之信息」讓「自己的妄」更是「寶成」(更是住於「妄」處),同時,也讓「相應而成的金(粒子)」…能著著實實的存在。
◎◎「堅覺寶成 搖明風出」:以「心物相應」故,這個「粒子」能如是存在的…再回過頭來與「心」的信息相應,然後,就有了「搖明風出」的「風(能量)」來產生更進一步的變化。
◎◎「搖明風出」之「搖明」,就是指此「金輪」再藉此「明(即妄覺之心)」而「搖」(也就是再進一步的與「心」相應而起變化)。所以,這時所相應出來的「風(能量變化)」…就已經越來越趨近於「物質界的現象變化」了。
◎◎「風金相摩 故有火光」:此「風」再與「金輪」相摩之後,就是有了「火大」,或所謂的「光電效應」。而此「光電效應」,更是一切「物質變化」的基本現象。
◎◎「為變化性」:此「變化性」特指在「國土」上的種種生成變化(亦可名為「火輪」),也就是具有了「火元素」的特性,然後,和「風輪」、「金輪」一樣的…皆具有「能轉」之性。所以,此「變化性」就是說,此「火大」能讓「國土」上的這些「生成物」…持續轉動變化。
●寶明生潤,火光上蒸,故有水輪,含十方界。
◎◎以持續「心物相應」故,此「心」由「堅覺寶」轉成「寶明」而能「生潤」。
◎◎「寶明生潤」:是說這個已經「因心物相應」而成為「著實的妄覺之心」,在「能所」對立中,因「火」之所燥…而生出「水潤」的妄能。
◎◎「寶明生潤 火光上蒸」:以「妄能」故,這種「心的信息」再與「如來藏物」…「相應」,然後,以「光電效應(火光上蒸)」的方式…產生了「水(輪)」的特性來……
◎◎「火光上蒸 故有水輪」:之所以會「火光上蒸」而產生與「火大」相對的「水大」,我們可以用「相對」的方式來理解。(註:以相生相剋故,我們可以從「所既妄生 生汝妄能」的「妄能(信息)」中…看到「風.金.火.水」相生相剋的特性。亦以「相生相剋」故,整個「現象界」…最後才能以「四大」的方式,相乘或相激…而不停的「輪」轉。)
◎◎「故有水輪 含十方界」:就是說,這個為了與「火」相對而生成的「水大」…能遍十方世界國土(整個宇宙時空)。以「水大」亦具有「轉動(變化)」之性,故又名「水輪」。
◎◎「含十方界」:是依「執持世界→保持國土→為變化性→含十方界」的文法…特別針對「水大」而說的。然後,我們就可以從上面「相應」的過程中,看到「風、地、火、水」這四大…各自的特性。
◎◎也能看到這「四大」,是因為…在與「心」的相應中,已經從「如來藏物」轉變成了…整個「現象界」能「相生相剋」的基本元素。更重要的是,就是有此「四大元素」,才得以「起為(一直變動的)世界」,也才得以因「法住法位」而「世間相常住」。
Snmr Miri
ps.. 此段經文中的「覺」、「明」就是指「心」。其它的…「風」、「金」、「火」、「水」…都是指「非心」的「物」。所以,我們必須有辦法從「相待成搖」的經文中…看出「心物相應」的義理才可以。
Snmr Miri
說真的,如果只從「妄為明覺」或「覺明空昧」的單邊角度來論「四大」的生成原因,那…不落入「心能梵生物」或「心能幻生物」的誤區,算你厲害!
也就是說,若只從「無明」來論「云何忽生山河大地」的這段經文,那麼…《楞嚴經》的這段經文…可能很容易的…就會變成是在幫「佛教創世紀」的謬論…背書了。真是三世佛冤呀!
Snmr Miri
註:是不是「佛教創世紀」,其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在…「如來藏物」是不是由「如來藏心」所生, 或「四大」是不是由「如來藏心」所直接生。
所以,這裡的實相…如果是「相應生」才正確的話,那麼……
Snmr Miri
所以,你認為有沒有「如來藏物」呢?「如來藏物」是不是和「如來藏心」一樣的…從來就是「本有(不生不滅、無生)」呢?這真的是很耐人尋味的問題,絕不能很籠統的…只要把這個問題推給「無明(妄為明覺)」就可以解決的。
Snmr Miri
因此,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這段經文…簡直就是很標準的一種「心物相應」論。而其所說內容,不只突破了唯「一念無明」的框架,還已經遠遠超乎現代「量子力學」的科學範疇。
只是,經文對這種「無始以來就如是相應運作」的描寫,到現在為止,好像只有「法界論」才看得出其甚深義? 妙哉唷!
O Chi Wang
Snmr Miri 解讀詮釋是門大學問,而經典的用字和語境是關鍵。可惜漢字的特色之一就是模糊多義,一字多解,雖飽含深意,卻也令後人容易望文生義,穿鑿附會,各取所需,甚至執迷不悟,誤人子弟
Snmr Miri
所以,是不是真的看懂經文,說真的,還得看各人從哪一個角度來解讀囉!
從我個人的立場來說,如果沒有「法界論」,那我真的完全看不懂《楞嚴經》「云何忽生山河大地」這段經文的意思。就算很努力的參考各家大師們的說法,說真的,我還是沒有那種智慧,慚愧!
所以,真的很不好意思,到目前為止,也唯用「法界論」的「心物相應」原理,我才有辦法看懂。也才不會讓自己莫名其妙的落入「梵生」和「幻生」中…還以為看懂了經文。
Snmr Miri
鄭重說明:
其實,以上所說,我也不懂,所以敬請參考就好。
唯,以「法界論」故,我個人就是這樣來理解的。因此,如果有人也相信這種說法的話,那麼,這個人就必須為他自己的相信負責。如是!
David Wu
南無阿彌陀佛
Snmr Miri
整個宇宙是由這個龐大的意識體所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VqAQgHGRJw
【深度挖掘】我死後看到了宇宙的答案|天文學家木內鶴彥的瀕死體驗【尼可拉斯楊】
YOUTUBE.COM】
回覆分享移除預覽1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