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2023.3.31...上午8:21
依「心物本有而心物相應」的內容,我們也可以更深入而且圓融的…看到「緣起論」的法義,

d.緣起論.jpg

e.所依因.jpg

楊水火
这也无法說出宇宙、万象万物怎生出來的??????
#只有我能说!!!!!!
Snmr Miri
哇!很期待水火兄怎麼說。^^
楊水火
法界万有皆由
南無本師大自在佛
变易生化而成的!!!!!!
Snmr Miri
我有點孤陋寡聞,不識「大自在佛」。
剛剛搜尋了一下,也才知道,原來我小米粒是從「大自在王佛」那裡出生的……?是這樣嗎?
https://buddhayana.info/Introduction/Patriarch
大自在王佛是法界唯一本來存在的佛,又稱本初佛、原始佛,是不經過因地修行而本來存在的,意義相當於密宗的 普賢王如來。所以,大自在王佛就是法性,是眾生本自具足的佛性,是眾生生命的源頭,是宇宙萬有的源頭,而其他諸佛係透過因地(種因結緣)修行,親證佛性而成佛、親證到那個本即存在的法身而成佛的。
祖師簡介 | 佛乘宗·佛乘大法
BUDDHAYANA.INFO
Snmr Miri
個人略看佛乘宗之後的感想:
把「大自在王佛」和「其他諸佛」拿來比較,然後自以為是「本初佛、原始佛」,我想這將會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所在。

Snmr Miri
也從「真佛宗」網站搜尋到這樣的訊息:「大自在王佛」和「大自在天魔」是同一個,不同的名稱而已。你如果能救你自己,就是「大自在王佛」;如果淪落到地獄的三惡道,就是「大自在王魔」。
https://tbswd.org/....../%E5%A4%A7%E8%87%AA%E5%9C%A8......
Snmr Miri
●大自在王佛就是法性,是眾生本自具足的佛性,是眾生生命的源頭,是宇宙萬有的源頭,
◎不知道這樣的「大自在王佛」、這樣的「法性」、這樣的「佛性」是怎樣生出「眾生生命」的?是怎樣生出「宇宙萬有」的?
◎還請水火兄撥空不吝賜教!謝謝!
Snmr Miri
●大自在王佛…是眾生生命的源頭,是宇宙萬有的源頭,
◎我想,這應該是佛乘宗很重要的核心思想才是。因而,覺得有必要好好解釋清楚才可以,否則,以後,貴宗將很容易淪為「信仰」法門,而沒有能力為眾生開啟智慧!
◎因此,水火兄一定要勉為其難的…為我解惑才可以。否則,就枉費了你上面所說的…「只有我能说!!!!!!」這句話了。
◎期待唷!感恩!
Snmr Miri
●法界万有皆由南無本師大自在佛变易生化而成的!!!
◎如果只是這樣說的話,我是不是也可以說…「法界万有皆由〝先天一氣〞变易生化而成的」?但是,這樣不就變成了渾沌「玄學」而沒有般若智慧了? 然後,我也可以說:南無本師先天一氣……
◎或說…是由「老母娘」變易生化而成的?但是,這樣則又變成了一廂情願的「信仰」,同樣也沒有般若智慧,是吧? 然後,我也可以說:南無本師老母娘……
◎我的意思是說,這兩種說法…是不是和「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有一些差別?還是完全一樣?
◎我想,水火兄應該有更高明的解釋才對,要不然你就不會說「只有我能说!」,因此,初識佛乘宗的我,還望大德指引明路,麻煩您了!


王炜翔
请教Snmr Miri大德,有位藏传宁玛派大德讲中土对于「缘起性空」的讲法是有问题的,他给出的理由,缘起是因,性空是果。理论上可以讲「缘起性空」,但实修则是缘起只是实证性空的手段(方便)。对此您有何看法呢?希望您能够用法界论诠释一下,谢谢!
又,末学对于「缘起性空」也有一个疑惑,那就是因果可以同现吗?!
Snmr Miri
●有位藏传宁玛派大德讲中土对于「缘起性空」的讲法是有问题的,
◎如果有一位中土人士說了不了義的「緣起性空」,那麼,這個「不了義的緣起性空」當然是有問題的。
◎但是,如果是這位寧瑪派大德誤解了中土人士的說法,而無法圓別人所說法,那麼,這可能就是這位寧瑪派大德的問題了。
Snmr Miri
●缘起是因,性空是果。理论上可以讲「缘起性空」,但实修则是缘起只是实证性空的手段(方便)。
◎從某個角度來看,這種說法是對的。
◎但,嚴格說起來,這種說法,也是有錯的。因為,「緣起」為什麼只是實証性空的「方便」手段而已呢?
◎一切的當下,無不在「緣起」之中,能洞見「當下的這個緣起」…其本身就是一種實相,為什麼一定只是「証空的方便手段」呢?
◎一切「証空的聖者」,他們都還必須回到這個「當下(法界.或世間)」,然後來「事事無礙」才可以。
◎所以,這個「緣起」的「現象界」…應該也可以是聖者的「果地」才是。而不是只有為了「証空」的一種「方便手段」而已。
王炜翔
Snmr Miri大德
以下摘录的内容,仅供参考!
由认知而说“缘生性空”,其实是“缘生是故性空”,那就等于将“缘生”当成是因,“性空”则是缘生的果。这亦等于说:由于一切法“缘生”,是故一切法“性空”。由修证而现证的“缘生性空”却不是这样,一切法空性、无相,那是抉择(由释迎教法,在资粮道上得来的决定,成为加行道上的抉择),如何修证这个抉择而能得现证决定见呢?依龙树的教法,即修证四重缘起。所以在修证上,“缘生”并不是“性空”的因,而是现证空性的手段(方便)。
......
这论颂是法尊译师所译,译得很填密,比对藏文,可谓一丝不苟,它的意思亦于龙树自造的释论中说出:
以此一切法皆自性空,故佛说诸法皆是缘起。
这说法,就恰恰跟“缘生,是故性空”的理解相反了。龙树分明是说,因为“性空”, 佛才说“缘起”,所以“缘生性空”的含义,是“说缘生以证性空”。此中说“缘生”是世俗,证“性空”是胜义。
如今汉土学人很受一种说法影响,这说法,以为“缘起故空,空故缘起”即中道(或说为“世俗中无自性的缘起”与“胜义中缘起的性空”) ,其实这说法很有问题,因为在《 七十空性论》 以及藏传缘起教法中,并不认为“缘起故空”,恰恰相反,是“缘起故「世俗」有”,即说,行者须由缘起来建立“有境”以作观修,然后超越这重缘起,那就即证成这重缘起的空性。
所以如果一定要用一两句话来说龙树的中道,便应该这样说:“缘生故有,超越而空。”这才符合前说的“善取空”。
Snmr Miri
謝謝煒翔兄提供資料。
無法圓融別人的說法,其實是在給自己找麻煩,還好的是,他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來補充他所看到的有漏……
至少有說出自己的看法,而且也就是因為這樣,才能讓「討論的問題」更深入了些,所以,這是很好的越辯越明……。讚!
Snmr Miri
●無法圓融別人的說法,其實是在給自己找麻煩,
◎就像我對上面的那個「大自在王佛」找麻煩一樣。
◎其實,我可以圓他們的說法,就怕他們說不出來而已。^^
王炜翔
Snmr Miri大德,末学是想从大善知识的无漏法义中吸收精华,去污存菁!而不是为了争辩谁对谁错,那对于佛法交流探讨毫无益处,徒增我执...
王炜翔
Snmr Miri大德
「其實,我可以圓他們的說法,就怕他們說不出來而已。」
说不出来就是以理夺事吗?!为我独尊...
Snmr Miri
不知道欸!先等水火兄如何回應再說。^^
鄭來也
Snmr Miri 現現界
Snmr Miri
已經修正,謝謝來也兄。^^
Snmr Miri
●所以,這個「緣起」的「現象界」…應該也可以是聖者的「果地」才是。
◎我的意思是說,於現象界…要如何「當體即空」,應該也是聖者的証量才是。
鄭來也
四重綠起就是談老大的書啦

Snmr Miri
●因果可以同现吗?
◎這個問題,就看我們是用什麼角度來理解了。
◎原則上,從「連續性」的角度來看,是不能同現的。因為,在「因果」之間…還有「緣」,以「因→緣→果」有「前後」之變化故,此因果之「相」已經相異,無法相同。
◎但是,若從「此果」就是「下一個果的因」的角度來看,此果就是彼因,這樣的因果…是可以果因同現的。
◎又,從「因果定律」來看,有其因必有其果,因此,當我們種下了因之後,以法住法位故,此「果」就已在所種之「因」裡面,因此,我們也可以說…即因即果,以已經註定故。
◎又,如果我們只論當下的話,那麼,我現在是怎樣的心性,我現在就已經是怎樣的人了,因此,像這樣的「當下因果」,從不假次第,如響斯應,而這也正是所謂的「因果同義」……
◎………,還有其它的因果內容,略過!
◎所以, 「因果可以同現嗎?」說真的,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如此而已……。
Peter Ng
王炜翔 當下因果,不假次第,因果同義。是法报化三身圆融合一並能等持同步运作,是能超越時空人我於境的當下,因果是,是同步同现的!
为何?内容如是,是行者於一瞬间,有能力能够達到止息自身五蕴心行与世间法界當刻同步<即心行此刻是止息無住>,五眼中的“慧眼”同步顿开生起,就能在“止”的同時(观)“见”到<“法”界人我众生當刻的缘生住異滅现相,於同一瞬间“缘起生滅”的前因后果实相於“眼”前>(慧),世间心行万相历历在目前呈现(慧眼),外部世间時光还是在续继流逝,只有行者當刻能把時空凝聚住於一瞬间,這是初具法报化三身(法身)的證量能力,此時,的在周遭环境的他人是無法了知。
這是諸法实相,當下因果,因果同步……同现,……,……。
王炜翔
Peter Ng 大德,如末学对于您以上的诠释,解悟「因果同现」的当下,即不可思议!

王炜翔
Snmr Miri大德,何为「了义的缘起性空」与「不了义的缘起性空」呢?能否道来听听,谢谢!🙏🙏🙏
Snmr Miri
能圓「緣起性空」而無漏,即是了義。反之,則不了義。
劉義守
如來藏也是一個觀待施捨的一個形容詞,目的是在對治斷滅「空」的外道。
若因此執持一個自性「有」,再施設一個空無自性告訴你,想都別想。
緣起性空本來就是一回事,是眾生分別識事的妄分別,進而又去妄執兩邊的某一邊名相,至此永遠無法證入空性,心中有名相執持的掛礙,因此不能自在。
空有就是觀待施捨,兩不否認,色即是空的「色」就是「有」,雖非本有,卻不否認其因緣生滅過程的幻有,所以不恆有。諸法空無自性其本質就是自性空,但卻又不否認所有一切緣起,也不礙緣起的生滅相。
一切緣起的緣生緣滅,大乘的聖人也並非觀其生滅的滅之後才能知其性空,而是生滅的當下,即空無自性,所以當體即空。
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有即是空,空即是有,受想行識即是空,你不能否認受想行識沒有,它是緣起的暫有,或幻有,但它當體即空
Snmr Miri
觀待施設、空性、當體即空……,對我來說,有點太難了。
劉義守
Snmr Miri 沒有人可以勉強別人能不能懂!?
想不想懂,或真懂假懂!都是自己努力的因緣
包括佛陀再世,也只能是這麼說
毛文龙
這裡的版主哼哈二將,本來就是為了搞笑而投胎來的。
劉義守
毛文龙 喂,好久不見了😂
劉義守
毛文龙 我那邊有盧勝彥的真佛宗在大吹法螺,你要不要找時間去翻桌啊!?😂
毛文龙
劉義守 😂
毛文龙
不是很了解老盧提倡的法義。
毛文龙
萬法皆空。三歲小孩也朗朗上口。本有。。。。
Snmr Miri
好像遇到專扯「法界論」後腿的老朋友了?

Snmr Miri
從「緣起論」的「找不到第一因」,事實上,我們就可以「知道」很多實相,並圓融此法門之外的不同法義,而不是用「無第一因」去和有「所依因」的「自性」…爭論是非。
d.緣起論.jpg
Snmr Miri
從「找不到第一因」,我們就應該知道,這個現象界從來就是「無始無終」的,也就是說,這個一直相續的現象界…從來就是「恆在」的,不曾消失過。
Snmr Miri
以「不曾消失」而一直恆在故,這個「無常」是那麼的「常」。
「無常是常」,第一個「常」是指「不變的現象界」,第二個「常」是指「不變的真理」。
Snmr Miri
也就是說,此常非彼常。因此,如果我們錯亂了這兩個「常」的義理,那麼,想把「不變的真理」…無常掉,那…就是百分之百的痴人了。
所以,真正的「緣起論」,從來沒有否定「相續恆在」的真理,而現象界之所以能「相續恆在」,就是因為有「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的緣故。
換句話說,如果這個現象界沒有「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同時存在的話,那麼,「緣起論」的「相續恆在」就無法成立。

Snmr Miri
以現象界可以「相續存在」故,「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就是法界一切萬法和萬有的『所依因』。「法界論」稱之為「本有」,以「周遍法界 本無生滅」故。
e.所依因.jpg
Snmr Miri
這個「所依因(根本因)」,妙哉!
通常,一些「找不到第一因」的人,為了「找不到」,然後也就根著「找不到所依因」了。於是,就如上面所說的,不知不覺的,竟用「無常」去否定「真理、實相」的那個「常」了。
這就有點像是:自家的馬桶不通,竟去怪別家人的馬桶一樣。是的,去怪別人家的馬桶,自家的馬桶就會通了嗎?這種錯亂,只能在錯上更加妄執而已,並沒有其它。
是的,這種人,只能証明自己還不懂「無第一因」的真實義,然後,在「無」上團團轉的…「無(堵)」住了自家本來應該暢通無阻的馬桶……
Snmr Miri
●不知不覺的,竟用「無常」去否定「真理、實相」的那個「常」了。
◎以無常故,以性空故,以無自性故,這種理路…會立一個「空性」之名…來當做「真理」…不變的真理…常。
◎於是,這個「空性」就變成了這種理路的根本「體(本質)」,然後……
◎以「本質」故,以「理體」故,這個「常(真理)」…從不否定「現象界(事)」的存在。若否定了現象界的「存在」,那就是自打嘴巴了。
◎以「現象界」從來「如如有」故,這種「如如有」之「事」,自有其事的「實相」,所以……
◎所以,「理空」與「事有」從不相妨礙,而這就是所謂的「理事圓融」。因此,若有人以「理空」來否定「事有」,那就是空過頭的痴人了。
◎ 簡單的說,若用「無常」來否定「恆在的現象」,這就是…顛倒人。

Snmr Miri
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真的很簡單。
是的,沒有「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那麼,這個「法界」會怎麼緣起?
是的,如果沒有「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的相應,那要怎麼「緣起」呢?「無明」就能緣起了嗎?真是開玩笑了。
Snmr Miri
不過,以……故,也確實有人認為「無明」就是一切緣起的「無始之因」……
能理解就是,但,「法界論」絕不會那麼草率的解讀。而是要如觀掌中珍的看到「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的理路才可以。

Snmr Miri
在現象界找不到第一因,於是我們改從「心」上找到了一個「普遍性的原因」…那就是「無明」,而這個「無明」好像…解說了甚深又甚深的緣起?只是這個「甚深」,我們看到了嗎?
所以,「法界論」會更明確的把「如來藏物」點明出來,也或許就是要這樣,我們這些慧根不夠的人…才不會被「無明」所無明吧?
不知道欸!我只知道,我個人如果沒有「法界論」的話,那麼,以我個人的智慧…真的是無法「圓」緣起論的甚深法,必然會在「無第一因」中…無始無終的一直團團轉!

Snmr Miri
緣起論者,若一直在「無第一因中…無始無終的一直團團轉」,那這樣…要怎麼解脫呀?好奇怪?
因此,不能圓「緣起論」的人,就必須用「空性」來否定「現象界」? 然後…才得以從「現象界」解脫?是這樣嗎?所以,這裡面的真相是什麼?耐人尋味啊!
鄭來也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5820202978090259&id=100003018446079&mibextid=Nif5oz
Snmr Miri
這個「如來藏物」實在太重要了,希望以後的人們…都能如實面對它才好。

Leong Seng Chen
最近接觸這個所謂法界論壇,只算是末學一種參究的開始過程!意思論壇還是論壇!這和自身心禪修體驗或活動內容是否相應, 確實又是另一件事了!只好走一步看一步摸一步了!這也是經歷和過程而已吧了!
Snmr Miri
讚哦!一切真的要以實修為重,論壇只是哈拉的地方而已,不用太在意。
Leong Seng Chen
Snmr Miri
Leong Seng Chen
Snmr Miri 感恩謝謝分享因緣!末學感覺除了當初佛陀聖教之滅苦之道或者後期無苦之狀態、情狀,即是說現世當下苦滅之道,即是四聖蹄。同時就是皈依阿彌陀佛作為安心理性化的信仰或宗教化!
至今身心理論上修行親向,至今為止末學認肯世間四大之地、水、火、風和識蘊的存在著的,在於一期生命人類人性的道路上,我想我思當下身心最可靠最安全最安穩的腳踏實地生活上最美麗最幸福的寫照的了!末學一點淺薄粗糙觀念或想法作為參考作用!🌈✍️感恩大家施教、引導和指點為盼!🙏
Snmr Miri
四聖諦,很讚!尤其是這個「苦」…讓人感受良多。
人們生下來就是在修行的。只是對一般人而言,可能只是依靠「離苦得樂」的本能,一直在「追樂避苦」中團團轉而已。而有些人則是被苦所逼,然後就不得不「被動」的修行了。另外,比較有慧根的人,則是能「主動的面對苦因」來離苦得樂,這種人,不簡單。
我是屬於第二種人……。

王炜翔
「如來藏心」的依他起性是「如来藏物」,「如来藏心」的遍計性是「如来藏心」(识)相缘、相应「如来藏物」(色)。
进一步陈述,「如来藏心」在缠时↣阿赖耶识,因「如来藏物」中的种子与之相缘、相应,这就是遍计所执性。
不知以上理解是否正确。请指正,谢谢!
Snmr Miri
●「如來藏心」的依他起性是「如来藏物」,「如来藏心」的遍計性是「如来藏心」(识)相缘、相应「如来藏物」(色)。
◎這個問題在另帖已回覆,不再重複。
◎接下來,我儘可能的來回答另一個問題。
Snmr Miri
●「如来藏物」中的种子与之相缘、相应,这就是遍计所执性。
◎這種說法是相當含糊的,義理一點也不清晰。
◎要解說這個義理之前,首先,一定要懂得「體→性→用→相」的理趣才可以。也就是說,有其體必有其性,有其性則能起其用,起用之後才有了相。
◎「有其體必有其性,有其性則能起其用,起用之後才有了相。」我們一定要很清楚這個理趣才可以,否則,所說法,很容易會變成嘴巴含著滷蛋在講話。
◎所以,當「如來藏心」與「外境」相應之後,也就是「依他起用」之後,才會有了「遍計相」。請注意哦,是「遍計相」,不是「遍計性」。
◎要知道,「遍計性」和「遍計相」這兩者的義理,相差十萬八千里唷!
◎又,「遍計相」是針對「如來藏心」而說的,因此,「如來藏心」是「因」,而「如來藏物」就只能被「因」所「緣」而已。
◎所以,我們也要知道「如來藏心」才是整個因緣的真正主角,因而,在談「遍計性」的時候,我們要把「如來藏心」放在前面才可以。
◎職是之故,「如来藏物中的种子与之相缘、相应」要改成:「如來藏心」與「如來藏物」相應……。這樣,才不會主客顛倒的亂了法義。
◎註:這部份,好像有點雞蛋裡挑骨頭,但是,內行人會知道的。所以,這裡面的眉角真的很重要,失之毫釐,可能差之千里。
Snmr Miri
●「如来藏心」在缠时↣阿赖耶识,因「如来藏物」中的种子与之相缘、相应,这就是遍计所执性。
◎→→「如来藏心」在缠时↣阿赖耶识,因與「如来藏物」中的种子相缘、相应之後,这就是遍计所执相。
回覆分享13小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