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nmr Miri    2024‧8‧18…上午7:48
「如來藏心」與「如來藏物」相應之後,這個「心」就有了「我之識」,也就是說有了「我」的這種「覺受」。
註:「我」就是指…如來藏我。「識」就是指…阿賴耶識。

31‧阿賴耶識‧如來藏我.jpg

Snmr Miri
通常這個「我」已經不是「周遍法界的那個心體」,而是,已經變成「點」的「個人的第八識」,然後,再用這個「我之識」來看「我之外」的一切……。
Snmr Miri
但,就是因為有「個人的我」,然後,這個「我」就已經証明了…還有「我之外的其它和其它」,就如「你不是我、他不是我、一切外境也不是我……」那樣。
Snmr Miri
因為有「我之外」,因此,我們也可以知道…這些「我之外」…不隨我心,即…非我所能主宰,就如「性境不隨心」一樣。
然後,所謂的「修行(修心)」就只能向「我」自己下功夫,因為,我們對一切「我之外」完全是力不從心的。(所以,到最後,我們將可証得什麼是…「不動法界半分毫」)
Snmr Miri
●所謂的「修行(修心)」就只能向「我」自己下功夫……
◎向自己下功夫就是一種「自內証」。
◎因此,「自內証」也只是自己的事而已……
◎我們只能用「自內証」來同理「我之外」,然後,可以用「同理」的方式,很「同理心」的…來教化別人(渡化眾生)……
◎此即是所謂的「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
◎雖是如此的「同體」,但我們也要「無四相」的「不動法界半分毫」才可以。因為,唯有這樣,才不會把自己的這個「我」…變成了一個「大梵我」,然後錯以為…一切皆是我 我即是一切……
◎是的,雖然是「法界一體」,但是:「渠今正是我 我今不是渠」。
◎因此,如果我們的「同理心(慈悲)」不夠,或錯解了「渠今正是我」,那麼,我們就還得在「現量的法界」中…好好的從「無生法忍」中…去體悟「我今不是渠」才可以。
◎因為,在「無生法忍」中,一切「眾生」將會教懂我們:「我」真的「不是你」,所以,「你(一切的我之外)」都必須自己吃飯,而「我」真的無法替你吃飯。

Snmr Miri
●「渠今正是我 我今不是渠」
◎這是怎樣的「不一不異」?
◎因此,若太過於「不異」而只看到「渠今正是我」的話,那麼,我們就很容易忘了「不一」的「我今不是渠」,然後……
◎然後,「一切皆是我 我即是一切」的結果,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把自己變成了「梵我天王」。
◎也就是說,在「共同一法身」之中,我們也要有辦法確定「每一位眾生都有自己的法身」才可以。
Snmr Miri
●「自內証」也只是自己的事
◎若想用這種「自內証」來「涅槃整個法界」,那還得精進的努力個「三大阿僧祇劫」才得以成辦,因為……(略過)
◎總之,「自內証」所証的實相,並不是「法界論」所說的那個「究竟實相」……。
◎真正的「究竟實相」,不可思議!
◎以「不可思議」故,「法界論」才會說:一直「隨心之所欲」的「物」,無始劫以來,早就用「本自涅槃」的內容…痴痴的等著我們這顆「遊子的心」…來與之一起涅槃……
◎所以,這個「物」…絕不是「唯心者」所說的那種「虛幻」。
◎以「如來藏物」從來「本有」故,「法界論」會用另一種更有智慧的角度來看這個「虛幻」,因此,「法界論」不會在「唯心」的狀態下…涅槃,而是還有一條很長很長的「即心即物」的路…要走。

Snmr Miri
職是之故,「法界論」能如實洞見各種不同層面的「空有不二」,而不是只能在「空」上面強說…「這個空不是空」而已……
註:「法界論」甚至會認為,這個「空諦」其實是因為有「本有(如來藏心、如來藏物)」才得以存在的一種「諦論」,所以…,只要能洞見這個「本有」,那麼,再怎麼說「性空」或「寂滅空」,甚至是「真空」…,也絕不會落入「頑空」之中,也不必怕人家會誤解的…還要一直去強調「這個空不是空」……。
再註:否定「本有」的人,才需要去強調他自己所說的「空」…不是空,但是,當他在否定「如來藏心」或「如來藏物」的時候,其實就已經落入「頑空」了,因為……
Snmr Miri
更直白的說,若沒有「事法界」,那麼,根本就沒有「理法界」的「空諦」可論。
所以,再怎樣的「空諦」…也要依「本來就如是存在的事法界」來論其「空義」才可以。
註:再怎樣的「自內証(寂滅)」,也無法把如是存在的「事法界」…空掉!除非他一直躲在自己的「唯心」裡面……

Snmr Miri
●一直躲在自己的「唯心」裡面……
◎這樣,知道「法界論」在說什麼了嗎?祝福能看得懂這句話的人。
◎也希望我們大家都能從這句話…去感受到…「本有」真的從來就是本有。感恩!

Snmr Miri
達賴喇嘛說:若無「自性涅槃」,就無法產生「去除暫時性污穢的涅槃」。同樣的道理,若無「無始為佛」,自然不能有「再次成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U__nXDLmsI
螢幕擷取畫面 2024-08-18 133005.jpg
Snmr Miri
上面達賴喇嘛所說的話,若用「法界論」的角度來理解,那就是:若無「本有(自性)」,就無法產生「緣起緣滅的現象(無自性)」。同樣的道理,若無「本有(佛性)」,自然不能「再回到無始佛性而再次運用這個佛性…來証到真正的佛果」。
Snmr Miri
《楞伽經》:
宋譯:欲求勝進者,當淨如來藏及識藏名,大慧!若無識藏名如來藏者,則無生滅。
唐譯:欲得勝法,應淨如來藏藏識之名,大慧!若無如來藏名藏識者,則無生滅。
魏譯:欲證勝法,如來藏阿梨耶識者 應當修行令清淨故 。大慧!若如來藏阿梨耶識名為無者,離阿梨耶識,無生無滅。

Snmr Miri
什麼是「如來藏」? 維基百科說:是指大乘佛教的教理中,一切眾生本自具有、與佛同等、本自清淨的心性,又稱作佛性、真如、本識、本際、實際、法身、無垢識。
但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則略有不同,因為,「法界論」認為「如來藏」只是具有(含藏)「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的那種「性(性質)」,它是一種比較廣義的「名相」,因而不能是「一個」實體,就如夫、妻組成一個「家」一樣。「夫、妻」就是指「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而那個「家」就是「如來藏」。
從這個「家」的比喻,我們可知「如來藏」是怎樣的…如來之藏!是怎樣的「含藏」有「夫、妻」的一個「家」!

Snmr Miri
●「若無如來藏名藏識者,則無生滅。」
◎《楞伽經》的這句話,我們可以用「夫妻組成一個家」的比喻來解說,那就是「若無這個家,則無〝家〞的一切活動可言」。
◎重點來了,這個「家的活動」是如何來的?是從「家」來的嗎?耐人尋味啊!
◎我的意思是說,如果我們無法從這個「家」裡面如實的看到「夫」與「妻」的存在,但卻有辦法看到「家的活動」,那鐵定是有問題的,更別說…還能看到這個「家」…竟能生出「孩子」來……
家喻如來藏.jpg
Snmr Miri
◎然後,我們從這個「家」的比喻,也可以看到另一個重點中的重點,那就是:如果「如來藏」,如果「藏識(阿賴耶識)」都含藏有「如來藏心、如來藏物」的話,那麼,這樣的「如來藏」可以稱之為「佛性」嗎?可以稱之為「本自清淨的心性」嗎? 又,這樣的「藏識」可以稱之為「阿賴耶識」、「本識」…嗎?(註:稱之為「本自清淨的自性」或許還可以…)
◎所以,這裡面的層次義理,一定要清晰明辨才可以,否則,所謂的「孩子」將會被變成是這個「家」所生出來的,甚至會變成…只要有「夫」就可以生「孩子(山河大地)」來……

鄭來也
Snmr Miri 蕭貪就是說家生小孩
Snmr Miri
這一幅圖,將可以讓所有看懂的人…不會落入這個誤區之中。^^

Snmr Miri
無論是「阿賴耶識」還是「如來藏我」,這都是一條「無始無終」的路……
32‧無始無終的「我之識」.jpg
Snmr Miri
「無始無終」,事實上就是一種「本有」。
只是…這樣的「無始無終」通常都是指「緣起緣滅的諸世間」。但是,我們也要知道,我們的「心識」其實也是這樣的「無始無終」……
O Chi Wang
Snmr Miri “”我“”屬於雜交副產品?
Snmr Miri
「我」,就是「如來藏心」在與「外境」相應之後的一種覺受。也就是說,就是因為有了「覺受」,才有了「我」的感覺……
Snmr Miri
然後,我們就可以知道,如果我們有定力而不與外境「相應」的話,那就沒有了「我」的這種覺受,也就是說,就有了「無我」的覺受……
以「無我」故,能體會到「無執取」的那種法喜……
然後,我們就是可以用這種「無執取」來「無所住而生其心」……,於是,能如是漸次增上:無我相(點)→無人相(線)→無眾生相(面)→無壽者相(球、時空)
Snmr Miri
最後,這個「我(真我)」,就是要用這種「無執取」的証量…心包太虛的…來與「法界」一體……
Snmr Miri
註:若能証入「如來藏心」,就能確認「心所生法」的那個「諸法」…會是怎樣的「無我」。
以「諸法無我」故,當下的境界…就只剩「如來藏心」而已,因此,「一切被心所生之法」都能當下「皆空」!
Snmr Miri
換句話說,只要能「無我」,我們就能証入「法空」,然後,就在「諸行無常」的當下…親見「寂靜涅槃」……
O Chi Wang
Snmr Miri 鹹味(感受)--<鹽<<化學結構: 氯化鈉;
其中的鈉離子能通過味覺細胞上的離子通道,產生電位差而引發神經反應 ,使我們感受到鹹味。
Snmr Miri
讚!如是!無論是怎樣的「法」,都有它的原理,而這種「原理」,也正是板上釘釘的「法住法位」的展現。
Snmr Miri
只要我們能洞見這個「原理(法住法位)」,那就是個很有智慧的人……。
註:「法界論」的「心物本有而心物相應」,正是這個「法住法位」的最核心的根本原理!美哉!
Snmr Miri
亦以「法住法位」故,我們皆能於世間的當下…看到萬物皆在說法。(註:萬物皆以其自身…在說其「法住法位」的法,然後,就看我們有沒有足夠的智慧去領受了。)

Snmr Miri
在「緣起緣滅的諸〝行〞」中,我們只能看到「緣起緣滅」,看不到能構成緣起緣滅的那個真正要素,於是……很多「緣起論者」就很「佛法(空)」的…否定了必然是「本有」的那兩個要素…「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
Snmr Miri
「無始」就是一種「本有」,但是,誰才是真正的「本有」?
33‧皆無始 誰本有?.jpg
Snmr Miri
不可否認的,在「無始無終的法」裡面,想要看到真正的「本有」,還必須藉助「法界論」才可以。甚至,就是要藉助「法界論」,我們才有辦法突破甚深的佛法,而不被甚深所甚深的變成了在鑽牛角尖……。
所以,「法界論」是一部怎樣的論呢?耐人尋味啊!(略過)
Snmr Miri
否則,光一個「不生不滅(無始無終)」的「如來藏」或「藏識(阿賴耶識)」的語義,就足以把我們的智慧一直「藏(葬)」在「在纏」裡面…而無法出離!
1天1 天前
回覆
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nmr Miri 的頭像
    Snmr Miri

    Snmr Miri的部落格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