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nmr Miri    2024‧12‧19…上午7:33
自內証的「一切皆空」,以「空而無所有」故,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落入「自閉証」或「頑空」的誤區。
因此,若想要不落入這兩個誤區之中,此時的「空行者」,就要有辦法如實的…看到「空之所餘」。

26‧1無所住…之無家.jpg

Snmr Miri
何謂「空之所餘」?
簡單的說,就是再怎麼空也空不掉的那個存在!例如:一直在我們眼前一直以現量呈現的那些「諸行無常」,又例如:「法界論」所說的「本有」。

Snmr Miri
換句話說,這些「空之所餘」,就算我們再怎麼「自內証」,就算我們的「內心」裡面再怎麼的「空無一物」,在此「心空」之外的「所餘」…還是那麼的「餘有」,絕不會因「一切皆空」而被「夢幻泡影」變成是「虛擬(緣影)」的一種幻相。
Snmr Miri
如果,我們能如實的洞見「空之所餘」,那麼,我們就可以回過頭來看到「一切皆空」的真實義,而不會被「一切皆空」所「空」。
Snmr Miri
也就是說,我們將會確認「自內証的一切皆空」是怎樣的「能所雙泯」,而不會過度解讀的…竟妄想藉著「萬法皆空」…來把整個「法界」都「空」掉!
Snmr Miri
順便一提,由上可知,「萬法皆空」,實在就是由「自內証」所証的那個「個人」的「萬法」,而不是指「整個法界」。職是之故,由於「自內証的唯心」,其人的「萬法」真的可以「皆空」,因此,我們不能把這裡的「萬法皆空」的「萬法」…當成就是整個「法界」,或把「空」當成就是「實相」。
因此,想要讓「萬法皆空」通用於每一個人的實用上,或想讓「萬法皆空」成為「第一義」,那麼,我們就必須重新了解這個「萬法皆空(性)」的真實義才可以。(註:至少要更進一步的去了解「空」字…各種層次的語義才可。)
Snmr Miri
註:若用「空」來解說「一實相印」,那這個「空…性」必然就是一個「法界大圓」,因此……。(略過)

Snmr Miri
所以,「萬法皆空」的語義,和「一切皆空」一樣,是有其「語義範圍(限制)」的,若我們過度解讀其法義,那麼,我們可能就會被自己的「過度」所過度了……。(法無定法,依義不依語,是盼!)
Snmr Miri
總之,如果我們會因「一切皆空」或因「萬法皆空」而落入不該有的誤區,那麼,我們就已經錯解其義了。
Snmr Miri
不管「自內証」的「心」是怎樣的「一切皆空」,以「空之所餘」故,「性覺必明」就是「一切皆空」的自然顯現,於是,此「心」能法爾如是的…「空然覺照」。
26‧1無所住…之無家.jpg
Snmr Miri
以「空然覺照」故,能照見一切「空之所餘」。(註:於是就「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了。)
照理說,此時的「空行者」,應該要有辦法看到「風的家」才是。唯,以「一切皆空」的後作力很強故,能讓「空行者」仗著「空」的功德力…而「不執」於「風到底有沒有家」的這個問題。
也就是說,此時的「空行者」,唯「空然覺照」,至於「風的家」…就不在「所執」之中了……
註:此時的「家」,於「空行者」而言,就是「所執」之義,因此,以「空然」故,此「空然之心」絕無外境之「風」可以落腳之「家(指心之所執)」可言。

Snmr Miri
「無所住而生其心」,是很好的。而這也正是所有開悟者…所求之不得的証量。
但是,當這「覺照」有了誤差的時候………
CH Goh
Snmr Miri 生其心是指覺照時「無所住的那個當下」的心😀😀😀。不是前後的心,而是當下那個心的狀況。
Snmr Miri
是的,「覺照」就是「當下」而且是「無能所(無妄‧無執)」的一種「智見」。但是,以……故,某些「空行者」卻無法有這樣…的智見,於是,其「心(覺照)」就有了一些「誤差」,竟而轉成了一種「梵生」或「幻生」的見解出來……

Snmr Miri
《辯中邊論》:「虛妄分別有,於此二都無,此中唯有空,於彼亦有此。」
解釋:虛妄分別有者,謂有所取、能取分別。於此二都無者,謂即於此虛妄分別,永無所取、能取二性。此中唯有空者,謂虛妄分別中但有離所取及能取空性。於彼亦有此者,謂即於彼二空性中亦但有此虛妄分別。若於此非有,由彼觀為空;所餘非無故,如實知為有。若如是者,則能無倒顯示空相。

Snmr Miri
●「法界論」之「空之所餘」→→《辯中邊論》之「所餘非無故,如實知為有」。
◎古代賢哲,實在是太厲害了,竟然是用這樣的文字…去形容「所餘非無」!
◎說真的,以我的資質,如果沒有「法界論」,就算再怎麼努力,也無法看懂文字中的「真諦(理)」,更別說能懂得它想要表達的那個「實相(事)」了。
◎當懂了「法界論」之後,說真的,於此「所餘非無故,如實知為有」,如觀掌中珍,再也不會被那麼「哲學的文字」所「虛無縹緲」……
◎所以,「空性」本身…真的就是「空有不二」,若否定了「有」,那麼,其人必然還不懂「空性」義!
Snmr Miri
◎更進一步的說,若「空行者」在「空然覺照」之後,於「覺照」之處…若還在『否定』風的家,竟而看不到「本有的如來藏物」,那麼,其人就已經落入「空」的誤區…而無法「空有不二」了。就算他再怎麼說這個「空」不是空…而是「真空妙有」,也無法開脫「頑空者」的嫌疑,因為…他無法「現觀」…被他一直否定的「當下的有(現象界)」…就是怎樣的「現量」!
(註:這一觀點,純是用「法界論」的角度來說的,敬請參考就好。)
Snmr Miri
因而,「空行者」在「空然覺照」的時候,能因「空然」而讓「心」可以完全清淨的…不落入「所執(不再妄為明覺)」裡面,這樣的「空然覺照」…真的是很令人讚嘆!
Snmr Miri
但是,以……故,如果此時的「空行者」…「空然」過頭的話,那麼他的「覺照」就會有了一些偏差……
因為,他會從「空然」中…『直接』看到「一切有(萬有)」,於是,他會錯以為他的「性覺必明」真的「現觀」了「法界實相」(看到了一切法是如何形成的)。然後,就不知不覺的落入了兩個誤區……
更遭糕的是,他會認為…這就是他的「現証」!
26‧2唯心之誤區…梵我真常‧幻覺.jpg
Snmr Miri
●從「空然」中…『直接』看到「一切有(萬有)」…
◎此時的「空行者」若「覺照」不到「風的家」,而就只看到「風(現象、萬法、萬有),那麼……
◎ 那麼,他就會誤以為是「心」可以直接生成「風」,於是,他的心就落入了「梵我真常」的誤區,然後,走上了「梵我合一」之進路……。
◎或者,會誤以為所看到的「風」就只是「幻相」,然後,會說那些「法界現象」就只是「心所幻生而成的幻相」,甚至會很悲憫的認為…眾生皆活在幻相之中,於是,會用他的「醒」想要喚醒都在「做夢」的眾生。然後,就走上了「夢幻泡影(幻覺)」的進路……

Snmr Miri
這兩種錯誤的「覺照」,皆假藉著「空然」的証量…而完全錯解了「空性」的法義。
一者,把「空性」當成了「空(沒有)」,竟而能「無中生有」。或當成了是「一個自性(真空妙有)」,而竟能「孤因生法」,於是……。(註:此中分二:1、看到「空」能生「有」。2、自認為…自「心」能生「有」。)
二者,是把「〝空〞性」當成了「究竟實相」,以致於無法承認一切現象是怎樣「相應」的如如有,於是,就沒有辦法用「如如智」來現觀一切「如如境」,更遭糕的是,他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完全否定他自己所現觀的「覺照」,於是…落入了自己的夢境之中,竟還想去喚醒別人的夢……
註:這兩種錯誤的覺照,正是…另一種「心所生的妄法」。 因此,我們好不容易的証入「空性」,卻由於「知見不正確」…竟然又落回了「妄為明覺」之中,可惜!
但,更不忍明言的還在後頭,因為,這種人還會藉著他的「証」而更頑固於他的「妄為明覺」,然後…………………!!!!!!!

Snmr Miri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諸幻盡滅 覺心不動」、「幻滅滅故 非幻不滅」。
◎《圓覺經』是特別在講這個「覺」是如何「圓」的。
◎因此,我們要從《圓覺經》看到「覺心不動」,應該沒有問題。
◎但是,如果我們能看懂「法界論」的話,我想,我們應該會更有能力從「非幻不滅」的地方…去看懂《圓覺經》吧?
Snmr Miri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虛空覺所顯發。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清淨故眼根清淨,根清淨故眼識清淨,識清淨故聞塵清淨,聞清淨故耳根清淨,根清淨故耳識清淨,識清淨故覺塵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色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復如是。善男子!六塵清淨故地大清淨,地清淨故水大清淨,火大、風大亦復如是。善男子!四大清淨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淨。彼清淨故,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淨,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多世界清淨,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
Snmr Miri
●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
◎「空然」。(ps: 即証得「空大」。)

●無邊虛空 覺所顯發。
◎「覺照」。(ps: 性覺真空 性空真覺)

●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
◎「空然覺照」。(ps: 性見覺明(見大)、性識明知(識大)。)

●見清淨故眼根清淨,根清淨故眼識清淨,識清淨故聞塵清淨,………,六塵清淨故地大清淨,地清淨故水大清淨,火大、風大亦復如是。
◎「所餘非無故,如實知為有」、「空之所餘」。(ps: 性色真空 性空真色,地水火風…四大。)

Snmr Miri
「空之所餘」,妙哉!
3天
回覆
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nmr Miri 的頭像
    Snmr Miri

    Snmr Miri的部落格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