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nmr Miri    2025‧1‧6…上午8:07
「我」…會如何走這個「法界大圓」?

10‧我之大圓.jpg

Snmr Miri
「如來藏心」只要一「妄為明覺(無明)」,也就是說,只要與「如來藏物」相應了,立刻就有了「能所相待」,於是,「如來藏心」就有了「我」的覺受,而這種「覺受」就是「如來藏我(本我)」。
Snmr Miri
註:「覺受」就只是「覺受」,因此,這種「我」…其實也只是一種「覺受」而已。
唯,以「如來藏心」故,以「如來藏心」為體故,於是,這個「如來藏我」就可以用「體(個體)」的方式…來「走」每一個「個人的法界大圓」!

Snmr Miri
尤其是,當「識色相緣」之後,更以有了「色身」之故,於是,「我」就更有了「實體」的覺受……,甚至…的是把「色身」當成了就是「我」。

Snmr Miri
註:於「阿賴耶識」,亦復如是。
「如來藏心」只要一「妄為明覺(無明)」,也就是說,只要與「如來藏物」相應了,立刻就有了「能所相待」,於是,「如來藏心」就有了「識」的覺受,而這種「覺受」就是一種「阿賴耶識」。(ps:於個體則稱之為「第八識」。)
由此可見,「如來藏我」的內容…可以說和「阿賴耶識」一樣的,只是,於「我」故,「如來藏我」的內容…比較偏向於「個體」,就如「唯識論」所論的那個「第八識」一樣。
Snmr Miri
「如來藏我(本我)」經過了「生死」的歷練之後,以「求生」是本能故,於是就會越來越「自我」。
Snmr Miri
以「自我」故,越來越會貪取外境…來保障自身的安全,於是,一切所執的需要…也都變成了「不異我」。(例如:權勢、名利……)
Snmr Miri
然而,所求越多,痛苦就越多,於是,開始警覺到…「非我」。
乃至,警覺到這個色身…也是一樣的「非我」。
於是…能有智慧的、正面的…重新審視這個「如來藏我」。
Snmr Miri
註:上面所說的「不異我」、「非我」,和經典所說的「非我、不異我」的解釋…有點不太一樣。所以,這裡只是借用其名相來解說「法界大圓」的進路而已,切莫過度咬文嚼字唷。
又,順便說明一下,由經典所說的「不異我」,我們可以知道,「佛說」並沒有完全否定這個「我」,因而,我們也要用這個「沒有否定」…來看底下所說的「無我」才可以。
Snmr Miri
藉由「非我」的的返思,我們將會深入於「我是誰」中,然後…漸漸的能看到「我」的本來面目。
只要我們能看到「色身」不是我(去我執),只要我們能看到「我的認知」也不是我(去法執),只要我們能看到…原來「我」就是由「如來藏心」與「如來藏物(外境)」相應而來的一種「覺受」時,那麼…我們就有機會…讓此兩者以「不相應(禪定)」的方式…証入「無我如來藏」!
11‧無我…只能証不能住.jpg
Snmr Miri
唯,以「禪定」故,以強力的「不相應」故,這樣的「無我」,只能「証」,不能「住」……
註:只要耽溺於這種「無我」聖境,將很容易落入「顛倒取一切法無我」的誤區,然後「樂無我修行」,這樣,將不只會錯解「無我」義而已,更糟糕的是…將會因這種「無我」…而把自己變成不折不扣的「焦芽敗種」。
因此,只要我們不被「禪定」所「定」,那麼,接下來的次第…就只是法爾如是的進路了。
Snmr Miri
「唯心」,亦復如是,只能「証」,不能「住」。
Snmr Miri
是的,一定要經過「心空」、「無我」的洗煉…才有辦法「法界大圓」,因此,「法界論」說…這就是「法界大圓的轉折點」。然後,也才有機會知道「圓」的止處…是怎樣的究竟……
換句話說,如果沒有經過這個「轉折點」,那麼,就算我們再怎樣的「精進」也將沒有能力「圓(圓通)」這個「法界大圓」,而可能是…只會一直線式的走向「梵我」神道,然後,到最後,不是「梵我合一」的被梵所梵,就是自以為能「創造宇宙萬物」……
然後,你…就是我創造出來的……
Snmr Mir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H0pIHn-US4
『無我』是不是斷滅見?
螢幕擷取畫面 2.jpg

Snmr Miri
●只要我們不被「禪定」所「定」,那麼,接下來的次第…就只是法爾如是的進路而已。
◎然後,這種不能「住」的「無我」…將因「法爾如是的進路」…逐漸的將「無我」轉成「心境上的無為」,也就是所謂的「無所住而生其心」。
Snmr Miri
註:常看到一些「空行者」說「如來藏法門」或「如來藏我」就是一種「外道邪說」,真是傷感情!
希望他們有機會能看懂這裡的「法界大圓」,然後,也能看到這裡的「我」和他們所謂的那種「神我、梵我」外道…到底有怎樣的不同。如是祝福!
Snmr Miri
由於「無我(唯心)」不能「住」故,於是,我們會再從這種「空聖境」…回凡的…再度回到「我」的這個地方來。
只是,這時候的「我」,我們或稱之為「真我」,也就是所謂的「無我之我」。
12‧無我→我。去聖回凡.jpg
Snmr Miri
這種「去聖回凡」就只是一種法爾如是的現象而已。
但,由於「無明實性即佛性」故,又,也可能「餘習」尚在故,這個法爾如是的進路…也可以說是一種「悟後起修」。
甚至可以說,要到這個時候,才能算是「真正修行」的開始。(註:只要回過頭去看看自己開悟以前的種種見行,就可以知道為什麼「現在」才能算是「開始」修行。)
Snmr Miri
至於所謂的「回凡」就是,在「心物不相應」的那種「定(空)」的聖境…是不是「住」的,於是,當我們「出定」之後,或開悟的高潮退卻之後,我們還會以「性覺必明」的本能…來「覺照」一切世間諸所有物,於是,又再度的「心物相應」的有了「我」的覺受……
然後,我們就是要以這個「我(如來藏我、真我)」藉用「外境」…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歷緣對境」的繼續修行。

Snmr Miri
這種「歷緣對境」,以漸次融入「法界一體」故,將以「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的心行…完全展現出來,而這就是所謂的「菩薩道」。
13‧無我…如何繼續走後半圓?.jpg
Snmr Miri
沒有「無我」的實際証量…就無法繞過「法界大圓」的轉折點…而邁向後半圓的「菩薩道」。
但,我們也要知道…沒有「我」是不能修行的,因而,菩薩行者還必須「去聖回凡」的用這個「我」…並藉用一切「如來藏色」…來利益有情……
註:通常,我們並沒有能力一下子就很「頓悟」的…完全証入「能所雙泯(空、清淨)」,因此,我們也可以很「有為」的藉用「菩薩道」來當做是自己修行的法門,甚至有人會用「誓願」來加強自己的意志力。

Snmr Miri
以「沒有我」是不能修行的,這樣我們就可以知道,一個「樂無我修行」的人…會是怎樣的「顛倒取一切法無我」了。
所以,《究竟一乘寶性論》會說:「應修行如來藏我,而不修行如來藏以為我,以顛倒取一切法無我,修行如來藏無我,樂無我修行,以不知不覺故。」
Snmr Miri
因此,我們一定要好好了解什麼是「如來藏我」,並知道應該要怎麼「修行如來藏我」才可以。
當然,我們也要順便的了解一下…什麼是「而不修行如來藏以為我」,然後,我們才有辦法了解這裡這個「如來藏」的真實義。(註:不懂的人,可以參閱「法界論」以前的文章,這裡不再贅述。)
Snmr Miri
以「如來藏我」故,菩薩道的行者,將依「心物相應」的法則…以「無我→無為」的方式,漸次融入「〝法〞界一體」之中,然後,成就「即心即物」的「如來法身」……
Snmr Miri
(真)我→(超)我→(如來)我→如來(法身)→如來法身→共同一法身。
註:這裡的「超我」,以超越自我(小我)故,又名「高我」、或「大我」。
4天
回覆
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nmr Miri 的頭像
    Snmr Miri

    Snmr Miri的部落格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