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2020.11月19日上午6:08  · 
用「法界論」的角度來看「四法界」。
「四法界」是指…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
「法界論」的核心思想是指…心物本有而心物相應。

用法界論的角度來看四法界.jpg

Snmr Miri
一般對「四法界」的解說太過詳細,反而讓人看得霧煞煞,抓不到重點。
http://buddhaspace.org/....../%25E5%259B%259B%25E6......
BUDDHASPACE.ORG  四法界
Snmr Miri
「法界論」對「四法界」的看法,相對的簡單了許多:
●事法界:事相本來就如此展現的法界,也就是我們生活中所能觸及的一切現象,也就是…由一切「心物本有」所相應而來的一切「現象界」。
●理法界:解釋事相的一切說法,也就是說一切法門對「現象界」的論述,並用符合邏輯理論的方式來追根究底,這就是理法界。
●理事無礙法界:就是指「事法界」和「理法界」能互相融通而不起衝突矛盾。簡單的說就是…「理法界」完全能無礙的敘述…從本就如此心物相應的「事法界」。
●事事無礙法界:也就是說,「理法界」只是幫助我們如何了解「事法界」的一種「法」,能讓我們的知見完全符合「事法界」。最後,以完全吻合故,說而無說,於是我們這個曾是「妄識執見」的「心」能因「清淨無染(空)」而「即心即物」的相融於「實相」之中,此是名「事事無礙法界」。

Snmr Miri
順便聲明一下,我對「四法界」沒有研究,只因為對「四法界」的解釋很霧裡看花,因而才「望文生義」的用「法界論」的角度來加以解說一下。

Snmr Miri
從「四法界」我們可以看到,「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這樣的進路。
簡單的說,「事法界」本來就很「現量」的呈現在那裡,經過我們的探討和實踐,最後能完全無礙的融入其中……
也就是說,無論我們對「事法界」,如何的指涉、描述(理法界),最後還是要「理事無礙」的回到本來就如是的「事法界」之中,然後「事事無礙」。

Snmr Miri
是的,「事法界」本來就很法爾如是的擺明在哪裡。至於我們要如何用「理法界」來讓自己「信→解→行→証」,這還得看各人的功夫是如何了。但,最後不管怎樣,就是一定要「理事圓融」才有辦法証入「事事無礙法界」。
Snmr Miri
事事本來就無礙,有礙者是誰?
張武雄
Snmr Miri 就是那個「大我」最礙事😆
Snmr Miri
「唯我獨尊」,妙哉!

Snmr Miri
以「有礙」故,「理法界」就相對的重要了。
Snmr Miri
但,只要能「無礙」,這跟「理法界」有什麼關係?就只是「說而無說」而已,不是嗎?
Snmr Miri
以「說而無說」故,一些在「理」上說理而爭理的人,能「說」出什麼實相來嗎?
但是,竟然有人還拿那些「理」來當「究竟法」? 因此,這種諍論…就很有可議了。
註:例如,拿性空之「理」來以為實相,例如,拿空性之「理」來以為實相,例如,拿如來藏性之「理」來以為實相,例如………… 更多

Snmr Miri
我的意思是說:
「理」只是理,不管我們有沒有說,那些真「理」(理法界),永遠會隨「事法界」而如實呈現著,並不因諍論而被扭曲。(註:能被扭曲的只是個人的知見。)
所以,能「說而無說」,那才是「真理」的真正所在之處。
張武雄
Snmr Miri

Snmr Miri
反過來說,能隨「事法界」而說的理,只要不摻雜個人的知見,那麼,如此法爾如是之理,必然能說出「一切本來實相」的真實義來,如是!
Snmr Miri
心物本有,心物相應則成境,心境相應則成「事」,心事相應則成「理」,心理相應則成法,心法相應則成萬法……
因「事」而有「理」,因「理」而論「事」。但,如此之「理」能否因「事」之現量…而論到「心物本有」,那還得看我們追根究底的能耐是如何了。
Snmr Miri
只是,一些「很有理」的人,卻一直想用「性空」和「空性」的理…來否定「本來就如如存在的事實」,真是「得理不事」的空人啊!,這種人怎麼可以因「空」而就沒「事」呢?沒有天理才這樣。
Snmr Miri
因此,再怎樣的「理」,其最後終歸要回到「事」的實相上……
於是:心覺物行!
Snmr Miri
所以,「事法界」再怎樣都是「事」法界。如此如此 這般這般,絕不含糊錯亂。
至於「理法界」,那就得看我們的「理」是否「如理」了。(註:看是否如「事法界」的理。)
事法界 理法界.jpg
鄭來也
太好笑了!這麼簡單,真的會笑掉法界大牙
Snmr Miri
讚!謝謝來也兄看得懂!
但是,是有一些過度「空性」的人,都太「得理不饒事」了,以致於「理事混淆」的想把「事」也要像「唯名」那樣的空掉!真是糊塗至極!
錯解「唯名性空」的人,就會拿他的「唯名」來空掉「事法界」,這樣,他再怎樣的「有理」也無法走出他自己的「理法界」;這樣,再怎樣的「唯名性空」也不能「理事圓融」而到達「事事無礙」的法爾如是……

 · 回覆 · 分享 · 1天 · 已編輯


~~~~~~~~~~補充~~~~
 a100203584 於 2021/02/04 18:47留言 
[理事無礙觀]中十門即[1.理遍於事門、2.事遍於理門、3.依理成事門、4.事能顯理門、5.以理奪事門、6.事能隱理門、7.真理即事門、8.事法即理門、9.真理非事門、10.事法非理門]。
《華嚴法界觀門》將理事關系分為[十門]進行闡述,清涼澄觀在《華嚴法界玄鏡》中又依此十門中所說的理事關係,歸結為兩兩相對應的五對:1.[理事相遍對],2.[理事相成對],3.[理事相害對],4.[理事相即對],5.[理事相非對]。
這[相遍、相成、相害、相即、相非]五對,這五對都以理事相稱,每一對之間又有相尊和相望之關係,先明理,以示尊理;而十門中[一三五七九],[以理望事];[二四六八十],則[以事望理]。
[真空觀](四句十門)
1.理遍於事門。以真理不可分故,是故一一纖塵,皆攝無邊真理,無不圓足。
2.事遍於理門。以事無體,還如理故,是故一塵不壞,而遍法界。
3.依理成事門。以諸緣起皆無自性故,由無性理事方成。
4.事能顯理門。由事攬理,事虛而理實。全事中之理挺然露現。
5.以理奪事門。事既攬理成,則離真理外無片事可得。
6.事能隱理門。真理隨緣成諸事,然事法違於理,則事顯理不顯。
7.真理即事門。理非事外,事必依理,故此理舉體皆事。
8.事法即理門。事由緣起,必無自性,故舉體即理。
9.真理非事門。理為真,事為妄,真妄相異,故真理非事
10.事法非理門。理為性,事為相,性相異,故事法非理。
[理事無礙觀]以[五對十門],從各種角度反復論述了[理、事]之間相成相壞,有即有離的關係,通過層層分析和論述,進一步深入闡明理事之圓融無礙。如澄觀《華嚴法界玄鏡》中所說:
1.[約理望事],則有成有壞有即有離;
2.[事望於理],有顯有隱有一有異。逆順自在,無障無礙,同時頓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nmr Miri回覆「五對十門」,真是精深博妙,唯有讚嘆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