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分享了 1 條連結。2020年12月31日上午11:51  · 
《轉貼》
a100203584 於 2020/12/25 18:59 
從總體上說,[法界]包括兩個方面,1.體現為理,是[理法界];1.表現為事,是[事法界]。
[理]即真如、法性,體性空寂,具有不變和隨緣的本性;[事]是具有分限、形象的萬事萬物。
兩者的關係是:[理]是事的本質、依據;[事]是理的隨緣表現。
1.從[理]表現為事來說,理就是事,在這種場合,只有理(事亡);
2.從[事]是理的體現來說,事就是理,在這種場合,只有事(理亡)。
從兩者具有相輔相成的關係來說,有理有事,事理交徹,不一不二。
1.[事法界]乃是指宇宙一切森羅萬象的事物,不過是經由[色心、依正、境智、相用]所彰顯的情景。它可作為人的意識對象,因為它具足了三世世間所有一切的差別事,即使[五根、五塵、十二入、十八界]等諸境亦為意識所知,它們各差別,分界不同。但它們決不是獨立於意識之外的客觀存在,而只是[依心而起]、體現真如佛性的假象。這一[事法界]指人們的初級認識。
2.[理法界]是指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質,即萬事萬物的真性;一切眾生色心諸法,雖有差異,而真性為一,同於一理,所謂[無盡事法同一性故]。倘若都能體會諸法體性本來空寂,便能頓絕百非,因為[真性]是寂寥無形相可得。這一[理法界]也特指人們對[空性]的認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nmr Miri:說真的,我不太懂華嚴宗的四法界,因而a100203584兄的論述可能就是一般正統的看法吧?
但,總覺得這樣的「真理」太把「理論的理」神聖化了,因為……(略)
個人覺得「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的這個次第…應該很有它的甚深義才是,因為既然以「事法界」為始,以「事事無礙法界」為終,那麼就……(略)
註:因為說起來複雜,因而先行「略」過,或許我會在自己的FB來加以補充一下,謝謝你!
 

Snmr Miri《轉貼》
a100203584 於 2020/12/31 14:49
華嚴要義—四法界。將四法界作為華嚴宗的基本教理之一。可以說,明確地將華嚴宗所論述的法界歸納為四法界卻是從澄觀開創的。這種分類便於用來指導僧俗修行,因而四法界理論帶有明顯的實踐性。此四法界不僅是華嚴的要義,而且將佛學的哲理都統一在內了。這分別概述為:
1.[事法界]:包括[色心等相],即為一切物質現象。《華嚴法界玄境》中列舉的[事相]共有十對,即:[教與義、理與事、境與智、行與位、因與果、依與正、體與用、人與法、順與逆、感與應]。
其中包括了全部佛法與宇宙萬物。澄觀認為:[事法界,歷別難陳,一一事想皆可成觀]。
強調認識和體悟玄妙的法界思想必須通過對一一事的觀察、觀想,此即以觀想四法界為內容的禪觀。
2.[理法界]:包括[真空則理法界]。杜順《法界觀門》的[真空觀],就是觀[理法界]。何為[真空]?不是以[斷滅]為空,也不是離開色的空,而是[即有明空],此空與有相即不二,故稱[真空]。
這種[真空],就是所謂的理,亦即[真如、法性實相]等。[真空觀]側重強調色的本體空寂,而不是絕對空無(斷空),是與具體的萬有結合在一起,所謂[真空必不異色]、[不離色明空],色空是不二的,[空與色、理與事]是互相依存的。[以空中無色,由事即理;理絕相故,色必有空];色(事)舉體全是空(理),空舉體全是色;從最高的真諦認識層次看,真空是超言絕相的,不可形諸任何語言文字,何有[色、空]等名相可言!
在《華嚴經行願品疏》對理法界的解釋中說:理法界既是性,[理之寂寥,為法之性]包括二門,1.性淨門,其理是大乘佛教所說的遍理於萬事萬物的真如法性;而2.離垢門,其理是指眾生通過修行斷除情慾煩惱,將先天所秉的佛性得以顯現出來。
3.[理事無礙法界]:是著重講理與事圓融無礙的關係。杜順分十門解釋:[理遍於事,事遍於理,依理成事,事能顯理,以理奪事,事能隱理,真理即事,事法即理,真理非事,事法非理]。
形成[理、事]圓融無礙的關鍵是[理無形相,全在相中]、[無盡事法,同一法性]。
既然事是依據理而成,事是理的體現,理是事的本體,自然理事無礙,理與事互相融攝、互相圓融。澄觀強調法性之理融於一切事相之中,如同虛空。理與事不一不異,理如一切事,一切事如理。
4.[事事無礙法界]:既然事與理是相即不二的,那麼事與事之間也具有彼此融通無礙的關係。事與事之間相攝相入,融通無礙,一切與一不一不異。從澄觀十玄門所論證的[事事無礙]的實際內容來說,既有自然現象又有社會現象,既有物質現象又有精神現象,既有佛法也有非佛法,既有佛菩薩也有一般眾生…按照這種事事圓融無礙的理論,可以說自然界和社會的一切事物和現象,眾生和佛菩薩,眾生和佛法,佛法和修行、果位等等,都相即相入,互相融通無礙。
然而從真諦的意義上看,又豈有四法界可言?如將形諸文字的四法界消融、拂除,則只有超言絕相的唯一法界,即[無障礙法界、一心法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nmr Miri :謝謝a100203584兄如此詳細的補充,感恩!
已轉貼至「法界論壇」以嘉惠眾學人。

Snmr Miri《轉貼》
a100203584 於 2020/12/25 09:30
[四法界觀]。華嚴宗以[一真法界]總賅萬有,欲入此無盡法界,有四種次第:
1.[事法界觀],觀眾生色、心等法,一一差別,各有分齊。
故華嚴宗三祖法藏之華嚴經旨歸乃撮為[教義、理事、境智、行位、因果、依正、體用、人法、逆順、應感]等十對,用以統收之。又[事法界觀]為其後三觀之所依。
2.[理法界觀],觀眾生色、心等法,雖有差別,而同一體性。此體非虛妄念慮、非形礙色相。相當於華嚴宗初祖杜順之[真空觀]。
3.[理事無礙法界觀],觀理由事顯,事攬理成,理事互融無礙,平等即差別,差別即平等,相當於杜順之[理事無礙觀]。
4.[事事無礙法界觀],觀一切分齊之事法,其相不壞,稱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容,重重無盡,互涉無礙,相當於杜順之[周徧含容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nmr Miri:讚!獲益良多,感恩!

Snmr Miri
「四法界」是「華嚴宗」特有的內容,因而有關「四法界」的解釋,當然以「華嚴宗」的解釋為準。
底下若有所說,只是我個人從「法界論」的角度…另起了不一樣的看法。因而只供參考就是。
在這裡,先謝謝a100203584兄提供了很精要而詳細的解說,然後讓大家可以看到「四法界」的本來法義,也讓我能一睹「華嚴宗」的風采而獲益良多,真的非常感謝!
Snmr Miri
個人的「另見」雖只能當參考,但,也或將會幫助我們對「四法界」有更紮實的了解,然後確實達到「理事圓融」。只要我們有辦法消融這個「另見」而不與「華嚴宗」起衝突的話。

Snmr Miri
用一幅圖來看「法界論」是怎麼看「四法界」的,同時,從這幅圖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和正宗原味的「四法界」到底有什麼區別。
四法界的兩種看法.jpg
Snmr Miri
這兩種看法,只要能互相圓融,那實在是妙哉!
但,有關它們的不同,我就不多說了,也不宜多說……
我只能說,我個人一定要先看懂「法界論的理路」之後,才有辦法推而廣之的看懂「華嚴宗的理路」,否則我會有很多隔靴搔癢的問號存在……
尤其是,「事法界」從來就是如此如此的如如存在,並如是的演變著,怎麼會是「依理才會存在、才會有所成辦」呢?

Snmr Miri
事法界→完全依事論理(理法界)→皆符合事物之理(理事圓融)→事事無礙。
妙哉!
以「事法界」為始,以「事事無礙」為終,此「事」…從頭到尾,從來如是,妙哉!
張武雄
Snmr Miri 看來又是這個心,沒事找事了😄
Snmr Miri
所以「事事無礙法界」,妙哉!
但,這只是「法界論」的看法,參考看看就好。

Snmr Miri
把「理」之「體(空性)」當做是「事」的實相…,這和「法界論」把「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當做是「事相」之體(真空妙有),有著非常不一樣的理路,雖然它們同樣都有論到「空性(真空妙有)」……
Snmr Miri
由此可知,會有一些人竟用「理之體(空性)」岳飛打張飛的來否定「心物本有」,那就一點也不足為奇了。

Snmr Miri
僅供參考……
心覺物行之原理.jpg
 · 回覆 · 分享 · 17小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