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2022.12.22...上午7:13
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法?

17.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法?.jpg

Snmr Miri
為什麼是「忽生」呢?為什麼不是「慢慢的生」?
地球的誕生不是在100億年前嗎?
O Chi Wang
Snmr Miri 暗合宇宙大爆炸論?
Snmr Miri
從佛經無始無終的角度來看,如果有大爆炸的話,那就表示:除了我們現在這個宇宙之外,必然還有另外的宇宙存在。
Snmr Miri
「忽生」,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就是指「相應」。也就是說,只要有「因」有「緣」,其當下的「相應」…就是一種「忽生」,一種法爾如是的「忽生」。而當「忽生(相應)」之後,就依「因」依「緣」的…再依各自的「法性」…一直演變下去。
Snmr Miri
從一般我們能理解的角度來說,「因」是指「如來藏心」,「緣」是指「如來藏物」。
但是,從更細膩的「山河大地」和「諸有為法」的角度來看,能生「山河大地」的「因(親因緣)」其實是指「如來藏物」,而其「緣」就是指「如來藏心」了。然後,能生「諸有為法」的「因(親因緣)」才是指「如來藏心」,而其「緣」就是指「如來藏物」了。
以「如來藏心」本有故,以「如來藏物」本有故,以「心物相應」故,然後…才能忽生「山河大地」和「諸有為法」。
Snmr Miri
唯,「山河大地」到最後…還是被「心」所「有為(認知)」,於是,「萬有」就變成了「萬法」,而這正是「萬法唯心」的理由。
以「萬法唯心」故,我們說「如來藏心」就是「因」,而「如來藏物」就只能是「緣」……

Snmr Miri
《楞嚴經》:「世尊!若復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界等,皆如來藏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終而復始?」
Snmr Miri
有點糟糕!我把「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錯寫成「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法」了,然後還把「山河大地」和「諸有為法」分開來……
少讀經文,只憑印象來「瞎寫」,現在出紕漏 了……,本來還想藉這段經文來演說這幅圖的內容的說……
看來,只能讓大家自己去想像貫通了……
註:原則上,「諸有為相」的語意…會更偏向於描述「山河大地」,而其重點並不是要描述「萬法唯心」。
Snmr Miri
●有點糟糕!我把「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錯以為是「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法」了……
◎雖然只差了一個字,但……,不過,也還好的是,應該還不致於「離經一字 等同魔說」……
◎看來,也只能依自己所說的「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法」來解說自己所認為的法義了,雖然,這樣不是在「依經解經」,同時也不是經文的原始本意,但應該也不致於妨礙經文的正確性才是!
◎也就是說,本篇文章,是把「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更擴充到「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法」的內容來解說了。敬請諒查。
Snmr Miri
正好,也可以順便瞭解一下這個次第:
云何忽生山河大地→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法
Snmr Miri
把上面的圖字改成這樣,這樣就比較清楚的是在畫「山河大地」和「諸有為法」,而不會和經文「山河大地諸有為相」的文字搞混。
這樣,也才比較不會〝誤解〞經義的還狐假虎威……
17~1.忽生山河大地.忽生諸有為法.jpg
Snmr Miri
然後,我們就可以看到這個「忽生」是怎樣的忽生!
是的,如果沒有「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的話,那麼,根本就不能「忽生山河大地」,也不能「忽生諸有為法」!
17~2.忽生….jpg
Snmr Miri
然後,我們就會看到更深入的「萬法」。不是只看到「諸有為相」而已。
18.萬有被了別而成萬法.jpg
Snmr Miri
順便參考一下《楞嚴經》忽生山河大地的這段經文:
「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輪執持世界;因空生搖,堅明立礙彼金寶者,明覺立堅,故有金輪保持國土;堅覺寶成,搖明風出,風金相摩故有火光為變化性,寶明生潤,火光上蒸,故有水輪含十方界;火騰水降交發立堅,濕為巨海乾為洲潬,以是義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勢劣火,結為高山,是故山石擊則成炎、融則成水,土勢劣水,抽為草木,是故林藪遇燒成土、因絞成水。交妄發生遞相為種,以是因緣世界相續。」
Snmr Miri
●「……交妄發生遞相為種,以是因緣世界相續」。
◎「交妄發生 遞相為種」,妙哉!或許,我應該再為這段經文…畫幾張「法界圖」?

Snmr Miri
也順便看看這個「世界相續」是怎樣的因「心」的有為…而導致的:
「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起為世界。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
Snmr Miri
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我們將可以看到「所既妄立 生汝妄能」是怎樣的「有為(法)」,然後,因「有為」而「起為世界」……
接著,我們可以再進一步的看到…這個「世界」再被「心所復了別」,於是有了後續的「眾生相續」和「業果相續」,最後,就成為具有一切「萬法」的「法界」了……
註:因「有為」而「起為世界」,請看以前「法界論」對這種『心物相應」的解讀。概略是說,因為「心」的念力波,給「如來藏物」加上了「符號(頻率)」,然後,「如來藏物」有了各種不同的頻率弦波,進而轉成各種不同的粒子,於是有了「質量」……
Snmr Miri
●「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
◎看到這段經文,才驚覺…原來這裡的「虛空」…和「法界論」所說的「虛空」是很不一樣的。
◎難怪另一段經文會說「迷妄有虛空 依空立世界」……
◎所以,這裡的「虛空」,真的是因「迷妄」所產生的一種「虛空」。(註:概略是指「量子力學」的那種「重力波(重力場)」……)
◎難怪這種「虛空」是可以粉碎的……(註:難怪這種「迷妄所形成的虛空」真的可以粉碎。)
Snmr Miri
註:這種「重力場」並不存在於「法界論」所說的那個「虛空(本空)」。因為,這種所謂的「重力場」必須和「世界(星球)」互相對應,並能被心識所作用,和被量子力學所演算出來!
所以說,此虛空(有重力場),非彼虛空(本空)。這不能搞混。
反過來說,如果我們能弄清楚這兩種虛空的差別,那麼,要看懂「迷妄有虛空」的語意…就變得簡單明瞭多了。然後,也就不會被「虛空粉碎」的這個「虛空」所迷糊。

Snmr Miri
或者說,以「念力波的符號」故,這個「重力場」其實早就充滿了整個眾生的「集體意識」???
也就是說,這個有「重力場」的「虛空」…早就遍滿了眾生的「迷妄」,因此,必然會有念力波(符號)來相應…並用「重力場」的方式得以「存在」。
不知道欸,瞎猜的。
Snmr Miri
●「迷妄有虛空 依空立世界……漚滅空本無 況復諸三有」
◎這裡的「三有」,一般的解釋大概都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
◎不過,我個人覺得,應該是指「世界相續」、「眾生相續」、「業果相續」這「三有」吧?這才比較符合《楞嚴經》因「迷妄」而「有」的旨意。
◎不知道欸,我對《楞嚴經》沒有深入研究。但,不管如何,都是指「大覺」絕不會被「迷妄」所迷妄就是!
張武雄
Snmr Miri 我覺得還是說過去、現在、未來
Snmr Miri
應該也可以,反正「大覺」…不會在「小覺」上…自起 「分段生死」。
但是,若從以經解經的角度來看,個人還是覺得應該是指「世界相續」、「眾生相續」、「業果相續」,才比較符合《楞嚴經》的本義。
Snmr Miri
註:「三心不可得」好像是《金剛經》說的。
這兩部經的主述內容…很有「空」和「有」的特色。

Snmr Miri
◎換句話說,這種「迷妄」所生成的「虛空」,就是因「迷妄」的「所既妄立 生汝妄能」,然後才「靜成虛空」的……(然後,才在有「同」有「異」的「有為」中…有了「虛空」和「立於虛空的世界」……
◎難怪,這種「虛空」又會被稱之為「色邊色」。
◎這個「虛空」,和「法界論」所說的「虛空本空」根本就不一樣。
◎「法界論」的「虛空」是相對於「本有」而說的「本空」,也就是「心物相應」的那個『舞台』。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這個「本空」來當「舞台」,那麼,再怎樣的「迷妄」也不會有這個「舞台」可顯現出一切「心物相應」的一切「現象」來。
鄭來也
承認蕭貪講錯了虛空華嚴法界無限長大
Snmr Miri
蕭大有講錯嗎?
鄭來也
蕭貪的假象世界無限長大當法界實相當然也講錯
Snmr Miri
是不是也証明了自己還沒有能力去圓別人的說法?
不知道欸,還不知蕭大是怎麼說的?
鄭來也
蕭貪是梵生一定搞錯了

Snmr Miri
由上,我們也可以看到…就只這個「虛空」…原來也有好幾層的內容……
而,「法界論」的虛空…就只是簡單的在說那個無量無邊而一定「存在」的「真空」而已!因此,與本有的「如來藏心」「如來藏物」並列為「三常」。

Snmr Miri
這「三常」也正是「法界論」的重點所在,因為,沒有這「三常」,「法界論」就沒得論了。
因此,佛教界能否接納這「三常」,這關係到「法界論」是不是他們所認為的「佛法」……
但,不管如何,如果有人強力反對這「三常」,那麼,以我個人的資質,我將無法認同「其人所認為的佛法」,因為……
但,能理解其人是用什麼「唯心」的角度在論他個人的佛法就是。
Snmr Miri
只是……
太過於「唯心」的佛法,其問題真的很大呀!
也正好,這幾天都在論這個「很大的問題」,所以……
不管如何,「法界論」縱然會被某些人視為「外道」,但,我也不會妄自菲薄就是!^^
所以,相信「法界論」的人,一定要為自己的相信負責唷,「法界論」真的沒有辦法當你的靠山!
Snmr Miri
「法界大圓」,甚深、甚深,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妙哉!美哉!
張武雄
Snmr Miri師兄早
有為法跟有為相,是一樣的,有相有法,有法有相,同時成立的,因「有為」而有法有相,無為則無一法生,說無為法只是為了相對應有為法而巧立施設
Snmr Miri
如是。
但,我們也可以更細膩的說,「有為相」就是介於「萬有」和「萬法」之間的那個內容。因此……
因此,若只懂得「有為相」而不知此相是「境相」還是「法相」,那麼,「萬有」和「萬法」的語義就會混淆不清。總之,此「有為相(影塵)」畢竟還是得依外在的「境相」才能成為「有為相」。所以……
回覆分享4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