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2024‧8‧31…上午7:15
「聞→思→修」就是一種「有為」……
我們就是要用這種「有為」來返觀自己(內觀),並修正自己的起心動念,然後,才有機會証入「無為」。
註:証入完全清淨心性的「擇滅無為」,然後洞見「真如無為(空性)」。
Snmr Miri
●註:証入完全清淨心性的「擇滅無為」,然後洞見「真如無為(空性)」。
◎順便從「有為→無為」來看一下…什麼是六無為。
◎《轉貼》自 <佛學大辭典>:
【六無為】(名數)大乘立六無為。
一、虛空無為,此法性離本來諸障礙之位所顯者名之。
二、擇滅無為,依此法性智慧力斷煩惱之位所顯者名之。
三、非擇滅無為,不由此法性之擇力而為本來清淨或緣缺之位所顯者名之。
四、不動無為,此法性生於第四禪天離苦樂麤動之位所顯者名之。
五、想受滅無為,此法性入於聖者非想地所攝之滅盡定。滅六識心想及苦樂二受之位所顯者名之。
六、真如無為,由此法性有真實如常之相而名。
◎這「六無為」從「法界論」的角度來解讀就有了這樣的層次:
擇滅無為→不動無為→非擇滅無為→想受滅無為→真如無為→虛空無為。
◎略解:經過內觀的慧力修行(擇滅)→達到能所雙泯的定力(不動)→讓心物皆回歸本位(非擇滅、本來存在)→得到彼此不再糾纏的解脫(想受滅)→証得「真如(心物不相應、無緣不生)」而了知一切相應(有緣必起)之法…皆不離此「真如」→於是處在有若「虛空」無礙的大光明之中(寂靜涅槃)。
Snmr Miri
◎其實,「無為」…就是「空性」。因此,我們也可以這樣解讀:
經過內觀的空性修行(擇滅)→達到具有空性的定力(不動)→讓心物皆回歸空性(非擇滅、本來存在)→得到空性的解脫(想受滅)→証得「空性(心物不相應、無緣不生)」而了知一切相應(有緣必起)之法…皆不離此「空性」→於是處在「空性」的大光明之中(寂靜涅槃)。
Snmr Miri
所以,我們要怎樣才能真正的「無為」呢?要怎樣才能一直處在「空性」之中而…不動法界半分毫呢?
Snmr Miri
●「無」妄識執見之行「為」→「無為」。
◎所以,這個「無為」是…沒有「行」了嗎?還是……?
◎如果,還有「行」的話,那麼,這會是怎樣的「無為」呢? 耐人尋味啊!
◎以如來藏心之「性覺必明」故,那麼這個「必明」,又會是怎樣的「覺…行」呢?
◎不可思議!
Snmr Miri
註:這個「覺行」以正在「行」故,我們稱之為菩薩道,然後如是繼續「行深般若」。
若是「覺行圓滿」的話,我們則稱之為「究竟涅槃的佛」(証得如來法身)。
Snmr Miri
頓見空性(頓悟)…就有辦法這樣嗎?
Snmr Miri
所以,我們要有怎樣的「澈悟」才有辦法這樣呢? 真是:無知…不知道,懂了…嚇一跳!
Snmr Miri
註:這裡所謂的「澈悟」就是指完全解脫的証得「四果阿羅漢」,然後,以「澈悟」故,能了知「法界大圓」的前半部是怎樣的「性空(有為)」,也了知接下來要怎樣用「空性(無為)」來走後面的半個圓…
Snmr Miri
也就是說,當我們有能力走到「有為法」的終點時,這還不是「法界大圓」的終點,而只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而已……
而…這個開始就是…如何去行「無為法」,也就是如何「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去「行」一切所當行……
Snmr Miri
●這還不是「法界大圓」的終點……
◎註:有人把「見空性」的「寂滅」當做是究竟。
◎我們不否認要達到這種「寂滅」…真的很不容易,因而,可以理解這個「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權巧方便說」。(註:也就是所立的一種「化城」方便。)
◎又,以「化城」故,我們可由這個「頓見空性」的點看到…各種進路……
1、以「頓見」故,能用「頓見」來返觀自己所餘的業習,並用「空性」來消融所餘……。
2、住於「空性」之中,長養空性之寂滅而得永世解脫。
3、用所見之「空性」更上一層樓,然後…「破一分無明 証一分佛智」。
Snmr Miri
因此,証得「空性」之後,我們不能只住於「化城」,還必須往「究竟涅槃」邁進……
Snmr Miri
註:証得「空性」之後,之所以會被權稱為「究竟」,那是因為…澈悟之後已經「一悟永悟」了,也就是說,在「空性」之上…已經沒有更高的體悟可以再悟了,所以……
所以,從「有為法的終點」來說,這個「有為的終點」就是一種「究竟」……
Snmr Miri
但是,我們也要知道……
我的意思是說,「性覺必明」將會告訴我們,這條路的終點…並不是在「寂滅」這裡,而是在「忽然超越」…然後「世出世間 十方圓明 獲二殊勝」那裡!
Snmr Miri
所以,証得「空性」之後,就算「銅牆鐵壁的有為法」已經消失(空)了,但是,接下來的,其實…其實還有一道根本就「看不見」的銅牆鐵壁…橫在眼前……。
註:以「無明實性即佛性」故,「無明」的這道銅牆鐵壁,我們是無法從「佛性」裡面…把它分離出來。
Snmr Miri
●其實還有一道根本就「看不見」的銅牆鐵壁…橫在眼前……。
◎這一道「銅牆鐵壁」,如果沒有先前熟習於內觀的功德力,那麼,此時,就算很厲害的能用定力…証得空性(寂滅),但,卻也就完全使不上力的只能停留在原地(定功的地方)打轉。所以……
◎唯有熟習於「內觀」,然後,我們才能藉由純然的「如來藏心」來「必明」法界之實相,然後…不礙實相之法的…行深般若……
◎然後…我們也才會更有智慧的看到「無明」…會是怎樣的一道銅牆鐵壁!
Snmr Miri
由於,再也沒有更高的體悟了,那麼,菩薩道的「破一分無明 証一分佛智」…是得?還是無得?
Snmr Miri
註:証得「空性」之後,如果還會有更高的體悟,那就表示我們還沒有「証到真正的空性」,因為,我們只是先用鑽子…鑽破了「有為法的銅牆鐵壁」,然後…乍然的看到了空性,如此而已。
這種「乍然」,由於「銅牆鐵壁」還在,因此,在「消融」銅牆鐵壁的時候,就還會有…所謂的體悟…出現。所以……
所以,這種體悟,只還在「有為」之中,並不是說…在「無為」之上…還有更高的體悟。
Snmr Miri
不管怎樣,能悟後起修…而繼續得到更高的體悟,這總是值得讚嘆的事! 最怕的是,「頓見空性」之後…就以為自己已經解脫、或成佛了……,而這樣的「錯悟」可能比「未悟」還糟糕……
Snmr Miri
哈哈哈~~~,有辦法和張大德對談那麼久的那位「釋迦牟尼」也真是厲害!
https://www.facebook.com/www.cwnp.net/posts/pfbid04X6Wtc3NoF8rEVVa8ZxpKpRtA3J1QwM4Dn4g5Qgc4PDMkc2MVjjDewN6gXVX1jAil
● 灰塵和海灘的散步
Snmr Miri
一個會錯解「無我」義的人,他所自認為的「我」義,必然是錯誤的。
Snmr Miri
所以,什麼是「無我」,耐人尋味啊!
唯有實証「無我」的人,才有辦法真正洞見「我」義…就是怎樣的「如來藏」!
14小時
回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