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5月16日上午5:25
《法界論論圓覺》

這幾天所畫的圖,可以說就是整個佛法的菁華了。

但,不管怎麼畫,只要能看懂「心→相應(法.覺.識)→物」這個式子,或懂得「心物相應」就是「法.覺.識」,那麼要看懂這些圖,並不難!

這次畫的是有關於「覺」,然後這「覺」會是怎樣的「圓」呢?其重點就是在…「如來藏」!

法界論論圓覺.jpg

Snmr Miri ●「心物相應」就是「法.覺.識」
◎也就是說…不管是「法」、還是「覺」、還是「識」,它們都是「心物相應」後的一種「心理」狀態。
◎唯,以「心能物所」故,我們會用偏向「心」的角度…來論一切理。如是!
◎「物」,看起來就像只是個配角而已,但是,若沒有「物」,「心」根本無法唱獨角戲。
◎因此,若我們無法洞見「物」的本來面目時,那麼想要從「心」上…看到整齣法界大戲,其實是很有困難的。
◎其實,若從「涅槃」的角度來看「心」和「物」,這兩者是完全平等的。因此,若我們一直用「心君物臣」的角度來論法,那到最後…可能就無法「圓」整個法界進路……

Snmr Miri 「覺」,也就是在「心物相應」的狀態下,才會有起「覺」的作用。
否則,「覺」永遠只是處在「覺性」的狀能中而已。
張武雄 Snmr Miri 處於有「功能」,沒有「作用」的狀態

Snmr Miri 「小圖1」:以「性覺必明」故,當「心物本有(如來藏)」的時候,「心」「物」就已經「相應」了,而這時候的「相應」,我們則用「能所」的方式來論說。
或許,我們也可以這樣來認知:「心」「物」本來是「共一如來藏」的,但因為有了「能所相應」,所以有了「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的這種分別。

Snmr Miri 註:如果我們懂得「心」「物」從來就是「不相在」,然後「心就是心 物就是物」,那麼我們就會知道「心物是怎樣的共一如來藏」,絕不會在「混沌」中混淆了對「心」「物」的認知。
因此,我們也可以這麼說:「如來藏」本來就含藏著「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
這和「阿賴耶識」含藏著「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都是同樣的道理。因此,經文才說:「藏即賴耶識」。

Snmr Miri 「小圖2」:以「心」為能覺故,「物」被心所覺故,以「能覺」、「所覺」故,我們稱這種「能所」之覺為…「妄為明覺」
本來,心物「共一如來藏」是沒事的,但因為「所既妄立 生汝妄能」的緣故,於是…我們就有了「一個法界大圓」的事……。

Snmr Miri 「共一如來藏」,妙哉!
只要「妄為明覺」是一種「法爾如是」,那麼這個「共」絕不會在「妄為明覺」之後就「不共」了。甚至我們可以說,早在「心物本有」的時候,就已經「妄為明覺」了,因此,我們才說…這個「妄為明覺」就是「無始無明」。
以「妄為明覺」故,以「無始無明」故,不得不「一切根塵陰處界 皆如來藏」,妙哉!

Snmr Miri 「小圖3」:「心→覺→物」,這個式子是同時成立的。
不是有了「心」,才有「覺」,才有「物」;也不是有了「覺」,才有「物」;更不是有了「物」之後,才有「心」,才有「覺」。
因此,只要心物有「能所」的相應,「心」就有了「覺知」。

Snmr Miri 這個「覺知」並不一定要有「五蘊身」,而是一種「集起曰心」的「心識覺知」。
這種「覺知」廣納了心識的種種覺受,然後成了自己的「看法」,這就是所謂的「業識」。(註:無明→行→識,這裡的「識」就是指「業識」。)
以「業識」故,能與相應之「名色」…識色相緣…而投生於各類物種,於是有了「五蘊身的六識」。
Snmr Miri 註:所謂的「法」、「覺」、「識」,在這個時候已經可以很清楚的被我們所認知。(ps..其實,它們在「無明」的時候,就都已經成形。)

Snmr Miri 「小圖4」:以「業識」故,從「業識」所看到的一切外境,就是「妄識執見」,也就是…都用自己的看法來理解「外境」的一切現象,然後自以為是。
亦以「自以為是」故,所謂的「看法」更是根深蒂固的變成了「牢不可破的業識」。

Snmr Miri 以「能所相應→覺→看法→業識→…」故,開始了接下來一切「唯心所現(心物糾纏)…」的不可思議旅程……。
也就是說,怎麼樣的「心(業識)」就相應了怎樣的「外境」來更加深自己的「業識」。(註:也可以說:「外境」本來就用很如實面目,來被自己的心態所覺,然後,我們竟用自己的所覺去「定義」外境是怎樣的外境,於是這個「外境」就被這個「心」所「錯覺」了……)
這個「被錯覺的外境」…就是「唯心所現」。
簡單的說就是,自己是怎樣的「心」,就用「自己的心」錯「解」了本來就如如的外境,然後再用「彼此互相糾纏」的方式來…識色相緣……
Snmr Miri 這種日用而不知的「互相糾結」,在佛法的專有術話上…就叫做「不覺」。也就是泛指一切眾生在「尚未開悟」時的狀態。
張武雄 Snmr Miri 米粒兄把佛法像洋蔥一樣,ㄧ層一層的開解,讚嘆👍
Snmr Miri 真謝謝武雄兄能看得懂。
也希望以後的人,也能像武雄兄這樣,那我也可以「含笑……」了,哈哈~~~~
Snmr Miri 註:因為「不覺」在佛法上算是專有名詞,因而必須略微解釋一下,我們才會知道「不覺」原來就是專指「未悟」的眾生。
又,「法界大圓」本來就像「剝洋蔥」一樣,所以妙哉!
而且,就是要這樣,我才看得懂佛法。也才能了知一切法的來龍去脈,也才有辦法一法通 萬法通。
張武雄 Snmr Miri 哈哈😄
其實佛法一定有個道理軌跡存在(公式),但是弄懂了以後,這個公式會一直被你自然套用(本來),可是這個「無」字害人不淺啊
張武雄 連公式都無掉了
Snmr Miri 哈,把「公式(法爾如是)」無掉,那就會變成「開口即乖」的人。
註:「無」字也可以是「心法」,所以能理解就是。
其實,「無」字也是在「道理軌跡」裡面,因而我們也真的可以藉用「無的心法」來…花開見佛悟無生。
Snmr Miri ●其實佛法一定有個道理軌跡存在(公式),但是弄懂了以後,這個公式會一直被你自然套用(本來)
◎這就是「法爾如是」,所以妙哉!
◎會用「公式」寫下來,那除了可以証明「果然就是法爾如是」之外,就是希望大家…在浩瀚的經海中…能更如理的、更直捷的…找到最明確的法則,然後……
Snmr Miri 然後,不認同的人,他將可以很直接的…只要推翻這個「公式」,他就可以推翻整個「法界論」……,所以,方便得很!
這樣,不僅可以減少彼此高談闊論的自以為是,也可以避免一直在浪費時間的雞同鴨講……。

Snmr Miri 「小圖5」:能與外境如如有之「各物種名色相應」,就進入了「六道輪迴」之中。以「識色相緣」故,這時候的物種…可以說都是用「六識心」來「覺知」外境的一切。
說得更詳細一點就是:我們都透過「六塵緣影」才認識一切「法塵」的,而這就是一種「幻覺」(虛幻之覺、夢幻泡影、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

Snmr Miri 註:為有別於「妄為明覺」的那個妄覺,故這裡暫且假名為「幻覺」。同時,這也和醫學上的那個幻覺,其語義上也是有所不同的。
這裡的「幻」就是指「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的那種「虛幻」,這和「現象界」都是如如有的「性空」,又有很大的不同。因為一個是指「心的虛幻相」,一個是指「性空的如如有」,其內容相差十萬八千里。
Snmr Miri 在「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的「幻覺」裡面,想要如實的看到「法界實相」是有困難的,於是在這裡面…在各種修行法門裡面,就有了各式各樣的「相似覺」。也就是…還在「幻覺」裡面…卻以為自己已經開悟了。
所謂的「相似覺」,就像是…在夢裡夢到自己已經醒過來了,然後…還以為自己已經是個清醒的人。
Snmr Miri 是的,只要我們被「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所唬爛,只要我們無法洞見「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的真實義,那麼,在「如如有的法界」中,我們都將只是以「相似覺」的方式…來以為自己已經從「夢幻」中醒過來……。但,其實我們也還只是在繼續做著另一個「自以為是醒過來」的「夢」而已。
Snmr Miri 處在「相似覺」中的人,是相當讓人頭疼的。
因為這種人會很自以為是的…一直在說別人的不是。也會以為自己已經醒過來的…要別人也一定要醒過來才可以。
殊不知,這種人,已經在用這種「相似覺」來給自己塑造了另一個「心識法界」,還渾然不知……。(註:這種人會給自己塑造了一個「人見人厭的法界」,然後來給自己更加確定…你看,你們就是這樣的不覺……。)

鄭來也 貓頭懂嗎?
Snmr Miri 還有其他很多同樣毛病的人。
Snmr Miri 處在「相似覺」中的人,是相當讓人頭疼的。
因為這種人 無法與之對論法義,因為只要一對論,他就會說你的說法就是一種虛幻,或說你就是還在夢中而不覺……
其實,這種人,就是還不知自己正在「夢」中…和一個虛幻的人或做夢的人…對話。簡單的說,這種人就是還活在「自己所塑造」的虛幻(夢境)中…還不自知的人!
Snmr Miri 處在「相似覺」中的人,是相當讓人頭疼的。
因為這種人,只會在自己的小圈圈中…團團轉,然後一直說別人頭暈!
鄭來也 這叫無慧,最後自取滅亡
鄭來也 而且這種人還很能理直氣壯哩
鄭來也 就跟那個專修別人的無賴法門沒兩樣
Snmr Miri 處在「相似覺」中的人,是相當讓人頭疼的。
因為這種人,會很理直氣壯的以為自己已經醒過來。這比那些「裝睡的人叫不醒」還糟糕…,因為……(略)
通常,碰到這種人,也只能「放牛吃草」而已。然後,希望他有朝一日能好好的看懂「法界論」,然後…,然後,也要到那個時候,彼此才會…再有後續的緣……
Snmr Miri 其實,真正醒過來的人,以「過來人」故,他必有「以其人之道 還治其人之身」(設身處地)的能耐,然後…「應以何身得渡者 即現何身而渡之」!
鄭來也 不錯~不錯~就是為他自己的所作所為鋪路渡跟他一樣的眾生
Snmr Miri 一切法,就是如此「如是因 如是果」的法爾如是!於相對應的「當下」…皆能返觀得到,所以,妙哉!
Snmr Miri 《轉貼》
鄭來也: 法界論如何明心見性?證得心物相應不相在 就是找到心物如來藏,見性就是眼見佛性與六塵山河大地淨除業識的過程
Jinne Li: 鄭來也
那廢書燒了吧!
遺害人間
不懂亂抄⋯亂屁
還早的很
無緣有怨⋯哈哈

張武雄 Snmr Miri 真的只能㊗️福了
張武雄 最近樊小乖小乖兄弟在忙什麼?
張武雄 Snmr Miri 20幾年前,我工作的地方,有一個主管,國中畢業,平常言詞一定帶國罵,但是降乩後,全部七言絕句,當時真是傻眼了一個19歲的我,哈哈
Snmr Miri 法界的一些現象,真的很奧妙。但懂得「心物相應」之後,這種「N次元現象」,是很容易就能理解的,不會被怪力亂神。
Snmr Miri 當然,有一些學識很豐富的人,若不往「心地」下功夫,那麼就算懂得再多…也是枉然。
倒不如「一步一腳印」的來清淨自己的劣根性,還比較有意義些!
鄭來也 遊子你破了精靈的高潮知見他不生氣嗎?
Snmr Miri 不只精靈兄,其實還有其他的人,然後,他們會用「自己的根性」狠狠的記住「那個遊子」!
所以,一定要等到他們哪一天返觀到自己的根性了,願意放下了,「那個遊子」才能得救。否則將會永遠的…活在他們的「心識法界」裡面!
但,不管如何,我還是活在自己的「無緣有願」之中,然後知道…,再怎麼「無緣有願」…也無法替他們揹自作自受的因果就是。

Snmr Miri 其實,再怎麼學富五車,對自己的「知見」並不會有太大的幫助。反而是我們個人的(劣)根性,才是障礙自己証入「空大如來藏」的最大阻力。
「空大如來藏」,妙哉!豈是一般的禪定力就可以「能所雙泯」的?莫謂無心便是道,無心猶隔萬重山!
看到一些自以為是「空空」的人,就可以從他們的「空執」裡面…知道他們的「業習」到底有多重!更何況那些一點也不知道如何向心地下功夫的人……。
Snmr Miri 豐富的「正知見」是用來幫助我們…讓我們更知道要如何清淨自己的根性,而不是用來增長自己的我慢、我見和小心眼,然後來鄙視或嘲諷人家的。
Yau Vivian 你自己的我慢你看不見
Yau Vivian
張武雄 Yau Vivian 師兄,米粒兄跟您一樣都是導師,教導後輩,有的只是善心叮嚀跟敦敦教誨,沒有慢的問題❤️
Snmr Miri 其實,我的根性也不好,所以才有辦法「唯賊知賊」!不好意思!
Snmr Miri 唯賊知賊!
https://www.facebook.com/....../1151839158208147/......
未提供相片說明。
Yau Vivian 張武雄 自己的慢自己不會知道
Yau Vivian 張武雄 沒有人可以教任何人佛&道
張武雄 Yau Vivian 通常是展示自己的來時路,引導而已,您也是如此大心,感恩🙏
Yau Vivian 張武雄 悟在個人智慧,佛不能給予智慧
Yau Vivian 張武雄 道也不能給予智慧
Yau Vivian 張武雄 只能自己悟出佛道
Yau Vivian 張武雄 還有我的佛道就不是佛道
Yau Vivian 張武雄 這個我是整體性,不是個體性
Yau Vivian 張武雄 個體性的佛道不容整體性的佛道
Yau Vivian 自己把自己隔離起來了
Yau Vivian 張武雄 能容一切的才是整體性大道
Yau Vivian 張武雄 展現自己是個體性的思維
Yau Vivian 張武雄 大道思維不是展現自己,而是融合一切
Yau Vivian 但凡夫眼睛裡只看見展現自己
Yau Vivian 張武雄 要跟一切合一過的人才能領悟出來
張武雄 Yau Vivian 師兄,了解,我們都一直在學習中,感恩🙏
鄭來也 貓頭功力還不夠啦!還在遊子之下!
鄭來也 不是講話大聲狠又快才是迎家,邊邊人看的很清楚
Snmr Miri 在「小圖5」的六道輪迴中,由於「離苦得樂」的本能,讓我們一直在求「離苦解脫」之道。
以種種原因故,很多人會落入「相似覺」的誤區。但也有一些因緣比較好的人,依著佛法的正知見,或依著「定慧等持」的功力,而有了「頓見空性」的開悟體驗。於是就進入了「小圖6」的階段。

Snmr Miri 「小圖6」:以破「幻覺」故,以破「遍計所執」所看到的「妄相」故,以破「妄識執見」故,以能夠了知「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而能回到如實的如如有故,以能了知一切「法塵(被識所識的外境)」不同於「如如有」故……,能回到清淨本心,然後以清淨本心來面對一切「如如有」的外境,這就是「始覺」。
Snmr Miri 「始覺」也是佛法的專有名詞,就是指「明心見性」的開悟。這個開悟,也就是所謂的「眼見佛性」。
以眼見佛性故,能用佛性「直觀」一切外境,不再被「妄識執見」所唬弄,於是能直觀到…本來的清淨相。也就是,不會再把「心所認為」的那個…「六塵緣影(法塵)」,當做是真相。
Snmr Miri 當然,也不會用「你自己的我慢 你看不見」的這種方式…來小孩吵架!
其實,這句話也已經証明了Yau Vivian 一點也不頑空,只是暫時落入了「幻覺」裡的那個「相似覺」而已。
鄭來也 所以蕭大俿爛明心見性有二段式左轉就是了?先明心低級的功力找到如來藏的心体所在再高級的功力眼見佛性找自心如來藏的見分佛性
鄭來也 他說很多人明星都當成見性所以無法眼見佛性
Snmr Miri 其實要「明心見性」不是只有「兩段式」而已,可能需要好幾個次第才能克竟全功,而這就端看那個人平時的「根性」是如何了。
簡單的說,「根性」比較不好的人,他依然可以用很強大的禪定力來「空入」,但一回到正常生活…就又被「強大的業習」所束縛,一點也不「空性」,於是,就變成了「相似覺」。
像這樣的人,是需要很明眼的上師…才有辦法幫他「多段式」轉彎,否則,只怕他們都會以為已經「一悟永悟」了。
簡單的說,悟有小悟、中悟、大悟、澈悟,而在澈悟之前,不會是「一次」就懷孕了。

鄭來也
鄭來也
他意思是說真如体和佛性用搞不清楚就不會眼見佛性再進步的樣子???
Snmr Miri 這樣說有錯嗎?
鄭來也 可能可以針對大共心如來藏修正吧?
Snmr Miri 能修正,真好呀!
所以對任何事情,只要是「不清楚」,那當然就不會「洞見」,更別說「進步」了。
Snmr Miri 以「悟」有深淺故,於是在「見空性」的體悟之後,還要「隨分覺」的…於日常生活中應用,並繼續如實返觀自己的根性(業識)……,這就是「悟後起修」。
當然,對於有深悟的人,就要更深入的「破一分無明 証一分佛智」…來「隨分覺」才可以。

Snmr Miri 「小圖7」:也就是,當我們不會再用主觀的方式來強認為「外境」的一切就是如何的時候,就能以「菩薩清涼月」的方式來「常遊畢竟空」。
也就是,能以純然的「空性」面對一切「性空」。然後「能所雙泯」的…「七大如來藏」現前。

Snmr Miri 能所雙泯的「空覺」就是一種「真覺」。也就是一種「無能所的直觀」。
Snmr Miri 以「直觀」故,不被「妄識執見」、「六塵緣影」、「法塵」…所唬弄,然後…當下「即心即物」的…即是!
張武雄 Snmr Miri 其實鄭來也兄,可以從正覺這個案子看到自己的讀心獸是怎樣的在猜測正覺人的想法,把能覺的心用太大力在覺「他」的部份,如果您法爾如是的泯掉正覺,應該可以馬上飛昇跳脫三界的😄
哈哈,別打我,閒聊卡虎爛
鄭來也 雄師生氣了
張武雄 鄭來也 互相漏氣求進步啊,哪裏有「師」😄
我生氣也是您的猜測啊
鄭來也

Snmr Miri
「小圖8」:以「即心即物」故,不只可以「直觀」,更可以是「真妄一如」的統合了…之前「小圖1→7」的各種次第。
以究竟無上故,此是名「究竟覺」,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亦名「正等正覺」,以圓而無礙故,又名「圓覺」。
然後,法輪常轉。

Snmr Miri 以「真妄」可以「一如」故,我們就可以知道「妄為明覺」的「妄」是怎樣的「不妄」,是怎樣的「法爾如是」。然後…果然「無明實性即佛性,真實不虛」,然後…果然可以「無無明盡」的…一真法界!
Snmr Miri 以「即心即物」故,有情無情,同圓種智,然後…共一如來藏。
Snmr Miri 從「本如來藏」到「共一如來藏」,從「小圖1」的本覺,到「小圖8」的圓覺,就是一個「法界大圓」。
Snmr Miri 於是,我們可以知道,我們本來就在「本覺」中團團轉;然後在「始覺」中,用本覺成就了一個自內証的圓;最後用「始覺」的自內証…「圓覺」了一切法界現象,並與「三世一切佛 共同一法身」。
98176832_249668772948641_3558702767801368576_n.jpg
Snmr Miri 於是,我們也可以知道,「如來藏」從來就是如來藏,只是在我們還不知「不覺」的時候,早就被「究竟覺」的「三世諸佛」所共如來藏了。然後,等到我們自己也「究竟覺」的時候,必然也可以如是「如來藏」一切眾生的不知「不覺」……。
樊小乖 常有人提醒,真好~ 又轉了一圈,藉此時時返照自己,在被世俗纏的團團轉時,也能不落下「功夫」。
感恩 😊🙏
樊小乖 張武雄 ●最近樊小乖小乖兄弟在忙什麼?
○我只要越精進,就會越有多少俗事糾纏,習慣了。
○《法界論》讓我跨越了一道多年的溝渠,所以這波「俗事」也特別強吧!
○以前只是「忙」,現在是「身心俱疲」... 不過這也無法阻止我的道心的!喝!XD
張武雄 樊小乖 把「道心」拿出來啊😄
張武雄 太忙了,我以為這是小乖兄的個人FB,不好意思🙏
哈 · 回覆 · 2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