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6 天  2020.8.18.
「體性用相」的重點,就是在「性→用」的地方。

因為,體從來就是體,必須先有「體」的存在…才有「性→用」可言;而相…從來就是因法爾如是相應…本來就會有法爾如是之相。

因而,一切「相應變化」的真正關鍵…就是在「性→用」的地方。

體性用相的重點在性用.jpg

Snmr Miri 《轉貼》
若從「體性用相」的角度來看「唯識論」的「三自性」,除了「圓成實性」可以當做是「唯識」的「體」之外,個人總覺得「依他起性」才是「唯識論」的重點所在。
因為,「依他起性」的這個「性」…似乎已經很悄然的告訴了我們「唯識」裡面的密義。
以可以「依他」故,必有本身之「體」才可以「依他」。
以可以「依他」而起用故,這個「他」必然就是相對於自身的另一個存在「體」……
所以,這個「依他起性」,事實上,就已經很明確的表示…有兩種「體」的存在。
而這兩種體的存在,,從「妄為明覺」的初能變來看,其實就是「心物本有」!

Snmr Miri 有了「體性用相」的解說之後,方能略微看懂這樣的「攝大乘論」論文……
以前,說真的,只能在這樣的文字海裡面…炊字煮真理。
「攝大乘論本」:
[0139a26] 若依他起自性,實唯有識,似義顯現之所依止,云何成依他起?何因緣故名依他起?從自熏習種子所生,依他緣起故名依他起;生剎那後無有功能自然住故,名依他起。
[0139b01] 若遍計所執自性,依依他起實無所有似義顯現,云何成遍計所執?何因緣故名遍計所執?無量行相意識遍計顛倒生相,故名遍計所執;自相實無,唯有遍計所執可得,是故說名遍計所執。
[0139b06] 若圓成實自性,是遍計所執永無有相,云何成圓成實?何因緣故名圓成實?由無變異性故名圓成實;又由清淨所緣性故,一切善法最勝性故,由最勝義名圓成實。
[0139b10] 復次,有能遍計,有所遍計,遍計所執自性乃成。此中何者能遍計?何者所遍計?何者遍計所執自性?當知意識是能遍計,有分別故。所以者何?由此意識用自名言熏習為種子,及用一切識名言熏習為種子,是故意識無邊行相分別而轉,普於一切分別計度,故名遍計。又依他起自性,名所遍計。又若由此相令依他起自性成所遍計,此中是名遍計所執自性。由此相者,是如此義。……查看更多

張武雄 Snmr Miri 這一篇讀到當機,沒有空檔時間真的沒辦法😄
Snmr Miri ●[0139b10] 復次,有能遍計,有所遍計,遍計所執自性乃成。此中何者能遍計?何者所遍計?何者遍計所執自性?當知意識是能遍計,有分別故。所以者何?由此意識用自名言熏習為種子,及用一切識名言熏習為種子,是故意識無邊行相分別而轉,普於一切分別計度,故名遍計。又依他起自性,名所遍計。又若由此相令依他起自性成所遍計,此中是名遍計所執自性。由此相者,是如此義。
◎這段話,看底下這幅圖,或許會更明瞭些:
云何名遍計所執性.jpg
Snmr Miri ●意識是能遍計。
●依他起自性,名所遍計。

◎這個「依他」的「他」就是指「外境」。
◎「所遍計」,是在描述「遍計所執性」這個名相時,特別針對「能遍計」所說的對應名相。
◎也就是說,「外境」就是「遍計所執性」裡面的那個「所遍計」。

Snmr Miri 以「能遍計」和「所遍計」故,我們真的能確定…心物本有!
Snmr Miri 從「體→性→用→相」的理路來看,「體」再怎樣都是體,「相」再怎樣都是依怎樣的「性→用」而有了怎樣的「相」,所以重點真的就是在「性用」這個地方。
註:也就是說,一個真正的修行人就是要抓住「性→用」的七寸,才算是懂得「心法」的人,若一直在「相」的地方下「空」的功夫,那將是倒果為因的…徒然浪費時間和徒增邪見而已。

Snmr Miri 以其性「遍計所執」故,其與「外境」相應而起作用之後的相…就是「遍計所執相」。
以其「清淨」故,其與「外境」相應而起作用之後的相…就是「清淨相」。
職是之故,我們想要從「遍計所執」轉為「清淨心」…就是要從「性→用」的這個地方下手。
也就是要從「六七意識」下手,至於「五八意識」都已經是「果上圓」了。
註:「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
Snmr Miri ●以其性「遍計所執」故,其與「外境」相應而起作用之後的相…就是「遍計所執相」。
以其「清淨」故,其與「外境」相應而起作用之後的相…就是「清淨相」。
◎註:不管是「遍計所執」還是「清淨」,其所相應後的「外境」之相…都是如如的外境,從不因「心性的執、淨」而有差別。
◎也就是說,「遍計所執性」所產生的相,有二:一是心的遍計所執相。二是所見的如如外境之相。(這時候的「如如外境相」亦可被稱之為「被心所染之遍計所執相」。)
同樣的,「清淨性」所產生的相,也是有二:一是心的清淨相。二是所見的如如外境之相。(這時候的「如如外境之相」亦被稱之為「清淨相」。)
◎唯,以「境相」從來如如故,所以,重點還是在「心相」。
遍計所執相有兩種涵義.jpg
Snmr Miri ●《「遍計所執性」所產生的相,有二…》《同樣的,「清淨性」所產生的相,也是有二…》
◎這個「有二」,妙哉!
◎這個「二」種相,指的就是「心相」與「境相」(心所見的境相)……
◎以「有二」故,於此,我們真的也可以確定「心物本有」……
◎至於為什麼,就不再饒舌了,略過。
◎我只能說,妙哉!然後,讚嘆「法界實相」果然如此,從不欺我!

Snmr Miri 又,與各人業識所相應而來的「五蘊身」和「器世間」,當然也與「自己的業識(遍計所執)」息息相關,但這種所「性用」出來的「六道輪迴」的「相」,雖然也和「遍計所執、清淨心」有關,但這種「相」在「投生」時…就已經很如實的反應在「果報」上了……
因此,深重的「遍計所執」能「投生(性→用)」於比較低下的六道,而「薄於遍計所執的眾生」則能「投生(性→用)」於比較高層的六道。但是,這種「六道之相」的顯現,於投生之時就已然決定,所以,這和現在所說的「如如的外境之相」…是很不一樣的。(唯簡單的文字不易說明彼此之差別,故於此先備忘,暫且略過)。
Snmr Miri 從「能遍計」與「所遍計」的相對關係,我們可以確定「心物本有」。
同樣的,從「遍計所執相」有兩種涵義的相,我們也可以確定「心物本有」。
因此,我們可以說,「唯識論」雖然是專論「唯識」,但其內容從來都是依「心物本有」而論說的,從來就沒有離開過「心物本有」的基本架構。只是,一般人想要深入看到這裡面的甚深義理,恐怕很難就是……
是的,在沒有「法界論」可參考之前,我們只能在「能遍計」「所遍計」中、在「遍計所執相」的「心相」與「境相」中…,很艱深的去參透「唯識論」所表達出來的語義吧?

Snmr Miri ●一般人想要深入看到這裡面的甚深義理,恐怕很難就是……
◎其實,只要能看懂「法界論」,那麼「唯識論」的甚深義理…將會相對的變得簡單。
◎要不然,我怎麼有能力略微看懂「唯識論」呀?不自量力才這樣。^^
張武雄 Snmr Miri 如果「遍計所執相」裡的「心相」上,硬要執有個所謂空無一物的「清淨相」,也是落入了一種遍計所執相之中,實相無相👍
感恩諸位師兄🙏
Snmr Miri 如是!所以「法爾如是有」就讓他如此的「法爾如是」就好。
鄭來也 不是很難,他會說佛法哪有那麼簡單無奇不屑相信
Snmr Miri 哈,要看懂來也兄的語義比讀「唯識論」更艱深。
鄭來也 哈哈哈!哪會!最怕為了密意裝懂,就像正覺那樣聽不下去
Snmr Miri 《《從「能遍計」與「所遍計」的相對關係,我們可以確定「心物本有」。同樣的,從「遍計所執相」有兩種涵義的相,我們也可以確定「心物本有」。》》
說真的,說到這裡的時候,我也很想用「密意」來表達……
但是,因為有蕭老大的前車之鑑,所以就臨時換了另外一種語氣來說明……
因此,以同理心故,從某個角度來說,多少能體會蕭老大那種「自信」的心情……。
鄭來也 遍計不異圓成實也是密意之一
Snmr Miri 是啊!處處皆是密意,然後就看自己如何感受了。
Snmr Miri 法法有密意,無處不禪機;就看識者誰,能識即菩提。
鄭來也
圖像裡可能有顯示的文
鄭來也 今天有搞懂用四大物質相為遍計相
鄭來也 不然以前會直接用內塵相來解釋這個体性用相
鄭來也 可是照理說因該是用內塵相而不是用四大物質相不是嗎??
Snmr Miri 看不懂來也兄在說什麼。還以為你說今天又多懂了…「遍計所執相」原來也有「境相」的涵義在裡面。
◎「遍計所執性」所產生的相,有二:一是心的遍計所執相。二是所見的如如外境之相。(這時候的「如如外境相」亦可被稱之為「被心所染之遍計所執相」。)
其實,這兩種涵義,可以說都是「心相」呀!
Snmr Miri 一個就是本身的「心相」,另一個就是「心接觸外塵」的緣影相。
註:就是因為有「心接觸外塵」的緣影相,所以能確定「外境」本來就存在。

Snmr Miri 「心相」可以完全的「空」的,就如那個「空覺」一樣。
而「空覺」所見到的「外境」,就是於心所顯現的那個「緣影相」。因此,這個「緣影相」若沒有經過「妄識執見」的扭曲,那麼所見到的就是「清淨相」。
所以,清淨相有二,一就是「心」本身毫無雜染的清淨相,二就是「心所見」的清淨相。
同理,遍計所執相,亦復如是。

鄭來也 鄭來也 今天有搞懂用四大物質相為遍計相
……查看更多
鄭來也
圖像裡可能有顯示的文字
Snmr Miri 要看懂來也兄的語意,真的是相當的耗神……
Snmr Miri 所以,真的不喜歡看來也兄那種無厘頭式的語言文法,尤其是一大堆的錯別字。
還真擔心以後我的潛意識裡…會莫名其妙的一直存留著那些很「操高」的文字,然後自己竟跟著寫錯了還不曉得……
頭大啊!傷腦筋!
只能自求多福了。
鄭來也
Snmr Miri 上面留言的圖示有修改,這樣應該就很清楚了。
鄭來也 ????有嗎?一樣吧??
Snmr Miri作者 來也兄你那邊的這幅圖,也要改一下才可以。
Snmr Miri作者 哦…,是…圖示裡面的文字敘述有修正……
鄭來也 我看見一些小變動,才剛剛貼的吧?害俺找老伴天、
Snmr Miri作者 是在今天早上六點的時候更正的。那算不算剛剛貼的?我不知道。^^
鄭來也 是喔!我找了很久,才會問你有嗎?我還故意核對我貼得臉書??
鄭來也 比對這的和我的有沒有一樣?可是你的文字是六點就說改了,我7點15再核對圖片一樣才問你有改嗎?後來你就貼這個圖出來
鄭來也 相信遊子當然有改,可能哪邊電腦出了透不出來的問題樣子,不然不會有人自己的東西要給別人看?還要騙人說有改,還要六點自言自語說有改,因此說遊子騙人是不合羅輯的,當然有改

Snmr Miri 心物相應之後,本來就會產生三種相,1.心相。2.心物相應之相。3.物相。
對「遍計所執相」而言,以「心」故,所以有「心相」和「心物相應之相」。
而「心物相應」裡面的那個「境相」,則必須以勝義的方式去理解,才更能如實了知什麼是「物相」。(註:從「心物相應」之處…去理解有一個「境相」。然後,我們知道:心物相應之時,必然有那樣的「外境」存在,否則就無法相應而成為「境相」。)
至於所謂的「物相」,則是我們「現量」所見的那個「如如外境」。

讚 · 回覆 · 5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