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nmr Miri    2021  · 6月5日上午9:24  · 
以「本有」故,「物」從來就是「有」!
也就是說,不管這個「物」會是怎樣的「有來有去(緣起緣滅)」,還是被「法」的「法空」所「空來空去」,還是被「心」的「妄見」所「幻來幻去」,「有」就是「有」,絕不會變成「龜毛兔角的沒有」!

物…從來就是有.jpg

Snmr Miri
沒有這個「物有(現象有)」,就沒有「法空」可論。
Snmr Miri
也就是說:
沒有這個「有」,我們將無法知道「心」是怎樣的「妄為明覺」,也將無法從「心物相應」中了知…「心就是心 物就是物」,然後……可以「唯心」的完全不與「物」有任何的糾葛……
因此,以「心物不相在」故,此「心」將有能力…運用各種「智慧」來「斷我法二執」,並讓自己不再因「妄識」而和「物(外境)」繼續糾纏下去,於是,得以完全清淨而解脫……
然後,以「解脫」故,也才能以此「清淨無染的心」再與一切「外境」法爾如是的相應,並成就…即心即物的「真如」之法,然後邁向「一真法界」的究竟涅槃……

Snmr Miri
我們在論的「一切皆空」,就是在這個「有」裡面論的!
因而,那個「空」的邏輯理路,實在就是依這個「有」而論說的(也才有辦法論說)……
因而,如果我們有慧根的話,在這個「有→空」的當下,我們就應該要知道…這個「空」其實就是怎樣的「有」,而這個「有」又是怎樣的被「空」的邏輯所論述……,然後,不假思索的,在此當下,就能確定…空有同義!而且歷歷在目。

Snmr Miri
只是,當我們用這個「空」把「有」否定掉了之後……
那…「鵲巢鳩佔」的結果,就會產生了很多的問題。
而最先產生的問題是,這個明明就是如是如是的「有」…竟然被自己所錯解的邏輯理路給「空」掉了,於是……

天啊!
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真的很難想像這個「於是……」,不忍卒言啊!
但是,目前的佛教界,幾乎有九成以上的高人,竟然都落入了這個坑裡面去,真的很讓「法界論」百思不得其解……
樊小乖
Snmr Miri ○目前的佛教界,幾乎有九成以上的高人,竟然都落入了這個坑裡面去
◎米米喔,我是覺得這個「九成以上」的統計不是很洽當啦,真正有證量的大德,是不會出來蹦嘣跳亂咬人的,這樣很容易使想參學佛法的佛子們失去信心,認為佛教界有九成的人全在坑裡! @@
樊小乖
昨天才蒙上師開示:「相盡則性顯」,這句話很容易就被無辜的套進金剛經的「凡所有相皆為虛妄」,對急著下結論的人,很容易就直接否定了這個「相」,但是後面還有一句:「離相則無性」呀!有多少漏了這一句?或是直接略過這一句?
這和《法界論》的「心物」其實是相對應的,只是不瞭解的人,都會把《法界論》的「心物」框在已是妄的「心物」,不知這個「心物」其實要看從哪個境界來看,只是統稱都叫「心物」,境界不同,角度不同,看到的也不同。
Snmr Miri
●我是覺得這個「九成以上」的統計不是很洽當啦,真正有證量的大德,是不會出來蹦嘣跳亂咬人的
◎如是!如是!謝謝小乖兄的提醒。那我就用這一帖來修正一下我上面所說的話……
◎修正:以我目前與人的對談之中,大概有九成以上的學佛者,都很不小心的落入了這個「頑空」的坑裡面去……,然後就處處的與「法界論」作對!
◎這樣,應該可以吧?不好意思,我小米粒的見識還不怎麼廣博,但以我目前的「遭遇」來看,真的一點也不誇張。
Snmr Miri
其實,這個問題若換成…《到底會有多少人敢認同「法界論」的看法?》來看……
我想,這個答案,應該會很有意思的。
但,以…故,這個問題就先這樣了。以後再說。
反正,以後,如果我有機會出來「發揚」法界論的話,那…佛教界應該會炸了鍋才是。^^
Snmr Miri
又,我不會那麼如火如荼的、沒事找事的、故意的…去反對「不同於法界論」的法門。所以,只要他們不來找「法界論」的麻煩,那本來就是萬象崢嶸,沒問題。^^
況且,在「法界大圓」的路上,千歧百異,自是難免,但不管如何,卻也都能同歸方寸就是。因此,各路人馬實在都有自己獨特的慧根與因緣,所以,如是祝福囉!^^
樊小乖
Snmr Miri 「相盡性顯,離相無性」這前後句的「相」其實講的不是同一個「東西」,「相」本就「妄」,但以「無無明」故,以「性覺必明」故,「相」又是那麼的「真」。
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離『相』」等於就是「否定『物』」,因為無「物」就不會有「相」;「無性」則是因為「因為沒有物,就不會有『覺知』的『心』」,心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存在」,或是說,根本沒「東西」給「心」去覺知,也就遑論什麼「真心」、「佛性」等等了,因為「佛」就是「覺 (悟的人)」呀。
樊小乖
因為上師講的「體相用」和《法界論》的「體性用相」,層面不一樣,所以上師講的「性」,其實就是涵蓋《法界論》的「體性」,所以不能光用《法界論》的一個「性」以概之。
Snmr Miri
如是!如是!讚!
所以,「體相用」有「體相用」的理路。「體性用相」有「體性用相」的理路,因此……
不好意思,以後「學法」的人,將會比較辛苦一些,因為……他們若想看懂「法界論」,就必須先懂得圓通這兩種不同的邏輯才可以。否則,真的會岳飛打張飛。
Snmr Miri
●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離『相』」等於就是「否定『物』」,因為無「物」就不會有「相」;
◎「法界論」是不會「否定」物之存在的。
◎所以,這裡的正確說法應該是:
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離『相』」等於就是…此「心」不與「物(外境)」相應(也就是…不再糾纏、妄執於外境)」,於是,以「心」中「無物(空、清淨無染)」故,此「心」就沒有「(妄)相」了。

Snmr Miri
●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離『相』」等於就是「否定『物』」,因為無「物」就不會有「相」;
◎所以,《《「離『相』」等於就是「否定『物』」,因為無「物」就不會有「相」;》》 這不是「法界論」的看法,而是一般人…直接把「離相」…當成了是「否定物的存在」,於是,就變成了另一種「無物」的「空」義……
樊小乖
Snmr Miri ●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離『相』」等於就是…此「心」不與「物(外境)」相應(也就是…不再糾纏、妄執於外境)」
◎「相應」兩字在《法界論》中我一直和您老打架。
◎您的「相應」是「知 (知見)」。
◎我的「相應」是「覺 (覺知,此「知」還未頭上安頭)」。
◎所以您說會有「心物不相應」的存在。
◎而我則認為「心物必定相應」。
◎不過《法界論》的定義還是您老說了算啦~ 哈~
◎雖然我還是「那麼想」... 😛
樊小乖
Snmr Miri 必須要再補充,「相應」是「覺」指的是「第一次」,當「一念不覺」時,就已是「知見」了。
Snmr Miri
◎您的「相應」是「知 (知見)」。
◎我的「相應」是「覺 (覺知,此「知」還未頭上安頭)」。
◎所以您說會有「心物不相應」的存在。
◎而我則認為「心物必定相應」。

●●「相應」就是「覺」,這沒有錯啦!
●●所以,這個地方很不容易說清楚,就像那個「離相」一樣,到底是「離」了沒有?就像那個「無相」一樣,到底是「無」了沒有?
●●以「心物必定相應」故,其實,「離」了…還是「相」,「無」了…還是「相」,所以……
●●唯,我們可以用「禪定」的功夫,把自己「定」於「離」、定於「無」,於是就有了「不相應」的証量(感受)出現,然後,就有了「空」的體驗……
●●但是,真的是「心物必然相應」故,於是,接下來,必然會有所謂的「空然覺照」,然後,以「覺照」故,此已經「離(無)」了的「相」…卻又是那麼的真……
●●所以,此「相」到底是離了沒有?到底是無了沒有?耐人尋味啊!
●●但,我們可以確認的,那個「妄」…確實是離了、確實是無了……。
●●然後,我們說…「實相」無相。
●●唯,以「實相無相」故,以「相無不相」故,因此,若有人說…必然的「無相」或「離相」時,我就會用「不相應」或「唯心」的角度來加以解釋,絕不會把「物」給否定掉,然後竟落入「空無」之中。如是!

Snmr Miri
以「心就是心 物就是物」故,以「心物必然相應」故,於是「心物可以相應(妄為明覺)而成為有為法」,也可以「心物不相應(禪定)而如實証入法空」,也可以因「法爾如是心物相應」而確認「一切法真如」,妙哉!
Snmr Miri
如何証入「唯心」而「一切皆空」,那…這就是「心物不相應」的真功夫了。
而這也正是「心就是心 物就是物」兩者「不相在」的奧妙所在。然後,以「不相在」而各有其「主體」故!「法界論」說「心物本有」!然後,再以「心覺物行」故,依心而覺,藉物而行,能如此「相應」而「覺行」於一真法界,乃至究竟涅槃,妙哉!
樊小乖
Snmr Miri 原來您老的「不相應」是從「實相無相」的角度來看喔!那這個「相」我又會再將他分為「識相」和「智相」了,但不管怎麼「分」,都還是「分」了,怎麼說都錯,「知道」就好... 嗯嗯... 「知道」就好...
樊小乖
Snmr Miri ●我們可以用「禪定」的功夫,把自己「定」於「離」、定於「無」,於是就有了「不相應」的証量(感受)出現,然後,就有了「空」的體驗……
◎筆記「不相應」的「定義」
Snmr Miri
●嗯... 「知道」就好...
◎如是!
◎然後,於「怎麼說都錯」裡面,皆能了知其義,並理解之,妙哉!
◎因此,若有人堅持己意,而一直強迫他人的看法一定要和他一樣的話,那就隨他「怎麼說都對」囉!
◎「法界大圓」,妙哉!怎麼說怎麼對,但也怎麼說怎麼錯!妙哉!^^

Snmr Miri
最妙的是,那種「實之所無」的「空」境,也會產生很多很多撩人的「境界」,因此……。(註:那些境界,正是所謂的「唯識所變」,如果我們懂得「法界論」的話,而所謂的「唯識所變」正是……。)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懂得「法界論」的「心物本有而心物相應」的話,那我們將可以從那個「不如法的空境」裡面…很深入的看到實相是怎麼被扭曲的,然後了知「N次元空間(唯識所變的妄識法界)」會是怎樣的無量無邊……。
說真的,在「法界大圓」的路上,我們要走過那些「無量無邊的障礙(坑)」並不容易,因此,只要不那麼排斥「法界論」,偶爾看一下,那麼…對我們的未來或許將會產生一點點正面的作用…也不一定,祝福大家囉!

Snmr Miri
●那種「實之所無」的「空」境,也會產生很多很多撩人的「境界」,
◎「實之所無」的「空」境……
◎會產生很多很多撩人的「境界」……
◎這句話…知道我在說什麼嗎?妙哉!
◎真正的「空」義,哪有那麼容易就被我們的「識」所參透的?

Snmr Miri
●「相盡性顯,離相無性」
◎讚,光這句話,就有好幾個層次的內容。所以,還是要看各人的慧根到底是如何了。^^
◎註:當然,這句話一定有其「最原始的語義」,但這種真實義…唯有對照梵文版的才有辦法確認,一般而言,我們都只能隨自己所學的教門,或依自己的「文學程度」和「知見程度」去解讀……
◎「法界論」則會用「法界大圓」的角度去把每一個層次的語意解讀出來,然後能隨順其各個角度的「什麼理 說什法」來理解之,並無礙的「自圓」於其中。^^
陳巴里
前念應,後念不生(不應)、即是离念靈知。覺知故而不生法,即為不動如如、亦是平等觀。
 · 回覆 · 分享 · 2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nmr Miri 的頭像
    Snmr Miri

    Snmr Miri的部落格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