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2022 · 1月10日上午7:00 ·
「性靜涅槃」,是以「心」為本位,然後從「心」的角度來看…「涅槃」的狀態就是怎樣的「解脫」、或就是怎樣的「從來如是」。
因此,若用「心物本有而心物不相在」的角度來看,就有了這三種層次的涅槃。
也就是說,若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所謂的「性淨涅槃」當然就是指「圖3」了。但,能理解「圖1」和「圖2」是怎樣的「唯心」就是。
Snmr Miri
所以,涅槃是怎樣的「寂靜」涅槃,或是怎樣的「性淨」涅槃,就看我們如何去定義和理解了。
鄭來也
反正性淨涅槃最乾淨就是了
Snmr Miri
這是相對於有「垢(妄識執見)」的「心識」而說的。
若於「一真法界」,則無處不真。若於「究竟涅槃」,則無處不淨。
Snmr Miri
而能「無處不真 無處不淨」,其關鍵之處…就在「物本自性涅槃」。
以「物」故,此「心」再怎麼「解脫」的住於所謂的「涅槃」,也終將因「性覺必明」而有了進一步的…般若之進路。
鄭來也
Snmr Miri
●以「物」故,此「心」再怎麼「解脫」的住於所謂的「涅槃」,也終將因「性覺必明」而有了進一步的…般若之進路。
◎以「行深般若」故,這個「涅槃」就有了這樣的進路:
住涅槃(生死解脫)→不住涅槃(行深般若)→不住而住涅槃(如來法身)。註:待明天po圖。
◎所以,「物本自性涅槃」,妙哉! 這豈是某些…一直想把「物」否定掉然後就以為從此涅槃了的人……所能了知哉?
Snmr Miri
從「唯心」的角度來看,圖1 的「如來藏心」之心「體」就是…性淨涅槃。
從「解脫」的角度來看,圖2 的「性覺妙明」之心「性」就是…性淨涅槃。
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圖3 的「心物本有 法本無生」就是…性淨涅槃。(註:「法本無生」就是指「心物不相應」的一種狀態,也就是「心物不相在」時的那個「空大」。)
Snmr Miri
●「法本無生」就是指「心物不相應」的一種狀態,也就是「心物不相在」時的那個「空大」。
◎略微解說一下:
這個「法本無生」的「空大」,並不等同「虛空」,因為其之所以「無生」,前提就是在「心物不相應」。也就是說,此「無生的勝義」…實在含藏有「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
如果,我們不懂得此「勝義」,那麼,在此「無生」之時,就會錯以為是「虛空」,然後…就變成了所謂的「虛空外道」。
Snmr Miri
●虛空生汝心中 如片雲點太清
◎這裡的「虛空」就是指一無所有的那個「虛空」,也就是「法界論」所說的「虛空本無」。
◎「虛空生汝心中」,這時的「虛空」就變成了「被心所認知」的一種「法」了。
◎由此可知,這個「法」和「虛空」是完全不同內容的兩碼事。
◎但,不可否認的,有太多人…把這兩碼事…當成一回事,然後就錯亂了很多法義。
◎這種錯亂,不忍卒說,………(略過)
◎總之,無論是什麼「法」,無論是什麼「被心所認知的法」,就算「虛空」是那麼的「無量無邊」,但只要是「被心所認知」,那麼,這種「法」再怎麼「廣大如虛空」…也只是有如「片雲點太清(虛空)」而已。
◎簡單的說,只要我們一有了「有為」的「認知」,那麼,無論這種「認知」是怎樣的「聰明」…,其實,都只是「片雲點太清」。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能了知「性覺妙明」是怎樣的「性淨涅槃」,那麼,我們就可以跳脫「能所的有為認知」,然後…不會再被那「片雲(有為法)」所執礙,就如「太清(虛空)」之清明無染…而且法爾如是的…性覺必明。
Snmr Miri
然後,以「性覺必明」故……,妙哉!
也就是說,以「性覺必明」故,此「性淨涅槃」…必然會朝著「行深般若」的方向邁進,而這個必然的進路,我們則稱之為「不住涅槃」。
李純中
諸法實相即是性淨涅槃。
又名畢竟空,佛性,如來藏。
你說【性淨涅槃】必然會朝著『行深般若』的方向邁進?
Snmr Miri
●【性淨涅槃】必然會朝著『行深般若』的方向邁進?
◎是的。其實,這個「性淨涅槃」有三層進路內容。一是指,從來如是。二是指…因解脫而証得「涅槃」本來「性淨」。三是指行深般若而証得的「究竟涅槃(無所住涅槃)」。
◎所以,所謂的…必然會朝著「行深般若」的方向邁進,那是從証入「寂靜涅槃而解脫」的這個角度來論說的。
◎以「解脫」故,以「心物皆回歸本位」故,以此「心」性覺必明故,於是,此寂滅(空然)現前的「心」「物」必然會「法爾如是的相應」,然後……
◎待明天po(解脫→般若→法身)這幅圖之後,再論。
李純中
為何我不認同你的『心物本有』?
真心本有,沒問題。
物乃緣起,而緣起於本來如是的如來藏。
這樣就沒問題了!
Snmr Miri
先謝謝純中兄的賜教。
Snmr Miri
● 物乃緣起,而緣起於本來如是的如來藏。
◎這個「本來如是的如來藏」…不知是怎樣的「如來藏」?
◎而…這樣「本來如是的如來藏」就能自緣而自己緣起?
◎如不是自緣,那麼,這個「緣起」…不知道要怎麼緣起?
◎難道「唯真心本有」就能緣起?
◎果是如此的話,那麼「真心」不就能自己生物了?
◎若心能生物,那…問題就很大了。
◎所以,說真的,這裡面的問題,若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問題還是很多很多啊!
◎因此,「法界論」才會說「如來藏物」是「本有」。若沒有這個「物本有」,那麼,就沒有辦法「被心所相應」而緣起、而生成一切「現象界的物」。
李純中
Snmr Miri
如來藏具足一切法,包括七大,法界緣起,必有其因緣,然法界緣起,雖大聖亦有所不知者,豈是易論?
Snmr Miri
那我們就挑簡易的來論。
「如來藏具足一切法,包括七大」,而「七大」正是「地水火風空見識」。
其實,「地水火風」四大如來藏,就是「法界論」所說的「如來藏物」。「識大、見大」就是「純中兄所說的「真心本有」,也是「法界論」所說的「如來藏心」。
因此,若能了解此「七大」…本來就是「如來藏」所具有,那麼「法界論」所說的「心物本有」…一點也不違背「如來藏」法。
也就是說,如來藏法…一點也沒有違背上面我所提出的種種問題。
換句話說,若我們否定了「如來藏物」是怎樣的「本有」,那就是否定了「如來藏」具有「地水火風.四大如來藏」,也就否定了「如來藏具足七大」,那麼,這種「如來藏法」將會有很大的問題。
李純中
Snmr Miri
地水火風的本質,也就是類似量子。
本質是本有,但卻還不是有形有相的地水火,有形相的地水火必須經緣起才能產生。
這二者的差異要搞清楚。
Snmr Miri
如是。所以,「四大如來藏」可以說是「物質」的「自性」,「它」甚至不是「量子」,而更可能就只是一種「弦(波)」而已。因此「法界論」才會把「如來藏」應用在這種「基本存在」上面。然後才用「如來藏物」這種「名相」來形容。(註:「物本有」,其實,就是「如來藏物」的另一種「專有名詞」,並不是說會緣起緣滅的物質就是「本有」而恆常不變。)
簡單的說,一切「被緣起的物質」,都是因為「如來藏物(物本有、或四大如來藏)」…被心所相應而緣起的。
因為有「如來藏物」故,一切器世間、山河大地,乃至色身,才不會被「如來藏心」所〝單獨〞生出來。然後,「緣起論」才得以成立。否則,經論就不會有「法不孤起 仗緣而生」這句話了。
以如是緣起故,可知,若只是「真心本有」的話,若沒有「如來藏物」也同時存在的話,那麼,這個「真心」就無「外緣」可緣,也就不能讓一切「法」可以如是緣起了。
Snmr Miri
「物本有」就如「心本有」一樣,「心本有」也是「法界論」特有的一個專有名詞,因此「心本有」就是指「如來藏心」,也有人稱之為「自心如來藏」,而純中兄則稱之為「真心」,所以「真心」也是「本有」。
同樣的,「物本有」就是指「如來藏物」,於《楞嚴經》則稱之為「四大如來藏」不生不滅,至於其它經論…也有稱之為「真如妙物」的……。我經論讀得少,但大概就是這樣。
Snmr Miri
其實,只要我們的邏輯能力沒有錯亂的話,那麼從「法不孤起 仗緣而生」和「萬法唯心」這兩句話,我們就可以知道「如來藏物」必然和「真心」…平等的同時存在。否則,這裡面的邏輯…根本就無法成立。
也就是說,若沒有「如來藏物」當做「心」的「外緣」,那麼,不是「法」會變成「孤起」,就是「心」不必仗緣就可以生出一切法來了。
唯,以一般人很容易忽略「如來藏物」故,難怪,「物被心所梵生」或「物被心所幻生」的這兩種錯見…就不知不覺的被很多人所堅持…而以為是真諦了。
Snmr Miri
最簡單的邏輯就是:所謂的「如來藏」,必須含藏有「七大」,也就是「法界論」所說的「心物本有」(註*)。然後,「如來藏」才有辦法生一切法。
換句話說,「如來藏」就是因為有「心物本有」才有辦法「心物相應」的生出一切法。然後,我們也才有辦法用另一個角度說:「如來藏具足一切法」。或說,如來藏之所以能具足一切法,那是因為含藏有「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的關係!也就是說,這個大家所知道的「如來藏」其實是……(略過)
*註:所謂的「七大」就是指「心本有」的「識大、見大」和「物本有」的「地水火風.四大」,另外一個「空大」就是指「心物不相應」時的那個「法空、無生」的狀態。
李純中
何謂【真心】?
《楞嚴經正脈疏》(交光真鑑法師)卷5:
然所謂【真心】者。非世人迷執身中方寸之心。亦非千里萬里東想西想之心。亦非禪定強制之心。乃自性本具。湛然不動。體遍十方。量等虛空。明越日月。即經初所開顯之見性。此方是真實常住之心。
此心譬如一箇極大鏡子。山河大地。及肉身房舍等。乃至流轉成壞。皆如鏡中之影。一往觀之。似乎鏡無動搖生滅。影有動搖生滅。此即同於法相真妄各體之見。祖師所謂半生滅半不生滅是也。若能就喻詳觀。影無自體。體即是鏡。鏡不動搖生滅。影豈動搖生滅乎。若一靜一動。須有二體。今既本無二體。而諸影復將何體以成動搖生滅乎。
以是義故。而知萬法與真心本無二體。何得真心常住而萬法不常住乎。此法相所以為迷倒不了。而法華世相常住。斯經一切堅固。為真實了義也。佛為明此了義。而改萬法無常之見。故說此經。
李純中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95773580724788&id=100008764931002
李純中
這二篇若能領悟,對你有大益,大受用。
你就知道祖師們論真心,其實物已包含其中,並非真的只有心而已。
其實所謂『真心』,根本是心物全包,全宇宙都是。
李純中
何謂自性?
整個宇宙的一切都是你,都是你的自性。
所謂自性,大家同體!
宇宙的一切,都是你!
李純中
遍整個宇宙,都是如來藏,唯是一如來藏,一真如,一佛性。
Snmr Miri
如是,所以,只要否定「物本有(如來藏物)」,其人必不能圓淨涅槃。
Snmr Miri
●祖師們論真心,其實物已包含其中,並非真的只有心而已。
◎其實,「法界論」不是只有論這個「已包括物的真心」而已。而是更早已洞見「物本自性涅槃」。
◎而這個「物本自性涅槃」,如果和「心」還要繞一個「法界大圓」才能「究竟」來相比較的話,那……,那會非常有意思的。
◎因為,這個「物的實相」早就用「如是如是的涅槃實相」一直在痴痴的等著「心」來跟它一起涅槃!
◎然而,到最後的最後,一切的功勞…都還是被「心」給賺走了,就如一切祖師大德們一樣,到最後還是那麼的讚嘆「真心常住」,然後,「物」還是那麼的任祖師大德們怎麼說怎麼是…而了無意見,所以……。^^
◎妙哉!妙哉!^^
Snmr Miri
●祖師們論真心,其實物已包含其中,並非真的只有心而已。
◎順便一提,以「即心即物」故,「真心」雖能含融「一切物」,但,我們也要確實知道「心物不相在」才可以。
◎否則,若是「心物相混」的結果,到最後將會變成像李國欽大德那樣的…可以用他的法眼看到「佛就是次粒子」。而…會有這樣的「法眼」,我想,那就是「心物相混」的知見…所產生的一種必然結果吧?
Snmr Miri
●遍整個宇宙,都是如來藏,唯是一如來藏,一真如,一佛性。
◎如是「不異」,妙哉!
◎但是,我們也要知道…我小米粒無法替純中兄吃飯…的這種「不一」才可以。
◎是的,三世諸佛再怎麼共同一法身,從無始劫以來,那麼多的他們…還是沒有辦法幫我小米粒…解脫!
鄭來也
李純中
性德圓滿而凡聖同體
修德因果分明而不昧
李純中
你的心物本有,現在我總算明白你的論點了。
只是【物本有】難免令人誤解,顯然不是好的說法。
鄭來也
就是一個人還會否定物本有就不會有真正的一真法界懂嗎?
Snmr Miri
其實,只要能圓通一切法,那麼,其人之智慧…必有能力圓通「物本有」之名相,否則,其人的執見還很「文字見」。
所以,「法界論」,會用「物本有」來解說,是有特殊用意的。因為「心有執見」的人,馬上會起乩!然後……
唯,以大部份人的用詞習慣故,如純中兄所說「難免令人誤解」,所以有時候我也會用「如來藏物」這個名相來解說就是。
只是,當我用「如來藏物」的時候,其人若還不能圓通…而一味否定的話,那麼……
Snmr Miri
識大.見大→如來藏心→真心(真識)→真心本有→心本有。
地水火風.四大→如來藏物→真如妙物→真色→物本有。
「心」、「物」從來平等,以平等故,才有辦法「即心即物」。然後…「世間一切諸所有物 皆即菩提妙明元心」。
更重要的是,就是要「心物平等」,才有「心物相應的法」,也才有「諸法真如」,也才有「一真法界」。
也就是說,若只有「唯心」的話,那麼……(略過)
李純中
你是在發展自己的一套理論,我覺得是在浪費時間生命。
何不修持佛法,證實相,然後通達佛意,自然圓通一切法。
沒證實相,說再多,都是自己的想法而已,於己於人,了無利益。
Snmr Miri
哦???
說再多,如不相應,也真的都是自己的想法而已,於己於人,了無利益。如是!
那就這樣了,謝謝純中兄的賜教,感恩!
李純中
真如與一切法,如海水與波浪,不一不異。
性與相,不一不異!
知道此理,就已經解決了你說的心物問題。
天台之即空即假即中,圓融三諦,圓融中道,就已經解決了你說的心物問題。
只是你似乎是不懂何謂天台與華嚴的圓融中道,才有此問題,想解決心物的問題,其實佛法裡根本沒有問題,早已圓融無礙,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李純中
華嚴之事無礙,理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法界,早已解決你的問題!
Snmr Miri
●其實佛法裡根本沒有問題,早已圓融無礙,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
◎若能解決「法界論」的問題,而不再因為「法界論」的問題而成為他的問題,那其人就是智者!讚嘆!
李國欽
實無一有眾生得滅度者、己有無量無邊的釋迦牟尼佛、入涅槃、有眾生可度是第二大妄想症是名阿難於欲界三十三天中輪迴、沒有得法眼淨、叫佛教
李國欽
此心非心叫如來、佛教徒的心是非心叫其心、如是我聞、要聽聞如來的心叫聞、故佛教徒分不清、如來與其心之世界叫妄想分別的其心叫佛教
Snmr Miri
「法界論」的核心思想…就只是「心物本有而心物相應」,如此而已。但,如此簡單的理論,或許正好可以調整…某些人多世累劫以來的偏頗看法…也說不定。
當然,對一個已經通澈了解「法界實相」的人來說,「法界論」其實也只是一堆文字的堆砌而已。因而,說而無說的「法界論」,若能因為這樣而成為垃圾,那麼,這將是「法界論」遇見知音的一種榮幸!感恩!
李國欽
本心出空潛於本性
佛不見本心為初夜
一月十五佛入涅槃
法不見本心為前夜
二月十五法入涅槃
僧不見本心為中夜
三月十五僧入涅槃
梵不見本心為後夜
四月十五梵入涅槃
釋不見本心為長夜
五月十五釋入涅槃
諸佛入涅槃歸本心
--根德
陳巴里
其實自性實相,無有地水火風四大。因緣故而入於人体四假,才有了識思想及生氣活动力。法界論:把自性(心)及四假(地水火風)分別論述,其意為破,見、思、空。把人類四假融入自性成一平等性,而平等一切事物,此為事說。而理(自性)本無生無相亦本淨是為理說。事事無礙是把四假融入自性無染淨無生相中,故見、思、惑剎那可淨無生法已啟,以此般若行世得出世真如法。把真如法究源四大,四大亦假而泯、得其真心,真心為假名再出离才是本有自性,自性無相是名為空,空自有自性是謂妙有。法界論是以人身(假我)須行动於世間,把四大、識、法、空、分別假說,誏習者能精準分別何謂空、何謂識、何謂無生及平等,此為细部分別,终歸合一。自性:即空即假即中,是一貫作業,是自性者自知的行持,與修學者有無從下手學習處的困擾。世代有輩人出,不違三法印或四法印,釋佛言:即是佛說。参考。李國欽大德'的粒子說猶是假相不及了義究竟,必竟有物皆生滅,人体是假有,淨、法、慧、佛眼只是識的進化智过程。不得實相究竟却好為人師,真是……無言。参考
· 回覆 · 分享 · 1天 · 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