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nmr Miri   2022 · 2月11日上午6:12  · 
從龍樹菩薩的《中論》來看,我們可以知道…所謂的「無自性」必須先依「有」才有辦法建立。也就是說,若沒有「有」就沒有「無自性」可論。
以「必然」是「有」故,那…我們就應該要知道「無自性」是在論什麼!
因此,若用「無自性」來否定「如如有」,那就是顛倒的痴人了!

無自性.有自性的理路.jpg

無自性.龍樹若薩的理路.jpg

Snmr Miri
●因此,若用「無自性」來否定「如如有」,那就是顛倒的痴人了!
◎也就是說,如果用這種依「有」而建立的「無自性」…來否定「有」之理路的「有自性」,那根本就是無有是處!
Snmr Miri
●所謂的「無自性」先須先依「有」才有辦法建立。
◎先須先依「有」→必須先依「有」。
◎我的電腦故障了?速度好慢、好慢,一直無法進入編輯修正……
◎但是,留言,好像還可以用。

歷經兩小時後,終於修正完成。
Snmr Miri
從這幅圖,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緣」是怎樣的「無自性」、「非實有」。
緣無自性.非實有.jpg
Snmr Miri
後,我們到底有沒有辦法看到「空性」的真實義,說真的還需要有一點點「悟」的慧根才可以,否則,以這樣「唯無自性是論」的「無自性」,不落入「頑空」之中也難!
Snmr Miri
當然,如果我們能確定…「無自性」必須依「有」才能建立的話,那麼,我們就不會乞丐趕廟公的…把這個「有」給否定掉,然後,就有能力看到…勝義的空性。
Snmr Miri
要看到這個「勝義的空性」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覺因彼起 復覺一切」的這種法才可以。
然後,我們就可以看到這樣的道次第:
……→有為法→因緣和合→無自性→性空→無生→空性→諸法真如→……
覺因彼起 復覺一切.jpg
Snmr Miri
●覺因彼起 復覺一切
◎本來我要寫「法因彼起 復法一切」,但是「復法一切」似乎太文言了,不容易懂。
◎其實「法」的本義就是「心的一種認知」,而這個「認知」就是「覺」,因而,上面這幅圖,就用「覺因彼起 復覺一切」來說這個「法」了,無妨。
◎「覺因彼起」,就是「因緣法」,「復覺一切」就是「真如法」。
◎只要我們能看懂上面所說的「道次第」,那麼,要了解「復覺一切」的這個「覺」會是怎樣的「覺」,並不難。
Snmr Miri
註:「識因彼起 復了別彼」,其語義,亦復如是。
Snmr Miri
以「因彼起」故,這個「彼」之「有」,必須先「存在」才可以,否則…根本就沒有「妄為明覺」可言。
亦以「本有」故,這個「復了別彼」或「復覺一切」的這個「復」,正是「法界大圓」的奧祕。

Snmr Miri
以「法界大圓」故,我們不能因「某種點的特別論述」…竟而執此「點」的看法來障礙整個「圓」。
「無自性」之法,亦復如是。如果我們看不到,本來存在的「有」,那麼,「實之所無」的錯見…反而會讓我們難以自拔。

Snmr Miri
亦以「法界大圓」故,我們將可以從「洞見〝有〞是怎樣的〝無自性〞」中…看到「空性」的各種層次。
覺因彼起(空性的各種層次).jpg
Snmr Miri
其它,如「真如」、「如來藏」、「涅槃」、「法界」…等等不同的名相,也都有這樣的各種層次。
Snmr Miri
註:還有另一種「尚未緣起(無緣不起)」的空性,不在此圖之中。
Snmr Miri
空性(一)的那種「無自性」…是不能生任何一法的。所以,在這種狀態下…真的就是「無生」。
空性(二)的那種「無自性→空性」,就是要有能力看到一切「如如有」而不被「無自性」所「無」的人…才看得到。
空性(三)的那種「空性」,就是「諸法真如」了,也就是《楞嚴經》所說的「一切根塵陰處界 皆如來藏」。

Snmr Miri
所以,「空性」…到底能不能「生」法? 說真的,那就得看我們是在說哪一個層次的法了。
像這類的問題,於「法界論」如觀掌中珍,因此,絕不會在這種「生.不生」裡面與人爭是論非。

Snmr Miri
正好看到有人在論這樣的是非,轉貼過來。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73671276390495/posts/1349805198777092/
參禪與悟道 方治民 · 9分鐘 ·
政府應該立法,嚴禁灑紙看佛經,否則事情就大條了!
六祖:「善知識!云何立無念為宗?只緣口說見性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自性本無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說禍福,即是塵勞邪見,故此法門立無念為宗。
善知識!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時即壞。
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某甲:「真如有性,所以起念!—念绝即死,别處受生!説真如无念者趕快忏悔,不然{别處受生}!」
某乙:「於念而無念是無心即是道。真如不生不滅,怎麼會起念?」
某甲:「大乘起信論,—念无明依真如生三細!」
小民:「哈哈哈哈哈!削薯仁了!削薯仁了!“一念無明依真如生三細”???教人削到杜子慟薯囉。」
大乘起信論:「顯示正義者,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云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此義云何?以是二門不相離故。」
憨山德清:「今云是心真如為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即經所示寂滅一心也!以一心寂滅,不可說示,故大慧便問諸識有幾種生住滅,是約生滅門中容有言說,故五法、三自性皆依生滅門而有也!以經云:諸識略有三種相-謂真識、現識、分別事識。故今論依一心立二門者,蓋依真識立真如門,依現識、分別事識立生滅門;故今真如乃一心之真如,故名、相、妄想一切皆非,一法不立,四句俱遣;以依二識,故三細六粗、五意六染總屬名、相、妄想,皆生滅門收,此論立義之宗本也。」
回覆. 分享. 2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nmr Miri 的頭像
    Snmr Miri

    Snmr Miri的部落格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