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接… 此體非彼體。治民兄的賜教.無我自性。(二)

Snmr Miri
過度解讀「空性」而想「一切通吃」的人,就會全然的否定「自性」。當然,也會否定「法界論」所說的「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是一種「本有」。
但,只要一否定「事法界」這種「如如有的存在」,或否定「法界論」的「心物本有」,那麼,這種「空性」必然會落入「虛無飄緲的玄境」之中……,最後,必然會「以理奪事」的落入偏見,無法「空有同義」。

Snmr Miri
「法界論」並不否定「空性」,因為,「空性」自有「空性」的法義,因此,只要我們能知道「空性」的真實義,就會知道,「空性」的理論…當然會反對「在因緣和合中有恆常不變」的這種「自性」……
也就是說,「空性」的這種說法,實在也有它的「角度」與「受限的範圍」,我們不能一切唯「空性」是論的…竟把「空性」完全澎脹了,然後落入另一種邊見之中。
Snmr Miri
●「空性」的理論…當然會反對「在因緣和合中有恆常不變」的這種「自性」……
◎這裡的「在因緣和合中有恆常不變」的這種「自性」,就是一種外道見。
◎但是,我們也要知道,若把「空性」過度玄化的…變成了「一切通吃」,那麼,這種「空性」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變成「外道見」,因為…已經把「空性」的語義…給實體化了。
◎所以,「空性」就只是「理法界」的一種「理」,若把這種「理」給實體化了的變成「事」,或錯亂的把這種「空性的理體」變成了「事體」,那麼……
◎那麼,「理」、「事」混淆的結果,就會把「理」…「實之所有」的變成了…有「事」,或把一切「事」…「實之所無」的變成了…空「理」!
Snmr Miri
●「實之所有」的變成了…有「事」。
◎例如,有人會說:「空性」就是「佛性」。這就是典型的把「理體」錯當成是「事體」的一種說法。
.
●把一切「事」…「實之所無」的變成了…空「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這種人會拚命的把「事法界」給空無掉,無法還原「如如有」的本來面目。
王炜翔
Snmr Miri大德,能否讲一下错把「理体」当成「事体」的说法呢?最好能有例子,这样能更好地理解,谢谢!🙏🙏🙏
Snmr Miri
以「水」為例。
「水」本身就是一種「事相有」,所以,以「水」之有,必然具有「水之性」,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事實。
又,若從「理空」上來說,「水」就是「氫」和「氧」的結合,只要「氫」「氧」不結合,就無法成為「水」,因而,從「理空」的「法」上來說,這個「水」的本質就是一種「空相」。
由此可知,水的「自性」和「無自性」,其實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邏輯理路,但卻可以並行而不相妨礙。
只是,如果我們太過聰明的…竟用這個「空相」的「空理」去否定「水性」的存在,甚至說,那個水只是「空幻」,根本沒有那個「水」,那就是「以理奪事」的張飛打岳飛了。
Snmr Miri
水的「無自性」雖然是在談「空性」的理,但是,我們也要知道,這個「理」從來就沒有否定「本來就存在的事」才可以。
甚至,我們要很明確的知道:就是要先有「本來已經存在的事」,才有辦法論出「空性之理」來。
Snmr Miri
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就是要先有本然的「事法界」,然後,才有「理法界」可被我們所論述。
也就是說,「理法界」再怎麼論其「真理」,都不能違背「事法界」本然存在的事實才可以。
然後,以「事法界」本然存在故,我們才不會被「理空」的「理」所「空」!(註:才能洞見真正的「空」義。)

王炜翔
Snmr Miri大德,如您所言,真俗不二,有俗谛必然有真谛,相反,有真谛也必然有俗谛。亦即有为法与无为法是不二的,学法者偏于边见都是法执。何以故?执理(空)废事(有),或执事(有)废理(空),以上两者都有问题...
究竟来说,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才是圆满无暇。
参考~~
Snmr Miri
●有人會說:「空性」就是「佛性」。 或說:「佛性」就是「空性」。
◎以……故,「法界論」能理解這樣的說法。
◎但是,會這樣說法的人,卻很有可能連他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方治民
佛性終究是無自性
Snmr Miri
佛性終究是有自性。
因為,我所理解的「佛性」,是一種「本有」,並不是在「因緣和合」之後才被產生的。
註:「無自性」的本義是指…一切現象之「相」皆是因緣和合,所以,這個「相」真的是…無「自」性。也就是說,這個「相」不會恆常不變,因此才說「無自性」,或說此「相」為「空相」。如是!
Snmr Miri
更直白的說,所謂的「無自性」是針對「有為法(因緣和合)」而說的,並不是針對「佛性(本有.本具)」而說的。還望治民兄明察。
方治民
Snmr Miri 你把佛性視為本有物,從根本就理解錯誤!看來你不知佛性需賴緣起,也不知佛性有因因果果,意即佛性不外因緣,故終究無自性
Snmr Miri
●你把佛性視為本有物,從根本就理解錯誤!
◎「本有物」是治民兄說的,不是我說的。
◎我說的「佛性」是指「如來藏心」的「能覺之性」,而這種「心」(或「性」),並不是一種「物」,唯就以「覺知」的方式存在,或以覺知來察覺「自己」的存在,如此而已。
方治民
Snmr Miri 本有不是你說的嗎?若您不把它當成一物理解,緣何說他本有?
Snmr Miri
●看來你不知佛性需賴緣起,也不知佛性有因因果果,意即佛性不外因緣,
◎我確實「不知佛性需賴緣起」……
◎如果治民兄認為「眾生皆具有佛性」的這個「佛性」…必須「賴緣起」才能被產生出來的話,那我就沒話可說了。祝福治民兄。
方治民
Snmr Miri 沒有那種無物卻還有覺或不覺可言的鬼扯蛋
Snmr Miri
註:「佛性」具有「依他起性」,因此,必須「依他」才能「起性」。而不是「佛性需賴緣起」才能成為「佛性」。這兩者的語義,相差十萬八千里,不可不察。
方治民
Snmr Miri 又且,覺能,不能覺覺;故說“以覺知來察覺自己的存在”,這句話也好笑
Snmr Miri
也就是說,「佛性」本具,不管有沒有「他」,本具就是本具。而當「他」的這個「緣」出現時,「佛性」才很自然的藉著本具的「依他起性」而「依他起用」。
所以,「依他起性」只是一種「本具」之「性」而已。而「依他起用」才是「緣起」之後的狀態。因此,我們若把這種「依他起用之後的狀態」稱之為「佛性」,似乎不妥……
方治民
Snmr Miri 你要持外道見,我只好恭喜你
方治民
Snmr Miri 照這種灑白甜的思想,殺人放火都是佛性起
Snmr Miri
忘了是誰說過這樣的話:無明實性即佛性。
所以,「殺人放火都是佛性起」,沒有錯呀!
Snmr Miri
●又且,覺能,不能覺覺;故說“以覺知來察覺自己的存在”,這句話也好笑
◎我也覺得好笑!
◎就像我現在竟然會「覺覺」自己就是一個「我」一樣。
◎也就像有証悟者…竟然會「覺覺」那個「無我」一樣。
Snmr Miri
治民兄,千萬別說,証得「無我」之後,就沒有辦法「覺覺」了唷!
方治民
Snmr Miri 殺人放火的本來是好人;所以好人會殺人放火?你是怎麼想的?灑不?
方治民
Snmr Miri 你覺著的是啥“我”?

方治民
實際佛性無為,無起不起可言;說有起,只是方便敘事,所以說,佛性賴緣起和佛性依他起,這兩句話無意義差別
Snmr Miri
●佛性賴緣起和佛性依他起,這兩句話無意義差別
◎如是,若依治民兄的理解,那確實是如此。
◎所以,治民兄的意思就是說:「佛性」必須「依他起用(緣起)」之後,並且是之後的那種狀態…才能算是「佛性」,否則就不是。
◎但是,這種說法卻和「眾生皆具有佛性」的「皆具有」,好像很不搭調……
◎我們每一個人都具有專屬於自己的「如來藏心(佛性)」,不是嗎?(註:「法界論」是這樣認為的,因此,才說「如來藏心本有」。)
◎所以,那種因「緣起」才有的「佛性」…和「佛性(如來藏心)」本來就具有「依他起性」而可以「依他起用」的語義,真的是天差地別。
方治民
眾生皆有佛性,意思是人皆有成佛的可能性;而你把它當成啥了?好比我老爸說我本來是總統,只因學歷低又未從政故至今不是總統,說我本來有成總統性,有意思嗎?
方治民
別被名相給耍得團團轉了啊!
方治民
英文蔡的都當總統了,而英武的草民難道比她缺少總統性嗎?舜何人,予何人,說你當總統或成佛是遲早的事,只要你現在開始學壞,遲早有當上總統的一天,只要你現在開始學好,遲早也有成佛的一天;這叫作期許,說是頒發安慰獎也可以!
Snmr Miri
●好比我老爸說我本來是總統,只因學歷低又未從政故至今不是總統,說我本來有成總統性,有意思嗎?
◎「說我本來是總統」,你老爸說錯了。我們不是本來就是佛。
◎世尊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世尊並不是說我們本來就是佛。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美哉!
◎因此,佛陀再怎麼「期許」,治民兄也得先具有「佛性」才可以,否則,怎麼「期許」?
方治民
已經俱有了,還期許個屁?
Snmr Miri
是的,我們就是具有「佛性」,才有「成佛的可能」來被佛陀所期許!
Snmr Miri
如果,沒有這個本具的「佛性(如來藏心)」,那就真的如治民兄所說的:「還期許個屁」!
方治民
既然本俱,已經是佛,還期許個屁啊?
方治民
阿不是心佛眾生無差別嗎?
Snmr Miri
「本具佛性」和「已經是佛」,其距離相差有三大阿僧祇劫吧?「眾生具有佛性」,怎麼會是「眾生本來是佛」呢?好奇怪的解讀方式!
不過,還是隨喜治民兄的「無差別」就是。
Snmr Miri
金礦是具有金子的成份,但是,要把金礦冶煉成為純金,那還得千錘百煉才可以。
Snmr Miri
這個礦如果沒有金子的成份,那麼,再怎麼期許這個礦能冶煉成金子,都只是痴心妄想而已。
Snmr Miri
●心佛眾生 三無差別
◎金塊的金子成份、金手環的金子成份、金礦的金子成份,這三種形態,其金子的成份,皆無差別。
◎所以,「無差別」的是什麼?耐人尋味啊!
◎在還是金礦(具有金子成份.具有佛性)的階段,怎麼會「已經是金手環(已經是佛)」了呢?
方治民
所以呢?金子哪裏來的?
方治民
所以呢?你歧視金礦?金礦不是本俱金子嗎?然後你的金子還是本來就有的?搞笑啊!
Snmr Miri
以金礦故,其所含的「金子成份」當然是「本有」,此「成份」即不是「無中生有」,也不是「因緣生」,也不是「自然生」,是如來藏,本不生滅。
這樣明明白白的「本有」,其語義會很難懂嗎?好奇怪?
Snmr Miri
覺得治民兄對「本俱(本具)」的語義,好像有點搞笑? 腦筋轉不過來的樣子?

方治民
你不知佛性賴緣起,是你看經太少。法華經:佛種從緣起
Snmr Miri
●「佛性賴緣起」,「佛種從緣起」。
◎不能依文解義啦!
◎「佛種從緣起」的意思是要我們從「緣起」的地方去找到「可以成佛的種子」,然後,讓這個「佛種(新薰種子)」發芽的…開啟智慧,不再無明。(註:這個「種子」是指「新薰種子」,不是「本有種子」。)
◎這和治民兄所認為的…「緣起」之後才會產生「佛性」的意思,完全不一樣。
方治民
「然後讓這個佛種發芽」?阿不是有賴緣起嗎?
Snmr Miri
這裡的「佛種發芽」確實是有賴「外緣」才得以「緣起」,所以說,要先有「佛種」…才有辦法「依他」而緣起。
唯,起現行(發芽)而成「果」之後,還會落謝而成為「新薰種子」,於是「新薰種子復新薰」,返復不已……
所以,我們要懂得「佛種從緣起」的真實義才可以,我們真的不能依文解義,真的不能用「佛性賴緣起(緣起之後才有佛性)」的這種角度來草率解讀。
鄭來也
應該說如來藏心体的性覺必明的佛性需要有如來藏物來做現象界的緣起才能知佛性的作用,是這樣嗎??
鄭來也
佛性的作用的顯現是因如來藏物來做現象界的緣起,此中就形成三界也形成阿賴耶識,所謂無明實性即佛性
方治民
搞半天你連何謂因緣法都還沒搞懂!你要知道,要先有雞才有蛋,阿不然你的蛋蛋是無中生有,天外飛來?還先有佛種勒!不折不扣的外道思想,在外道觀點,那顆蛋是大梵生的,本來就有蛋在等雞來孵,不知你老袋構造是不是大梵製造?
鄭來也
方治民 我看你還是搞不懂梵生IAM的真正內涵是什麼意思懂嗎?
方治民
認為有本來佛種的思想就是大梵思想
鄭來也
方治民 誰認為啥是實在實體感?是你嗎?
我說你先看清楚法界論和蕭貪的梵論的差別再來定論梵吧?不然這都看不出來,枉廢你這一生
方治民
你程度太差!不跟你浪費時間各說各話了
鄭來也
方治民 我也不想跟你浪費
Snmr Miri
新薰種子和本有種子的內容是不一樣的。
若說「本來佛種的思想就是大梵思想」,那麼,(且不說「新薰種子」),治民兄的說法,豈不是在說阿賴耶識的「本有種子」就是「大梵思想?
方治民
哪一個笨蛋說阿賴所持種是本有?
方治民
你們長期和蕭戰阿賴;原來到現在還弄不懂如何是阿賴
Snmr Miri
http://buddhaspace.org/....../%25E6%259C%25AC%25E6......
BUDDHASPACE.ORG   本有種子

Snmr Miri
http://buddhaspace.org/....../%25E7%25A8%25AE%25E5......
至於種子生起之情形,依歷來各種主張,可歸納為三說:(一)本有說,護月之主張,稱為「本有家」。(二)新薰說,難陀、勝軍之主張,稱為「新薰家」。(三)新舊合生說,護法之主張,稱為「新舊合生家」。唯識宗係以第三說為正說,即認為種子有二類:(一)本有種子,即自無始以來,先天存在於阿賴耶識中之種子,又稱本性住種。(二)新薰種子,即由後天現行諸法所薰習成之種子,又稱習所成種。
BUDDHASPACE.ORG   種子

方治民
阿賴所持種是有漏種,攝大乘論:「內種必由熏習而生」,印順法師也一再強調種子必唯新熏
方治民
Snmr Miri 而成論中的本有說:「由此應信:有諸有情無始時來有無漏種不由熏習法爾成就,後勝進位,熏令增長,無漏法起,以此為因,無漏起時復熏成種」這無漏種,指得是法爾空性,空性無漏,故不由熏習,故非阿賴所能持種!這點要搞清楚了!看經要用慧眼看,別用鼠目豬腦看
方治民
《成論》在破斥「唯本有」時,引用了《攝論》這段文來說明種子可由熏習而生,因為如果「本有說」能成立的話,「轉識」就不應與「阿賴耶識」為因緣性,其文如下: 若唯本有,轉識不應與阿賴耶為因緣性,如契經說:「諸法於識藏,識於法亦爾,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此頌意言:阿賴耶識與諸轉識,於一切時展轉相生,互為因果。攝大乘說:「阿賴耶識與諸雜染法互為因緣,如炷與焰展轉生燒,又如束蘆互相依住,唯依此二建立因緣,所餘因緣不可得故。」若諸種子不由熏生,如何轉識與阿賴耶有因緣義
鄭來也
慘真的還看不懂法界論說什麼?機同鴨講!
鄭來也
我看你還好好研讀法界論再來批評也不遲,機同鴨講
方治民
法界論是一本書嗎?哪一個高僧的著作?適合人類觀看嗎?是外道者的著作嗎?
鄭來也
看得懂的人就會撿到寶懂嗎?
方治民
笑話集嗎?
Snmr Miri
●成論中的本有說:「由此應信:有諸有情無始時來有無漏種不由熏習法爾成就,後勝進位,熏令增長,無漏法起,以此為因,無漏起時復熏成種」這無漏種,指得是法爾空性,空性無漏,故不由熏習,故非阿賴所能持種!這點要搞清楚了!看經要用慧眼看,別用鼠目豬腦看
◎確實如是,「看經要用慧眼看,別用鼠目豬腦看」。
◎「無漏起時復熏成種」,這句話被治民兄變成了「法爾空性,空性無漏」,然後,又說:「故非阿賴所能持種」……
◎但是,治民兄所引用的「成唯識論」,不是這樣說的嗎?「有諸有情,無始時來,有『無漏種』,不由熏習,法爾成就」。
◎又,這是「論」,不是「經」。所以,我們看「論」真的要用慧眼看,別用鼠目豬腦看,如是!
◎附帶一提,「成唯識論」也說:「阿賴耶識 因緣力故 自體生時 內變為種…」這個「內變為種」的「種」是怎樣的「本有種子」,耐人尋味啊!唯,於「法界論」如觀掌中珍就是!希望治民兄…也能「用慧眼看」懂,祝福您!

Snmr Miri
●《成論》在破斥「唯本有」時,引用了《攝論》這段文來說明種子可由熏習而生,因為如果「本有說」能成立的話,「轉識」就不應與「阿賴耶識」為因緣性,其文如下: 若唯本有,轉識不應與阿賴耶為因緣性,如契經說:……
◎藉花獻佛:看「論」真的要用慧眼看,別用鼠目豬腦看。
◎「 若唯本有」這四個字的語義,應該是被治民兄錯解了。也就是說,「若唯本有」的這句話,其實是指:除了「本有種子」之外,還要另有「新薰種子」才可以,所以,不能只說「只有本有種子」就好。
◎同樣的,我們也可以說「若唯新薰」,也是很有問題的。因而,唯識宗是同時採用了「本有種子」和「新薰種子」這兩種說法,而不是像治民兄這樣的…完全否定「本有」種子!

回覆分享3天

下接…(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nmr Miri 的頭像
    Snmr Miri

    Snmr Miri的部落格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