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r Miri 2024‧8‧14…上午7:33
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唯識論」:
「剎那識(無垢識)→阿賴耶識→唯識無境→無垢識」,這是一個怎樣的「圓」?
Snmr Miri
由於「識」、「我」、「覺」的邏輯理路都是一樣的,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同樣的圓。唯,這裡只論「唯識」,因而,其它的,請同理可証,即可。
●本識(真識)→阿賴耶識→唯識無境→真識。
●本我(真我)→如來藏我→無我如來藏→真我。
●本覺(真覺)→不覺(未覺)→始覺(→相似覺→隨分覺)→真覺(究竟覺)。
Snmr Miri
「唯識無境」就是整個圓的「轉折點」。
沒有親証「唯識無境」,就無法繞完整個「法界大圓」。
Snmr Miri
繞完「法界大圓」,我們就會知道…「無垢識」就是怎樣的「剎那識」。
也就是說…「無垢識即是剎那識」,或者說,無垢識與剎那識,這兩者從來「不一不異」。
或者,也可以更直白的說:剎那識就是無垢識的「本識」,而無垢識就是剎那識的「真識」……
Snmr Miri
●剎那識就是無垢識的「本識」,而無垢識就是剎那識的「真識」……
◎然後,我們也可以這麼說:本識即是真識。或說:本識與真識,不一不異。
◎但是,若較真起來,我們也可以看到「本識」與「真識」的差別到底在哪裡!
◎是的,如果我們了解之前所講過的有關「識的次第」的話,那麼,無論是在「依文解義」上,或是在「各自的定義」上,我們都可以洞見其內容,而不會被類似繞口令的「不一不異」所「即是」!
Snmr Miri
從「不一不異」中,我們可以看到…佛與眾生的同與異!
●同…就是「心佛眾生 三無差別」的那個「無差別」。
●異就是在…我們繞過了那個「轉折點」了沒有?
Snmr Miri
「阿賴耶識」所講的就是「一切皆唯識所變」,那麼,我們要怎樣才有辦法証入「唯識無境」呢?
這是一門「入流亡所」的真功夫!
Snmr Miri
想要「入流亡所」真的不是那麼容易。
但是,個人認為,只要我們能懂得「剎那識」是怎麼形成的,那麼,我們就可以從「如來藏心」和「如來藏物」的…相應原理中…去了解「如來藏心」從來就是怎樣的「無境」,然後……
然後,我們將可以從這個「無境」的親身體驗中…更深入的看到「無境」的更深義。
Snmr Miri
也就是說,我們將有能力可以「現觀」一切法界實相……
Snmr Miri
以現觀「法界實相」故,有關「如來清淨藏 世間阿賴耶」的義理…如觀掌中珍!
Snmr Miri
然後,我們可以看到「唯識無境」的四種義(四種層次的內容)。
●始覺……… 唯此識之外,餘皆虛幻無實。
●相似覺……証入本識(唯心),了知心內無境。
●隨分覺……証得真識,於境無執取分別。
●究竟覺……一切皆唯識所(清淨)識,並無識外之境。
Snmr Miri
「究竟覺」的「唯識」,這是怎樣的「唯識無境」呢? 又是怎樣的「識外無境」呢? 妙不可言啊!讚嘆!
Snmr Miri
「識因彼起 復了別彼」,這個「復了別」…又是怎樣的「識」呢?或者說,又是怎樣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呢? 不可思議啊!讚嘆!
是的,這時候…法界一切的一切…無不在「所識(現觀)」之中,所以,這樣的「現觀」會是怎樣的「法界體性智」呢?不可思議啊!讚嘆!
Snmr Miri
●由於「識」、「我」、「覺」的邏輯理路都是一樣的,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同樣的圓。
◎於是,我們可以從這個「圓」的「我」和「覺」中…很如實的看到「無我」、「無覺」是怎樣的內容,而不會錯解「無我」義,或錯解「無覺(寂滅)」義!
Snmr Miri
●……或錯解「無覺(寂滅)」義!
◎如有這種錯解,那就表示還沒有「解滅結」,甚至還沒有「解空結」,甚至、甚至…可能連「覺結」都還沒有解開!
◎所以,想要真正的「入流亡所」,並不是那麼容易。
◎不可否認的,在「入流亡所」的過程中,在「覺所覺空」的時候,就已經有很多人很不自量力的…想用這種「無覺(無心、一念不生)」…來否定「現量的法界」,然後,說什麼「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
◎莫謂無心便是道,無心猶隔萬重山!
Snmr Miri
以能如實親証「無我」而了知「無我」義故,這種人…絕不會用「無我」來否定「我」是怎樣的存在。 而且…還能了知「本我→真我」本來就是一個「如來藏」的法門。(註:應修行如來藏我,而不應修行……)
同樣的,以能如實親証「無覺」而了知「寂滅」義故,絕不會用「無覺(寂滅)」來否定「所覺的法界」是怎樣的存在。 而且…還能了知「本覺→真覺」本來就是一個「般若(覺)」的法門。(註:以如如智,契如如境……)
Snmr Miri
若用「無我」來否定「我」,那麼,這種否定,就已經証明此人…既不懂「無我」義,也不懂「我」者…是怎樣的「如來藏」義。最後,這種人就會因為「樂修無我行」而變成「槁木死灰」……。
若用「無覺(寂滅)」來否定「覺(性覺必明)」,那麼,這種否定,也已經証明此人…既不懂「無覺(寂滅)」義,也不懂「性覺必明」從來就是怎樣的「必明」!最後,這種人就會變成了「無覺的痴人(焦芽敗種)」。
Snmr Miri
從上面可知,以「識」之圓故,以「我」之圓故,以「覺」之圓故,我們真的要好好了解「法界大圓」才可以。 否則,若僅以自己還很「支離破碎」的悟,在還沒有辦法「一法通萬法」的情況下,充其量也只能用點點「點」的狹隘看法,然後…拚命而自負的去「圓」說整個法界……
註:更令人不忍卒言的是,由於是因為「否定」才確定了自己的知見,因此,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養成「喜歡否定」的習慣,而這種「習慣(業)」…將讓自己更難接納、包容「不同的見解」,於是………
Snmr Miri
●在還沒有辦法「一法通萬法」的情況下,充其量也只能用點點「點」的狹隘看法…去「圓」說整個法界……
◎且先不說什麼「一法通萬法」,也或許,如果我們能心胸廣闊一點的去接納另一種不同法門的說法,那麼,說不定,我們就可以從別人的法門中…看到自己尚未圓融的地方,然後,竟也因此…更能突破自己的盲點…甚至完全貫通自己的法門……
◎也或許,我們就是要藉著每一個…「皆可以法界大圓的法門」來互相印証…才能徹徹底底的了解什麼是…「法」,什麼是…「圓」! 所以……
◎就如「法界論」…真的可以藉用「各種法門」…毫無滯礙的來演說「自己的法」。甚至可以用「自己的看法」來幫別人圓說他的法……。妙哉!
3天3天前
回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