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nmr Miri   2025‧1‧9…上午8:08
從「法界大圓」的角度…來看大乘佛法的菩薩道……

31‧大乘佛法之菩薩道.jpg

Snmr Miri
今天是乙巳年的大年初一,先給大家恭賀新禧、恭喜發財!
可能是蛇和文字的圖像
Snmr Miri
有關於「菩薩道」,「法界論」通常會偏向於「見道(明心見性)」之後的進路。但,大乘佛法的內容,似乎不是如此,因此,借著最近都在論這個「法界大圓」的時候,也順便略微說明一下。
Snmr Miri
大乘佛法所謂的菩薩,大略是只要我們…能相信佛法、有發菩提心的願…就可以稱之為「菩薩」了。因而,大乘的菩薩道,其內容就寬廣了許多。
註:職是之故,「法界論」所論的「菩薩道」…約相當於大乘佛法的「聖位菩薩」(入地菩薩)。
如圖所示
Snmr Miri
以……故,「法界論」會認為…「菩薩道」在整個「法界大圓」中…就只是一種「法爾如是」的進路,而大乘佛法則認為,只要能「相信佛法」…就已經進入了「信位菩薩」(外凡資糧位)。
所以,有沒有「相信三寶」,可以說就是這兩種「菩薩道」的最大差別了。
又,大乘佛法認為,只要「信念不退」能「發菩提願」…就是「住位菩薩(實義菩薩)」了。
職是之故,有沒有「發願」,這又和「法界論」…所說的「離苦」只是一種「本能」的看法,有了一些「重點論述」上的差別!

Snmr Miri
因此,從「大乘佛法」…我們可以看到這種「信→願→行→証」的次第。
32‧信願行.jpg
Snmr Miri
「信→願→行→証」,美哉!這真的是一種很圓滿的教法。讚嘆!
Snmr Miri
唯以「信→願」故,這種「法門」,以……故,也將不得不把「佛法」…變成了是一種「宗教」!
註:任何一種宗教,可以說…都是以「信」入門。然後,亦以「信」故…而成為「〝信〞徒」!
Snmr Miri
唯以「信」故,這個「信」……
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這個「信」也可能會成為探究「法界實相」的一種…牢不可破的障礙!因為……
Snmr Miri
因為,從這個「信」,我們可以看到它的各種不同層次:
沒有信(混沌)→不知道信(無明)→不信→盲信→迷信→難信→信仰→相信→不得不信→確信→確認→即是→法爾如是→沒有信不信的問題→→……

Snmr Miri
亦以「信」故,沒有人會相信…自己是迷信的,因此……
因此,我們要如何洞見「自己的信」是怎樣的「信」,那可能也是一件很有智慧的問題。

Snmr Miri
●亦以「信」故,沒有人會相信…自己是迷信的,因此……
◎關於這個問題,我是很有感觸的……
◎由於有太多自以為是「正信的佛教徒」說「法界論」就是外道……
◎換句話說,會說這種話的「高人們」,其實,都會很自以為…自己所信的才是「真正的佛法(佛教)」……
◎然後,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已經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像這樣很自負的「自信」…原來很有可能就是怎樣的「迷信(法執)」,所以……
◎所以,我們若沒有辦法看到自己的「信」是在哪一個層次,那麼……
◎那麼,這樣的「正信」和「迷信」…實在也差不了多少………

Snmr Miri
以「法爾如是」故,「法界論」不會用「信仰」的方式來自我催眠。因而,如何「洞見」法界實相,然後,就依「法界實相」來自我修行,就變成了是「法界論」最重要的一種「知見」了!
Snmr Miri
亦以能「洞見」故,能洞見「信仰」法門的內容與路數,因而隨喜讚嘆就是。就如之前所論過的「西方極樂世界」一樣,「法界論」並不是用「信仰」的方式去鼓勵有情,而會用「洞見」的方式去確認「西方淨土」的真實不虛,然後,要不要去西方,就看自己的「意願」如何與「阿彌陀佛」相應,而不是用「信仰」來……一廂情願……
Snmr Miri
但是,若能如此的「一廂情願」也很好啦!所以,當然祝福囉!(註:通常,這種「一廂情願式的信仰」,雖然,也可以有「欲界定」的功力而往生,但卻是很難禪淨雙修的更上一層樓。)

Snmr Miri
然後,說「法界論」是「外道」的人,幾乎都落入了…某種意識形態的「信仰」之中……。
他們忘了「佛法」是怎樣的在闡述「法界實相」的,然後,竟用自己的執見(正見)…把佛法…變成了他所認為的「佛教」!
說真的,這種人想要看懂真正的佛法…可能還要好好的破除他的「信」才可以,然後,也才有辦法……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我的意思是說,也才有辦法看懂: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有法時,法法皆是法。

Snmr Miri
是的,當我們一直活在「實相」中的時候,我們並不是要去相信什麼「信仰式的佛法」,而是要「知道」…怎麼有智慧的去「確認」實相…從來就是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因此,如果我們硬把這樣的「實相」變成「信仰」來「相信(膜拜)」…才能顯示出其「莊嚴」或「尊貴」的話,那…於「法界論」雖有些不忍,但也只能隨喜祝福了!因為,再怎樣,我們都還是在這個「法界大圓」之中……相濡以沫。

Snmr Miri
從大乘佛法「信→願→行」的菩薩道,我們可以看到,只要我們能依「佛法」來「信願行」就可以稱之為「菩薩」了!
也難怪,現在…滿街都是「菩薩」!
Snmr Miri
但,不管如何,這樣的「菩薩」還是有他的基本門檻……
尤其是要「發菩提願」之後,才能算是「實義菩薩」。
Snmr Miri
也或許吧?大乘佛法就是要「發願」來利益眾生…才能算是「大乘」吧?而且就是要這樣才能讓行者更能「精進」於菩提道上……。
Snmr Miri
但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發願」是有違背「法爾如是」的……
所以,「法界論」的理論,可能比較傾向於「法爾如是」的進路……。
也就是說,「法界論」不會用「發願」的方式來「大乘」,而是用「本能」而且是「不得不」的方式…很有智慧的來「離苦得樂」(包括拔苦予樂)……
因而,在我們能「証空」之前,是要怎樣「發願」的當個「菩薩」,或是要怎樣法爾如是的「離苦得樂」(不離法界一體)……
那真的還要看各人的因緣了。

Snmr Miri
不管是「大乘(發願)的菩薩道」,還是「法爾如是的菩薩道」,還是「入地的菩薩道」,我們都要再回到「現量」的世界來…並在「日常生活」中來讓自己更加的有所體悟……
是的,就算是「個人式的修行」,在「欲界定」之後的可能體悟,甚至是在 「未到地定」的開悟、乃至各種「禪定」的証悟,我們都要再回到「現量的世界」…以實際的「覺行」來更上一層樓。
是的,就算是已經「証空」而走向「法界一體」的「入地菩薩道」,也要再回到「現量的世界」,然後…才有辦法在「能所雙泯(無為)」的覺行中…「破一分無明 証一分佛智」……
所以,這個「現量的世界」…真的就是一切有情眾生的道場,難怪《六祖壇經》會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讚嘆!

Snmr Miri
如果我們的開悟…還沒有達到澈悟的境界,那麼,再回到現量的世界來「悟後起修」是很有必要的。
又,甚深的禪定…和現量的日常生活,此兩者的心境,也必然會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想要於「法界一體」中…達到「定行合一(動靜一如、法界大定)」,那麼,要懂得如何在「現量的世界」來「定(無為之行)」其心境,是很重要的,因為,唯有如此的「覺行」於「世界(現象界)」,我們(佛)才有機會「覺行圓滿」的証入「究竟涅槃」。

Snmr Miri
●再回到現量的世界來「悟後起修」是很有必要的。
◎這個「悟後起修」就相當於「大乘菩薩道」的「信→願→行」。
◎以必須再回過頭來修正自己的「餘習」故,所謂的「信」已經自然具足。而所謂的「願」,必然會在「現實生活(人際關係)」中…更能體會到「法爾如是(如是因 如是果)」之行的奧祕。而所謂的「行」…很自然的就會以「更深入的體會」…而不得不越來越融入於「法爾如是」之中……。

Snmr Miri
最後,不管我們是用「發願」的方式…來強迫自已精進,或用「法爾如是的智慧來讓自己自然而然(不得不)的向前邁進,我們從來就沒有離開過這個「現量的世界」,並在這個「當下的世界(諸行無常)」中…來離苦得樂,乃至幫助「相濡以沫而一體的有情」離苦得樂,甚至可以「共同一法身」而「涅槃(寂滅)」的那種離苦得樂,而這些「極樂」的究竟之處,也一直都是我們…在「法界大圓」的進路中……必然的歸宿!
Snmr Miri
最後的最後,「法界論」祝福大家:吉祥如意! 感恩!
吉祥如意.jpg
4小時
回覆
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nmr Miri 的頭像
    Snmr Miri

    Snmr Miri的部落格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