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nmr Miri    2024‧11‧1…上午7:52
「心物相應」的第五、第六、第七階段。
這些階段,都是「明心見性(空然覺照)」之後的進路,也就是已經進入了「法界大圓」的後半個圓……

5‧心物相應的第五階段.jpg

6‧心物相應的第六階段.jpg

7‧心物相應的第七階段.jpg

Snmr Miri
如果,我們是對自己很有要求而不會「得少為足」的話,那麼,在「明心見性」之後…我們更會發現…原來這時候…原來要到這時候…才能算是真正修行的開始!而以前都只是「錯」用功而已。
Snmr Miri
這時的「修行」,可以說就是…行深般若…的開始。
然後,重點就是要以「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的方式來…「破一分無明 証一分佛智」。
而還沒有「完全空然」就只是「頓」悟的人…也要運用這種「迴入娑婆」的方式…更深入的看到自己的「俱生我法二執」,然後持續修証的…來達到「完全的空然」……(註:這就是所謂的「果地修」。)
Snmr Miri
●這就是所謂的「果地修」。
◎這種「果地修」的進路,也有其果地修的銅牆鐵壁,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只要把「俱生我法二執」…「空」掉,然後,就可以「無修無証」了。(果是如此的話,這種人的証量也只能証明…站者不知坐著的人會是怎樣的腰疼。)
◎由於「果地修」很是殊勝,因此,以前在瓦解「我法二執」那道銅牆鐵壁的時候,可能需要一個大阿僧祇劫,而現在直接用「果地來修俱生我法二執」就可以很飛快的…只需要兩個大阿僧祇劫…就可以修成正果了。
◎這樣,知道我在說什麼嗎?
◎我的意思是說,如果我們不懂得「果地修」,而還用以前那種「有為」方式來修行,那麼,這道「看不見的銅牆鐵壁」很可能會讓我們…越修越看不到盡頭……。

Snmr Miri
所以,自以為「開悟」的人…你真的開悟了嗎?
還是,又讓自己落入了另一個團團轉的維度,然後…自滿於其中…無有出期?

Snmr Miri
以「果地修」故,能明見「果地」之實相(無為、無生),卻也能明見自己還無法「空然(無為、無生)」,於是,我們能從這種「衝突」中…修行「無生法忍」,然後,讓自己更能突破「俱生我法二執」而深入「無為(清淨無染)而為」。
註:此時的「空然」,已經不是「心物不相應」時的那種「空然」或「寂滅」,而是已經進入了「無所住(而生其心)」的那種「空然(而覺照)」……
也就是說,已經可以藉用之前所証得的「空然」…進入「所覺照(所生其心)」的境界之中。

Snmr Miri
我的意思是說,在「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中,我們將因「眾生的無知」…來挑起自己「還無法忍住於空然」的心境,於是,能洞見自己非常隱匿的「俱生我法二執」。 然後…我們也將可以從這「洞見」中…漸次的行深般若,並能從「渡眾生」中的「心有餘而力不足」(註:指眾生難渡)…實際體會到什麼是「無生法忍」……
Snmr Miri
●「還無法忍住於空然」的心境…
◎這裡的「空然」,和之前的「空然(空大)」,其內容已經略有一些差別。
◎這裡的「空然」是指「心」在「覺照」時的那種「清淨無染」,甚至是「無為」。
◎而所証的那個「空然(空大、寂滅)」,就只能「証」,不能「住」,因為,那個「心」必然會因「性覺必明」而起「覺照」。(註:只要一直用禪定力住在那種「空然(寂滅)」境裡,那就還是「有為法」,不是真正的「無為」,同時,也會因自己「刻意的有為(定)」而把自己的「佛性智慧」變成「焦芽敗種」。

Snmr Miri
以實際體會「無生法忍」故,我們也將有能力証入「無生法忍」而成就菩薩道,然後,也將更能漸次融入「法界一體」的…邁向「如來法身」……。(註:在「破一分無明 証一分佛智」的過程中,也將更有能力轉「無明」為「無無明」的成就「法界體性智(有情無情 同圓種智)」。)
Snmr Miri
以不再「錯用功」故,此時,由「空大」轉入的「見大」,將可以很如實的「性見覺明 覺精明見」,然後,以如是的「性覺必明」而開始「覺照」一切……
而,因著「空然(空大)」而向上一著的「識大」,也將可以因「性識明知 覺明真識」的真如本性,轉識成智……
5‧心物相應的第五階段.jpg
Snmr Miri
也就是說,這個「識大」,在未經過「空然」的洗禮時,其「所見」…就只能是「妄為明覺」。 但是,如果已經經過完全「空然」的洗禮之後,那將會變成「圓覺湛然」……
Snmr Miri
這個「圓覺湛然」,就是被神化而變成了「信仰」的那個「本來佛」。(註:「圓覺湛然」就只是很「空然」的「性覺必明」而已,並不是什麼「本來就是佛」,因為,這個「性覺必明(根本智)」離「真正的佛(成就一切種智)」還很遠很遠……)

Snmr Miri
唯,要「完全空然」的「明心見性」…並不是那麼容易,一般,我們只能先用「頓」的方式來給自己「頓悟」一下而已,而「悟後起修」的路還很長很長……
因此,此時的「轉識成智」就要用「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的方式來「無生法忍」……
Snmr Miri
也就是,此時,進入菩薩道的行者…就必須在「現量的法界」中…用「無生法忍」的方式…來証「無生法忍」!然後,漸次的破除「俱生我法二執」,然後,也才得以在「行深般若」的過程中…轉識成智,也就是…轉「道種識(如來種)」成為「道種智」。
(註:於「空然」時所証得的那種「性覺必明」…就是「一切智」,也就是証得「能覺一切」的那個「根本智」。而証得「根本智」之後,就要更進一步的向「後得智(道種智)」邁進。)

Snmr Miri
●進入菩薩道的行者…就必須在「現量的法界」中……
◎「現量的法界」也就是指「現象界」,這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怎麼可以因為「一切皆空」…就把現象界「空(夢幻泡影)」掉了呢?
◎如果,會那麼容易就把「現象界」空幻掉的人,等於就是把自己的「道種智」也空掉了,這樣,以後不變成「焦芽敗種」也難!
◎因此,有智慧的行者,尤其是,還沒有完全証入「空然」的行者,此時,更應該要藉用「現量的日常生活」,甚至要用「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的方式…來返觀「自己的心識」才可以。
◎所以,此時的「一切外境」…可以說正就是「有智慧行者」的一面大鏡子!然後,我們就是要「行深般若」於其中…來漸次証得「大圓鏡智」!美哉!
Snmr Miri
以「悟後起修」故,以「轉識成智」故,以漸次得以完全「空然覺照」故,此時的行者也已經漸次的進入了「心物相應的第六階段」……
6‧心物相應的第六階段.jpg
Snmr Miri
哈哈哈~~~,剛剛看到這樣的視頻,且把它記錄下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fLEyc5t_iE
佛学的阴险骗局!揭开隐藏最深的一面,它的邪恶可能远超你的想象 #佛学骗局  YOUTUBE.COM
Snmr Miri
視頻中的博主是沒有能力去洞見「因緣果報」的真實義,以致於……
但,我們也不否認…確實是有很多的「佛教徒」對「因緣果報」的認知…就是和這位博主有著同樣的看法,所以,難怪這位博主會對「佛法」有了很嚴重的誤解,因此,他所說的「騙局」,也確實有他的道理,不是嗎?
因此,若把「因緣果報」那種「法住法位」的真理,當成了是一般人所認知的那種很狹隘的「因緣果報」的看法,這樣不變成「信仰式的迷信」也難啊!
Snmr Miri
這支影片告訴我,每個人對佛法的見解都可以是那麼的「個人」,然後,大家都很「個人角度」的…以為那就是我們所認為的佛法。
不可否認的,
一些「自以為是很有佛法正見」,而且還很護法的…一直批評別人是「外道」的人,其「破邪顯正」的那種「無知」心態,和這支影片相比,竟也可以是那麼的不遑多讓,所以……
其實,「法界論」符不符合這些人的角度,並不重要,也就是說,「法界論」是不是「他們心裡面的那種佛法」,真的一點也不重要,因為,「法界論」…唯「實相(了義)」是究。 因此,每一個人都可以用他自己所見証的「實相」來追究「法界論」,甚至補充其看法,至於其它的,真的一點也不重要。
換句話說,如果別人的「佛法」也是在追求「法界實相」的話,那麼,很有可能他的佛法…與「法界論」就是「如有雷同 純屬巧合」的不一不異而已。 但是,如果他把「所懂得的佛法」當成是一種被他「所信仰而唯我才是無上」時,那麼,我會尊重他個人的「信仰」就是,這沒問題!因為,每一個「自由意識」的「思惟」內容,也正是「法界實相」所展現出來的一部份,如是!

Snmr Miri
心物相應的第六階段,由於此時的行者…已經越來越能完全的「空然覺照」,於是,…可以「能所雙泯」的「即心即物」,然後,能如此「空然(能所無間、心物無間)覺照」…而如實體驗到「一切世間諸所有物 皆即菩提妙明元心」!
不可思議啊!妙哉!
Snmr Miri
心物相應的第七階段……
以「能所無間」故,以「心物無間」故,能「心物一如」。
亦以「心覺、物行」而「理事圓融」故,能「心物一如」的「事事無礙」。
7‧心物相應的第七階段.jpg
Snmr Miri
這就是「覺行圓滿」的「正等正覺」,然後…能涅槃於「佛無心意識 作一切眾事」的境界之中……
Snmr Miri
想要「正等正覺」,對這種影片要有「無心意識(空然)」的「覺照」,然後不離「一切眾〝事〞」才可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nZwuWo7THw
宗教是人民的鴉片  關於宗教的看法  YOUTUBE.COM
Snmr Miri
你「鴉片」了嗎? 哦,不!我的意思是說,你對這種影片起心動念了嗎?(註:我當然起心動念了,而且「紙短情長」的…還對「空然覺受」有了更深一層的感受! 感恩!)
Snmr Miri
●還對「空然覺受」有了更深一層的感受……
◎這已經証明了,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加油囉!
6天
回覆
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nmr Miri 的頭像
    Snmr Miri

    Snmr Miri的部落格

    Snmr M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